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粗坑古道昔日為日據時代運送金礦的道路,繁華榮景今日早不復見,徒留彷彿被封印的小粗坑聚落,登高望遠基隆嶼、猴硐、瑞芳市景盡收眼底,瑞芳小粗坑步道,古意盎然的古道曾在西元1894年有過一段輝煌歷史,政府更曾在此設立砂金分局管理事務,從古道內竟有間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就可見小粗坑過往的重要性,如今聚落遺址已經逐漸消逝,只留下岩塊堆砌而成的圍牆校門,若不仔細端詳還會以為是哪個大戶宅院的崩落呢,步道有兩處入口,我建議從侯硐方向進入步行,隨著步道一路緩緩攀升,偶爾還聽到來往火車的聲響,沒多久就可抵達小粗坑聚落,小學、山神廟、粗坑口眺望點,海天一色層次分明的夢幻美景毫無保留展露眼前,走一趟宛如穿梭時空隧道的小粗坑古道吧。

行車路線:新店出發->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6K)接台62線快速道路->6216K,九份指標下交流道往九份方向->過瑞柑陸橋->往猴硐北37鄉道方向->37鄉道約2.1K弓橋社區入口前左方即為小粗坑古道登山口,停車於此。

0833猴硐煤礦園區休息

0841猴硐國小。


0844小粗坑古道登山口(37縣約2.1K



0845登山口一開始便有登山路條指引,取左上,登山口只有我一部車,無人步行起來更有思古幽情的感受。

0854 柏油產道到此破碎,變成了泥土、石頭路。


0855經過鐵橋。從猴硐這方向進入,一下子就進入了森林裡頭,小橋、溪流出現在前半段,而路徑也是較堅硬的石頭路,林蔭也遮蔽了大多數的陽光,走起來非常愜意舒適。

0859到此走了500公尺路線總長約2.5公里,沿途有相當清楚的指示指引圖,也都會有木樁路標告示遊客行走在古道的幾k處。

0902右邊標示有土地公,去看看。

0903這土地公有標示年份,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

0905步道上可見一些張牙舞爪的樹木,一個小小平台,不知這裡是否以前為運送沙金的停駐處呢。



0910又是陡上石階路。突然出現石砌駁坎,彷彿穿越了時空界線,讓人遙想起當時九份的淘金潮。


這段陡上很長,到這裡繼續看到深遠處仍是陡上。石階有貼心的止滑設計



0918叉路。來到了昔日的小粗坑聚落,繼續往前行走到九份,還有1650公尺想不到竟然在這裡發現了一戶人家,保持還完整,先取左往粗坑口山





0921眼前這片幾乎頹圮的廢墟,便是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沒有特地復原,讓歲月一點一滴洗滌他的過往風華,倒是有點難以想像這裡以前是國小呢,可見當時這裡淘金規模一定非常大。

0923穿過小粗坑聚落,就會看見山神廟,小粗坑步道沿途可是有兩個山神廟,可見信仰對當時礦業淘金的重要性,古樸山神廟也讓人登山更有了份穩定感。




0925抵達粗坑口瞭望台,一個小小平台卻展望極佳。粗坑口山,海拔305公尺,台陽63號基石。

遠方山頭為五分山雷達站及三爪尖山



粗坑國小分校遺址小粗坑古道,以前曾被稱為舊金山,更曾是礦業大亨的發跡之地,足見其當時之重要地位,與九份金瓜石、猴硐礦業連成一線呢。


0934回到小粗坑聚落岔路續往九份頌德公園

0936聽到人語交談聲,原來這戶人家尚有人居住呢。

0938 往來大小粗坑古道的山腰路,不取陡上持續中。




0946 陡上到山神廟,休息吃水果。

這山神廟有看到年份是西元1949年、己丑年,但那次"2011.12.18 瑞芳:大粗坑-小金瓜-小粗坑-大粗坑山腰路O",看到的卻是己巳年,推估是西元1929年,大約1949年那年份是整修吧。

1000看到右側有一標示牌往小粗坑山往上一探卻發現已無路跡可循


1017到了鞍部高點,也就是小粗坑古道上的最高點。右往小粗坑峰頂距離110公尺,前方山頭基隆山。頌德公園距離480公尺。




1022小粗坑峰頂,發現有台陽62號基石。

1024 回到鞍部高點往頌德公園方向走。


1049來到一岔路,沿指標左轉往九份頌德公園 (右轉往台電電塔)取左

1050雖是下坡,但鋪設完善,相當好走

1105抵達一處涼亭涼亭這邊,指標有兩條往九份,我們選擇左邊這條【九份1280M】的,【九份1250M】的路徑幾乎已荒廢了

下階梯一路可望著對面的基隆山

1115 來到頌德公園,以及頌德公園內的藝術雕塑

1118出頌德公園後,沿著輕便路基山街往九份前進

1125來到九份老街,當然要阿柑姨吃芋圓1145

12:30 離開九份老街,於九份國小前往102縣道,朝欽賢國中前進

沿著車道一路往上走原來此地叫崙頂難怪乎

1240102縣道三岔路取右上樹梅坪古道

1250來到欽賢國中,在髮夾彎處,有一個告示牌,指示著一人行便道【金字碑通往九份觀光步道】,由此前往小金瓜露頭。

1304抵達往小金瓜露頭的岔路,先上去小金瓜露頭看看,再回來往前續行

1305往上走1分鐘即抵達小金瓜露頭



小金瓜露頭位於瑞雙公路102線道19.5K旁,金瓜露頭礦體上方裸露岩層約海拔568公尺,礦體為南北向,約南北長30公尺,東西20公尺之長方形裸露岩體,礦體中心是由堅硬的矽化砂岩與頁岩構成。從遠處看山頭像似一匍匐的河馬,據傳自清光緒16年(1890)基隆河發現沙金,溯源大小粗坑,至此發現金礦露頭,原來的形狀像南瓜,為與金瓜石本山有所區別故稱「小金瓜」,整座山頭皆有金脈,因為露天開採而變形,造型由原先的南瓜變成了河馬頭,而金瓜時、九份地區近一世紀採金史的序幕,就從發現小金瓜露頭開啟這裡的黃金歲月。



1310環著這大礦石,繞一圈,除了奇特的礦石景觀外,對外展望也是極佳可以完整地將基隆山、基隆山東峰納進眼底

1303離開小金瓜露頭,接往102縣道

1308踏上102縣道,一個轉彎就看到大粗坑古道的登山口

大粗坑古道的起點在瑞芳(九份)102(瑞雙牡公路)21公里處的大粗坑叉路口,往下行經架空的陸橋階梯至瑞侯公路,古道山谷中有廢棄大粗坑聚落的房舍,是導演吳念真的故鄉。侯硐大粗坑一帶在礦業興盛期(採金、採煤),有高達400 多戶人家,這個小山城當時相當熱鬧,當時有二層樓的高級洋樓、也有學校(大山國小),甚至有「小美國」之稱(是據說當年大粗坑人在光臨九份採買時,商店小二會大聲歡呼「美國仔來了」),如今已無採礦,居民無以為計而搬離,曾經繁華山城此時千金盡散,留斷瓦殘片與空蕩的聚落遺跡,很難讓人想像這人煙罕至之處,過去人山人海的景像,而這種有著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曾經滄海桑田,也成為熱門的電影素材,吳念真導演以身為當地人,感受深刻,因此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多桑等作品,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1313來到大粗坑最著名的~天梯

