1.【鳶峰路登山口】

從國道3號三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110縣道(復興路)接中山路進入三峽區,循仁愛街(31號附近)可抵鳶峰路登山口。雖然可直接開至光復紀念鐘附近停車,但假日人多難會車更難停車,建議停在山下路邊停車格,或三峽老街週邊的停車場,再步行上山。

2.茅埔路登山口高三峽交流道可看見[五聖宮]牌樓,取右進入後過高速公路涵洞沿山區大漢溪走,鳶山堰集水區在右邊,此茅埔路共有3處登山口在第二登山口有三峽鳶山步道指示牌,今選擇由朱王府廟登山口起登,因距離鳶山大鐘最近約1小時可至。

鳶山,海拔300公尺,位於台北縣三峽鎮鳶山里,山頂有岩石無基石,視野極佳,名列台灣小百岳#022(2006年版小百岳#019),鳶山因峰頂類似鳶鳥之嘴而得名,鳶山與鶯歌石是三峽與鶯歌最具傳奇色彩的名勝,相傳1661年,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大鳶精與鶯歌精隔著大漢溪整日互吐霧氣比高下,士兵為其吐霧所吞食,鄭成功遂開巨砲轟炸此二精,瘴氣才逐漸散去,遂形今日之三峽之鳶山與鶯歌之鶯歌石隔溪遙遙相對。

鳶山堰集水區在茅埔路共有3處登山口分別為福安宮永安宮朱王府廟

由此上、下地圖可全然清楚,整個鳶山地區所有登山口行進路線圖。

0950高三峽交流道可看見[五聖宮]牌樓,取右進入後過高速公路涵洞沿山區大漢溪走,鳶山堰集水區在右邊,此茅埔路共有3處登山口,在第二登山口有三峽鳶山步道指示牌,今選擇由朱王府廟登山口起登,因距離鳶山大鐘最近約1小時可至。

1015車停娘子坑山登山口台三線約34K處,妙法寺旁進入問路的時候剛好遇見一位攀登台灣百岳的林大哥簡略與我解說鳶山縱走娘子坑山的路況更答應接我們至鳶山登山口解決棘手的接駁問題心中萬般感謝不已

1026 茅埔路朱王府廟登山口。

1030 取左如來寺。

1031 取右鳶山登山口,林徑潮濕、不見天日,腰繞緩坡而上。

1107 上稜接上鳶山步道,取左鳶山大鐘23分。

鳶山:因峰頂形似鳶鳥之嘴而得名,相傳鄭成功曾駐紮於此,受大鳶精與鶯歌精侵擾不已,鄭成功遂開巨砲攻擊,二精化作兩巨石,一顆落於鶯歌,化身成鶯歌石,另一顆落於三峽,變成了今日的鳶山。

1120鳶山,標高291公尺,無基石,山頂為一巨石;展望絕佳,俯瞰北、桃市區、北二高、鳶山堰、大漢溪等,眺望大棟山系。

1125鳶山勝跡碑。

鳶山勝蹟碑:

三峽詩社於民國65年在此立一座石碑,載明鳶山地名由來,以及鶯歌山與鳶山對峙,被鄭成功用巨砲斷其頸的傳說,同時詳述鳶山頂風光,碑記中提到的「清風洞」,位置在獅子亭下方靠路邊的地方。

1126鳶山大鐘。光復紀念鐘:民國74年,當時的三峽鎮長張秀豐為紀念台灣光復四十週年而建,重達6噸以上,號稱是全台最大的銅鐘,但因年久失修無法再敲響。光復紀念鐘的平台有三面展望,視野良好。

1130原路回經過轉播站鐵塔,上接稜線步道。

1132叉路,右側有陡下步道,指標往茅埔路1.5K50分)、福德坑山1.4K30分),續前行。

1138回到來時叉路。直往福德坑山26分、右下朱府王爺廟70分。取直行。

1140經過朱府王爺廟叉路,來到長春嶺,也不停留繼續往福德坑山。左路往長春園大約18分鐘,直行,往福德坑山約25分鐘。

1155楓樟亭。在楓樟亭上眺望山下風景。在此午餐,因已中午時分,而路程還遠,紫米飯糰吃了幾口,便匆匆上路。1205

1210德坑山,又稱鳶山,標高321公尺,三等三角點1103號基石;俯瞰桃園市區、鳶山堰等。

1215 叉路。有一指標,直行往永安宮0.7K23分),右下茅埔路1.2K40分),順稜往五十分山。

1220弘道里叉路,左下往弘道里,取右,往永安宮約20分鐘。

1222永安宮叉路,右下往永安宮較快,直行還是有好幾個叉路亦可下永安宮,但都無標示。直行,往五十分山。

1230路又有健康快樂亭,內有奉茶,健康快樂亭為一適合大隊人員休息區,可俯瞰鳶山堰。

1238續行良好的羊腸小徑,走起來舒服。

1248小岩坡叉路,接上水平土路,無說明,左往五十分山,右往永安宮,取左。

1250叉路,取右往五十分山、烏塗窟山。

1255鞍部,穿越水泥產道,直行循稜而上往五十份山約15-20分。

1302山路稍後轉為稜右腰繞,最後再筆直陡上。

1310五十分山,296m,又稱五十份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1315

五十分山,海拔296公尺,位於台北縣三峽鎮鳶山里鳶山往烏塗窟山稜線途中,山頂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福德坑山、五十分山與鳶山之山峰連成一片,山雖不高,但於林中循稜縱走,俯瞰大漢溪、板新水廠水壩及桃園台地,視野極佳,相當舒適。

山頂往前可至烏塗窟山(80)及娘子坑山山頂

1317 金山古道叉路,左下往弘道路,取直行,往烏塗窟山,轉為傳統山路,雜草較多。一小段泥濘路。至此似乎是官方維護步道停止處了。應該比較少人走,但路跡尚屬清楚。

1337接上廢棄產道,依路條取右往上。

1345廢棄產道高點,右往烏塗窟山約40-50分,不久轉為稜線山路。稜線上有不少廢棄鳥網,山路雜草較多,蜘蛛網特多,不勝其擾。

1412福德坑叉路,十字路口,左下往福德坑、弘道里,右下無說明,直行,往烏塗窟山。

1420烏塗窟山叉路,直行往烏塗窟11號農家,右上往烏塗窟山約20分,取右,循稜而上。一處奇特的岩稜路。事實上越嶺當然就須走稜線,即使山勢比較低矮。

1430叉路,左下往烏塗窟11號農家、娘子坑產道約10分,右上往烏塗窟山約2分,取右。

1435烏塗窟山:海拔高度283公尺,有三等三角點1089號。基石處有測量鐵架,樹林間展望不佳。

1438續行往娘子坑山約60分,山路循稜而下。

1446烏塗窟山登山口,柏油路。此為茅埔路。取左約30公尺即接上娘子坑山登山口。

1450娘子坑山登山口,取右進入好走的小土路。往娘子坑山約40分。

1452一段泥土小徑後遇到叉路。看來這泥土路是保線路。取右

1508叉路,左路可下往妙法寺,取右續循稜。

1514保線路叉路,十字路口,附近有電塔,直行往上。

1520經過檳榔樹的陡上路段。後在緩上的山林路中行走。

1534登頂前叉路,左往妙法寺,直行20M為娘子坑基點處。

1535娘子坑山,238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537回到妙法寺叉路,取右下往妙法寺,先來段陡下,之後仍循稜而行。

1600娘子坑口山登山口,車道旁的駁坎往上。

1602 回到林大哥工廠取車。

1605 向林大哥言謝後,循車道出接上台三線,妙法寺就在路口。路口廟旁有大金獅。

據內政部營建署出版的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圖上標示鳶山為海拔321 公尺具三等三角點的山頭。但有當地耆老與登山人士認為:鳶山應是海拔291公尺的山頭,地圖上標示321公尺的山頭乃是福德坑山。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點竹南扶輪社四樓會館               主講人吳亮青         參加人數50

本會技術組長陳鏡榮先生介紹本次課程探討內容主講人會長代表

本會99.100年會長竹南扶輪社102年社長莊宗銘先生介紹講師資歷

本次安全講習主講人吳亮青先生,桃竹苗岳界名人極其低調的高人大家對其耳熟能詳輩享尊榮不做多餘贅言

台灣在1932~1935年間開始有日本學者,如鹿野忠雄、富田芳郎、田中薰等陸續進入人煙罕至的中央山脈,進行高山地形調查。這一群以鹿野忠雄為首的學者,發現了南湖山區有圈谷地形、堆石堤 (terminal moraine)等地貌,認為有冰河地形的存在,正式開啟了台灣冰川研究之先河。接續著,日本學者調查了雪山、玉山、秀姑巒山等山區,同樣也發現端磧、圈谷、擦痕等冰川地形,並指出分佈在雪山、南湖山區約有80個冰斗,鹿野依據圈谷分佈的高度,推估末次冰期台灣雪線高度約在3300~3500公尺之間。

