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故鄉的山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里龍山,位於恆春半島的楓港段,自成一列山脈,並有南里龍、北里龍相擁護衛『中級山裡的百岳』在南部登山界具有崇高地位,在屏鵝公路上,過楓港段後抬頭映入眼簾的奇異山頭即為此山。里龍山是牡丹鄉和獅子鄉的界山,標高1062公尺 ,屬屏東林務局國家森林步道,步道全長4.7K(南側登山口)爬升高度850公尺 ,登頂後可飽覽恆春半島之景色。

里龍山為中央山脈向南延伸至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山,也是南迴鐵路以南的第一高峰,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的視野,台灣小百岳之一,屏東地區熱門的的中級山。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天晴時可遠眺望小琉球,及牡丹水庫於群山之間,恆春半島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

交通:

1.國道3 林邊交流道   17(沿海公路) 1(屏鵝公路) 26線約3.8K處左轉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停車場(離台26線約2.4K)

2.南登山口為台266.6K處苦苓巷左轉續行1.4Km路底停車場。

1/1新年快樂,謝謝世勳安排招待大家前往小丑魚歡唱。

0600早起離開滿洲寮民宿前往小丑魚飯店用早餐。(車程20

謝謝世勳為我們安排豐盛美味、多樣化的早餐。0740

南臺灣冬天的早晨,沒有寒風冷冽,只有溫暖舒適、餐後慵懶的活動筋骨。

0820經台263.8K圓東庵牌樓左轉,沿圓東庵至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停車場(H230m),下車整裝。大巴只能到此整裝後尚須走2K的產業道路才能抵達登山口

0835續行水泥道,至奇緣石岔路口左往龍峰寺,取直行。

0845里龍山北登山口,旁設里龍山簡介,在此團拍後轉入碎石道。0855

0911沿途右可觀賞岩壁山稜,至結束平路取左開始進入石階路。

0927步道有安全網,通過左大石壁水道,及連續兩處有水的小溪溝,再小心通過右有崩塌地。

0940木橋後有步道1K木樁。

0950拉繩陡下坡石階梯,通過S形溪谷路段,左有小瀑布水源,再陡上。

0952步道1.5K後,山谷眺望西側里龍山下。

0955右下方有小瀑布,續通過水源溪谷。

1000溪谷平緩地小休後,開始陡上坡。

全隊最小的曾家兄妹:子謙、芷芸,朝氣活力十足

1020步道2K後續過休息站。

1025越嶺鞍岔右往下里龍山,取直緩下。

1035沿途有紅色鐵板及九芎樹林區,過步道2.5K木樁,抵達步道2.55K休息亭(H640m),旁有很多休憩桌椅及水源,還有奇特形狀的橫向大樹幹榕樹,在此放下中午午餐裝備小休後輕裝續往里龍山。1045

1047亭岔右下往竹坑登山口,取左過溪後也有休息桌椅。

1052 開始緩上。山中下起霧雨細雨如絲無邊的伴隨前進步道越見泥濘果不虛傳的南部熱門中級山沿途絡繹不絕的山友磨肩擦踵錯身而過

1130 陸續陡上落差約400m高度,過步道3K3.5木樁。下山的山友告知山頂山友眾多,幾無立足之地,因細雨紛飛,不禁加快腳步陡上。

里龍山:H1062m、一等三角點,基石位於步道3.85K終點,山頂腹地不大,有座大岩石,視線展望極佳

1138拉繩陡上至步道3.85K終點。登頂之既白霧壟罩山頂,除了人聲鼎沸、幾無任何視野可觀,但是登頂的喜悅仍然充斥著大家喜形於色。

1150我與勳歌、來玉、國樑哥先行快速下山,只為大家煮中午熱食。

1230返回步道2.55K休息亭,預計休息午餐約1小時

1320人員尚未全部返回休息站已經下起傾盆大雨,大家紛紛走避涼亭內避雨,為數百餘人擠入如沙丁魚般,無處閃躲、午餐在極其慌亂中解決;部分人員因衣服濕透了,遂決定由彥成帶領直接往南竹坑登山口下山。

1410近半的人員在午餐後由我帶領往竹坑登山口下山會合。

下山的路為溪谷路,因為持續下雨更顯濕滑難行,對小朋友子謙、芷芸兄妹而言,是滯礙寸步難行,謝謝勳哥、勝有押隊協助妹妹,或抱、或牽、極其辛苦的,而前面哥哥由清滿、來玉協助平安下山。

1600全員到齊返抵南竹坑溪登山口,換去濕冷衣物,謝謝彥澄為大家冲泡熱咖啡,祛去寒意,溫熱大家的身體,

1620上車離開告別恆春半島二日遊。

1830東港海產餐廳晚餐,新鮮美味餐點,氣氛和諧,熱鬧溫馨的用餐氛圍,竟然讓大家沒有散席的意念,感謝大家給予的美好假期。

2000上車回程。

1/30010返回頭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仍山,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079號。標高:804公尺。山頂立有三等三角點,編號:4243號。女仍山為女乃山森林登山步道,從台九線463.1K伊屯橋旁的民宅為登山口,至三角點處,多步行於樹蔭溪谷之下,盡量避開雨季前往。不過步道全程是沒有建設步道,只有很粗的拉繩架設於山徑旁斜坡多要小心。山徑初段是走在溪谷邊的山腰小徑,中段則是要溯溪與小徑互換。近後段時,有二段拉繩的陡坡但不長。

登山山徑除了初段處,有視野外,因為行走於溪谷及原始林下,全程大多無視野可看,不過抵達山頂處,有一處展望點,可見楓港溪及出海口,亦可看見里龍山。

0845 由台1線南下至楓港,再上新建成的高架橋轉接台9463.1K,抵達伊屯橋前,停車整裝,大年初四台東、楓港雙向出遊車流量大。

0850 過伊屯橋後,取左產業道路緩坡上,登山口就在對面民宅旁。

0854 遇高壓電塔及民宅,續行。

0858遇種山蘇工寮,續行。

0905 離開產業道路接石板路,經過一帆布工寮後,取右行陡坡。

0920陡坡上來後,抵三叉路取右。

0923 岔路取左,往右下至溪谷,可能是當地人的巡水路線。

0935下切第一溪谷,越溪谷後沿路條走。二哥說:雨季鐵定無法通行。

0940離開溪谷,沿溪續行山徑。

0950 再下切溪谷,在此休息吃水果。

1000 續行溯溪谷而上。

1005 取左上切山徑。

1015離開溪谷,第一段長陡坡拉繩陡上,經過一斜坡後進入山蘇、蕨類區。

1030 第二段長陡坡拉繩陡上,續行山徑。

1042 進入雜草、藤蔓區,少有人踏及沿路條走。

1100 抵達廢棄反射板區,通過後路徑極為潮濕、螞蝗橫行,4人都中獎。

1110 抵達女仍山三角點,在此午餐,視野未開展。

1150 原路回程。

1350 返回登山口。

1.登山步道來回總長度約:7.6公里 2.真如傳說中螞蝗特多的。

3.步道高度落差約:680 公尺(登山口至頂峰)

1400 驅車沿南迴公路而行,於壽卡鐵馬站接屏199線(我1012月單車環島路線,其崎嶇陡坡讓我吃進苦頭)那時匆匆騎過,今日特前來一覽風景無限好

1420 東源森林遊樂區(哭泣湖),門票30/人,入內環湖一週,有大片之桃花心木區、野薑花區………

東源湖,位於屏東199線道,是恆春半島通往南迴公路的東部通道,東源則位於南邊的原住民部落定居的地方。這邊有許多溼地,遍植許多野薑花,夏天花季時四處都可以看到滿滿的野薑花。排灣族語中,也稱作「哭泣湖」。「哭泣湖」的哭泣二字,在排灣族語中,是水流匯集的意思,東源湖位於深山峻嶺之間,湖色在藍天青山之中呈現澄黃色澤,倒也頗富優絕淒美之感,不負「哭泣湖」之名。

東源湖水源豐富,孕育了豐富動植物,野薑花隨處可見,更有台灣珍稀水生植物「台灣水韭」,鷿鵜、水蛙優游其間,景致相當迷人。

1500 東源水上草原濕地區從滿州前往東源聚落,一到東源村,映入眼廉的是一大片的水上草原,這一片被排灣族人稱"不動"的水上草原,因為古老的傳說,這一片草原是不准動、不准開墾、不准破壞的排灣族聖地,也是前往黑矮人遺跡的必經之地.