1317 來到二層洋房古厝

1318車子可由瑞雙公路開車抵達此登山口



1319在天梯時,就能聽到此起彼落的吠叫聲本來還很擔心,到底要不要繼續前進,就看到路旁有著貼心告示


1320來到聚落遺址大德宮口山國小分校遺址旁有廁所供使用

1327來到小粗坑山腰路由此可接到早上0938

13:36 回望遠處天梯





1337有應公廟




1348來到大粗坑古道登山口,車子開上來只能到這裡取左可往菜公崙瀑布取右



1402途經基隆河攔沙壩 (攔沙壩右轉即往金字碑古道)



往前30M抵金字碑古道入口看其步道導覽圖下回可連結貂山古道再探



1410接著是平緩下坡柏油路

1413途經侯硐國小舊址


1417回到平地右轉往瑞芳方向,沿著九芎橋路回小粗坑登山口



1422回到小粗坑登山口取車。

今日路線:小粗坑登山口→小粗坑古道→粗坑山→小粗坑山→頌德公園→九份老街→欽賢國中→小金瓜露頭→大粗坑古道→小粗坑登山口。

※約9.7K,含休息、午餐、拍照共5.5小時。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霞喀羅國家步道,西起五峰鄉的清泉部落石鹿登山入口,東端出口是是尖石鄉秀巒村養老登山口,兩地都是以野溪溫泉聞名,兩端登山口都可以從部落開車循產業道路抵達。

霞喀羅(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兩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古道最初是泰雅族人遷移、狩獵、姻親的路徑,連通尖石基納吉群和五峰的霞喀羅群。清治時期曾作為隘勇道,治明治末年日軍與泰雅族人衝突不斷,日本政府於是將原有的小徑修築為警備道路,即「霞喀羅大山越嶺道」。

霞喀羅古道分為[養老段]及[清泉段],此行由清泉段石鹿入口起登由養老段出,完成縱走。

0600早餐

0640團拍後繼續往養老段出口出發今日行程古道10K+一座中級名山布奴加里山(來回6.4K






1.2K沿之字緩坡陡下300M抵白石吊橋。


0700右側有一鐵皮屋。




0710白石吊橋,13k。橋下的峽谷景色很有看頭。始建於日據大正十年,橋長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


橫跨薩克亞金溪,兩岸峭壁燐的,俯瞰湍急溪水,在巨大岩石間激起白色水花,景象壯觀具震撼力 ,目前仍維護的很好。


0720過橋就是一個急下切的階梯路段。


072613.5K古道大坍塌處,高繞要陡上攀爬二段80公尺約100層的木梯,是出發後唯一會喘的地方。



0737經木橋再陡上,上至峰頂再急下切4分鐘接回古道14.5K






0750武神駐在所

0804再次下切溪谷後接回林道







0825古道16.3K木橋,右上方通往布奴加里山。



0826右切而上,經過二次亂石溪溝,沿溪邊路徑行(此段最為潮溼)開始長陡坡上行。



0851上稜小空地休息。


0900續行長陡坡中,穿行過兩棵巨大樟木形成之樹門。此段長陡坡大致是沿寬平之雜木林惻稜而上。

0908山徑左切腰遶緩上,過小乾溝,偏左而行。



0940 小空地休息續行陡上。0945

0952廢棄香菇寮,只剩幾片鐵板。


1002續行今日唯一平緩小山徑,過乾溪溝後仍然一路長陡坡,沿稜而上。


1021「布奴加里山」尚有30分鐘鐵牌,經過一架在兩樹上面之大倒木。續行陡坡。羅妹妹大呼太累了不想走


1046經過大片楓林,如果深秋拜訪楓紅落葉成鋪於地,不虛此行。快登頂前,右邊稜線上芒草叢為往咬老山岔路,,朝山頂方向右切小段,即抵山頂。

布奴加里山,海拔2125公尺,三等三角點,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養老山、基那吉山同屬大霸北稜三座中級山 ...

1048登頂「布奴加里山」下方薩克亞金溪流淌,基點右側為崩壁,拍照須小心。晴空萬里遠前方為大霸稜線,左側則有數個山頭因地理位置應為附近之養老山、基那吉山……


1100 原路折返。

1110精疲力盡無力氣再走稜線稍避風處午餐1200

1202「布奴加里山」尚有30分鐘鐵牌。


1221香菇寮,以後為長下坡。


1240 寬稜空地小休登頂布奴加里山人員團拍。1245


1305寬稜陡下坡中,右側也有路條卻覺得路逕生疏,後來素雲一時不察也誤入歧途懷疑是由5K馬鞍駐在所處上來的路徑

1330返回古道登山口。




1336過橋下切坍方後進入漂亮的孟宗竹林。



134517K馬鞍駐在所休息1355








141718.5k栗園駐在所休息美麗的竹林拍照。

1430木炭窯






145821K大崩壁。



1510 返回養老登山口。

1515養老登山口,22k。結束步道全程。

1520中巴停車場

1530上車回程

1810返回竹南新龍餐廳慶功宴



衡量自己本身的能力在哪,不要騙自己,不要騙那座山。

 

相遇或擦身而過,人….永遠不知道曾經錯過。

 

在精疲力盡裡,除了成就感外,感受生命如此生動。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霞喀羅古道:霞喀羅古道約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所開築,又稱石鹿古道,位在新竹縣南端被稱為後山的區域,蜿蜓在霞喀羅大山 北端的林間谷地中,橫跨新竹縣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豐富的歷史人文、美麗的山林風光,深秋時的楓紅,都吸引無數山友前往欣賞,是昔日兩地泰雅族人往來的一條社路。

霞喀羅古道,全線縱走約22-23k,位在新竹縣南端,被稱為後山的區域,蜿蜓在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北端的林間谷地中,橫跨五峰鄉與尖石鄉。霞喀羅國家步道是依循日治時期「鹿場連嶺古道系統」中,「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路線規劃而成。沿線的日本警官駐在所遺址,密度為台灣全島最高。目前除白石駐在所尚稱完整外,餘均成廢墟。

「霞喀羅」(Syakaro),是一座山、一條溪、一支泰雅部族的名字。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250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日據時期,日本人為討伐附近的泰雅族人,沿著古道進入山區後,在沿線設立砲台和派出所並修築戰備道路,以監控泰雅族人的行動。光復後,成為林務局的造林及伐木道路。民國九十一年,政府推動「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發展計劃」,選定霞喀羅古道做為第一條國家示範步道,起自清泉的石鹿,迄於秀巒的養老,全長23公里,共經過田村台、松下、楢山、朝日、柘楠、白石、見返、馬鞍、武神、栗園等10座駐在所。

