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國家步道,西起五峰鄉的清泉部落石鹿登山入口,東端出口是是尖石鄉秀巒村養老登山口,兩地都是以野溪溫泉聞名,兩端登山口都可以從部落開車循產業道路抵達。
霞喀羅(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兩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古道最初是泰雅族人遷移、狩獵、姻親的路徑,連通尖石基納吉群和五峰的霞喀羅群。清治時期曾作為隘勇道,治明治末年日軍與泰雅族人衝突不斷,日本政府於是將原有的小徑修築為警備道路,即「霞喀羅大山越嶺道」。
霞喀羅古道分為[養老段]及[清泉段],此行由清泉段石鹿入口起登由養老段出,完成縱走。
0600早餐。
0640團拍後繼續往養老段出口出發,今日行程古道10K+一座中級名山:布奴加里山(來回6.4K)。
此1.2K沿之字緩坡陡下300M抵白石吊橋。
0700右側有一鐵皮屋。
0710白石吊橋,13k。橋下的峽谷景色很有看頭。始建於日據大正十年,橋長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
橫跨薩克亞金溪,兩岸峭壁燐的,俯瞰湍急溪水,在巨大岩石間激起白色水花,景象壯觀具震撼力 ,目前仍維護的很好。
0720過橋就是一個急下切的階梯路段。
072613.5K古道大坍塌處,高繞要陡上攀爬二段80公尺約100層的木梯,是出發後唯一會喘的地方。
0737經木橋再陡上,上至峰頂再急下切4分鐘接回古道14.5K。
0750武神駐在所。
0804再次下切溪谷後接回林道。
0825古道16.3K木橋,右上方通往布奴加里山。
0826右切而上,經過二次亂石溪溝,沿溪邊路徑行(此段最為潮溼)開始長陡坡上行。
0851上稜小空地休息。
0900續行長陡坡中,穿行過兩棵巨大樟木形成之樹門。此段長陡坡大致是沿寬平之雜木林惻稜而上。
0908山徑左切腰遶緩上,過小乾溝,偏左而行。
0940 小空地休息,續行陡上。0945
0952廢棄香菇寮,只剩幾片鐵板。
1002續行今日唯一平緩小山徑,過乾溪溝後仍然一路長陡坡,沿稜而上。
1021「布奴加里山」尚有30分鐘鐵牌,經過一架在兩樹上面之大倒木。續行陡坡。羅妹妹大呼太累了,不想走。
1046經過大片楓林,如果深秋拜訪楓紅落葉成鋪於地,不虛此行。快登頂前,右邊稜線上芒草叢為往咬老山岔路,,朝山頂方向右切小段,即抵山頂。
布奴加里山,海拔2125公尺,三等三角點,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養老山、基那吉山同屬大霸北稜三座中級山 ...
1048登頂「布奴加里山」下方薩克亞金溪流淌,基點右側為崩壁,拍照須小心。晴空萬里遠前方為大霸稜線,左側則有數個山頭因地理位置應為附近之養老山、基那吉山……
1100 原路折返。
1110精疲力盡,無力氣再走,稜線稍避風處午餐。1200
1202「布奴加里山」尚有30分鐘鐵牌。
1221香菇寮,以後為長下坡。
1240 寬稜空地小休,登頂布奴加里山人員團拍。1245
1305寬稜陡下坡中,右側也有路條卻覺得路逕生疏,後來素雲一時不察也誤入歧途,懷疑是由5K馬鞍駐在所處上來的路徑。
1330返回古道登山口。
1336過橋下切坍方後進入漂亮的孟宗竹林。
134517K馬鞍駐在所休息。1355
141718.5k栗園駐在所休息,美麗的竹林,拍照。
1430木炭窯。
145821K大崩壁。
1510 返回養老登山口。
1515養老登山口,22k。結束步道全程。
1520中巴停車場。
1530上車回程。
1810返回竹南新龍餐廳慶功宴。
衡量自己本身的能力在哪,不要騙自己,不要騙那座山。
相遇或擦身而過,人….永遠不知道曾經錯過。
在精疲力盡裡,除了成就感外,感受生命如此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