這片排灣族聖地被族人們認為是惡靈的集散地,如隨意進入必會遭到惡靈詛咒,就連現在族人們要進入前也得舉行儀式並在額頭上抹上豬油,祈求祖靈保佑後才能進入,外人更不用說,一定要有部落長老的帶領才行.

1540 石門古戰場。交通(:由車城轉199縣道,行約8公里即抵石門古戰場。)

石門古戰場位於車城鄉及牡丹鄉交界處,山巒疊翠,地形險要。1871年,琉球宮古島居民69人遇颱風漂流至滿州鄉八瑤灣上岸,因誤入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之領地而有54人被殺。1874年,日本以琉球宗主國自居,藉口島民為山胞所殺,以「保民義舉」之名侵略台灣,在今射寮海岸登陸,欲沿四重溪河谷攻擊牡丹社。牡丹社、茄芝萊社、高士佛社等住民則據石門隘口奮力抵抗,與日軍在此發生激戰,締造日軍死傷五百多人的豐碩戰果。但日軍後來採取游擊戰術,兩面夾攻,使山胞英勇抗日之戰,功虧一簣,此即有名的「牡丹事件」由來。牡丹事件中,抵抗異族的阿祿頭目等廿多人,當場成仁,部分被日軍俘虜的,也被割下頭顱帶回總部示眾,這種殘暴的行為使得全國同胞極感憤慨,抗暴活動也陸續地在各地蔓延。日據時期,日人於虱母山立「忠魂碑」紀念牡丹社事件中陣亡的日兵,台灣光復後,政府則在虱母山頂另立「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石碑,以表彰山胞誓死不屈的偉大精神。

石門古戰場登山口立有牡丹事件解說,拾階而上直達山頂,不十分高,水泥階梯兩傍樹木成蔭,帶來些許涼意,古戰場是一空曠平台,登高望遠,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勁風下,站在紀念塔與忠魂碑之間,蒼涼悲壯之情油然而生。

石門由海拔約370公尺的虱母山和海拔約450公尺的五重溪山相峙而成,其絕壁陡峭,間有孔道通往牡丹鄉隘口,儼如門戶,石門因而得名。

1610 北返時遇農曆年假期人潮,塞車。

1800 返回長治家中。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禮部落阿禮村位於標高1,200公尺高的霧頭山西北方,全村由二個聚落組成,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產業不發達,所以民國三十九年間就有一半的村民遷住台東金峰鄉。

部落內最值得一看的是大頭目家的石板屋,並建議農曆春節前後來訪,滿山滿谷的櫻花開放,陣陣白色山嵐飄來,加上遠處蒼藍山脈,宛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從阿禮部落通往小鬼湖的步道兩旁,曾經有當地三位農民自行復育成功的百合花,因遊客不多,人為破壞少,滿山遍野百合花令人驚豔。夏季賞百合,冬季觀櫻。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的聚落。地名來源,根據阿禮部落網站的說法,有二:

1.部落位於傳統領域第一高峰霧頭山(Parathidane海拔2,736公尺)山腳下西面坡地,霧頭山山頭狀似獵具—長矛Idiri尖刃處,Idiri Adiri 諧音,故以Adiri名之。

2.(霧頭山)先祖欲覓依山傍水、易守難攻之地,翻山越嶺始尋著如此之美地,喚曰:「Tadidirivane﹗」(即令人懷念、令人流連忘返之意),Adiri即其省稱。

井布山位於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標高2066M 三等三角點編號7122號到達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鐵架和一個大石塊,這個約一個半人高的大石塊是個感恩禮拜紀念石,石塊身後就是霧頭山。

所在位置屏東縣霧台鄉(莫拉克颱風災區範圍)阿禮村霧台山西北方

交通:國道三號(南二高)從長治交流道下轉台24線,往「三地門」方向前進, 長治交流道至阿禮部落約44公里。在三德檢查哨辦理入山證後,進入霧台鄉,經過神山、霧台等部落後,即可抵達阿禮部落。

行程記錄

0640 常至家中出發

0735 三德檢查哨辦入山證。沿途經過依拉、神山、霧台部落,多處路段嚴重坍方,整建工程進行中。

0815 往小鬼湖與阿禮的主岔路口位於台2448.5k再過去一點點,阿禮需取右上。

0825行抵阿禮部落,車輛停靠在阿禮國小前,遷村後已如空城般,無人跡。(對部落來說,「遷村」是集體性遷徙,只要是部落的一份子,就「一個都不能少」,但政府是以個別式的「遷居」思維來面對複雜的「遷村」問題,讓必須依法行政的公務人員,有說不出的無奈。

0830 往阿禮國小進入於車棚後方路徑進入登山步道

0845阿里村的海拔1500m,村落的觀景台可欣賞美麗的山景。

0910 黑色塑膠大水塔叉路,左下為祭雨台登山口在旁邊還有石桌石椅,往右側上方有一間鐵皮屋,應該是農舍吧。0915

0922 下切崩壁

0925 續行農業道路左下方有一廢棄鐵皮屋尖挺的霧頭山一路隨侍在側,看著它峻拔尖銳的山峰,在湛藍的天空下,是那麼險峻奪目。頭一次這麼近的看著它,這座大武地壘中的名山,由於往小鬼湖的採礦道已損,讓欲登此山變得更遙不可及,真企盼能有機會登臨其頂。

0940 離開水泥路,拉繩右上切登山路徑

1025鞍部叉路。取右為井步山 直行可通舊好茶 直行取左往霞迭爾山。

1030離開岔路口不久就是一段平緩的等高腰繞路線。

1045開始上到寬稜,密林中綠樹成蔭,落葉厚實的覆滿地面。

1119 芒草區及白木林。行走在步道上,宛若走在彈簧床上一般,柔軟又有彈性,這是登山者心目中最心怡的步道了。

1125途中經過一塊頗寬廣的平坦營地,四周遮蔭良好,是用餐、休憩都理想的營地。

1138經過營地後續行約十分,開始進入攻頂的芒草段,抬頭已可看到山頂的鐵架。一股作氣直登山頂,三角點基石就位於鐵架北側,就在靠近鐵架前,步道間有兩塊巨石,一塊平躺在左側地上,另一塊則矗立於步道當中,巨石上均刻有文字,尤其以刻著紅色十字的巨石最為醒目。在此午餐,已起白霧,巨石後方的霧頭山已不復見。

1223 餐畢原路下山。

1254 鞍部叉路取左往阿禮。

1308 拉繩陡下。

1324 拉繩區。

1328 拉繩陡下。

1332 拉繩陡下抵水泥路。休息1340

1342 大崩壁。

1345 小崩壁。

1350 黑色水塔叉路。直行阿禮國小,取右下。

1358 賞花徑。阿禮國小村落已在腳下,隘寮北溪蜿蜒於山谷中,好一幅人間仙境。

1410 抵祈雨台登山口阿魯彎古道)可鳥瞰整個阿里村,彎延的山路和迷你的村落就在群山腳下。

1415 經過墓區,眺望山腳下"阿禮部落" 仿如仙境般。

1423阿禮國小前的櫻花盛開。

1430 山中濃霧瀰漫,於觀景台看通往小鬼湖之林道,依稀可見崩塌處處。

1450 離開阿禮部落回程。

1600 返回長治家中。

0735 三德檢查哨辦入山證

行抵阿禮部落

右上阿禮部落,左下行小鬼湖,林道已廢棄,禁止通行

阿禮國小外的木牌

0845阿里村的海拔1500m,村落的觀景台可欣賞美麗的山景。

0910 黑色塑膠大水塔叉路,左下為祭雨台登山口取直行

0922 下切崩壁

左下方有一廢棄鐵皮屋尖挺的霧頭山一路隨侍在側

0940 離開水泥路,拉繩右上切登山路徑

1025鞍部叉路。取右為井步山 直行可通舊好茶 直行取左往霞迭爾山。

1045開始上到寬稜,密林中綠樹成蔭,落葉厚實的覆滿地面。

1125途中經過一塊頗寬廣的平坦營地,四周遮蔭良好,是用餐、休憩都理想的營地。

到達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鐵架和一個大石塊,這個約一個半人高的大石塊是個感恩禮拜紀念石