風寒指數是根據風寒效應所定立的指數。而風寒效應的出現是由於風也會影響我們對冷的感覺,引致溫度計的讀數有些時候可與人們對冷暖的感覺有明顯的分別。在冬季期間,持續的強風天氣會令我們對冷的感覺來得更強烈。這個風速與人體對外界溫度感覺的關係,稱為「風寒效應」。

山難檢討預防山難還要懂得照顧隊友

.體力評估 二.裝備離身  .天氣因素  .隊員情況掌握  .拆隊

淺談南一段馬西巴秀山難事件2011.12.11

南一段馬西巴秀山 難事件流程

12/06:吳姓領隊等5人從台東向陽入山,預計沿南一段攀爬卑南主峰

12/08:夜宿澐水山南方最低鞍的澐馬營地

12/09:凌晨2時,全隊輕裝往登卑南主山 ,登頂卑南主山 後,返程因體力耗盡,21:00全體決議露宿石洞營地 (今天他們輕裝行進19小時)

12/10:上午630分往回徹,隊員彭銘富於8時許於馬西巴秀山 南側100公尺處昏厥,領隊以衛星電話向消防局求援,請求派救難隊入山,吳姓領隊留下陪彭銘富,其餘人員三人繼續回撤;之後,傅美琦出現高山症症狀,由丈夫陳伯男陪同,慢慢往回徹,直到當天晚上18:00不支倒下,傅美琦失去呼吸心跳,丈夫陳伯男進行2小時CPR,一度恢復生命跡象仍不治,陳擁抱妻子遺體2小時才放手,整夜伴在妻子遺體旁。

12/11:吳姓領隊於陪伴彭男30小時後,彭銘富於今日上午往生

12/13:救難隊於中午尋獲吳姓領隊等3

12/15 14時許:生還3人在救難隊護送下自小關山 林道安全下山

12/16 9時許:空勤總隊直升機載運彭、傅遺體至岡山空軍基地,完成搜救任務

以上資料主要以高雄市消防局第六大隊公布的簡要資料為本。

據報,南一段同一行程計畫內容,吳姓領隊於今年11月初曾帶隊走過,同樣是在澐馬營地紮營,輕裝往返卑南主山 ,其中一名隊員走到橫紋肌溶解,吳姓領隊陪同他40小時,以直升機吊掛方式救援下山。

本次山難事件完全沒有修正行程計畫,一個月之後照樣再來一次,悲劇擴大,這次陪同了30小時,竟斷送兩條人命!太過於高估成員體力為最大疏失

依據正常攀登行程及本會所有走過南一段的山友皆知:「在傳統登山計劃為澐水山水池營地至卑南主山 北峰下三叉營地為一天,來回往返必須花上二天時段,而本次活動行程卻是要用當天來回單攻!?大家想想,這一群的山友…真的體能有這麼好嗎?精打細算,仔細評估,重新思索,一次再一次的山難事故,一次再一次的教訓,總是喚醒不了追逐百岳迷思外的安全重視。」

吳姓領隊對於所帶隊伍的危險評估能力失周全,全憑過往的經驗處置而無法變通,拆隊後,另繼續前行營地的三人,沒有領隊、嚮導在旁照應,又是另一錯誤。

再加上登山界以攻山頭,累積百岳數目視為登山能力的唯一判別依據,更是錯的離譜!

網路糾團風險總會有些人是體力較好走得快,就會不願意等後段班的人,導致人員分散,領隊無法兼顧的窘境。這種臨時湊在一起的烏合之眾最容易出問題,這樣的情況有賴相關單位的規範。其實登山應該是三五好友一起出遊,或是事前依據登山難度挑選過人員,路途中互相照應扶持,人數多就請一位嚮導或領隊,而領隊的責任就是要照顧每一個人的安全,領隊應該在最後押隊,確保每一位團員的安全。

結論希望這次的不幸山難事件能夠讓大家深思反省,百岳,其實只是一個商品而已!學習正確的登山能力與近山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個人常常要旁人切勿強調完登百岳一事總覺得膚淺淺薄的登山經驗能給予後輩正常的登山理念才是正確的意義

經驗的迷思:揹夫失蹤釀山難 女領隊徹夜淋雨喪命  2011.11.15能高安東軍縱走

新北市三重區山岳登山隊一行11人(9名隊員,2名背伕),本月10日從南投縣入山,預計6天完成能高縱走行程;昨下午行經海拔3110公尺白石山白石池附近時,背著帳篷押隊殿後的吳姓背伕卻突然失蹤,53歲黃姓女領隊帶另一名背伕回頭找人未果。

 無帳篷可用的登山隊員在山區淋雨一整夜,黃女因淋雨感冒引發高山症,今凌晨死亡。

三重山岳協會於今年1110日舉辦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因天候不佳等因素,導致領隊高山病發死亡,挑夫吳明旭13日失蹤,領隊回頭找尋,卻因高山症併發失溫而不治身亡,搜救兩三天後,發現挑夫的屍體,判定是墜崖身亡。

登山隊打衛星電話求救,空警隊今派一架S-70C救難直升機將死者及隊員載送至花蓮機場。

吳明旭在十年前完成百岳,後來參與中央山脈大縱走,協助調查台灣山林及步道現況,岳界名氣響亮。

討論

1.裝備不離身(雖然顧請挑夫但不能交與全隊之物品當時該女領隊禦寒衣物短缺?)

一路上都在下雨,吳明旭走在最後面,身上背著很多東西,包含三個帳篷,凸顯背工負重過重問題。

帳篷、爐具和公糧全都丟給背工,遇上天候不佳或突發狀況,山難就會接踵而來;以吳明旭山難為例,多數山友都懷疑是背太重才會摔下懸崖,後來隊員缺乏帳篷等裝備,不但有人差點失溫,領隊後來也死亡。

2. 挑夫負重過重導致墜崖身亡從新出發時,不可站於斷崖邊,最好能抓住樹幹起身。

3.聘請原住民擔任挑工協作,除體能佳還多了一份面對大自然的耐力與排解高山障礙的熟悉度。

(三)大劍山山難2013.12.22

1021222日登大劍山黃姓民眾失聯案,經過72天搜救後,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區搜救委員會5人救助隊伍於33日下午尋獲大體,已於36日由消防局人員將大體運下山,交給家屬。(黃姓男子於平安夜留有紙條:我已盡力,但我等不到人)

1.家屬嚴厲斥責國家消防人員未盡責:

消防隊面對山難發生,要從缺額高達1/2的人力中臨時抽調人員參與山難搜救,消防隊仍然無法負擔專責山難搜救隊的人力支出(專責山難不擔負救災護等其他勤務),臨時抽調無法預先接受高山適應訓練的隊員直昇機運上山後仍得面臨致命高山症的威脅......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在一次次的山難發生時,消防隊一直都被嫌棄救災不力,然而是他們不想好好救人嗎??還是消防隊的人力,勤務制度,社會大眾對消防投資的漠視使我們無法支撐民眾要求的搜救品質,不去面對問題,相同的指責境況一樣會發生,家人一樣心碎。

※請多給消防搜救人員鼓勵,他們面臨到的困境其實是我們大家一手造成的!

2.杜絕單獨登山面對任何不可預知的情況孤獨無助求救無門聖誕節更該考量天候因素氣溫驟降進行高山登山之風險

3.方向感:該黃姓山友偏離正常下山路被尋獲,為免登頂喜悅而忽略來時路徑,登頂時可於方向折枝或綁路條標示。

接近尾聲之際由莊會長致感謝詞,精彩演講中,大家聚精會神聆聽,,尚覺得意猶未盡,卻嘎然而停,時間匆匆忽過,失望可惜至極,感謝吳老無酬教學演說,希望改日再蒞臨本會教導後輩,謝謝﹗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得拉曼神木群,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又稱飛鼠部落),位於油羅溪的上游,這是台灣最低海拔的紅檜巨木群,山區約有一、二百棵檜木,其中已被公開的有四棵神木,樹齡約3000~4000年。

北得拉曼神木群屬於馬告國家公園,林務局於此修建北得拉曼國家步道,步道長約2.6公里,步道落差約四百公尺,簡單易行;但一般汽車由山下至登山口很不好開,必須高底盤汽車較佳。

北得拉曼神木位於尖石鳥嘴山海拔約1300多公尺的山林裡,是台灣已知最低海拔的紅檜巨木群,直到近年來才為外界知曉。鳥嘴山,泰雅族人稱為「北得拉曼」(ptlaman)。

水田部落,泰雅族語原稱「Slaq」,是指「泉源之地」,這裡位於油羅溪的上源的河谷地。油羅溪發源於尖石鄉的山地,流至下游,匯聚其它河川,成為頭前溪,是新竹縣境內最主要的河川。

日據時期,日本統治勢力進入尖石鄉的山地部落,在此地開墾水田,而有「水田」之名,當時設有「水田駐在所」及闢建警備隘勇路,並開採北得拉曼山的檜木森林資源。目前北得拉曼山區僅存約一、二百棵檜木,其中已被公開的四棵巨木,被稱為「北得拉曼神木群」。