060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出發

0720清泉張學良故居0730



0825登山口前約200M下車讓中巴空車通過



0840 石鹿登山口團拍後,0k起點。古道路況算不錯,每0.5k都有設一支哩程碼椿



0850小緩上坡,兩旁是高聳筆直的台灣柳杉林。





0902羅山林道岔路1k。左有一登山口往高橋山民都有山往前有木製洗手間,可往羅山林道。休息後續直行。




0910 1.2K「田村台警察官吏駐在所」建於日治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當時日人稱此地為木喀拉卡高地,警力設置約26人。木造建物已損毀,目前仍可見大門坡道、砲台遺址、夯土牆和部分石階。





0927通過2K後來到崩塌處沿途雖有幾處倒木路段,稍微爬一下都可跨越通過






0947 <2.5K>階梯緩陡上小上及木圓枕陡上,還好不到十公尺即緩急下,右側有很好的山稜線景觀,山頂可看見遠方的樂山基地。

左前方山頂上白白的那座就是樂山基地右後方尖尖的山頭,應該就是加里山了



0958通過崩塌地段接回古道續行往石鹿大山


1000霞喀羅大山的登山口位於霞喀羅古道清泉端古道入口3公里 處,由此處登山爬昇220公尺 ,來回約一小時左右。

在登山口遇三位年輕人光明覺得眼熟原來是2018年大禮大同部落一起跨年的大學生在此相遇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1010整裝後出發,一開始就是陡上拉繩,坡度約六、七十度一路上坡!

1015上到稜線看見一棵巨大樟樹!約需四、五人牽手才能合抱!取左朝大樟樹方向走,下繞大樟樹再攀樹根陡上接回稜線續緩上。



1038一路走來輕鬆,一個小陡上再接稜線、腰繞,順著路條走在這較少人前來的森林區,偶有巨木點綴。


1044來到往佐藤山叉路前方不遠就是霞喀羅大山了



1046路過一處小休息區即達霞喀羅大山!山頂無展望,但沿途樹林美極,雲霧繚繞時別有一番風情,且為知名賞楓路段之一。

霞喀羅大山 山頂有三顆基石,

 

1.三等三角點 NO.6240 H2234m     2.山字三角點       3.水源界碑


霞喀羅大山 是兩支泰雅族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邊的薩克亞金溪與西邊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


1100 回往佐藤山叉路,取左順著來時路下山。(此處並無指標,二路都有路條,不走佐騰山的要注意在此取往下的步道,不可取山稜線的步道。)



1120 回霞喀羅步道3.1k處午餐一小時




1220續行古道平緩寧靜只有鳥聲清唱我們開心的笑語聲即使是互虧打趣的言詞也是心有靈犀無傷大雅的






12324K處路邊岩壁有水源


1234獵寮營地







12514.9K左有一岔路往霞山200分鐘





1335楢山駐在所遺址,6.4k1340








1351 7K崩塌地





1417 8K,步道重新全線開放,各種崩塌地段設橋或架繩,安全無虞。


1437繩索吊橋9K


1500下切崩塌地後再緩升。






1514 10K處,下方有一平坦處可紮營(10.2K處即有水源)



1520薩克亞金溪支流,有水源, (有的山友一日縱走是在此裝水至白石駐在所午餐)10.2k

1526霞喀羅吊橋





1605白石駐在所遺址,11.8k。養老出口没接駁車的山友必須在這兒折返。駐在所建構尚稱完整,所以常有山友在此紮營過夜。此處也是霞客羅古道「清泉段」與「養老段」的分界線。過後就是一路緩下了。

白石駐在所共有4間可供宿40我們委託協作人員安排食宿(1200/

抵達宿營地後協作人員先供應熱開水甜湯,多補充水分


晚餐前,由瑜珈老師素雲、助教莉貞,帶領大家做筋骨紓緩柔軟操,為今天一日行程做最完美的收操。







豐盛的7菜一湯,量與質恰到好處,儲備元氣滿滿。


和旬的陽光穿透林間灑下最美的光和影而大家的笑顏就像春天的風輕輕柔柔的走在歲月久遠的古道感覺一切妥貼無比

 

當夜晚來臨時,冷熱相宜的夜晚,品酌小酒、嚐味美食湯品﹔夜更深時星星也不耐寂寞,陪伴我們共享山居裡,四下皆靜悄悄的美,自己也像星星般發著光。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芳小錐麓位於東北角,黃金十稜之稜線與半屏溪之間,因為其一邊山壁一邊斷崖的景色神似太魯閣的錐麓古道因而得名。小錐麓的沿途可以回頭眺望廣闊的太平洋,前瞻壯闊的峽谷,前往深處會經過大鬼瀑布、小鬼瀑布、老鬼瀑布以及半屏大瀑布,山、海、水三種景觀一次滿足,是一條CP 值非常高的近郊路線。

雙鬼小霸尖: H365M無基點展望普通,為小鬼瀑布稜與大鬼瀑布稜的最高山頭!

南子吝山位在東北角南雅漁港側邊的山頭又稱為大埔尾山, 南子吝步道的入口就在南雅聚落旁的小路進入, 也就是濱海公路81.2公里處, 步道長900M

今日行程

台二線81.3K( 81.1k 處欽賢國中對面有停車場)→ 南雅社區廢產道岔→ 劍龍稜新登山口→ 南子吝山岔→半屏溪底→長峭壁→ 坑洞隧道 → 小鬼瀑布岔 → 小鬼瀑布 (原路折返) →原路返回大鬼瀑布岔路→保羅尖→半屏溪底→南子吝山→南新宮

0600頭份八堵交流道大華系統沿著62快速道路前行抵達東北角,只需要一個小時40分的車程,便能輕鬆坐擁美麗山海景致。

0740抵南雅魚港停車場,桃園逍遙遊的方兄夫妻同時抵達,整裝。

0748從台二線跨過馬路到對面南新宮右轉進入廢產業道路


0752接著左手邊即可看到登山布條,路徑基本上都算清楚




0800岔路取左可以通往劍龍稜、大小鬼瀑布、小錐麓、南子吝山。


0806南子吝山東南峰

0810走沒多久會經過一處古厝遺址




0820抵達三岔路口,右去南子吝山稜線,左去石梯坑,跟著登山布條走就對了,往半屏溪,劍龍稜前進





通往半屏溪的陡下,有架繩的情況下因為昨日下雨路徑顯得濕滑依然讓人覺得有點陡不好走



往半屏溪谷的山路十分陡峭落差約百公尺可見對岸擠近垂直陡上山稜充滿挑戰性


0842抵半屏溪底左有三處岔路可溯溪往大鬼瀑布雙鬼小霸尖保羅尖

0847因昨夜小雨,溪水豐沛,脫登山鞋涉溪而過。

0850大岩壁下方,左有一岔路與0842水路方向同,可通保羅尖、雙軌小霸尖。

整個岩壁被雨水洗的光滑,踩腳點不穩,續往上爬,接下來就是一道又一道的垂直岩壁,著實挑戰攀爬者的臂力。

0904回頭望剛剛下切半屏溪的南子吝山稜線,頗有大起大落之勢。

途中看到國旗飄揚處即為保羅尖,另一座尖銳的山是雙鬼小霸尖。



這大峭壁大約分三段,如果遇下雨天,不易攀爬。


0920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爬上山頂稜線保羅尖旗正飄飄劍龍稜在象山友召換俯瞰台2線山海美景