三等三角點   海拔高度:2066 m   基石編號:7112

1223 餐畢原路下山。

1254 鞍部叉路取左往阿禮。

共下切4個拉繩陡下區  回到水泥產業道

1342 大小崩壁各一。

返抵黑色塑膠大水桶休息平台

後方山中濃霧瀰漫,於觀景台看通往小鬼湖之林道,依稀可見崩塌處處。

此次趁春節假期深入同是88水災之災區山地部落春日鄉攀登石可見山霧台鄉之井布山卻發現登山鞋仍然乾爽潔淨在北部登山乃不可能之事實屬驚訝

霧台部落

伊拉正整建新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交通從台ㄧ線佳冬戰備道在台1429K426k處轉東行到力里國小約60分,力里國小至白露橋前約10分,由白露橋前右轉,見溪谷河床鐵皮屋後左轉往「屏132」七佳的方向駛入到七老叉路口右轉約13.5公里,車停老七佳300公尺前四叉路口右側即登山口。,若往鄉道盡頭望去,高大挺拔的石可見山就座落在力里山與盆貿里山中間力里溪谷的深處。

石可見山岐喀丹山):位於屏東縣春日鄉,標高1621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4253號;從登山口起登至三角點約3.5小時.約爬升800M

前言:今年初六了,漫長春節假期9天,常聽聞:希望快點恢復上班,每天大吃大喝、或是打麻將度日,生活失序所苦。吾則於年前即已規畫妥善行事曆,兄姊家人團聚、登屏東故鄉的山、騎台灣僅有的單車國道、老友同學聚會,一切從善如流,不荒廢時日、惰性無可頓升,逍遙且知足,人生快哉﹗

101年春節登浸水營古道車行大漢林道北望見一氣勢壯觀宏偉之山頭查資料得知為石可見山,遂決定它日必走訪之,與二哥2人於102年春節年初三,遠離塵囂前行完登,已入中年尚能與兄長獨步山林間,共話幼時記憶,雖失怙之痛卻百感交集欣慰。

0645  屏東長治家中出發,已見大量車潮往墾丁蜂擁而至,向太陽說早安﹗

0745  進入力里溪谷後,見88水災後受創之山川河谷,百感淒愴。

0820  抵老七佳石坂部落前四叉路,停車整裝。

0830  取右側產道上行。

0832  穿行過鐵柵門,循產業道路緩坡而上。右方隨伺在側的群山,讓許久未登高山的我動容,尤其久保、南久保、大武藏、南大武、衣丁等巨大山容由左至右一字排開,雖登中級山,確有重溫飽覽高山景觀的感動,即使走過台灣屋脊、中級山無數,此時此刻身在家鄉,讓醉心登山的我,身染屏東的暖暖冬陽,雖已離家他居,卻有不曾離去的情痴。甚是與二哥同行(剛裝置心臟支架)行筆至此,淚以眼眶………

0925  叉路。左徑可下切到老七佳石板部落,回程再取,前行。

0928  左側石可見山登山口,他位在石可見山與著地螺留山之間的鞍部,海拔約820公尺;著地螺留山登山口在往前行不遠處右側。

0930  取石可見山登山口上登。

0934  相思林中空曠地。續行於相思樹林內,步道乾爽好走,與北部中級山之潮溼迥然其趣。

0945  抵第一瘦稜,拉繩而上。續行密林內。

1002  芒草瘦稜中,左側可見大漢林道平行。

1055  九芎木林中,無遮掩舖曬於艷陽下,實感此山不適夏天走。

1100  抵第二瘦稜陡坡處(南側峭壁山頭),攀爬陡峭的坡面都是小芒草,小心通過。此視野頗為壯麗,大漢山雷達站、姑子崙山,如影相隨。

1115  通過危險瘦稜,續往茂密的樹林中行走,卻走來清爽舒服。

1128  台灣原生杜鵑林內。

1140  進入較潮濕密林內,出現頗多倒木橫行於步道上,或下腰鑽行、或騎跨而過,肚子已咕咕作響,吃水果。

1200  出現大批造型奇異林木。

1205  登頂石可見山,標高1621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4253號;在此午餐吃泡麵。懸崖邊稍有視野,南大武山仍披薄沙半掩面。

1245  聽聞人聲響,一行台北5人組,互道新年快樂。

1255  循原路下山。

1325  下切危險瘦稜,南台灣的艷陽毒辣,真讓人無處可閃,環山群繞之力里溪谷蜿筵流淌在下,一字排開的久保、南久保、大武藏、南大武、衣丁等巨大山容,亦不離不棄,緊緊跟隨,讓人就是要開心。

1420  回到登山口,取右。

1423  右下切往老七佳石板屋部落。

1450  「老七佳部落」位於屏東縣來義鄉與春日鄉交界處,座落在中央山脈山腰,四周環山,是現存排灣族石板屋群中最完整的部落,是現今排灣族石板屋群保存的最完整的部落,質量精美堪稱台灣的首選。部落內的石板屋結構依山而建,早期的石板須從遠方的七佳溪中,以人力合力運回部落。

「老七佳部落」因產業道路開通,已成為南台灣最容易到達的舊部落,不過路況原始、路徑彎曲、險象環生,也為舊部落尋奇之旅增添不少探險氣氛。但自9888水災後部落村民已舉家遷離,今日頃頹荒廢之貌,如視盲髮蒼,怐僂病老,歷盡滄桑之老者,令人不勝噓嘘。

1520  入口處有廣大的平台地是日據時期的力里小學七佳分校遺址,及一塊刻有春日鄉老七佳部落的巨石。

1530  上車回程。

1543  二哥沿著溪谷便道往深處行駛,一一解說昔日七佳橋登山口、吊橋旁的民宅今已不復見、岸上產業道路的電塔今與人同高,足以想像大量土石流帶來的衝擊力,二哥一邊解說,概有行了斷腸、無限憂傷之感觸。

1630  返回長治家中。

石可見山,標高1621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4253

0820  抵老七佳石坂部落前四叉路,停車整裝。

0830  取右側產道上行。

久保、南久保、大武藏、南大武、衣丁等巨大山容由左至右一字排開

0925  叉路。左徑可下切到老七佳石板部落,回程再取,前行。

0928  左側石可見山登山口,他位在石可見山與著地螺留山之間的鞍部

0945  抵第一瘦稜,拉繩而上。續行密林內。

1002  芒草瘦稜中,左側可見大漢林道平行。

1055  九芎木林中,無遮掩舖曬於艷陽下,實感此山不適夏天走。

1100  抵第二瘦稜陡坡處(南側峭壁山頭),攀爬陡峭的坡面都是小芒草,小心通過。此視野頗為壯麗,大漢山雷達站、姑子崙山,如影相隨。

1115  通過危險瘦稜,續往茂密的樹林中行走,卻走來清爽舒服。

1140  進入較潮濕密林內,出現頗多倒木橫行於步道上,或下腰鑽行、或騎跨而過

1200  出現大批造型奇異林木。

1420  回到登山口,取右。下切往老七佳石板屋部落。

「老七佳部落」入口處有一塊廣大的平台地,是日據時期的力里小學七佳分校遺址,穿過校園遺址,就可看見古樸的石板屋群,四十年前老七佳部落約有七十戶,民國五十二年政府辦理遷村到現在的力里山下,原有的石板屋乏人照看,逐漸荒廢敗壞;近年來文化意識的抬頭,讓老部落獲得新生的機會,開始有原住民搬回居住並努力重建。目前已有30餘間恢復舊觀,且石板屋的數量日益增多。

石板屋屋頂都會放白色石頭,據說是用來欺敵用的,遠看很像白色頭骨,可驚嚇敵方。

「老七佳部落」石板屋結構依山而建,早期的石板須從遠方的七佳溪中,以人力將一片片的石板合力運回部落。部落裡的原住民,進入石板屋內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如此不僅可使室內保持溫暖,還可驅除蚊蟲。

老七佳視野良好,東側為石可見山,北方南久保山、東北順著七佳溪谷遠眺可見中央山脈主稜的衣丁山與句奈山!