交通竹南→【120:35.5K】處,左轉「新樂大橋」,進入【竹58:0K】鄉道(水田道路),途經新樂國小;【竹58:1.1K】里程樁附近,左側有新竹客運「田中站」站牌及「水田高分27幹」電力桿,直行可往鴛鴦瀑布、水田林道入口(可往貴妃山、外鳥嘴山),依「水田營地」指標右轉進入水田林道支線。

0700竹南李科永圖書館集合出發。共42   交通:中巴2部。

0745合興車站,被稱為「愛情火車站」,合興,舊稱「十分寮」,早期曾經是砍樟製腦的腦寮。後來因開採水泥廠而設站,車站以輸送水泥為主,因此站務繁忙,曾經有十五名鐵路員工。雖是一個小車站,腹地卻不小,是因為這個車站是屬於台灣鐵路少見的「折返式車站」。民國八十八(1999年),台灣水泥廠停產後,合興車站就跟著沒落,就成了無人的招呼站。今日為一觀光景點。

0905 水田林道支線約3.1K處,中巴不慎打滑陷入困境,大家齊心合力排除窘境。後下車步行。0930

0940北德拉曼步道登山口(H1050m),大約水田林道支線4.0K處,旁有路線導覽圖海拔在1000公尺。

09:45取左沿木頭階梯陡上,沿途多杉木林,非常舒適

0955 0.4K處,瑞珠身體不適,由靜華陪同在此休息,視情況而定是否繼續行程。由我壓後廣哥、廣嫂,慢慢前進。

10050.6K之後,樹幹出現「好漢坡」的標誌,此去山路漸陡,但呈之字形盤繞

1035大約在1K附近。這裡設有木椅,供山友休息,大家開心享受微微的風。1045

1055 林間的展望點,可眺望馬武督一帶的山巒。

1100【北德拉曼步道1.2K】里程樁叉路口(H1405m),「右可往水田山(拉庫山,160分;左可往北得拉曼神木及鳥嘴山,120),這裡又稱回音谷,此處視野佳,可眺望內鳥嘴山、俯瞰下方峽谷的中八五山部落(可眺望八五山、李棟山,左前側近在咫尺為鳥嘴山山頭,最深一層山巒與天際連接處,為雪霸稜線,可見世紀奇峰大壩尖山)。1115

1130下坡之後,抵達1.6K的環形步道的叉路口,從這裡起,山徑一分為二,形成約1公里長的環狀路線,兩條山徑都能通往北得拉曼神木群。里程路標是按左去右回的順序標示,右下可往神木區,直行可往瀑布及內鳥嘴山。此處為一休息區有木椅、導覽圖、塑膠水管接出的山泉水。

1145【北德拉曼步道1.7K】遇叉路,續直走往瀑布、北得拉曼神木群。通過巨石後出現第一顆不具名的巨木。

1205 經【北德拉曼步道2.0K】北德拉曼瀑布多叉路口(H1450m),左後方陡上可往內鳥嘴山稜線路,左前方10公尺為北得拉曼瀑布,右下方10公尺為北得拉曼#1神木,先取左觀賞北得拉曼瀑布並取水,再取右往神木。

1230北得拉曼#1神木(H1445m),又稱飛鼠神木,於下方空地午餐休息。1400

感謝龍秀珠大姐:提供餛飩+石家魚丸(淑卿堤供)鑑哥:排骨竹筍花枝丸湯,勳哥:瓜仔雞肉湯,廣哥:什錦麵;在此深山裡,極盡奢侈的大快朵頤,即便是簡單美食更顯無比美味與異常珍貴﹗

酒足飯飽之際,流連忘返有欲走還留諸多不捨,開開心心留下美麗的身影﹗

1410【北德拉曼步道2.4K】先取左下巨石溪谷往神木群,右可往【北德拉曼步道1.6K】里程樁神木叉路口、水田山、水田林道支線登山口。

1415北德拉曼#2神木(H1370m),又稱鳥嘴神木。

1420北德拉曼#3神木(H1365m),又稱阿扁神木。

1425北德拉曼#4神木,就在#3神木後方。

1430【北德拉曼步道2.4K】里程樁神木叉路口,取左往【北德拉曼步道1.6K】里程樁神木。

1500回到【北德拉曼步道1.6K】里程樁神木叉路口,於此休息。

1510取左陡上原路返回。【北德拉曼步道1.5K】里程樁。

1540 返回【北德拉曼步道1.2K】回音谷。氣候丕變,濃霧攏漫,雷聲隆隆作響﹗

1610 約【北德拉曼步道1.1K】處開始下起午後雷陣雨。

1730回到北德拉曼步道登山口。

1930返回李科永圖書館。

下一堂暑期課假日為:8/23-8/24阿里山燈塔山、對高岳、小笠原山二日遊。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灣鄉位於苗栗縣之最北端,居中港溪中游,峨眉溪之下游。因中港溪河床接連有三個大彎曲,每個彎曲處均沖積成河埔地,可供開墾而成庄落。這三個「彎」依字義易「彎」為「灣」。第一個灣是今之「內灣」,第二個灣是今之「龍艮頂下」的「二灣」,第三個灣即今之「三灣村」,遂取名為「三灣」。

本鄉位於苗栗縣之最北端,居中港溪之中流,月眉溪之下流,東為南庄鄉,西鄰造橋鄉,北連新竹縣峨嵋鄉, 南接獅潭鄉,境內山巒起伏,屬台灣丘陵地帶,堪稱山明 水秀景色宜人之地。

明時時期,先人渡海開拓台灣,先首駐屯竹塹(新竹),至 乾隆時代,暫移中港(竹南),再朔沿中港溪逆流而上,至 斗煥坪、內灣而至本鄉,最後至田尾、南庄。因中港溪相 連有三個彎曲,每個彎曲均有原野可設庄墾植,後易字義為灣,乃現今之內灣、二灣、三灣,本鄉居第三,因得此 名稱為三灣。

客家話或閩南話的『龍峎頂』,是指小山或丘陵的高點處,也就是地理術語中,所謂的『龍脈的山頂』,因此取名「龍峎頂」。

把運動養成生活習慣之一,出外踏青是理所當然的事,謝謝同學踴躍參與學習志工行列。

17線龍艮嶺步道北端登山口(面對登山口左頭份斗煥坪,右三灣市區台3線)

感謝社區總幹事率領里民整理步道,剛鋤草過的步道煥然一新,我等一行人無用武之地,成了健行活動,但也宣導了社區大學服務社區、鄰里的公共參與精神。

拾階而上抵觀景台,樹梢間右望可及珊珠湖、斗煥坪地區風貌。續行後左側視野非常棒,俯瞰中港溪流域及對岸三灣市區。

觀景台休息區。

南端登山口叉路,取左下17-3線。

五榖廟祀奉神農大帝(因發明鑽木取火,所以又稱為「炎帝」)。神農氏發現五穀(稻麥粟梁稷),教導人民耕種,使人民脫離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因此被尊為「神農」。五穀廟的正面二樓石欄高掛著「五穀養萬民」五個大字,令人肅穆以對。三灣五榖廟創立於咸豐二年(1852年),,由竹南的五穀宮分靈而來。

沿著小路前行,小路貼近中港溪,河岸已築堤,溪水稀薄,三灣河運時代已是久遠以前的往事,如今三灣仰賴陸運,靠著台三線對外聯絡,北接峨眉、北埔、竹東,南接獅潭、大湖、卓蘭。

美食分享時間,本班的慣例認養古道後,每人備一種食物,是水果、甜點、飲料、林林種種名副其實的美食攤,分享是一種快樂,拉近全班同學的零距離。

三灣地區高接梨的品種百分之九十五為豐水梨,因為三灣豐水梨肉質細膩、湯汁豐富、甜度又高,為了要區隔他地方的豐水梨我們命名為「三豐梨」三豐梨只能到三灣才能買得到,因為三豐梨百分之百是在台三線三灣段的二旁,由梨農自己擺攤直銷,每到三豐梨的產期「即六月中旬至八月底」台三線三灣段的二旁形成特有景觀,尤其每逢週休二日,那慕名而來或買過回頭的顧客真是絡繹不絶。

謝謝本班咖啡王子:仁熾為我們沖泡香醇咖啡,真的是路邊行動咖啡﹗

活動於近中午時分結束,同學欲罷不能,相約下午到大湖採李子/10元。

當半天果農生活樂無窮,也深深體會果農看天吃飯之辛苦,得知有輕颱可能來,即戒慎恐懼,唯恐辛苦勤耕的果實付之一毀,自行採果讓我們極盡鄉野樂趣,而只付出少少的肥料成本,讓大家大呼過癮﹗

謝謝雅君煮了一鍋的綠豆湯,採果後品嘗一碗,真的是十足珍貴的美食﹗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樂時光總是在不易察覺中流逝酒壺酬席間高談闊論間、暫別依依時、有意猶未盡之慨,醉里觥籌誰堪共酒壺?今宵且把高歌共歡興﹗