0922往上繼續可以銜接黃金十稜之一的劍龍稜,但今天的目標是取左]行走腰繞路線的小錐麓,會更容易一點。





相對於劍龍稜,小錐麓這邊沒什麼起伏,走起來很輕鬆 ( 一邊是懸崖,務必注意安全),不過需要穿越一個坑洞隧道。

09368吋口徑的鐵製水管,煉銅廠水管路隨著煉銅廠的關廠已經廢棄,鐵製水管銹蝕不堪,路徑荒廢多時,小心踩上8吋口徑鐵管通過

0937過了鐵管緊接就是隧道口,水管路隧道約20公尺長,穿過鋸齒稜第一段的大峭壁,前寬後窄,後段低矮需下背包匍匐爬出去,隧道口的光線足夠,不必帶頭燈

0942續行,可遠眺下方半平溪神秘幽美的大鬼瀑布

瑞芳小錐麓的難度雖然不高,岩壁旁狹窄的山路,底下便是萬丈深淵,仍需步步為營

遙指對岸保羅尖山頂有一國旗飄揚目標明顯


0953小鬼瀑布叉,左側下切往小鬼瀑布,直行是續往時雨斷崖水管路。取左下切小鬼瀑布再回,路徑清楚


1002下抵半平溪,小鬼瀑布在上游30公尺處,需上溯一小段




1015小鬼瀑布小鬼瀑布,兩旁高壯的巨石擁抱著白瀑翠潭,夏日清涼的戲水之地


1035回程拉繩陡峭壁。


1046接回小錐麓古道。

續循斷崖水管路續行,走在開鑿在峭壁斷崖上的狹窄步道,路徑橫過峭壁,此段可媲美花蓮的錐麓古道



1058劍龍稜岔路前右側有一陡峭壁,有繩索及路條,應該是前往保羅尖的捷徑,取右。





1117抵半屏溪底,見有一支隊伍,溪水仍然豐沛,過地形的時候不要忘了伸出友誼之手,朋友是很重要的。




1134在溪谷處午餐回望剛剛我們拉繩陡下的岩壁是如此陡峭


1204餐後溪谷對面有指標往保羅尖前進

前方尖銳的小山頭正是大名鼎鼎的「保羅尖」,原名為「三角尖峰」。


1219正式進入第一關挑戰「半屏溪谷攀爬保羅尖」,其地形是一開始要拉繩索垂直往上攀爬,小心上攀即可。


接下來腰繞一段路,最後來到保羅尖下方,直接往上爬就可以到保羅尖。


1227先到斷崖前峰,再左轉腰繞到保羅尖下方。


在保羅尖可以拍出劍龍稜下方有一條古道,與太魯閣的錐麓古道相似度100%,所以又稱為「小錐麓古道」。


1235抵保羅尖。保羅尖: 原為三角尖峰由資深前輩PAUL LEE開出此路線,為紀念他的貢獻,乃改稱為”保羅尖”。

保羅尖是一小段的斷崖稜線,有一突起的岩石,佇立其上,頗有萬夫莫敵之勢。

 

從這角度遠眺雙鬼小霸尖,頗有一方之霸氣勢




1250從另一頭左也有路線邀繞回南子吝山稜線路

1256小古取右前方稜線即是往雙鬼小霸尖的岔路


小錐麓古道與保羅尖僅一溪之遙,但是走完一圈要花上一整天,這還是健腳的行程。



1324返回半屏溪谷,拉繩陡上。


1344抵達三岔路口,直去南子吝山稜線,右去石梯坑


1350抵達三岔路口右可回南雅社區取左續行往南子吝山





1400觀景台岔路取左進入,俯瞰台2線山海美景、台金煉銅廠區、基隆山。







↑南子吝山已在前方↓取右南子吝山




無敵視野,座擁山與海美景。

南子吝山位在東北角南雅漁港側邊的山頭又稱為大埔尾山, 南子吝步道的入口就在南雅聚落旁的小路進入, 也就是濱海公路81.2公里處, 步道長900M



前方稜賢石梯坑步道,接黃金四稜、五稜,抵南雅奇石停車場,下回再探。

1420大好天氣有點熱有點渴在南新宮旁雜貨店買了3瓶沙士解渴結束今日探勘行程

1430上車回程。


備註

 

1.台金公司煉銅廠為危險區域,請勿進入。80.1K瑞能橋及80.2K登山口,被新北市政府封鎖,劍龍稜、小錐麓請由南雅社區南新宮後方進入。

 

2.至半屏溪谷約需下切300公尺,單程約0.4公里、70分鐘,天候不佳時忌行。

 

半屏溪底銜接長峭壁的路段若溪水量較充沛時可能需些微涉水。

 

3.注意防曬,攀爬時避免芒草割傷,宜攜戴手套沿途遮蔭處不是太多,建議穿著長袖與帽子防曬,並隨時補充飲水。

 

4.小鬼瀑布後的斷崖水管路路況險峻,須注意安全。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冷飯坑古道」,可與附近的外按古道(淡蘭古道石碇段)連走,冷飯坑山,雖然冷門,但它座落的地點卻不冷門,就在北宜高(國道五號)石碇交流道旁附近而已。 登山口就在石碇服務區的對面馬路。

1305石碇休息站

1311冷飯坑登山口,石碇服務區對面馬路旁的小水泥路進入,經過「楓子林65-1號」民宅的門前

1314進入冷飯坑古道山徑,轉為泥土小徑,路徑清晰,坡緩好走


1319鋪著齊整的舊石階路

1320冷飯坑山,海拔125公尺,有一「景美溪上游水源點」基石,樹林間無展望

1322續行循稜而上,古道循著山稜往上爬,路寬好走

1327至越嶺叉路,左有小徑通往附近農園,古道取右行


1331水泥小橋叉路,左下往菜園,可往石碇外按


1336續前行過小石橋,來到冷飯坑聚落,古厝好幾間房子相鄰,聚落四處殘壁,大多荒廢,屋頂已毀壞,只剩零星一兩間還有整理過


這裡位居坪林通往台北的淡蘭古道上, 昔日坪林農民挑茶下山,來到至此地休息用餐時,隨身攜帶的米飯已經冷了,因此戲稱此地為「冷飯坑」, 久而久之,便成為正式的地名。


1331楓子林山叉路,冷飯坑古道直行,可通往石碇外按,往石碇老街。右上往楓子林山約25分,取右上,一路爬坡,約上升海拔100公尺








1350楓子林山,海拔319公尺,礦務課第二百三十號基石。山頂展望頗佳,可俯瞰石碇服務區附近的公路景致





1354續行,路況略差些,過一段芒草區,接上從烏月山過來的土產道,順主線前行







1415大草地取左,之後一路續行主線土產道





1425貨櫃屋叉路,取右路通往馬場


1440烏月山新登山口,位於馬場平台下方,取右進入


1446進入馬場,登山口位於舊馬場內取左


1454進入往烏月山的山徑,一路循稜上行,路況不錯


1500烏月山,又稱三貢嶺山,海拔441公尺,三等三角點六八三號。樹林圍繞展望不佳





1503續行,很快遇叉路,左往炙子頭山、烏月山西南峰,右往土匪洞、昇高坑口約60




1520鞍部往下


白馬將軍洞:天然岩壁石縫隘門,位置隱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陳秋菊將軍曾率領義軍據守該處岩壁石洞一帶,令日本人傷透腦筋。岩壁頂端可遠望深坑一帶,絕佳戰略制高點。日本人稱為土匪洞。