老七佳部落美麗純樸的石板屋

老七佳村最標準也最傳統石板屋建築,從日據時代保存到現在。門窗很小,且入口處很矮,可防止敵人滲透暗殺,被獵人頭。

回首走過的路:石可見山稜線

「老七佳部落」入口處有一塊廣大的平台地,是日據時期的力里小學七佳分校遺址

二哥沿著溪谷便道往深處行駛,一一解說昔日七佳橋登山口、吊橋旁的民宅今已不復見、岸上產業道路的電塔今與人同高,足以想像大量土石流帶來的衝擊力,二哥一邊解說,概有行了斷腸、無限憂傷之感觸。

力里溪仰望回首走過的路:石可見山稜線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屆全國登山社團大會師

活動計劃: 一、活動主題:『大武長城、活力阿猴』 二、指導單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三、101年度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 四、共同主辦:屏東縣政府、屏東縣議會 五、承辦單位:屏東縣笠頂興平山友協會 六、活動日期:1011027(六)~28(日)(共計一日半) 七、會師地點:國立內埔農工高級職業學校 八、活動區域:屏東縣內埔、萬巒、鹽埔、瑪家、三地門、霧台等鄉。 九、活動路線:

一、健行路線:

1、笠頂山前山線 2、笠頂山後山線 3、白賓山線 4、瑪家筏灣景觀步道

二、休閒路線:

1、原住民文化園區線 2、三地門文化踩街線 3、隘寮堤防線 4、涼山溯溪線 5、口社沿溪步道線 6、霧台文化踩街線 7、瑪家筏灣景觀步道

行程記錄路線勘查

日期2012.05.14    星期一   天氣艷陽高照   交通兩邊放接駁車

白賓山H810m,三等三角點,編號7114,山頂腹地寬闊平坦。

真笠山H1166m,二等三角點,編號1558,旁一基石刻有77年設立,保護區界,東港溪水源

笠頂山H659m,小百岳,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7109,無視野

0640 長治家中出發(長治交流道下→往三地門→內埔農工方向行)

0710 接駁車放笠頂山後山線之佳義派出所前。

0730 另一車抵瑪家鄉山地文化園區前,右進屏353.5K處,經已撤哨之北葉檢查哨前,取右產業道路旁停車場。

0735 左白賓山第一登山口,拉繩陡上。(前行往第二登山口,路徑較緩)

0752 上稜抵叉路,右側小徑為第二登山口,取左續行於相思樹林中。

0806 涼亭休息區一,寬敞乾淨,續行陡上。

0822 涼亭休息區二(A-600)帆布寮寬敞、桌椅可供泡茶。

0825 續穿行於相思樹林中,小有起伏。

0840 稜線樹林中已見白賓山頭,屢有小平台處可見內埔、長治、三地門一帶平原景觀,更甚者可見高鳳技術學院紅色建築,三地門排列整齊之災後永久屋,視野絕佳。

0846 登頂前白賓山前鞍部。

0852 白賓山。山頂腹地寬廣平坦,山友植有花草,帆布涼亭分佈多,可想而知每逢假日山友相聚泡茶之盛況。

0900 於白賓山三角點右後方(真笠山方向)續行100公尺,擇一涼亭休息、吃水果。

0915 續行林中小徑接林道,左往白賓山後山登山口不取,取右真笠山。

0925 林道叉路,有一指標取右陡上往真笠山。

0935 左林道叉路不取,取直行陡上,箭竹林已修剪過易行。

1000 離開箭竹林,沿稜線邊坡山徑緩坡而上。

1013 置高點。右有一基地台遺址,可俯瞰屏東平原與三地門一帶景觀。]

1020 接產業道柏油路,取右往真笠山,見一軍用車駛離中。

1027 右屏東消防局救災救援中繼台,設有巡邏箱(軍用車來此)

1035 抵鐵柵門,由右側小徑進入。

1035 鐵皮屋叉路,取左上行,道路寬敞;顯而易見芒萁剛修剪過,路旁筆桐樹林立,艷陽高照,南國氣息濃厚。續行之字緩坡而上。

1055 T叉路。右下50公尺有休息區,取左50公尺;左叉路往鱈葉根,取右上行。

1100 真笠山。回想96年笠頂山→真笠山→鱈葉根山→日湯真山→北大武登山口,那曾經走過的路,記憶猶新。

1110 續行笠頂山,步道顯而易行,一路緩坡下切。

1115 步道中有一橫木柵欄,應是防牛隻闖入,續行放牧區,原生種野牡丹夾道,放眼遠望,青翠山巒延綿不斷,極盡感官視野享受。

1150 道路中央有一樹幹休息區,雖小卻遮蔭空間頗佳,在此午餐;享受360度的視野,南、北大武山、鱈葉根、日湯真山、旗鹽山….峰巒壯麗一脈相連而山腰間更可見霧台鄉蜿筵山路,直瀉而下的瀑布群;此情此景宛如一幅畫。

1245 續行陡下往笠頂山。

1300 T叉路取右。

1308 A750高地叉路休息亭。亭內張貼有屏東縣境登山團體活動行程表。

1315 右往第6登山口不取,取左續行。

1330 國家通訊笠頂山電波監測站。

1335 稜線鞍部叉路口,此處可見笠頂山各登山步道分岐;左為前山線、右為第3號後山線,取前行往笠頂山10分;與北部登山步道大相迴異不同的是,沿途搭建有許多大小蓬架,且有編號,是否占地為王?不得而知但頗為有趣。

1345 笠頂山,無視野。拍完照原路回。

1352 返抵鞍部叉路休息。

1400 取左下第3路線(後山線)此路線為6條步道中最為陡峭且短之路線,陡下時深感膝蓋之吃力,雖為午後但持續上山的山友多,且有一頗為不解的現象是;所見幾乎為年老者,卻如老憎入定般,臉不紅氣不喘不急不徐,以非常淡定步履上行,佩服之至。

1450 舊部落遺址,分佈極廣,頗聚人文景觀價值。

1500 返抵產道登山口,南臺灣的太陽似乎要將人溶化….閃身進入林內捷徑陡下。

1510 返回佳義派出所前,此設有鐵馬驛站,在此上廁所及喝水。1515

1535 驅車返回北葉白賓山登山口取車。

1600 返回長治家中梳洗。

1630 驅車北返。

 

長治家中出發(長治交流道下→往三地門→內埔農工方向行)

接駁車放笠頂山後山線之佳義派出所前

另一車抵瑪家鄉山地文化園區前,右進屏353.5K

經已撤哨之北葉檢查哨前,取右產業道路旁停車場。

左白賓山第一登山口,拉繩陡上。(前行往第二登山口,路徑較緩)