苗栗社大週日古道班期末餐敘,謝謝廣哥、小明明提供招待所,讓酒興酣熱未央的我們、得以轉移境地高歌續歡,每每逢此學季末,總是要面臨火車到站之時,此列人生列車,總是有人上車,有人下車,由不得你選擇,在乎的是曾經投河的那個人,捨不得齊背影遠你而去,留不住時要祝福、要微笑;陪伴在身旁,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要謝謝你,有你真好﹗

地點:竹南鎮新龍餐廳        席開四桌      贊助:黃來玉2000元整      黃永鑫:高粱酒二瓶   林廣列:威士忌二瓶     鍾光明:餐後聯誼處所+水果     巫菊李、高振益:高山茶葉各一包       徐仁熾:每堂課的研磨咖啡     黃玉鑑每堂課:豐盛的熱湯……..族繁不勝枚舉,感謝大家無私奉獻

本班最年老資深的黃國樑(上校)與本班最年輕的嘉珊,象徵本班老少咸宜。

陳寶通老師、素珠:我是用唱歌耒治療口吃的,我一紧張就口吃,我.............害羞.......紧張。謝謝寶通哥,總是讓我們笑開懷,帶動本般活潑氣氛。

三守隊三巨頭:黃玉鑑、鍾光明、黃來玉,話兒心裡藏…….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慶鋒、韓德森,本班的開心果,不得缺課,姊姊、妹妹們不能沒有你們的胡言亂語、窩心的很哪

本班秀外慧中的惠珠、珮儀、怡蓁,尚待字閨幃,性格賢淑端莊。靜待有緣人﹗

殲滅敵共:群雄再起,敵方欲罷不能,我方豈能示弱,交投熱絡間,我們好幸福﹗

隔岸觀戰火,大有佼佼者,一旦征戰出,勢得拔頭籌﹗

山中相送罷,勸君更盡一杯酒,欲再相見苦日多。

陳:知竹常樂是我們唯吾知竹團隊的信物,希望有一天也能成為我們古道班的信物,男人帶它吊在腰間,我們稱之為腰纏萬貫。(本班才有的敬師禮)

謝謝寶通哥及三守隊,贈送[知竹常樂]一只,有緣人相送,定當相伴在身!

陳:希望占哥茶香四溢,甘甜香醇,口 齒留香!

本班的特色:帥哥群集,美女如雲﹗鑑哥:爬山過程雖很累,但有美女相左右,雖苦如飴。

黃:深情款款訴

這首歌叫濛濛春雨,今天是最後一堂課我卻遲到,聽說老師及同學們在山上被雨淋得淋漓盡致,痛快舒暢,用這首歌耒感念老師的辛苦,同學的認真,很高興認識你們

黃:廠長 , 酒杯裝高粱, 還是空的 ? 黃廠長:剛乾完﹗

陳弘昇: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最具力量的語言不是披著華麗的詞藻,而是由衷發出的話語。在車上雖然限於時間,大家講著短短數語,但可感受到背後滿滿的收穫與感受。

:小明明 五月花,朵朵開!

這是小明明的另一招牌動作啦,,,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别人卡大支...................常跟三守隊的人相處就不會内向害羞,也不會得到憂鬱症!

陳:謝謝黃老師的鏡頭,讓我又回到昨晚的結業典禮,不過聽說我們三守成員都被老師留校察看,下學期需要加強訓練!我們願意!

黃來玉唱功一流,感動處我需要一個臂膀!

韓德森:忘不了(童安格)感冒還唱歌,唱著唱著睡著了。

占哥最愛美眉!陳應該說占哥最愛粉味的

黃國樑唱到深處無怨尤!

賢伉儷(黃永鑫、林淑卿):君無愁﹗

陳:我突然發現姓陳的喜歡唱歌,姓黄的喜歡講笑話,姓胡的人最幸福。我要吃藥了。

  胡泉勳(最幸福的男人)哈酒,唱作俱佳,笑翻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當高歌一曲,人生幾回醉﹗

鍾光明會長歡迎光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君子樂竹,謝謝耒交流!

103年苗栗社大古道趴趴走竹南週日班暑假課程

7/06北得拉曼神木群600/0700出發(中巴:新竹尖石鄉)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又稱飛鼠部落),位於油羅溪的上游,這是台灣最低海拔的紅檜巨木群,山區約有一、二百棵檜木,其中已被公開的有四棵神木,樹齡約3000~4000年。

北得拉曼神木群屬於馬告國家公園,林務局於此修建北得拉曼國家步道,步道長約2.6公里,步道落差約四百公尺,簡單易行;但一般汽車由山下至登山口很不好開,必須高底盤汽車較佳。

 

8/23.24:阿里山二日全覽3000/0600出發(大巴:嘉義)

人說:「不登塔山,不知阿里山的壯麗。」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西北方的塔山,是鄒族原住民心目中的聖山,當地因流傳許多神話故事,因此長期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海拔兩千六百六十三公尺的塔山,是阿里山西北方最高的山峰,最高的稱大塔山,較低的稱小塔山。在鄒族原住民心中,大、小塔山是人類死後靈魂的歸宿,鄒族人相信,好人死後,魂歸大塔山;壞人死後,魂歸小塔山。

8/23:早餐(紫米飯糰) 中餐(奮起湖鐵路便當) 晚餐(合菜)

停靠奮起湖逛老街→阿里山森林遊樂區→check in高山青飯店→沼平車站→沼平公園→梅園→派出所→姊妹潭→木蘭園→象鼻木、三代木→土地公廟→阿里山高地訓練基地→吊橋→香林國小→受鎮宮→巨木群步道二→神木車站→阿里山工作站→阿里山賓館→第一管制哨→遊客中心→會館晚餐→2000夜逛商店街

8/24早餐(飯店)→中餐(便當)→晚餐(頭份餐廳)

祝山車站→小笠原山→對高岳→塔山→水山車站、神木→1400離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180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

3000/人(食宿、車資、保險全含、視報名人數多退少補)

 

9/14屋我尾 600/0700出發中巴大雪山林道

屋我尾山,海拔1796公尺,三等三角點No.6584,位於稍來山 向南方延伸支稜上,是小雪山 稜脈上的一個分稜,一直延伸到東卯山,餘脈落入大甲溪谷中。受斷層作用與溪流劇烈侵蝕,山勢雄渾壯麗,山頂亂石錯落,狹長略窄的山頂,腹地不大。三角點周邊樹木高大,往東北與西南方缺口處有展望,東北方可遠眺大小劍、佳陽山、中央尖 山等,西南方則可遠眺東卯山、白毛山 等,為「谷關七雄」老三。

※巨足登山協會:

7/20平溪石燭尖九龍山連走鋒頭尖0630/750含晚餐

8/17杉林溪忘憂森林走金柑樹山O0600/750元(含晚餐)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行程簡介: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三角湖山:標高88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及民政廳所釘平山界石

「向天湖」,賽夏族語則稱「拉若莫萬」(La Ree Mu Wan),相傳幾百年前這裡是一處天然湖泊,後來湖水因河川侵蝕而流失大半,形成盆地。

向天湖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亦稱「仰天湖」,海拔七三八公尺,因地勢較高,每逢冬春之際,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有如人間仙境,盆地內梯田廣布,周圍杉林、雜木、桂竹林立, 綠意盎然 。東南隔光天高山稜脈與鹿場為鄰,西南邊接連蓬萊村, 西北面山下是南江村、東河村。其盆地底部,相傳百年前,是一處湖泊,湖中魚類繁生,以前人見該湖仰向天空,而取名「向天湖」。

向天湖位在南庄鄉東河村,屬賽夏族部落,當地每2年一小祭、10年一大祭的矮靈祭(巴斯達隘),極富深遠的歷史意義及原始神秘的氣息,是該族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祭典。矮靈祭於每隔一年的農曆1015日前後舉行,共43夜,其中「娛靈」為本祭,須排在粟秋收後正值旱稻收獲時之月望。主要儀式分為告靈、迎靈、會靈、娛靈、送靈等部分,其中以迎靈儀式最為神聖及神祕,不容許他族參加。

傳說賽夏族的祖先發源於大霸尖山,洪水時期南下到達阿里山附近,沿著海邊到達後來的居住地,目前賽夏族的分布位置,北賽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縣五峰鄉;南賽夏族以苗栗縣南庄鄉的東河村、南江村、蓬萊村為主,賽夏族的政治領袖是由主要的氏族族長擔任,依父系繼嗣法則繼承而來。

台灣原住民總共有多少個族?