1535階梯步道往下因為下著小雨路徑非常濕滑走的心驚膽跳


1547「石敢當」大石


1555烏月山登山步道指標



1600福德祠,取直前續行


1610烏月路41巷,右轉走一小段接106乙縣道(4K),石碇服務區為2.5K

1620冷飯坑登山口

 

1622石碇服務區,費時約3小時20(含小休息)

1638超商處為106線往深坑48K106乙線5.5K銜接處。往8K處上次走筆架連峰起登點,取右走遺漏的淡蘭古道一段,返回約6K處。




1655上車前往深坑老街。

 

一路仍是幽雅林徑,比之台北任何著名的郊山自然步道,這裡的山路景致毫不遜色,而野徑無人, 幽意自是更勝一籌。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位於五指山系西伸的主稜上,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大崙尾山海拔451公尺,巨岩羅列、聳立成峰,大崙頭山海拔475公尺,是內湖地區最高的山脈,山頂平台視野廣闊,登高遠望風光極佳,兩山並列,氣勢懾人,成為士林中央社區重要的地標。

大崙頭山海拔476公尺,有一顆無名基石5號,台灣小百岳第008號。

白石湖吊橋是臺北市第一座大跨距吊橋,全長116公尺,以環繞白石湖週邊之龍形山脈為設計理念,採龍骨意象形塑。

大崙尾山海拔451公尺,又稱赤上天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一○七三號基石,山頂寬敞,闢建有多個休息區,基石位於登頂路上的涼亭旁。

行程路線

石頭厝登山口→森林步道→大崙頭山→大崙湖→普覺尖→白石湖吊橋→同心池→大崙頭親山步道→甜水鴛鴦湖→自然步道→大崙尾山→碧溪步道→太陽廣場

交通路線:中山高台北濱江交流道下,左轉大直橋,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再接至善路往外雙溪行駛,至碧溪橋右轉,過橋沿碧溪產業道路到石頭厝登山口。

0530頭份出發0715石頭厝登山口

0720起登

0723左森林木棧步道(大崙頭山右碧溪步道(大崙尾山採左去右回

長長的木棧道拾級而上雖然下過雨有防滑條所以走得尚安穩







0742觀景台,殊途同歸。




0757T字路,左往五指山,取右往大崙頭山。


0804岔路,右下往大崙尾山,取前。

石階步道與泥土路山徑,為平行路線,均可選擇。



0807大崙頭山海拔476公尺,有一顆無名基石5號,台灣小百岳第008號。

 

因下小雨中,研究路線圖為最完美的走法,竟然忘了拍照。

0810續前行往大崙湖,右側另有一泥土路,為平行路線。



0822大崙湖岔路。右往大崙尾山,左往白石湖吊橋。


取跨過馬路,即為大崙湖,雨中更見綠色湖水澄淨的靜,別有韻味。


0825取木棧道上接產業道路,一路陡上,後發現為普覺塔。為墳墓區故未拍照。

 

0835經過碧山露營區,取左沿馬路下行。


0852左側白石湖吊橋,有一大型停車場位於碧山巖下方。

白石湖吊橋是臺北市第一座大跨距吊橋,全長116公尺,以環繞白石湖週邊之龍形山脈為設計理念,採龍骨意象形塑。

 

 



0900行走通過白石湖吊橋,取右指標往同心池10分。




0910同心池。




0917夫妻樹。


0923碧山草莓招牌處前取左往大崙頭。


0927許願樹。

0931公車迴轉處,為許願步道入口。




0933岔路取右往甜水湖。


0942岔路取左。



0956甜水鴛鴦湖。碧波蕩漾無人擾,獨居深幽自賞。





1005森林步道回到0757岔路處(有恍然大悟地明白)



1008取右往自然步道。




1026接碧山路取左往大崙尾山。

1027右有一岔路,為回程回太陽廣場的碧溪步道,先續前行。

經過巨木瞭望台。



1035大崙尾山登山口,有停車場。







1051大崙尾山。續行有路往中社社區(回程開車經過,有看到中社指標)原路回。



1114回到登山口取左(取右則可接0822處)。



1130岔路取右接馬路可回太陽廣場,取右下森林步道。






1146回到早上0723岔路處,完成左去右回O行走。



1148石頭厝登山口,於太陽廣場內煮麵食午餐。

路線規劃:

063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0830石頭厝登山口〜0900大崙尾山登山口〜0930大崙尾山09401010大崙頭山登山口〜自然步道〜1035大崙頭山10451100大崙湖〜普覺寺〜碧山露營區〜1150白石湖吊橋午餐1250〜同心池〜夫妻樹〜甜水鴛鴦湖〜T自岔路〜森林木棧步道〜1450石頭厝登山口〜1500上車回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在汐止區南方的大尖山,海拔459公尺,為汐止群山中最有名氣的郊山,山區風景秀麗,因基隆河小支流竄出,山區陡度落差大,故周邊形成許多瀑布,如大尖山瀑布、茄苳瀑布、秀峰瀑布等,其間步道系統完善,並設有洗手間,民眾皆可攜伴同遊。

大尖山別名大針山,海拔460公尺,屬於四分子尾山系,因其尖峻,聳立雲霄而得名。說到汐止大尖山步道,那可真是汐止人的驕傲,這是汐止最熱門且規劃最完善的登山路線。大尖山步道四通八達,周圍景點眾多,西側山腰有秀峰瀑布,北側有茄苳瀑布,是親子同遊的好地方,而每逢假日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交通路線:

北二高下汐止交流道,經新台五路後,右轉仁愛街,右轉秀峰街,再接勤進路上山,至天秀宮下方五谷廟可停大巴。

大尖山海拔460公尺,左側有涼亭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台灣小百岳012

四分尾山海拔641公尺,又稱茄苳腳山,有兩顆三角點 ,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1060基石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837號基石。

行程簡介:

0850抵達五谷金聖殿整裝09000920天秀宮廣場0925天秀宮的左側就是大尖山的步道入口〜石階步道大約花了35分鐘,總共走完1145階後〜1000到了大尖山頂〜1010續往前走〜1050左側通往茄苳古道,右側通往四分尾山 左側通往和尚頭山8分〜1110海拔641公尺的四分尾山〜1120原路回〜1210回到天道院岔路取左下〜1230抵天道院前取左馬路下行午餐13301340大尖山登山步道與秀峰瀑布步道會合的登山口岔路〜1410「龍船洞」〜1420望見了位於大尖山腰際的秀峰瀑布〜1430原路折返〜1450回到路口為大轉彎處,繼續取左下行〜1500回到天秀宮〜1515五谷金聖殿上車回程。