上稜抵叉路,右側小徑為第二登山口,取左續行於相思樹林中

 涼亭休息區一,寬敞乾淨

涼亭休息區二(A-600)帆布寮寬敞、桌椅可供泡茶

白賓山H810m,三等三角點,編號7114,山頂腹地寬闊平坦。

 白賓山。山頂腹地寬廣平坦,山友植有花草,帆布涼亭分佈多

於白賓山三角點右後方(真笠山方向)續行100公尺,擇一涼亭休息、吃水果。

續行林中小徑接林道,左往白賓山後山登山口不取,取右真笠山

林道叉路,有一指標取右陡上往真笠山

小平台處可見內埔、長治、三地門一帶平原景觀,更甚者可見高鳳技術學院紅色建築,三地門排列整齊之災後永久屋,視野絕佳。

左林道叉路不取,取直行陡上,箭竹林已修剪過易行

離開箭竹林,沿稜線邊坡山徑緩坡而上,沿線視野佳

置高點。右有一基地台遺址

 接產業道柏油路,取右往真笠山

右屏東消防局救災救援中繼台,設有巡邏箱

抵鐵柵門,由右側小徑進入

鐵皮屋叉路,取左上行,道路寬敞;顯而易見芒萁剛修剪過,路旁筆桐樹林立,艷陽高照,南國氣息濃厚。續行之字緩坡而上。

T叉路。右下50公尺有休息區,取左50公尺;左叉路往鱈葉根,取右上行

旁一基石刻有77年設立,保護區界,東港溪水源

真笠山H1166m,二等三角點,編號1558

步道中有一橫木柵欄,應是防牛隻闖入,續行放牧區,原生種野牡丹夾道

道路中央有一樹幹休息區,雖小卻遮蔭空間頗佳,在此午餐

最後方山脈:左南大武山  右北大武山

360度的視野,南、北大武山、鱈葉根、日湯真山、旗鹽山….峰巒壯麗一脈相連而山腰間更可見霧台鄉蜿筵山路,直瀉而下的瀑布群;此情此景宛如一幅畫。

 T叉路取右

A750高地叉路休息亭。亭內張貼有屏東縣境登山團體活動行程表

國家通訊笠頂山電波監測站

稜線鞍部叉路口,此處可見笠頂山各登山步道分岐;左為前山線、右為第3號後山線,取前行往笠頂山10

笠頂山H659m,小百岳,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7109,無視野

取左下第3路線(後山線)此路線為6條步道中最為陡峭且短之路線

舊部落遺址,分佈極廣,頗聚人文景觀價值

返抵產道登山口

返回佳義派出所前,此設有鐵馬驛站,旁為後山線

前寬廣路面往笠頂山前山   上方稜線即為笠頂山

 驅車返回北葉白賓山登山口取車

災後重建永久屋

 謝謝光臨瑪家鄉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郎壹古道 是清朝時,西部住民繞過恆春移民東部的古道,如今只剩殘餘路基。古道從旭海-南田段全長12公里,是目前全台環島公路唯一未開闢的道路,於清光緒初年,清廷為軍事目的與方便行旅之需所開闢。在南迴公路開通前,古道為昔日原住民打獵、部份平埔族人四處流散時,心酸遷徙東部之要道。目前該古道起自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止於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

阿郎壹古道是南北走向,從屏東縣的牡丹鄉旭海村向北延伸到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全長11.86公里,是台26線全台環島公路唯一的缺口,這條古道依山臨海,山海壯麗,有「人間淨土」、「海角天涯」、「椰子蟹故鄉」之稱,因沒有道路可以到達,人煙罕至,是一塊人間淨土,椰子蟹的棲息地、綠蠵龜產卵地。

阿朗壹古道是「琅嶠卑南古道」的其中一小段,自荷蘭人據台起,即是先民來往台灣西南平原、恆春半島及後山(台東、花蓮)的重要陸路交通。「琅嶠卑南古道」從恆春鎮東門開始沿屏200線翻山越嶺到滿州鄉的八瑤灣,再沿著海岸線旭海到台東,全長123公里,除了經濟上(謠傳東部產金)、軍事上(圍剿清朝朱一貴之亂的餘黨)外,也是東西部移民的主要道路,可以想像當年先民駕著牛車,滿載家當,扶老攜幼翻山越嶺的景象。

古道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發動跳島戰爭時,被日本人炸燬部分路基,再加上這些年來地震、颱風侵襲,在觀音鼻岬角處有數處的大崩崖,如今要走過這條古道,除非是大退潮,否則要爬上山頂,花一小時以上,繞過鼻角才能到南田村,但爬山陡直,要拉繩索,在路基鬆動下,非常驚險。

阿郎壹古道又名「琅嶠卑南」古道,在清光緒初年,清廷為軍事與方便行旅而開闢,在八通關古道、浸水營古道及晚期的南迴公路開通前,古道是昔日屏東恆春地區排灣族、阿美族、平埔族及台東卑南族打獵、遷徙的要道。

101.01.26大年初四  天氣晴郎

0600 起床後大家慢慢收拾營帳吃早餐

0710 出發沿著溪床迂迴有時車行過溪落差大不免心驚膽跳

0800在加拉板溪匯入大武溪的河畔台地上,居住的是由加羅板舊社與茶茶牙頓社所遷移下山的排灣族人,若由東部的大武往西行的古道,加羅板是入山(浸水營古道)前的最後一個部落村莊。0820

0900沿著台26線南田段開到盡頭,沿著泥石產業道路續行,沿途景觀驀然丕變,產業道路沿海續行,滔滔浪聲不絕於耳,路況愈差(適宜高底盤車輛,如果是一般房車,日系低底盤車種建議別硬闖),但那一派悠然與海天一色的原始氣息有著無比的魅力召喚著我們~

0910停好車前行不久,就是開闊的塔瓦溪河谷,也許是去年風災的關係,塔瓦溪河谷堆疊了遍野的漂流木,古道上部份路段亦如此,美麗山林終究逃不了人類與風災的魔手,不知得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讓上游恢復蔥蘢的山林風采…建議將車停在塔瓦溪北岸,如果不是高底盤且四輪傳動能在泥濘與砂石上的越野車種,建議別貿然越過河床喔~

     

0915逕往海灘古道行走,一路都是原潤的南田石,所幸我們一行人穿的是硬底的專業登山鞋,有好的鞋子可以讓雙腳的負擔降低不少,不然南田石易滑動,其實不太好走。但聽到海浪打在南田石上獨特美妙的海岸樂曲,守欽說仔細聽他的節奏是有規律特有聲音藍藍的天陪襯無盡海岸線讓人心情好了

生態專家五年前的調查資料,阿郎壹古道是目前台灣本島唯一的椰子蟹故鄉,包括離島在內,全台椰子蟹只剩八十五隻。

阿郎壹古道也是全台僅存的鵝卵石海岸線,也因此以台東南田為名,取名「南田石」,從屏東牡丹鄉旭海開始,先是沙灘逐漸的變成南田石海岸,從拳頭大到人頭大,在台東南田一帶的海岸,南田石有二個以上人頭大,景觀相當特殊,每到海潮大時,南田石會互相擊打,因浪大小發出不同音律的天然鼓聲。

台灣唯一僅見的南田石景象,原來在南迴公路也看得到,但南迴公路一開通後,這種景象就不見了,目前,就只剩阿郎壹古道看得到,環保團體認為,若公路一打通,也宣告南田石的自然景像從此從台灣消失。

三年前,交通部進行台廿六線的施工,其中台東縣南田段在2006年初發包,台灣生態聯盟屏東分會、屏東教師會及屏東環保聯盟展開守護阿郎壹的行動,平時沒有人煙的阿郎壹古道,一時之間吸引不少人參訪,到過阿郎壹的人都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由於阿郎壹已被列入墾丁國家公園外圍的天然海岸線,連墾管處都想保護古道,在環保團體的抗爭中,台廿六線古道開闢目前只開到台東縣南田段,屏東縣觀音鼻到旭海一段交通部後來修改路線,避開古道海岸線,路線往內移,古道部份以隧道取代不予開發。

但環保團體認為,這條以觀光和經濟為考量的路線,交通部評估每年的人車流量將有四百九十五萬人次,這麼龐大的人潮壓力絕對保不住阿郎壹的生態環境,守不住台東,也要守住屏東段。

台灣生態協會屏東分會等團體最近召募阿郎壹古道的守護志工,擴大守護阿郎壹行動,除了要進行阿郎壹的動植物生態調查外,也要與當地的牡丹鄉居民進行溝通,讓居民了解阿郎壹的歷史、文化、景觀和生態價值,以生態旅遊的經濟價值來取代開闢公路屏東縣政府並於1/13完成審議通過劃分為自然保留區不予開發終於存留了此古道

 

0920約數百公尺即抵鵝卵石海岸線,右轉順海岸線南行此時滿眼的南田石陳鋪在眼前大家低頭漫步尋奇石

  

 

 1000 到高繞處,右側明顯陡上坡小徑,需拉繩上爬

1015 休息瞭望南台灣最美的海岸線

1025 陡上坡後抵草坡小平台,隨即右彎進入雜木林(林投樹林),一路上上下下,拉繩前進

1040 經一茅草平緩步道後,抵達一平坦地,眾多山友在此休息互道新年快樂

1045 繼續前行在此二哥呼叫我們他已經到旭海等候

1050行約五分鐘,進入陡降地形因年假人潮多步道上已有塞車情形

1100全體下降至海岸線鵝卵區

1110 到達觀音鼻

1120 此時步道景觀有別於台東段岩石漂流木砂石海灘屏東特有的太陽熾熱,砂岸邊有著長長的足印,走在其中整個人都輕快、舒活起來了。

1130 二哥車駛入海邊接我們大家開心拍照

1140 上車進入產業道路

1150 旭海漁港安檢所

 

1200旭海草原生態步道入口,年假期間不免大魚大肉,趁此外出時間簡易麵食,就是美味!