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共14族。

父系社會有:鄒族 ,賽夏族、布農族 ,泰雅族   貴族社會有:魯凱族 , 排灣族

母系社會有:阿美族 , 卑南族

1.阿美族:是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2.卑南族:地位和財產都由女性繼承。

行程安排:

0700李科永圖書館→0830向天湖停車場08400855瞭望台→0905三角湖山登山口→1005上稜線→1015三角湖山10201045裸稜處→11001015峰→1200稜線處午餐13001310叉路取左往向天湖山→1340向天湖山13451500光天高山登山口→1530停車場上車回程→1640返回李科永圖書館→1800新龍餐廳季末餐敘。

0700李科永圖書館→0830向天湖停車場0840

0900三角湖山登山口。取右下切溪谷後,近日因山區大雨原乾溪溝竟溪水湍急奔流隊員互相以接力方式渡河展現本班同舟共濟互相扶持的好默契。

0910進入衫木林後穿越竹林。

0930三角湖山:標高88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及民政廳所釘平山界石。

何謂三守隊守身如玉守口如瓶守望相助也該集團首腦:鍾光明會長、黃來玉廠長。

本班最棒的協作【助教:植物專家占哥、財務長:靜華、花絮編輯:惠珠】

最亮眼的母女:嘉珊、玉雪。 雖然不姓胡,但永遠感覺幸福的:劉永貴。

風雨前的天空顯得異常清朗灰藍中帶著深靛雲絮以潔淨身姿映襯著五彩繽紛的身影前方是否狂風雨驟與山巒的約定是相逢或別離?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我們﹗

人生能有幾回,一起同登高處,共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情誼得之不易當珍惜。

漸漸的,妳、我不再陌生,猶如姊妹般的相處與情誼,是最大的安慰﹗

向天湖」,當地人又稱為仰天湖,周圍遍植杉林、桂竹,湖畔建有賽夏文物館,而著名的「巴斯達隘祭典」,也就是俗稱的「矮靈祭」,矮靈祭舉行的時間以農作收成後的月圓前後舉行,每兩年舉辦一次小祭,每十年舉行一次大祭,矮靈祭在賽夏族人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祭典活動,連續幾天的祭儀具體展現了賽夏族精神。

1035 1015峰。如天氣好此處可眺望加里山、大坪山稜線,此時卻濃霧飄渺中。

1135 向天湖停車場與光天高山叉路。來時路往三角湖山90分、向天湖瞭望台120分,左去向天湖山15分,雨勢漸大心裡有個小確性希望登頂時雨終於停事與願違回家不用煮雞湯了

高振益南庄向天湖山---現在總算知道湯為何愈喝愈多! 還有一路上有人喊著陪你一晚(賠你一碗)...呵呵!如果沒有這場大雨,也許回憶就不會那麼深刻囉!

謝謝勝有鑑哥大雨中為一群淋雨的雛鳥準備一鍋熱騰騰的四神湯溫暖每一個人的胃無限愛心關懷包容著每一成員這就是大家不忍不願離去的向心力凝聚

會心一笑?強顏歡笑?我一見你就笑﹗

1205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人生風景處處,時而康莊大道、時而百轉千迴、時而泥濘不堪,無處閃躲之際,可以迎接風雨洗禮,亦可走在陽光裡:不以失為憂,不以得為喜﹗

1420一行人踩踏水路而下,抵大水塔登山口取右。光天高山登山口,右去環湖步道,取左往停車場。

時間,對我們而言,有一半是過去,有一半是未來,面對今天;一半是陽光溫和,心情幽然雀躍,一半是驟雨未歇,雖慘澹卻淡然,人生呀…..我們不過是正跨越這條界線,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

謝謝所有成員,非常棒的心得分享,從中習得:人之相處,親疏恰是如此,人不可貌相,果真如此,真情真性,真真如此,面對大家,愛你如此。

從白天的陽光初露,雲海翻轉飄渺間樂遨遊,中午時分的大雨滂沱,行色匆匆,午後回程車上的心靈分享,驚喜連連,晚間的酒酣耳熱,欲罷不能,繼續歡唱不捨,為本春季課程畫下最完美的過程,謝謝本班所有的成員完美無暇的配合,把這一班經營像個家,讓上課成為每一位同學值得期待的生活,是我和占哥自我期許的目標,謝謝大家,後會有期!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溪著名的「三尖」,分別是石筍尖、 薯榔尖及峰頭尖,但也有人認為,應該以中央尖取代峰頭尖。

這種見解不無道理。中央尖,夠尖,也夠美,位置又座落於孝子山步道系統的精華區域,不像峰頭尖那麼孤立,偏遠難爬。中央尖是平溪附近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尖峭的山峰,鶴立群山之中。

登中央尖,有兩條路線,一條從正面的大崖壁攀岩直攻而上,一是從背脊的岩稜攀爬而上。正面崖壁幾近垂直,背脊岩稜則平緩許多。今從正面攀岩攻頂,然後由背脊岩稜下山接東勢格越嶺古道,回到平溪國中。

「瓜寮坑溪步道」這條步道是由煤礦場的舊台車軌道改建的,路基既寬闊又平坦。步道沿著瓜寮坑溪畔的山腰緩緩而上,前行約20幾分鐘,抵達舊礦場,附近有事務所、舊廢坑及拱橋等遺跡。這條越嶺路確實是一條先民古道,可稱之為「東勢格古道」或「東勢格越嶺古道」。

東勢格越嶺步道,位於台北縣平溪鄉,全長3.8km,由平溪國中沿瓜寮坑溪越嶺經梯田草原至東勢格產業道路,沿途林蔭茂密,瓜寮坑溪水相伴,前段為碎石步道,後段為舒適的泥土山徑,較陡之處正在舖設枕木階梯,是一條路輕鬆優美的路線。

平溪線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支線,最初是為了運輸自沿線礦坑開採而得的煤礦而興建此路線,後來並兼辦客運。路線距離:三貂嶺=菁桐間12.9 公里

平溪線於19217月全線完工,原本是台陽礦業株式會社所出資興建的運煤專用鐵路,時官方稱之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石底線,簡稱石底線。1929年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收購路線,定名為平溪線,經過整建之後開始兼辦客運,80年代由於平溪區內煤礦場大多關閉,以及人口流失等因素,平溪線的營運虧損,臺灣鐵路管理局曾經打算停止營運平溪線鐵路。經過地方人士的積極爭取,因而保留,為201419日起台鐵六條客運支線之一(平溪線、內灣線、六家線、集集線、深澳線、沙崙線),也成為目前仍繼續營運的鐵路支線當中,歷史最悠久也是風景最美麗的客運支線。平溪線沿基隆河河谷興建,沿途有原始的河谷景觀、壺穴、瀑布,生態資源豐富。平溪線沿線旅遊景點甚多,包括三貂嶺瀑布群、十分瀑布、眼鏡洞、四廣潭、台灣煤礦博物館、平溪老街、孝子山、平溪三尖、菁桐老街、石底煤礦遺址等;近年來平溪每年固定舉辦「天燈節」,平溪線也發揮了大量輸送遊客的功能。平溪線沿線的基隆河溪谷有「平溪耶馬溪」的美名,也被喻為「台灣的保津峽」。

 實際行程

 0700李科永圖書館→0900平溪國中(106縣道61.6K)→0930叉路,往中央尖1.6公里,往慈母峰900公尺。取右→0945鞍部平台叉路,取右往孝子山→1000孝子山,360m,無基石→1030鞍部平台,轉往慈母峰→1100慈母峰,410m。晴字○○二號。直行往中央尖,取右下陡峭石壁→1120慈母峰普陀山間鞍部,石階步道,右往普陀山→1125叉路,左側山路腰繞普陀山腰→1140普陀山,450m,無基石→1210十字叉路午餐,後取直往中央尖續行13101420中央尖(H580M,無基點),展望佳→1450溪底叉路,右往平溪國中約60分,→1600平溪國中→1620菁桐車站16401905返回李科永圖書館。

1300酒足飯飽之際,取直行往中央尖。

1310 十字叉路,右下往虎嘴口,左上往慈母峰,今取直往中央尖續行。

1312 遇岩壁,左轉沿岩壁鑿出的石階路上行,景觀壯麗。

1320登上稜線(右有叉路可往慈恩嶺後下東勢格越嶺路)解說未清讓部分成員以為登中央尖山後返回此,故背包置於此,與占哥通話完畢後請廣哥、寬哥等6人原路折返,由占哥帶領至此隊伍兵分二路、分道揚鑣,本人帶領22人左轉循稜往東南續行。

與我們分道揚鑣、至此被遺落的一群,他們玩的可開心的很哪﹗

1410來到中央尖下岩壁,謹慎踏踩,拉著繩索,順利攀上崖壁,陡峭且有轉折難攀爬,女子臂力不夠者還真吃力,請來玉兄、振益幫忙隊員順利登頂。

1420登上岩壁頂,再往上走沒幾步,今先左上中央尖山頂。

1421中央尖,海拔580公尺,無基點。因山尖,峰頂腹地狹窄。登高遠眺,平溪盡在腳下。腹地狹小,請隊員分批拍照。邱美文Ann  吳月春

巫菊李    林錦玲    田美秀    黃來玉    何瑞英

溫穩賓       黃秀李

高振益      江宜臻(凱特)    陳碧良

林文賢    林玉雪Snow lin      李嘉珊     謝萍      陳珮儀Pei yi

徐仁熾   陳珮儀Pei yi     林玉雪Snow lin     李嘉珊     謝萍   黃玉鑑

黃國樑    徐仁熾    李慶鋒    粘鴻志

1430全隊人員原路退回,循稜往西偏南續行,循稜脊而行,狹窄的岩稜都已設欄索,隨後,山徑轉為陡下,穿林而下。

1445下切稜線上,路徑非常濕滑且陡,崎嶇濕滑處,都已架設繩索以做確保,陸續有多人腳抽筋不適,大家彼此照應幫忙如何拉筋疏緩、補充電解質飲料、巧克力補充體力,本班的團隊精神不言而喻,真的很開心,謝謝有你們陪伴共馳山林水湄間,因為有你們,一路走來輕鬆愉快﹗