0840五谷金聖殿,大巴可停於此。暖身整裝,路邊有步道導覽圖。

0845跨過馬路,走石階步道往天秀宮。

0855天秀宮廣場團拍,可眺覽台北盆地


0902天秀宮的左側就是大尖山的步道入口,步道為花崗岩石階,這裡有詳細的地圖與路牌指示,路牌指示著「大尖山0.7K」,不要小看這700公尺的路程,大概要爬升220公尺,這段路程幾乎都是陡上的石階,走起來很費腳力。

大尖山登山步道,全程鋪上花崗岩石階




0930漫步在石階步道上,今天的天氣微涼,微風吹拂在身上,透露著春天的氣息。



大尖山,小百岳No.12H460m,土調局圖根點,大尖山風景區屬於五分山群姜子寮山列,又名大針山,是知名的郊山,也是熱門登山路線。由大尖山展望,基隆山、基隆嶼、五指山系、陽明山系、觀音山系、台北盆地均一覽無遺,遼闊視野,遠近名山勝地均歷歷在目。


0940石階步道大約花了25分鐘,總共走完1145階後,終於來到了大尖山頂。大尖山,標高460公尺在山頂平台處有蓋一座涼亭






0955在山頂吹風望景還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在涼亭旁邊還有設置路燈與許多石桌石椅供遊客休憩,也有設置單槓讓民眾健身,設施相當完善。

0

1002續往前走,是通往四分尾山的稜線步道,步道由花崗岩石階轉變為一般的石階,兩旁的岩石佈滿泛黃的青苔,配合兩側的樹木林蔭,環境清幽而林木蒼鬱,讓這步道充滿了濃濃的古意。

1016步道也由石階路變成天然的泥土路,鬆軟的泥土走起來更為舒適。


1106來到海拔641公尺的四分尾山了,四分尾山頂四周則是群山環伺,視野更為遼闊,而往石碇、平溪方向的山巒層層疊疊,非常壯觀。






1213沿著覆滿青苔的岩板石階拾級而下約5分鐘,石階終點是蜿蜒的勤進路上的另一個出口但是要走5K方能回到天秀宮,我們選擇原路退回。

1255回到往天道院岔路取左下。


1303抵天道院前取左馬路下行。








1328跨越到馬路的另一側,「大尖山0.35K」的標誌立於登山口入口處,大尖山風景區內的大尖山為汐止群山中最知名的郊山,茄苳古道、四分尾山的登山路線亦可經由此登山口起登。




1340大尖山登山步道與秀峰瀑布步道會合的登山口岔路,直上陡階可登大尖山,右下小徑循岩板步道則通往秀峰瀑布。於林蔭蓊鬱的腰繞山徑走得輕鬆自在。


1345遇上矗立的巨石岩壁,步道續沿巨岩下方延伸,石壁景致相當壯觀,步道沿途除了設不銹鋼護欄維護安全外,還貼心設置石桌椅供休憩賞景,視野展望極優。




1350再往前,石壁間有一縫隙僅容一人通行,是秀峰瀑布步道上被汐止居民稱為「龍船洞」的岩洞。






1353經過龍船洞後,挑高的巨石岩壁呈深闊的匚形,稱之為觀音崖,岩下挑高形成懸空岩壁,由岩壁下經過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秀麗、壯闊與震撼。

 


1358步道再續行,轉個彎,望見了位於大尖山腰際的秀峰瀑布,瀑布下方是一池水潭,瀑水激起的水花煞是好看,山谷間清涼無比。







1405原路折返不同角度看石壁有不同的氣勢

1420回到路口為大轉彎處繼續取左下行

1425回到天秀宮停車場

 

1435五谷金聖殿。

 

1440上車回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高圳在南屯區春社里附近引進筏子溪溪水,用以灌溉台中南屯、烏日、大肚的農田。長達七公里的大肚鄉、烏日鄉的知高圳,台中縣政府交通旅遊局自96年起逐年闢建健行步道,以提供屯區民眾休閒遊憩去處,烏日段知高圳起點在旭光國小附近,俟整條圳整建完成後,可從大肚走到烏日,或從烏日走到大肚,全程約需三小時;然至今仍未有導覽圖,成為鮮為人知的步道,現從網路蒐集點滴略知一二,知高圳烏日段由善光寺旁的知高圳驛站為起點,經由步道可欣賞迷人的田園風光及平日少見的引水橋,續行好漢坡至落日平台(學田山),可俯瞰大肚市區,遠眺八卦山脈.....

萬里長城登山步道

位於新興村之登山步道路徑綿延數里,全長1.2公里,制高點約海拔高300公尺,走完全程約1小時,登上頂端涼亭可眺望大肚鄉全景,來到此地可欣賞翠綠山巒景致,讓人沉浸在鳥語花香與置身於森林浴之中,黃昏時刻登頂不但可欣賞落日餘暉,還能達到運動休閒目的。萬里長城登山步道與大肚山步道群相連,可到達大肚山環保公園、台中監理站,形成一個環山的步道群。

今日行進路線

台中市成功嶺中山路三段(登寺巷)→知高圳步道(長度1.5K,屬親子級)→【學田山】聯勤三等三角點陸補090號,H139m→【王田山】一等三角點,H230m→望高寮夜景公園(丘稜高地賞景公園)→【大肚山】三等三角點No.23已遺失,補航測GIS 1001號,H294m→萬里長城登山步道瑞井登山口→旗開得勝登山步道(萬里長城登山步道支線)→萬里長城登山步道新興登山口

交通路線:

知高圳步道登山口國道1→南屯交流道→台1乙線→台中市成功嶺中山路三段(登寺巷)。

萬里長城新興登山步道:王田交流道→沙田路二段310巷右轉。

0710下王田交流道匝道系統有點複雜,往烏日成功嶺方向續行

0722穿越平交道循(登寺巷)柏油路上行;抵「善光寺」牌樓

0728善光寺建於民國四十年,寺內供奉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採二層樓唐式建築,為一莊嚴肅穆之佛教聖地....

0734過牌樓取左岔柏油路往(知高圳步道)前行。


0738過圳溝走圳左車道知高圳驛站,有休息平台,知高圳步道口就在旁邊

0740即抵「知高圳步道口」即循(知高圳步道)起

0743抵「雀榕」枝葉茂盛的老雀榕,根部垂至圳道中吸取水份


0801續行,步道循水圳溝闢建,沿途有引水橋,木棧道及木橋抵「好漢坡登山口」,取右岔好漢坡土徑


0808循廢輪胎階梯陡上行,途中經「高速4-30號基石」,沿途回望大台中平原;上丘稜地抵「大樹觀景點大空地及石頭及長條椅供休憩;並可賞大台中夜景。




0810界樁有雪蓮步道模糊字樣

0812木椅休息區,取左。


0814大樹下【學田山】聯勤三等三角點 陸補090號,海拔139公尺

0817循明顯步道前行,沿途是光禿禿丘稜地,也是墳墓區



0824抵「自行車道岔」取左岔循自行車道續上行。

0831自行車道兩側是墳墓區,抵「成功西路岔」取左岔續行馬路。

0835「自行車道岔」取左岔循自行車道續上行。


0845即抵「王田山岔路口」無指標,也是中台路口,右岔中台路下往可接(74快速道路);直岔中台路往(望高寮夜景公園),先不取;取左岔廢產道往(王田山)續行。


0846入廢產道,遇「王田山岔」,取右岔穿越鐵絲網行芒草徑;