1300 回程。

 

1600可想而知此時的屏鵝公路鐵定是塞爆的,二哥因是屏東在地人,深知熟巷熟弄,雖然有些路段免不去塞車,仍然於預定時間返抵長治家。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浸水營國家步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終至東端的台東縣大武鄉的加羅坂部落,為台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古道中,越嶺點最低、使用頻率最高,且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沿途仍留有許多古道遺跡,生物歧異度之高、稀有植物之多堪稱全台數一數二,其中又以蕨類及蘭科植物最為豐盛精彩,是一條富含人文史跡與特殊自然生態景觀。

管理單位: 台東林區管理處    

步道位置: 台東縣達仁鄉、屏東縣枋寮鄉

步道全長: 20公里

海拔高度: 200-1450公尺

開車1.東部/9線往南→經太麻里、金崙→抵大武→過大武橋右轉接東198鄉道,往加羅部落附近之登山口。

2.西部/1線或台17線至枋寮鄉水底寮→左轉接185縣道前行約1公里→右轉接屏198鄉道續行→至大漢林道23.5公里處步道入口。

日期101.01.25大年初三 天氣陰天   接駁車黃子坤

人員陳守欽  黃秀菊  黃永隆  黃永鴻  潘國勝  林治國  林永洪  黃秀李

0700 屏東長治鄉出發

0750 佳冬戰備跑道前新埤加油站接阿國

0815 枋寮鄉玉泉村。 石頭營:建於清同治13(西元1874) 。因日軍強佔瑯橋,攻打牡丹社,清廷採行開山撫番政策,遂在扼守後山出入口的山腳地帶砌石為營。石頭營西南方,現遺留三級古蹟「聖蹟亭」乙座:建於清同治13(西元1874) 。清兵在石頭營屯兵後,總兵張其光特別設立供原住民上學的「番學堂」,並建立字紙亭一座用來焚燒字紙,以示對文字的尊重。

距離此不遠的新開村山腳下果園中,現在被利用作為倉庫的基礎,是清軍石造營舍,即是清崁頭營的原址,之後又成為日警崁頭駐在所,早期出入浸水營,必須先申請「入蕃許可」,並在崁頭駐在所查驗後,才准放行。0820

0825 從歸崇進入大漢林道車行駛於婉蜒林道陸續經過歸化門社遺址警察哨鐵門深鎖似無人看管清代六儀營盤遺址大樹林駐在所遺址途中遠方可見大漢營區及雷達站

0925 抵浸水營古道西端入口看見一群6人騎單車欲行出發,路口『禁止任何車輛單車進入』,眼瞎喔

0935 出發前段土徑泥濘不堪山嵐輕攏。浸水營即是以潮濕而得名。中央山脈到大漢山後急速下降,太平洋及台灣海峽含水氣的暖氣流,與中央山脈冷氣流在此匯集,形成豐沛的水氣聚集環境,促使著許多特殊的植物營生,是南台灣的植物寶庫。

1000 叉路(大漢林道1K)。取右進入古道,旁有一步道解說牌。開始正式進入浸水營古道的步道,一路皆是平坦緩坡。

1020 州廳界(大漢林道2.6K)。抵達了古道的分界「州廳界」,海拔高度1437公尺,過此點後將進入台東縣境,步道也開始轉為持續下坡。

1030 行抵「姑仔崙山」岔路口,由此左側山徑可至姑仔崙山續走步道植被茂盛,許多筆筒樹生長其間,樹林間亦依附的許多山蘇生長於樹幹上

1035 浸水營駐在所大漢林道3.2K海拔1280公尺的浸水營,是這浸水營古道中的最高點。清軍於光緒八年在此設大樹林營,屯兵三十人,光緒二十年改稱浸水營,之後,日人於明治34年改設浸水營駐在所。目前遺址尚留有石砌駁坎、圍牆、石階。1045

1150 第一涼亭休息區大漢林道6.1K一路上各種植物蓊鬱,林相原始、蘚苔叢生,可見這地區濕氣之重,相關動植物生態也相當豐富,不過因而令人生畏的是,因環境的潮濕,以致螞蝗特別多,在此簡易午餐。1225

1312 出水坡駐在所遺址大漢林道9.3K,此地佔地約一公頃,四周還可以看到以往駐在所及儲水池遺址痕跡,這也是清朝時代的營盤。如今望著堆疊的石塊、坡坎,撫今追昔,頗引人發想。古道旁另一岔路則是通往神社的遺址,走進去約2分鐘即可達。自小神社往東沿著稜線而下100公尺處,即可進入於清光緒八年所設的出水坡營盤,在日治時古道開闢之初,沿途並沒有設置駐在所,在1901年設浸水營駐在所,到了1919年大正八年,才在清朝出水坡營盤原址設置出水坡駐在所,到了1926年大正15年,又將出水坡駐再所往西遷移約400公尺的地方,直到二次大戰終戰後才撤除。1330

1410出水波山登山口(大漢林道11K往出水坡三角點的指示牌,根本不必一分鐘即抵達三角點在右側約幾十公尺處還有一顆內補二等三角點當然也不能錯過了,在三角點2-1196照了許多合照後方才知足的離開守欽笑我有三角點迷思1420

1435 大石壁

1445行抵木炭窯遺址大漢林道12.2K,位於古道左側下方約10公尺處,看著斑駁碎裂的木炭窯,遙想前人那種刻苦勤樸的生活方式,有著今日當思凡事感恩之心守欽速度慢又愛拍照大家也樂得悠閒1455

1515 新修築棧橋大漢林道14.2K隨著高度的降低,已隱約可聽到茶茶牙頓溪的流水聲此時傳來二哥呼叫問我等一行人到哪裡了他已進入河床原來南迴公路大塞車二哥行車時間和我們步行時間是相等的辛苦了二哥謝謝您

1520 新姑仔崙駐在所遺址從出水坡駐在所到姑仔崙駐在所沿途,依清軍形容這一帶的山路是「日光不到,古木慘碧,勇丁相顧失色。」後經歷日治與民國五十年代的砍伐,已不復見當時的景象了。在大正三年,力里社排灣族人襲殺力里駐在所警眷的四天後,姑仔崙駐在所包含救援、留守的巡查與家眷,全數遭到大武溪對岸山頭的姑仔崙舊社排灣族人殺害,同時駐在所也被焚毀。

1540清朝溪底營盤址(大漢林道15.1K),目前已經消失無可考據了。日治時代,此地改設林業改良場,民國五十七年,林務局在此地設立苗圃,並提供美籍林業專家客房及游泳池等招待設施,在過去清軍過夜的營盤上,只剩下日治時期所架設的吊橋遺跡,吊橋早已不見。

1550 終於來到了「姑仔崙吊橋遺址」,這是以前的舊吊橋遺址,再往左下去就是去年剛完工的新吊橋,行走至此已到了浸水營古道的終點,一路從屏東越嶺而來,共走了約16 K,下降了約1300公尺。走在幽幽古道,回想先民篳路藍縷、開山修路移民後山的拓荒始,一抒思古之幽情

1600 通過新吊橋已經看到二哥的身影在下方河床

1610 古道入口涼亭右方有一林道可通加羅板社區溪水暴漲時需由此高遶約4K可抵加羅板社區決議今日在此涼亭紮營過夜可至下方溪床取水

1630 大家共同合力分工取水撿木材搭營帳

1830 晚餐後一夥9人席地而坐營火照亮漆黑山谷遠離塵囂的靜謐只有我們酒酣耳熱的融洽

2200 酒糧皆盡空無道聲晚安溪水伴隨入眠此情此景讓我憶起北二段耳無溪營地祝福所有的山友與夥伴:幸福龍年 時時吉祥 刻刻平安 萬事如意。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明時節縱走【笠頂山+真笠山+鱈葉根山+日湯真山】
臨時起意趁清明節返鄉探親,並未預期登山一事!故未全配登山裝備,一切呈急就章。多次單走白賓山、笠頂山,即聽多位前輩言此一黃金路線;期盼許久今終得一嘗宿願,是一種值得享受的事!生活當如是;居家亦如是。

日期:95.04.05     天氣:豔陽四射
人員:Me、黃永松  配備:GPS、地圖一份
攀登山岳:笠頂山 659M 三等三角點 No7109
          真笠山 1166M 二等三角點 No1558
          鱈葉根山 1556M 三等三腳點 No7120
          日湯真山 1770M 三等三角點 No7115