1505溪底叉路,左往東勢格山約70分、臭頭山約20分,右往平溪國中約60分,此時已雷聲隆隆作響,眾人在此溪澗洗手,忽然間菊李大呼:魚很大﹗分秒間說時快竟下起大雨,魚很大舜時變雨很大,讓眾人笑岔氣了,取右續行。

1510大雨中續行往東勢格越嶺路,石頭濕滑,小心踩踏。

1522叉路。取右下續走溪溝路(瓜寮坑溪上游)。沿途許多溪谷澗流淌、青苔滿佈路徑,非常原始。莫不是大雨一直下,漫步在此綠蔭森林中,吸取山野芬多精,實是人生一大快意﹗續行東勢格越嶺步道(以平溪國中為起點,全長3.4K

1528 雙土地公廟,兩座小廟位於瓜寮坑溪兩岸,比鄰而居,頗特殊。此處約在東勢格越嶺步道1.2K

1530抵達廢棄的舊礦場。設有木椅可休息,斜斜的坑道往下發展,內積水。右側前行幾步即到達獨木橋的另一端,看似危橋。

壯年聽雨軒     驟雨催人急     匆匆又匆匆     溪澗水淨映      卻歸心似箭

1532昔日的礦場辦公室只剩斷垣殘壁(瓜寮坑7號),被青苔染成墨綠,駁坎斑駁,充滿思古幽情。

1535接上水平的碎石步道,舊時的台車道所改建,非常平緩好走。

1538 叉路,左下山路可接通往石燭尖之路,續前行。

1540 叉路,右上石階步道往中央尖、慈母峰、孝子山,續前行。

1548 步道叉路,取左下往平溪國中。

1550步道叉路,來時路往中央尖,左往石燭尖,取右石階下。

1555 106縣道,平溪國中在對面。

渺重山烏雲     雷聲轟隆響      雨中暮影疾       隻影為誰去   風雨故人歸

1610 上車回程,同學們意猶未盡,逛菁桐火車站。

1620 菁桐老街、火車站、天燈派出所。

菁桐車站位於臺灣新北市平溪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平溪支線鐵路的終點站。

建於1929年,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於200351日公告為古蹟。

周邊景點:新北市立菁桐國民小學、石底煤礦遺址、太子賓館、菁桐老街、菁桐古道。

平溪線鐵道從三貂嶺至菁桐,沿基隆河而建,全長12.9公里,起初是『台陽碳礦株式會社』為了運煤而興建的,1918年施工,19217月竣工啟用。1929年台灣總督府將平溪線收歸公營,開始經營一般客、貨運業務,台灣光復後由台灣鐵路局接管,增設大華、十分、望谷、嶺腳、平溪及菁桐坑六站。

在一座座煤礦相繼荒廢後,平溪線也一度面臨被廢棄的命運,所幸近年來國人鐵道旅行的風氣漸興,加上平溪天燈及礦業議題的炒熱,使平溪線再度獲得新生命。

1645 車上的歡樂時光,謝謝鑑哥、寶通兄、弘昇老師,精彩好聽的歌聲陪伴。

1905 返回李科永圖書館。

登山小語:

登山穿雨鞋?! 怎麼穿才舒適?

雨鞋的優點:價格便宜、重量較輕、完全防水、穿脫方便、清洗容易、抓地力強、腳底服貼困難地形(特別是在攀爬需要踏踩點時)。

以台灣潮溼多雨的天氣,山高谷深、溪多且短的地型而言,穿著雨鞋優悠山林間才是王道,尤其是攀登中級山,或是走訪美麗的湖泊群(加羅湖、松蘿湖…)更可以突顯雨鞋的優勢。

雨鞋的缺點:鞋底較薄、較軟、吸震能力不佳、對腳踝的保護程度較差(相較於高統登山鞋而言)、不透氣、雪地行走腳會很冷。

「雨鞋三寶」是哪三寶呢?就是特製鞋墊、護踝、SmartWool 毛襪。

雨鞋選購該注意的事項:1.尺寸大兩號:

因為要放入特製鞋墊、護踝、毛襪,還要在腳尖與鞋尖保留一點空間,所以選擇大兩號的雨鞋是必要的。例如小明穿8.5號的雨鞋是合腳的,就必須買到10.5號。

2.束帶(建議):因為雨鞋的口很寬,又是朝上開口,所以常會有箭竹、樹枝等異物掉進去,選擇有束帶的雨鞋可以避免這些困擾。但是使用束帶感覺會更悶熱,所以建議休息時,一定要把雨鞋脫下,讓腳透透氣,保持襪子與護踝的乾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縣平溪鄉以山巒尖峭著名,除「平溪三尖」(石筍尖、薯榔尖、峰頭尖)之外,如孝子山、慈母峰、中央尖,也都以山稜險峻著稱。

平溪境內共有20多座大小山頭,被稱為[24孝山],其中以[孝子][慈母][普陀山]最有名氣。

孝子山群峰包含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峰,是平溪「單面山」的代表,是由於地球造山運動將東北面的老地層推擠出來,而形成今日所見,一面平緩,一面陡峭的山形。除了孝子山群之外,著名的「平溪三尖」─薯榔尖、石筍尖、鋒頭尖也擁有這樣的景觀。

孝子山-海拔360公尺

座落在平溪支線菁桐站與平溪站之間的孝子山,山勢雖不如其他山來得高,但其陡峻的石峰卻不容忽視。登孝子山最驚險的路程,莫過於最後一段懸空鋼梯登頂路。但若是順利的登上這近幾乎垂直的岩壁,到了頂峰我們可鳥瞰整個基隆河縱谷,由於周圍群峰環繞,大小山頭加總起來有20多座,因此這裡被稱為二十四孝山,由於山形酷似大陸黃山,故孝子山也有「小黃山」之稱。

慈母峰-海拔410公尺

倘若順利登上孝子山頂峰,往西便可看到慈母峰,慈母峰山勢較孝子山平緩,但在稜線上仍可看見明顯的石階以利登山。

普陀山-海拔450公尺

普陀山為本登山路線中最高的山,站在普陀山山頂,可以看到的不只是平溪三名山中的慈母峰與孝子山,更可向東北方欣賞薯榔尖與石筍尖優美的山形。要登普陀山仍然會經過陡峭稜線,雖不如孝子山般險峻但仍要留心。

本班共:45       請假:11     實到:34   天氣:晴朗午後有陣雨

連續多日豪雨,中北部屢傳局部災情,原行程為台中「德芙蘭步道」因豪雨步道受損封閉,憂心忡忡,周日古道班行程之變數,幸運週末假期轉晴,遂更改行程至新北市平溪區之孝子群峰。

0900 車抵平溪國中106縣道61.6K大型停車場下車整裝

0905 沿平溪到了形象牌方向而行。風和日麗,山巒起伏有致綿延在眼前,有著好心情﹗

0910 取右上行有往孝子山 慈母峰 普陀山標示牌離開106縣道

0920 叉路右下為普陀禪寺取直行,,而孝子山高聳尖挺之英姿就在正前方。在此團拍﹗0925

0940 叉路,往中央尖1.6公里,往慈母峰900公尺。取右後可見好大一片野薑花田,順勢石階上行。

色彩繽粉的隊伍蜿蜒石階步道而行,頗為賞心悅目。

0955 鞍部平台叉路,直行往慈母峰及普陀山,先取右往孝子山。左右皆可登上孝子山,另右路直下可出觀音禪寺或平溪火車站。左上右回。

1000上行小段之後出現叉路,右上可登假山頭,非真正的孝子山頂,續前行緩繞岩壁,取左依著石壁陡下,狹窄陡峭令人膽顫。

1005 右線最後與平台右路會合後,轉循鐵梯登上岩峰,這段步道是孝子山最驚人之處,有人下行,請隊員稍後,我等先至前方觀景台,遠眺五分山,俯瞰平溪。後依序分兩批人員登頂,因懼高窒礙難行,在下方為成員們拍照。H355m