0852抵【王田山】一等三角點,海拔230公尺;周圍芒草,無展望。

0900回抵「王田山岔路口」,取左岔中台路往(望高寮夜景公園)前行。

0910行於中台路須注意馬路上的車輛,抵「望高寮夜可俯瞰大台中的夜景




0925經「木棧觀景台、彈頭碉堡及台中市動物之家」






0930即抵「大肚山岔路口」無指標,直岔中台路接遊園路,先不取;取左岔入地瓜旱地園。

0932循地瓜旱地園前行,即抵【大肚山】三等三角點No.23已遺失,補航測GIS 1001號,海拔294公尺;基石位於台中市動物之家後院的地瓜旱地園。

1010取照後退回「大肚山岔路口」,續行中台路接遊園路;經瑞井派出所,休息吃水果

1020入「田埂岔」,經「萬里嵐」,取左


1022抵萬里長城的「瑞井登山口」,有寬敞的休憩觀景園區




1025取左岔萬里長城步道下行,陡下行有優質的木棧道階梯


10351K處步道施工中封路,不


1045四岔路,右新興登山口1330M,取左旗開得勝步道


1050旗開得勝步道經過永壽亭。續行拉繩陡下。



1100T字路取右。

 

1110繞回永壽亭午餐。1135

1140回四岔路,取右往新興登山口,經過涼亭。


1145三岔路,右可接旗開得勝步道,取左。




1205享壽亭。取左陡坡。

1220制高點休息區,取左續行(封路整修中)。



1250接回1035處,取左。

13001140四岔路涼亭。

1330回享壽亭,往新興登山口。

1332六強亭。

1335五福亭。

1337四季亭。

1340三勇亭。

1342二萬亭。

1345一心站。





1347岔路,左右均可抵登山口,取左。




1352新興登山口,先生在此接駁,上車回程。





萬里長城新興登山步道:王田交流道→沙田路二段310巷右轉。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霧散去 我來了

                                                      茶園綠 綠油香

                                                      雲漫漫 我心悠

                                                      櫻花開 賽繽紛

                                                      霞光送 春最知

                           風輕輕吹 雲兀自散 春光天晴

              走訪霧之道 茶之道 雲之道 櫻之道 霞之道

      箇中滋味只有你知道 我知道 他….不知道

石桌步道群位於阿里山公路63.5K途中的頂石桌附近,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既有的步道再做整理延伸,而有櫻之道(長130M)、霧之道(原石棹步道,長800M)、茶之道(長1,030M)、霞之道(長250M)、雲之道(原杉林步道,長720M)等五條步道,這五條步道加上聯絡的產業道路,全程大約5K左右,H1,370M~1,699M,今日漫步在雲端糜爛出外景似的,花3.5小時,才能體會步道之美!

這五條步道皆各有各的特色,都可欣賞到霧色、雲景、霞光與茶園、杉林、竹林的美景,再穿林之間,又常被迎面而來的整齊茶園與開闊山景所感動,至於霧雲霞光的千變萬化,真讓人讚嘆不已。

交通:往阿里山方向,台1863.5公里處左轉上山停車後,便能由霧之道步道開始步行。

0700大家早安美味的早餐是我們的晨光序曲。

0730早餐後由嵩帽渡假中心取左,在阿里山公路63.5K左轉

0745行約0.6K,右側停車場即是「霧之道」起點,然後銜接「茶之道」。

霧之道 步道全長800M,原是當地居民過去種植番薯、蒲葵(棕櫚)、竹筍等經濟作物採集運送的必經小徑。步道前段景色開闊,沿階梯而上,茶園分佈於步道旁,農舍點綴其間,天晴天雨,各有不同美景;步道中段,孟宗、轎篙竹林茂密,鳥唱蟲鳴,涼蔭舒爽,是另種雅趣。步道終點行至「九層巃坪」與「茶之道步道」充滿芬多精,最適合闔家旅遊。



大家非常有戲的配合演出採茶姑娘

0754霧之道步道如龍蟠虎踞



0801接產業道路取右

0810接木棧道拾級而上




0820霧之道出口接茶之道

茶之道 步道全長1,030M,沿「九層巃坪山」稜線而開發,連接三條產業道路,經過茶園、竹林等生態環境,登頂「九層巃坪山」,有「山」字三角點,又名樂野山。北接「霧之道」,南接「雲之道」,與「雲之道」銜接處,西行可上霹靂山,與大凍山系連結。






0831離開竹林取直行(西行往頂湖3.1K可上霹靂山,與大凍山系連結。


0834阿里山以烏龍、金萱為主要茶種,屬半發酵茶,茶葉外形呈緊結度高的半球型,色澤砂綠鮮活,茶湯蜜黃、香氣清雅,滋味甘甜醇厚,耐沖泡,具由獨特的「山頭氣」。


0845產業道路續行茶之道



0855九層巃坪山(樂野山/1699m/山字森林三角點






茶之道的崇山峻嶺,修竹青翠,茶園綠意盎然



0916出茶之道接雲之道。在此休息等候全員到齊。

雲之道 步道全長670M,北接「茶之道步道」,南接產業道路,全線穿梭在景致迷人的杉木林中,高聳的杉木間雲霧時濃時淡,隨著穿透樹林的陽光,展現多變的景致。若由南端進入可拾階而上,之後再轉往「茶之道」與「霧之道」。若是由北端進入,則可緩步下行,最後再沿著產業道路回到石桌旅遊資訊站。

 0920雲之道兩旁杉林夾道,古木參天,雲之道途中休息平台,優美幽靜

0937雲之道步道入口由頂石棹旅遊服務站至此約0.7K。續行車道。

0947竺園民宿看台







民宿前的櫻花林,櫻花滿山開放,奼紫焉紅美不勝收。1010






1015櫻之道為茶之道支線,由頂石棹旅遊服務站後方進入,短而美的小徑,值此時碰到櫻花滿山開放,奼紫焉紅美不勝收。




櫻之道 步道全長130M,步道遍種昭和櫻及山櫻,花季時漫步樹下,宛如繽紛的櫻花庭園,而此地也是螢火蟲的復育棲息地。每年春夏交替及秋天是螢火蟲最常出沒的季節,晚間草叢螢光點點,別有一番風味。櫻之道步道緊鄰石桌旅遊資訊站,在欣賞過櫻之道後,亦可前往其他景點。


1040由石桌旅遊資訊站對面進入霞之道


霞之道 步道全長250M,穿過山坡上的茶園,銜接南北兩端的產業道路,沿途景色秀麗,偶而雲霧飄渺,宛如遺世獨立的雅緻小徑。步道南端出口處景色開闊視野極佳,綿延的翠綠山巒與茶園在眼前展開,雲霧在其中飄過,顯得遼闊清爽,天氣好的時候更可遠眺嘉南平原。夕陽西下晚霞滿天時,映照著遠方燈火,格外令人存思。