05:50 長治家中出發,往黎明>涼山>沿山公路往瑪家鄉行。
◎往南方向望去,中央山脈南南段之山頭北大武山、霧頭山、衣丁山….歷歷在目,無法忘記山的感覺,只有走進山更能感受自己的完整。
06:30 登山口。經佳義村派出所來至笠頂山之後山停車場(海拔80公尺。)
07:20 笠頂山鞍部。往右約3分即可至笠頂山,取左往真笠山。
◎登山步道為垂直“崎”路線,沿途樹上標示1~9之號碼,表示走過的行程。
07:25 中華電信監測站。
07:30 叉路口。前行真笠山、往右至萬安瀑布。在此有一蓄水塔,為此一縱走路線唯一水源,二人先喝足水後各取2公升行動水。
07:50 一路平緩來至平臺處,可瞰三地門風光與南二高道路;清楚一覽無遺。
08:00 上稜線。左前方為白賓山稜線;山徑明顯易見。
08:30 爬升至870M。南台灣陽光炙熱,小女子想著如此曝曬可真要白不回來了。
08:45 為一山林坡地,嚇見兩隻台灣黃牛!百思不得其解,牛從何處來?
08:50 叉路口。往左白賓山,續前行。
09:10 真笠山。在此小休,阿松問真要去鱈葉根山?當然。林間百鳥齊鳴,讓我想起:一隻燕子不能代表春天,但是一隻燕子都沒有;則春天絕對渺不可期。
09:30 叉路口。中華電信登山隊標示往左白賓山、往右鱈葉根、北大武山,取右。
09:58置高點1230M。北方井布山、霧頭山、查圃岩山……..隨侍在側,而東方北大武山聳立在前。展望極佳、稜線優美。
10:35 1306M。一路行在稜線上,二人改變初衷,不走回頭路。電告二哥可否至北大武登山口接駁?OK!我得意的笑。
11:00 攀繩起登處。為一爬升約180M之急陡坡!日正當中加之飢餓不已,二人是以長噓短嘆之態奮力而上。
11:24 登頂鱈葉根山。在此煮泡麵午餐、喝咖啡。由林間瞻望下一行程“日湯真山”還隱身於重巒疊嶂中。
12:10 出發。沿途路徑均行在雜木林中,異常悶熱、汗流浹背!且雜草叢生、行來不易,不若鱈葉根山前之路徑明顯好走。
13:48 叉路口1472M。有一標示前行日湯真山,望之為一急陡坡。往右去亞麻彎山,取直行。
12:20 1574峰。此段林相驟變為綠意深由、寧靜優美。
14:48 登頂日湯真山。行行復停停,已見疲憊不堪、莫不引頸以望何時登頂?實則需連續越過攀繩區及急陡坡後方至。我哭笑不得。
15:15回首走過之稜脈,芳草碧連天之際,卻也讓人驚嘆不已!出發下山。
15:47 抵北大武登山口。比預計時間快30分,未見二哥到,我與阿松整以暇地就此泡茶。
◎此行在起起落落的路況、心境中完成,其歷練如同你、我人生!但仍需從容以待!
17:40 返家。
※注意事項
1.日湯真山與北大武山同一登山口,縱走須安排交通接駁。
2.鱈葉根山△兩肩較為溼滑,須防螞蝗上身。
3.全程約9小時,路程遙遠無水源,請備水。
4.真笠山至鱈葉根山,長距離行在無遮蔭的稜線上,須防曬。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大武山國家步道【舊筏灣段】新春踏青
一.日期:95.02.01    天氣:春暖豔陽
二.交通:二部自小客車(共10人)
三.行程簡介:此一國家步道乃屏東林務局近年把「泰武連絡道」整修出來,讓這條以前登北大武山的古道才得以重見天日,又稱「舊筏灣」步道長約4.5公里。
四.行程記錄:
08:10 長治家中出發往三地門行。
08:30 水門處往瑪家鄉續行。
08:45 沿屏35線經過白賓山登山口後,山路更為蜿蜒。5K處崩坍路段雖以修妥但僅能中巴、汽機車通行。
09:15 來至舊筏灣水泥屋前(瑪家18K)左行旗鹽山,右行舊筏灣步道。取右
09:30 出發。約5分鐘可見石板屋舊址及山地圖騰。此段路徑約3K可行四軀車,我們以徒步前進。南台灣的太陽炙熱,眾侄女嘟嚷幹嘛不在家中看電視,要來此深山找罪受。
10:10 陰涼處休息。一旁之大枯木雖以枯盡,卻更具其獨特與世隔絕之禪味。
10:40 登山口。有一標示「都ㄈ浪」不知其義。林徑自然原始、生態盎然,步道好走且綠蔭處處。
11:20 見標示距北大武山登山口4500公尺。
11:55 叉路口。右行舊萬安、左行舊和平(待開通)小休吃水果後續前行。
12:20 岩石水源處。(約1700公尺處。有一水管引水)煮水泡咖啡吃餐點。姪女們引頸以望目標未竟、卻已困頓疲累。叮嚀她們在此休息,吾獨往矣!
12:45 出發。即開始一連串之陡坡,時而木梯、或攀繩。
13:00 500公尺處。至此已為平坦林道好走,屏東林務局用心規劃維修,請大家保持林道完善與清潔。全民方能盡享國家資源。在此遇一群同鄉近鄰,聊起登山事大家可說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呢!謝謝你們的茶水。
13:15 北大武登山口。人聲鼎沸、熙來攘往的山友與無以計數的停車量,再再顯示高人氣之百岳。
13:30 原路折返。天清地廣更讓吾從容而行,林徑清幽而遠方更見層巒疊嶂,就是喜歡此置身山林意猶味盡之情思綿遠。
14:00 水源處。眾人已先行離去。
15:00 叉路口小休。遠方可見西大武山已漸漸隱身於午後霧氣中。
15:40 登山口。
16:20 道路停車處。
17:20 返家。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美麗的相遇【小鬼湖一日探險】
一.日期:94.04.17    天氣:驕陽炎日
二.響導:黃永松  記錄:黃秀李(2男4女)
三.交通:四部機車(豪邁125cc、光陽150cc)
四.交通指引: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下→沿台24線往三地門→霧台→阿禮
五.行程簡介:在原住民魯凱族的語言中,小鬼湖稱為“巴油池”據說是魯凱族祖先的水源地。小鬼湖被稱為小鬼湖並非因為這裡有什麼鬼故事流傳著。而是因為小鬼湖與大鬼湖(魯凱族語言稱之為他羅馬林池,在屏東縣野山一帶)的位置位於中央山脈西部與東部的中間,剛好在東部水氣通過中央山脈的路徑上,所以長年都是雲霧瀰漫,也正因竉照在雲霧中,氣氛詭異,所以這二湖泊又稱為双鬼湖,但是因為小鬼湖的面積較小且位於屏東與台東交界處,較不易到達,故稱之。此一必行之霧台林道30K,山系豐富分別可經亞笛泥山、松山、霧頭山、蓬萊山、境界山、知本主山等登山口。通往小鬼湖之霧台林道是由海拔1200公司的阿禮,直接上升至1700公尺的稜線隘口。
六.行程記錄:
04:40 長治家出發(沿台24公路前行)此時曙光未現,人、車稀少,空氣清新。
05:20 通過三地門之三德檢查哨,此時天已露白,可見沿路藍底白字招牌寫著聖誕紅、紫豔荊、櫻花….,公路局可花費一番心思在此!
06:00 霧台與阿禮的分岔路,左轉可見“小鬼湖”路標,此時還是柏油路,兩旁種有整齊之行道樹,1K後柏油路消失,取而代之是顛簸、大小石塊之路面。
06:25 亞笛泥山(1621公尺)登山口,為一寬廣平台處,一般車子可通行至此,只能以徒步、機車續行往小鬼湖。
07:10霧頭山(2735公尺)為屏東縣境高度僅次於南、北大武山之知名山頭,此時路面變成大、小碎石覆蓋的滑溜碎石路,騎車需特別小心。
08:00 通過“大武山自然生態保護區”牌子,碎石路讓後車輪不時打滑空轉,車隊即如此停停復行行中困難前進著。