孝子山,360m,無基石。山頂狹小,展望特佳,可眺望隔壁的慈母峰、普陀山,三山各具特色,鼎足而立。

不知天高地厚的伙伴,興致高昂地向上攀高,而她仍然裹足不前,望天興嘆﹗

遠眺五分山,俯瞰平溪

清楚可見慈母峰的岩石步道幾近垂直攀登確實有小黃山的氣勢H382m

以倒退之姿下岩壁步道不敢往下俯瞰

1030 回到三山叉路口鞍部平台,轉往慈母峰

岩壁鑿階直直往上。回望孝子山,非常尖銳的岩峰。眺望隔壁的普陀山。此時遵行方向有背道而馳之誤但無大礙左去右行或右上左下終歸殊途同歸H314m

1045 慈母峰,410m晴字○○二號。山頂展望極佳,但無遮蔽直行往中央尖取右下陡峭石壁

1100 慈母峰普陀山間鞍部,石階步道,左往慈恩嶺中央尖,右往普陀山,或回登山口。取右。H388m

1103 叉路,左側山路腰繞普陀山腰,再循稜線上的鑿階登頂。H378m

1115 普陀山,450m,無基石。山頂置有三寶佛像,另有一尊仙女像。這裡比慈母峰稍高,其登頂之路一目了然。眺望孝子山。這座山是三山中唯一有樹蔭,較適合休息的

1135慈母峰普陀山間鞍部叉路,在此午餐。

本班最美麗的倩影:美秀、靜華、友文、郁文,與最愛受驚(嚇)的帥哥:徐仁熾、李慶鋒、粘鴻志。

最照顧全班同學的鑑哥(黃玉鑑)深藏不露,萬般皆顯氣度。

從事登山多年,常聽山友說:登頂為的是吃一碗熱騰騰的泡麵,而本班最期待的就是中午放飯時刻了,每一位同學總是大方分享食物、水果、零嘴,咖啡亡子的研磨咖啡,我與占哥則忙著泡茶,廣哥、鑑哥、寬哥….火力全開烹煮著香菇雞湯、麵食、餛飩湯,大家共享美食、開心交談熱絡,我與靜華穿梭其中總希望留下美好的歡樂時光,每一次整理像片,總是傻傻地跟著鏡頭中的你們,會心一笑、有默契的、有揶揄的、有心靈感動的,能共處在這一班,是要相知相惜的﹗我愛山林、古道、溪水謝謝大家共相隨,活動行程因你、妳們而精采﹗

最長久的等候:勳哥您來了(胡泉勳)

最最感謝的來玉兄:三守隊因你而在,不能沒有你。素珠(寶通哥尚水ㄟ某)

最棒的伙房,極其低調的高手:廣哥(林廣列);認真、樂在其中又溫吞的:楊勝有;最愛的寶通哥(陳老師)情歌輕唱,讓人皆醉,無所不在的歡樂泉源。

深不可測極其酷傲的寬哥(傅明寬);熱心慢熟的文賢兄。

我們這一班的偶像:小明明(鍾光明),格外親切的呼喊(不老的熟男傳說)

本班最資深的:國樑哥、美秀,靜靜地走在你身旁,不言不語,卻永遠在。

登山小語:

從事戶外活動時,你都怎麼著裝?目前登山界普遍推廣三件式,或稱洋蔥式穿著

裡層:排汗衣,裡層,也就是貼身層衣物首重吸濕排汗功能,以求身體乾爽舒適。

要特別注意身體容易因大量流汗而發冷,因此裡層選擇吸排功能佳又透氣的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中層:保暖衣,中層,也就是第二層衣物首重保暖功能。

熱的傳播主要依靠傳導、對流、輻射三種方式。中層保暖衣設計是利用空氣導熱性不佳的原理,創造出一個內含空氣層,可以有效阻隔身體熱能散失的保暖間。

外層:防風防水衣,外層,也就是第三層衣物直接跟外面環境接觸,因此著重防風、防水(防雪雨)、透濕、透氣、耐穿等功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里山步道可說是台灣北部中級的名山,全線植物林相豐富,就連稀有的紅豆杉都還可看到,舊有的伐木鐵道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山頂四周氣勢磅礡,樂山空軍基地就在眼前,回頭望蓬萊仙山,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從遠處遙望南庄鄉,過去曾為苗栗八景之一的『三台疊翠』美景,盡入眼底,三台之一的「加里山」是苗栗中港溪與後龍溪的發源地,可說是苗栗的母親山,而南庄鄉便是在這母親山的山腳下,孕育出地靈人傑的文化氛圍。

交通在苗#124縣道36.5k右上大坪部落,經月球石,至大坪部落岔路口(3公里),沿途循 [毛毛安咖啡屋指標] 而行即可;岔路口右往大坪部落,有指標牌寫了一大堆,重點在此0k始算,再前行大坪林道至水泥路底登山口(約4.3K)。大坪林道約有七公里,路面已重新整理,並舖上水泥,走來一路順暢。

大坪林道全長約7公里,由苗#124線道東入林道,至大坪部落約3公里,再續行4.3公里至林道終點。

人員黃秀李郭惠珠陳珮儀李慶鋒劉永貴、粘鴻志、巫菊李、賴進星、黃玉真、羅大哥。共10

0825 來到大坪林道路底,標示蓬萊登山口(09:03),很納悶,為什麼不是大坪登山口呢?另指標 [往加里山里程3.2K、時間3小時],設有木造平台。

0830在此整理行裝妥當隨即出發,魚貫進入山徑一路緩升進入杉林山徑,薄霧日蒸緩緩而升,透出微妙的天使光,空氣中散發沁涼,讓人由景生情,輕鬆地踏上山徑。

0834抵觀景台無展望,續行。

0855來到#15號救援樁,是苗栗縣政府消防局設立,是重要岔路,指牌 加里山0.5k;左有木馬道,應是以前舊路不可取,回程要小心判別;取直上行

0905再遇 #21救援樁是苗栗縣山難救援協會設立;設這救援樁立意很好,只是多單位在做,號碼前後不一,讓我糊塗,與之前來加里山時的救援樁編號有異請設立指標單位要三思。

0915續行遇路右有個採礦山洞,至此快要上鞍部了,山徑架有纜繩,之字形而上。

0920叉路(此處為舊的20號救援樁位置),左往大坪山 ,右上方有一休憩平台,取右上

0921流籠頭休息平台。為一鞍部T字叉路,左往大坪山;取右往加里山,平台處休息,有一昔日伐木時期所遺留之木材集散器,左往14號救援樁入口及至4號救援樁避難山屋。

0925指標 右上行經2113180分上加里山)。取右至流籠頭後方上稜線,路徑平緩好走。

0945經過陡升拉繩區,陡上進入雜木林。

0955展望點,眺望神仙縱走稜線。

1005陡上轉稜處取右,進入杜鵑林內,路徑有如地毯般鬆軟,走來非常舒服。

1025續行陡坡,發現路徑上之箭竹已被修剪過,真是感恩有心人,謝謝您!再陡上,進入杜鵑林。

1055腰繞抵轉稜處,取右行完美之杜鵑林。

11052113峰叉路。在此賞杜鵑、拍照。

1110右往虎山、橫龍山,取左下切。往加里山 方向右側有棵漂亮的松樹。

1115下切鞍部岩石區,隨即陡坡上行並躦沿箭竹林。

1125續行箭竹林,發現箭竹林已被修剪的平整、路徑明顯。

1140大岩石,攀岩而上。

1155最後鞍部,和後頭的惠珠、珮儀,加油打氣、真的快登頂了﹗

1203加里山。高2220公尺,一等三角點,拍照後至基點旁平台處午餐。雖然視野不佳,但空氣清爽、涼風徐徐,令人愉悅﹗

加里山,海拔2220公尺,山頂有一等三角點,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鹿場部落,為雪山山脈的名山,中港溪重要的水源起點,加里山 沿途全都是高聳的柳杉林,山頂四周氣勢磅礡雲霧飄邈視野一級棒,北望鹿場縱谷,東有哈堪尼山、樂山、聖稜線,每年34月更是賞一葉蘭的好時機,該山名列台灣小百岳#034

1235此時風雲變色,舜時下起雨來且來著不善。慌忙中收拾細款,匆匆拍照,往9號樁鹿場方向下山。

1240 下山途中傾盆大雨,路徑濕滑,一行人戰戰兢兢,互相提醒、加油打氣下山。

13159號樁取往大坪林道。其實大雨滂沱中視野欠佳,而且發現救援樁編號異動,擔心錯過重要叉路。

1335巨石平緩處。過巨石後開始長陡下(非常陡)

1420過溪谷。以前為乾溪溝,今午後大雨溪水豐沛,涉溪而過。陸續經過10.11.12.13救援樁,一直納悶問惠珠:有看到14號樁?