石槕步道群甫結束返回石桌旅遊資訊站巧遇苗栗飲料公會今日一日遊開心和曼玲拍照

1115大車可由台1864.1K進入,大巴在吳鳳廟或頂石棹服務站接人上車前往奮起湖。

1200奮起湖第二停車場享用鐵路便當用餐之際卻下起雨來了

1240雨仍然不停歇徵詢大家意見竟然異口同聲說不走下午行程了

1250離開奮起湖,至竹山紫南宮遶境。

1700沙鹿交流道旁餐廳用餐。1750

1910返回頭份。

走在霧之道、茶之道、雲之道、櫻之道;你知道、我知道,轉個彎處處有驚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銀山步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相傳曾有盜匪藏銀於此因而得名,步道的最高點在巃頭坪山,海拔高度約1300公尺。步道登山口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57.8k處之巃頭休閒農場(龍頭休閒農場)旁,出口位於阿里山公路59.7k處土地公廟旁。龍銀山步道全長2.6公里。我們今天預計由巃頭休閒農場登山口開始,走龍銀山步道至土地公廟,山徑展望不錯,沿途盡是竹林,步道整修完善沿路都有指標,中段稜線上,視野遼闊,可遠眺玉山群峰、曾文水庫以及光華、奮起湖及石桌等村落。

060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準時出發(二部大巴87人)

0950步道登山口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57.8k處之巃頭休閒農場(龍頭休閒農場)旁

0958龍銀山步道登山口由巃頭休閒農場旁的小路開始,沿著產業道路繼續前進。

 1001遇到丁字路,依據指標選擇左方叉路續行。

 1002再遇叉路,依據龍銀山步道的路標指引續行。

沿著駁坎旁的階梯往上續行。

1005又接回產業道路上,依據路標指引,往左方道路續行。

 1007產業道路右方出現一叉路,我們依據該路標指引,沿叉路向上續行。

1009竹林小路裡,遇到叉路路標指引,左轉後往龍銀山方向繼續前進。


小橋古樸、步道平緩、竹林修飾有序,步道圍護乾淨。



1032再度接回產業道路上,繼續往照片左方前行。

1035景致開闊了起來,應該是已經抵達龍銀山步道的最高點~巃頭坪山。


群山在眼前陳鋪,二延平步到頂端的電訊轉播站清楚可見。




天氣太好、風景太美,在此放牧,任大家各自拍照嘻遊茶園風光中。

1046繼續依據路標指引,沿著產業道路左轉續行。



1052再度鑽入竹林之中,長長的竹林隧道,寧靜幽美大家愛不釋手,信手拈來都是美圖。


1057此處步道約1.5K竹林是步道最高點,原名龍頭坪山,高1427M,無基石。




1115一小段下坡,中途經過一處大石壁。



1123休憩涼亭,稍作休息等大家聚齊,步道最佳休息處是這座涼亭,後繼續下坡前行。


1127步道主線與台18省道59.2K出口支線的叉路休息平台。


1135看到土地公廟的屋頂了。

 1137下山抵達農銀山登山步道(阿里山公路60K)走出步道的另一端了。步道至保安宮接台18省道,全長2.63K

米洋溪步道、福山古道合稱「迷糊步道」

米洋溪步道:是樂野進入阿里山的中間站,H1,180M,也是靠近台18號公路最近的部落。阿里山鄉公所旁,就是米洋溪步道入口了,步道全長1.2公里,一座美麗而優雅的米洋吊橋靜靜的在溪谷上伸著懶腰,而步道就在吊橋的另一端輕輕召喚,好像隨時有樹仙子、花精靈會跳舞出來呢。在步道附近有一株母鬼樹(有女性生殖器特徵),更稱奇的,是步道沿途出現一株大神樹與大鬼樹互相擁抱和好的畫面,值得靜靜欣賞喔。這裡也是賞鳥絕佳步道,中低海拔鳥類例如五色鳥、藪鳥、山紅頭、白耳畫眉等都可看到。

福山古道:位於阿里山鄉樂野村內,全程清爽,林相極佳,路經鄒族秘境,跨越河谷,漫步好去處。94年間,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整建福山古道1.88公里,自阿里山公路68.5K進入,順柏油路 下約一公里,進入古道,古道寬約米許,中間經過雜木林、柳杉林,是一條充滿著芬多精的步道。

1203迷糊步道北側入口在台1865.8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涼亭、停車場及廁所,下車團拍後在此涼亭處午餐。


1300餐後迷糊步道北側路口出發,涼亭旁的櫻花開了,花團錦簇爭艷,大家貪婪的拍照取景





因人員眾多,依序出發,沿著步道下行竹林內,環境清幽雅致,因為我們大隊人員造訪,頓時顯得熱鬧繽紛。


1314休息平台(距樂米吊橋350m、距步道西側出口430m、距福山古道1280m)


1025經過涼亭時而溪谷水聲潺潺悅耳時而跨越木橋後轉個彎又是另番風景


1323三岔路口,右往樂米吊橋50m、出迷糊步道西側出口接阿里山鄉公所吊橋上看著山櫻花依傍著溪谷綻放框出一幅何似在人間的感動













1333迷糊步道西側出口 (1865.5K右下850公尺處路旁)在阿里山鄉公所附近旁,設有一涼亭,此時櫻花正盛開美不勝收眾人流連不去



1400越過樂米橋返回三叉路取左往福山古道前行。穿過木棧橋、溪谷、竹林深處。



1410三岔路口(距樂米吊橋790m、距步道西側出口870m、距步道北側出口1640m),路口涼亭,直行往福山古道,取左往茄苳巨木(170m)




一路走在竹林下的陡上階梯路徑人來人往為一睹巨木風貌


1420茄苳巨木大家爭相與巨木拍照1125

茄苳秋天葉子會像楓樹一樣轉變成紅色,因此又有「秋楓樹」之稱。 茄苳的老樹,其濃密的 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所以茄苳又名「重陽木」。

1436回三岔路口涼亭,取左續行往福山古道



1450迷糊步道終點涼亭,接福山古道的米洋吊橋(距福山古道入口170m),左往福山聚落(距福山聚落入口1780m),先取右過米洋吊橋往福山古道另端入口

1500拍完照需折返回到入口續行福山古道,續行杉木林內,陽光透出美麗的光。



走在福山古道裡,深山巨木、山谷吊橋、植被茂盛、杉木筆直參天,而我們沉浸美麗光影。




1507走在杉木林內,高大筆直的林木參天,是經過多久的深藏,造就今日。


1537 出杉木林接水泥路,岔路口右往福山古道出口、福山聚落(230m),取左上往閒雲居民宿群山環繞遺世在深山有人直呼在此渡假應該很完美吧



1550出閒雲居民宿入口,右下往福山聚落,取左馬路前行


1618福山步道入口0.9K,沒人想走,續往台18線公路68.5K出口。


1630下課了上車前往頂石棹63.5K嵩茂渡假中心。


1800嵩茂渡假中心晚餐

雲淡風輕三月裡 春神來了神氣爽

呼朋引伴樂山林 此時盡享逍遙遊

夜裡把酒一小酌 踩著夜霧星光閃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