08:10 境界山(1764公)登山口,顧名思義為屏東縣與台東縣界,路呈大右轉路形,路口不明顯需在高芒草中找到進入。
08:35 碎石路段轉進一整片崩壁下方的山崖中,此段須小心落石!
08:50 短暫下坡,耳邊傳來嘩啦水聲,轉過山頭可見一座架在溪谷上之鐵管橋,此乃進入林道後唯一接近人類文明的東西,因長年濕氣侵蝕而鏽蝕斑斑!
09:00 經過鐵橋後,林道便進入茂密的林間,蔥蔥鬱鬱、並出現一座大約15公尺高之瀑布,下方有一池清水,頗耐人尋味的是水流直接由路基底部穿出到下方的溪谷。清澈沁涼!
09:15 經過瀑布水池後,沿路又有好幾個大小不同的溪谷,較寬的地勢讓溪流顯得特別優雅,水流直接穿越林道路面而過,緊接著泥土林徑因潮溼常使機車打滑,我在後頭見前方同伴,其姿態就像是酒後蛇行之狀,還數次連人帶車翻覆草叢中,不覺莞爾!
09:30 為一岔路,右切往蓬萊山(1836公尺),直行往“小鬼湖”此時坡度漸緩,大樹與坍方擋路,騎車通過時只能低腰滑過或牽車通過。
09:45 為機車通行終止點,由阿禮進入至此為38K,車行3.5H、較開闢的路況林道整齊切過草原,而數段落石崩坍處岌岌可危,不免擔心它日……..。
10:10 車停妥稍事整裝補熱量後背起輕裝,徒步行進(左邊過溪為榮管工寮)
10:40 步行30分鐘來至木造採礦工寮,為一寬廣處工寮內奉有三尊“山神”我合掌膜拜祈求此趟探訪平安。
10:55 左邊路旁有“雙鬼湖自然生態保護區”之牌子,前30公尺為“知本主山”(2230公尺)登山口,為一芒草徑。
11:10 平台岔路,採左下連續下坡100M,落差至谷底再上升100M至稜線,因終日不見天使路徑顯得潮濕不易行走,但可享受濃郁的森林浴!
12:00 續行下坡至此為一溪床河流,水流充沛溪水聲與鳥兒啁啾相呼應,有如天籟令人陶醉!尚可清楚看見魚兒、蝦兒…一派悠閒自再!
12:40 河床後即沿溪流上朔至小鬼湖,此一路徑幾乎都深處溪谷河流,需小心石頭苔滑,後復有沼澤地帶、箭竹矮叢林,神秘氣氛讓眾人直覺目的地近了!不自禁加速腳步,在冷不提防下來到置高點,“小鬼湖”(2111公尺)就如此理所當然、深沉寧靜、冷看我等,有點錯愕!感覺好像自己是個闖入者,喚眾人請勿喧嘩,唯恐觸犯、褻瀆神秘之湖,左側為一廣大芒草原且視野良,前方稜線為知本索道,而湖泊輕嵐飄渺,頗具淒迷美感!此刻坐擁山青、天藍、水湛,周身被這美景愣住。我與戀居於此的群山、“小鬼湖”兩忘煙水裡,在風裡霧中!
13:35 煮麵食飽餐後,輕身腳輕下山 ,怕任何聲響對它有所驚擾。
15:40 回到機車停放處,時間不允許多作停留。山路在山谷間蜿蜒,時而濃蔭敝天、時而晴空耀眼,狹路在山間起伏如羊腸。
18:20 黃昏將盡、天地悠恍!天色漸暗,而我們正加速往林道出口離去。
19:15 返抵阿禮村柏油路,山區的夜是如此安靜,眾人歷經鎮日的長途跋、已人馬困倦!騎車急馳而去,雖已疲憊不堪但心裡卻有好多感動,喜悅來至眼見兒時玩伴,均屆而立之年,尚能如此般共探險…,誰說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
21:00 我已返家,結束今天令人興奮完成夢想一窺“小鬼湖”全貌,只是座車比登山還辛苦,與“七彩湖”之丹大林道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注意事項:
1.  屬登山健行目的甲種入山證,必須具備計劃書言明前往目的、活動內容、停留時間、預計返回時間,同時附上一張行程地圖。這兩份資齊後就可以向當地縣警局、或者在登山處的管哨站現場辦理。一人申請費用10元台幣及你的身分證。
2.  通往“小鬼湖”的林道濕氣重,降雨機率比台北101高,故雨衣、保暖衣物是絕對不可少。
3.  林道入口距離小鬼湖大約為30公里,由於沿途坍方不斷、加上道路窄小,目前頂多只能讓機車通行,步行或騎單車需要一天時間才能到達登山口,由此處只能改以步行方式,大約2小時即可到達。祝您旅途愉快!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射鹿部落巡禮+旗鹽山一日遊~
一. 日期:94.02.11    天氣:豔陽高照
二. 地點:屏東縣瑪珈鄉
三. 活動:個人春假踏青
四. 交通指引: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下→台24線往水門方向→國立內埔農工大門前右轉往山地文化園區行→屏35線經北葉社區→山地文化園區大門前右轉往瑪珈派出所→白賓山登山口檢查哨→沿明顯指引行產業道路可抵〃射鹿部落〃
五. 行程記錄:6:50家中出發→07:50登山口前產業道路停車妥→08:10吊橋登山口→09:20射鹿部落尋禮與生態探訪→10:30旗鹽山(1057公尺)→11:20原路下山→12:30溪谷休息野餐→13:30返抵停車場→14:05三地門嚴重塞車→15:00返家
   06:50在南部每年春節便是驕陽炎日,而吾就像候鳥南飛般!在經過檢查哨後山中便是一片白霧茫茫能見度不佳,沿環山道路前進雖至登山口 之產業道路略有顛簸,但另人驚訝的是這兒離文明如此近,卻可以保有這麼多的原始與自然,沿途山貌非常美麗、雖然路面不平整但路旁有原住民栽種農作物、蔬菜,因此路面有明顯車輛痕跡可尋,也有登山社之布條指引,方可放心前駛、部份路段有些崎嶇落差 ,駕駛著我的小綿羊有些許驚怕,此一路段較適合高底盤的四輪傳動車。
   07:50抵達停車妥後佇立前望,便可見遠山中之瀑布、溪谷、山陵,憂遠迷霧半掩下相當唯美!經過射鹿吊橋山壁之瀑布如銀色絲絹直洩如下,因深居山谷中更見其涓秀獨特。吊橋下流水淙淙,漫步於群山環繞的靜謐山谷、景緻迷人深深体會“若無心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稍後來至登山口,沿途竹雞鳴聲不斷、林木茂密四周溪谷風光優美,野鳥、蝴蝶、原生植物多,而深潭清澈見底如明鏡,但願不惹塵埃!尋登山布條婉蜿蜒而上,兩旁植被茂盛原始自然,山林中豐富的林相或飛鳥、或苔蘚、厥類是個絕佳的自然教室。雖然坡度有點陡但林蔭敝日,還算輕鬆只要有毅力並不難走,這對平常缺乏登山歷練的姐妹與兄嫂來說,算是蠻殘酷之歷練!!
   09:20來至射鹿部落舊遺址,只見昔日石板屋廢棄遺跡尚可見,桃花、李花散落棋佈之間,真是箇“桃花李花映人面,神清氣爽迎新春”!眾人來至酋長的家,見一群原住民喝著小米酒與玩牌,大家彼此互道新年快樂!我等貪婪仔細尋視此石板屋之一板一頁,此建築物已不多見、故取景拍照豈可錯過。“花態林情、山容水意”如此仙境應該可稱得上是人間的桃花源了。
   10:30尋著登山布條來到『旗鹽山』1057公尺,位處森林中但視野尚可及,不知名山巒綿延著,自我挑戰與登頂的興奮正紅通通映照家人,在此寧靜深幽山林享受著團聚圓融之情境,人生夫復何求?11:30依原路循序下山,回首來時路、見其瀑布不急不徐,高掛山壁且隨山路變化若隱若現於深山中,婉約含蓄之美另人忍不住多看幾眼,不忍離去、那份想投入山林的渴望,就如此簡單容易被鼓動起來!有著“驛動的心”。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