1430接上鐵軌道標示14號樁以前此為18號樁登山口,右可往4號救援樁、避難山屋,取左回

1435回到2113峰叉路,廢棄流籠頭休憩平台。

1455步道0.5K處,旁邊樹上有新的15號救援樁釘牌舊為23

1505回到大坪林道,0830起登時間:6.5小時(含午餐、休息)高低落差:約860公尺因為下大雨9號樁左切大坪林道後無法拍照

車行經過月球石石堆處已成瀑

今日走訪加里山 ,發現原本的10號至23號救援樁塑膠製釘牌,已被拆除重新換上金屬製釘牌,但位置與原來不同(例如原本18號、現為14),而且只編到15(於步道0.5K),請山友們注意一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程簡介:

八卦力越嶺古道位於泰安鄉八卦村與獅潭鄉豐林村之間:

1.東段為昔日八卦力部落與泰安鄉其他部落的聯絡小徑;

2.西段是八卦力部落進出獅潭的道路。

此行自泰安鄉錦水村苗62 線錦卦大橋處啟程越汶水溪,循八卦力溪上抵汶水國小八卦分班、八卦力山脈棱線,可順登八卦力山,或探訪壹那拉感古道,再沿苗64 線至獅潭鹽水坑,接台三線,全程約10公里

泰安鄉為苗栗縣唯一原住民鄉鎮,八卦村為泰安鄉轄區八個村之一,八卦村因村內之泰雅族八卦力部落而得名。「八卦力」在泰雅語指老鷹巢,據述昔日部落山頂森林蔭密,群鷹築巢棲息其間。八卦村日治以前屬於番地,臺灣光復後於民國36年(194761 ,全臺番地納入鄉鎮制,泰安設鄉,編有汶水、洗水、高熊、象鼻等4村,本村原屬汶水村,翌年改為錦水村,民國54年(196541 行政區域劃分置為八卦村迄今。八卦村北邊與獅潭鄉、南庄鄉接鄰,南隔汶水溪和錦水村相對,為泰安鄉人口最少的村。

行程安排:0700李科永圖書館→苗62 線錦卦大橋處啟程,越過汶水溪→1K叉路左行至蓮臺山不取,直行→1.4K錦卦吊橋→1.9K叉路,右行(砂埔鹿部落)續直行→3.3K千年櫸木涼亭區→4.2K叉路,取右陡坡上行→5.1K汶水國小八卦分班午餐→6.1K八卦村置高點八卦力部落→7.4K八卦村入口→9.8K取左陡上100公尺往玉虛宮→苗栗縣地理中心→10K豐林村台3線約120.3K處入口。

0810今天是母親節,請假12位,實到33,自62 線錦卦大橋處啟程,越過汶水溪

八卦力山脈位於加里山塊西側,多條山稜呈平行縱列,級級下降,其中 一千公尺 級的八卦力山脈和馬那邦山脈,本屬同一山脈,因被汶水溪在清安和汶水間橫斷,而分為南北兩山脈。八卦力山脈全長約21公里 ,南起汶水溪北岸的烏石壁山(542m )向北迤邐,經十一份山(751m )、八卦力山(1001m )、仙山(967m )、象山(455m ),陡降於中港溪,呈東北-西南走向,是獅潭鄉與泰安、南庄鄉天然分界。

08401K叉路左行至蓮臺山獅潭鄉不取,直行

08501.4K錦卦吊橋橫跨汶水溪,為連接錦水村和八卦村的主要橋樑,位於八卦力溪匯入汶水溪的兩溪交會處,建於民國70年(1981),錦卦吊橋為鋼索鐵板吊橋,除了可供行人、機車通行外,農用小型搬運車也可通行。政府於下游約 一公里 處另建「錦卦大橋」,在民國90年(2001)新建的鋼筋水泥大橋落成後,吊橋逐漸沒落,錦卦吊橋民國95年公告封閉。

走在陽光裡,朗朗晴空下與自己的影子相依相隨,蜿蜒的小溪流自在地向東流去,山巒起伏、綿延不絕自顧瀟灑,給自己的人生一條康莊大道。

1.9K叉路,右行(砂埔鹿部落)接苗62線泰安觀止溫泉飯店區,取直行。面對結實累累的小李子,讓人垂涎欲滴,與果農交涉後大家入園採李鄉野中,採果樂為本日行程更添樂趣﹗

3.3K千年櫸木涼亭區。村民環保意識濃厚,於民國91年(20021225日 公告村內之八卦力溪封溪護漁,全村民眾動員巡守,使溪中臺灣原生魚類,保有一處不受干擾的生長空間與淨土。

4.2K叉路,直走往土牧驛休閒農場,取左陡坡上行。

身處深山中,繽紛色彩的隊伍穿行於李子園中,眾說紛云:瓜田李下、桃李滿天下、投桃報李、桃色糾紛........頗能自得其樂呀﹗

1040 5.1K汶水國小八卦分班民國83年(1994)學生人數減少,配合擴大學區政策,改為分班,併入汶水國小。在此午餐

振益為我們特別推薦台啤新產品:麻油麵線,真的不錯吃。優良員工給讚﹗

今日三守隊失守,多員請假,謝謝鑑哥每一堂課總是辛苦地當煮夫,讓我們分得一杯羹湯﹗

謝謝本班的咖啡王子徐仁熾,每一堂課總是為我們沖泡特製的研磨咖啡。

童心未泯的一群,盡情重溫小學時代的童趣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孤單的童年﹗ 看隔壁大姊姊漂亮得衣服,盼望長大的童年﹗上課想著操場邊的鞦韆,迷糊的童年﹗而今再看操場的情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今天是母親節,謝謝鑑哥規劃帶領男同學,為本班的媽媽們安排走星光大道﹗好溫馨、貼心、幸福,謝謝你們的用心。

本班未婚的寶貝:珮儀老師、美文、惠珠老師、怡臻。

閱兵大典?走秀?感謝大家盡情演出,非常不一樣的母親節,美麗的相遇。

午餐時間在此嘻戲、品咖啡近2小時,時光總是在不經意中流逝,欲罷不能、流連忘返,每一成員皆能盡興融入,大家真的很棒﹗

八卦力山,位於台灣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和興村與泰安鄉八卦村交界處的一座山峰,峰頂海拔1,001公尺,為加里山山脈八卦力山系的主峰。

6.1K八卦村置高點八卦力部落,路右邊有標示及路條為八卦山登山口,當地居民告知道路坍方,久無人跡踏及。

自此八卦力山登山叉路口開始下坡輕鬆行西段是八卦力部落進出獅潭的道路。

7.4K八卦村入口路又有一廢棄警察所此處為一三叉路直行竹林路往獅潭豐林村2路較緩坡約4K到台3右陡下路徑往鹽水坑較陡約3K至豐林村玉虛宮(苗栗縣地理中心碑)取往鹽水坑。

徐仁熾歐買尬我滑了一跤    李慶鋒上帝聽到你的禱告

午後的歡樂時光:好開心喔﹗謝謝鑑哥的即興演出:霧社情歌,唱說俱佳,惹來會心一笑﹗

來玉兄的經典爆笑劇:引發共鳴,鼓掌叫好之餘哄堂大笑,其功力可見非凡﹗

1420 9.8K取左陡上100公尺往玉虛宮。苗栗縣地理中心省政府探測,苗栗縣地理中心位於獅潭鄉豐林村玉虛宮後方約 一公里 處山頂,座標為東經120532秒,北緯242728秒。

苗栗縣位於臺灣的中北部,北邊和東北邊與新竹縣為鄰,南邊和東南邊隔著大安溪、雪山山脈與臺中縣接壤,西濱臺灣海峽。最東是泰安鄉梅園村的大霸尖山;最西是苑裡鎮房裡海岸;最南是卓蘭鎮內灣里南面;最北是竹南鎮崎頂里北側;全縣中心位置在獅潭鄉豐林村。海岸線長度自竹南鎮崎頂北面起,向南延伸至苑裡鎮房裡海岸南面海岸為止,全長約五十公里,外型頗似一顆鑽石。

俯瞰台3線及八角棟山脈,綿延而去。

1505  10K豐林村台3線約120.3K處入口上車回程。

苗栗縣十八鄉鎮特色:

三灣-三灣梨、永和山水庫.

南庄-向天湖矮靈祭、(竹筍、香菇、鱒魚)三大特產、南庄老街、鹿場(泰雅族部 落)、八卦力(賽夏族部落).

卓蘭-觀光果園依產季各有不同(巨峰葡萄、軟枝楊桃、柑橘、水梨).

公館-紅棗(全省唯一生產地)、柿子、福菜、陶瓷、油桐花、休閒觀光又有黃金小鎮的美名.

苗栗市-粄條、元宵炸龍、鐵道文物館、貓貍山公園.

頭屋-明德茶、明德水庫.

銅鑼-杭菊、樟腦.

三義-勝興車站、油桐花、客家米食、龍騰斷橋、雪霸國家公園.

苑裡-魚丸、藺草、苦瓜.

通霄-飛牛牧場、通霄海水浴場、秋茂園、西瓜.

西湖-柚子、蕃薯.

後龍-全台最多火車站的鄉鎮、牽罟、花生、西瓜、外埔漁港.

造橋-木炭博物館

大湖-草莓、向日葵、馬拉邦山、雪霸國家公園汶水管理處.

泰安-泰安溫泉、柿子.

竹南-崎頂海水浴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頭份-義民廟、椪風茶(即東方美人茶)、蜂製品.

獅潭-桶柑、茶葉.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