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粗坑古道昔日為日據時代運送金礦的道路,繁華榮景今日早不復見,徒留彷彿被封印的小粗坑聚落,登高望遠基隆嶼、猴硐、瑞芳市景盡收眼底,瑞芳小粗坑步道,古意盎然的古道曾在西元1894年有過一段輝煌歷史,政府更曾在此設立砂金分局管理事務,從古道內竟有間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就可見小粗坑過往的重要性,如今聚落遺址已經逐漸消逝,只留下岩塊堆砌而成的圍牆校門,若不仔細端詳還會以為是哪個大戶宅院的崩落呢,步道有兩處入口,我建議從侯硐方向進入步行,隨著步道一路緩緩攀升,偶爾還聽到來往火車的聲響,沒多久就可抵達小粗坑聚落,小學、山神廟、粗坑口眺望點,海天一色層次分明的夢幻美景毫無保留展露眼前,走一趟宛如穿梭時空隧道的小粗坑古道吧。
行車路線:新店出發->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6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16K,九份指標下交流道往九份方向->過瑞柑陸橋->往猴硐北37鄉道方向->北37鄉道約2.1K弓橋社區入口前左方即為小粗坑古道登山口,停車於此。
0833猴硐煤礦園區休息。
0841猴硐國小。
0844小粗坑古道登山口(北37縣約2.1K)
0845登山口一開始便有登山路條指引,取左上,登山口只有我一部車,無人步行起來更有思古幽情的感受。
0854 柏油產道到此破碎,變成了泥土、石頭路。
0855經過鐵橋。從猴硐這方向進入,一下子就進入了森林裡頭,小橋、溪流出現在前半段,而路徑也是較堅硬的石頭路,林蔭也遮蔽了大多數的陽光,走起來非常愜意舒適。
0859到此走了500公尺,路線總長約2.5公里,沿途有相當清楚的指示指引圖,也都會有木樁路標告示遊客行走在古道的幾k處。
0902右邊標示有土地公,去看看。
0903這土地公有標示年份,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
0905步道上可見一些張牙舞爪的樹木,一個小小平台,不知這裡是否以前為運送沙金的停駐處呢。
0910又是陡上石階路。突然出現石砌駁坎,彷彿穿越了時空界線,讓人遙想起當時九份的淘金潮。
這段陡上很長,到這裡繼續看到深遠處仍是陡上。石階有貼心的止滑設計
0918叉路。來到了昔日的小粗坑聚落,繼續往前行走到九份,還有1650公尺,想不到竟然在這裡發現了一戶人家,保持還完整,先取左往粗坑口山。
0921眼前這片幾乎頹圮的廢墟,便是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沒有特地復原,讓歲月一點一滴洗滌他的過往風華,倒是有點難以想像這裡以前是國小呢,可見當時這裡淘金規模一定非常大。
0923穿過小粗坑聚落,就會看見山神廟,小粗坑步道沿途可是有兩個山神廟,可見信仰對當時礦業淘金的重要性,古樸山神廟也讓人登山更有了份穩定感。
0925抵達粗坑口瞭望台,一個小小平台卻展望極佳。粗坑口山,海拔305公尺,台陽63號基石。
遠方山頭為五分山雷達站及三爪尖山。
粗坑國小分校遺址。小粗坑古道,以前曾被稱為舊金山,更曾是礦業大亨的發跡之地,足見其當時之重要地位,與九份金瓜石、猴硐礦業連成一線呢。
0934回到小粗坑聚落岔路,續往九份頌德公園。
0936聽到人語交談聲,原來這戶人家尚有人居住呢。
0938 往來大小粗坑古道的山腰路,不取,陡上持續中。
0946 陡上到山神廟,休息吃水果。
這山神廟有看到年份是西元1949年、己丑年,但那次"2011.12.18 瑞芳:大粗坑-小金瓜-小粗坑-大粗坑山腰路O形",看到的卻是己巳年,推估是西元1929年,大約1949年那年份是整修吧。
1000看到右側有一標示牌往小粗坑山,往上一探卻發現已無路跡可循。
1017到了鞍部高點,也就是小粗坑古道上的最高點。右往小粗坑峰頂距離110公尺,前方山頭基隆山。頌德公園距離480公尺。
1022小粗坑峰頂,發現有台陽62號基石。
1024 回到鞍部高點往頌德公園方向走。
1049來到一岔路,沿指標左轉往九份頌德公園 (右轉往台電電塔)取左
1050雖是下坡,但鋪設完善,相當好走
1105抵達一處涼亭。涼亭這邊,指標有兩條往九份,我們選擇左邊這條【九份1280M】的,【九份1250M】的路徑幾乎已荒廢了。
下階梯一路可望著對面的基隆山
1115 來到頌德公園,以及頌德公園內的藝術雕塑。
1118出頌德公園後,沿著輕便路基山街往九份前進
1125來到九份老街,當然要阿柑姨吃芋圓1145
12:30 離開九份老街,於九份國小前往102縣道,朝欽賢國中前進。
沿著車道一路往上走,原來此地叫崙頂,難怪乎。
1240接102縣道三岔路,取右上樹梅坪古道。
1250來到欽賢國中,在髮夾彎處,有一個告示牌,指示著一人行便道【金字碑通往九份觀光步道】,由此前往小金瓜露頭。
1304抵達往小金瓜露頭的岔路,先上去小金瓜露頭看看,再回來往前續行
1305往上走1分鐘即抵達小金瓜露頭
小金瓜露頭位於瑞雙公路102線道19.5K旁,金瓜露頭礦體上方裸露岩層約海拔568公尺,礦體為南北向,約南北長30公尺,東西20公尺之長方形裸露岩體,礦體中心是由堅硬的矽化砂岩與頁岩構成。從遠處看山頭像似一匍匐的河馬,據傳自清光緒16年(1890)基隆河發現沙金,溯源大小粗坑,至此發現金礦露頭,原來的形狀像南瓜,為與金瓜石本山有所區別故稱「小金瓜」,整座山頭皆有金脈,因為露天開採而變形,造型由原先的南瓜變成了河馬頭,而金瓜時、九份地區近一世紀採金史的序幕,就從發現小金瓜露頭開啟這裡的黃金歲月。
1310環著這大礦石,繞一圈,除了奇特的礦石景觀外,對外展望也是極佳可以完整地將基隆山、基隆山東峰納進眼底
1303離開小金瓜露頭,接往102縣道
1308踏上102縣道,一個轉彎就看到大粗坑古道的登山口
大粗坑古道的起點在瑞芳(九份)102線(瑞雙牡公路)21公里處的大粗坑叉路口,往下行經架空的陸橋階梯至瑞侯公路,古道山谷中有廢棄大粗坑聚落的房舍,是導演吳念真的故鄉。侯硐大粗坑一帶在礦業興盛期(採金、採煤),有高達400 多戶人家,這個小山城當時相當熱鬧,當時有二層樓的高級洋樓、也有學校(大山國小),甚至有「小美國」之稱(是據說當年大粗坑人在光臨九份採買時,商店小二會大聲歡呼「美國仔來了」),如今已無採礦,居民無以為計而搬離,曾經繁華山城此時千金盡散,留斷瓦殘片與空蕩的聚落遺跡,很難讓人想像這人煙罕至之處,過去人山人海的景像,而這種有著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曾經滄海桑田,也成為熱門的電影素材,吳念真導演以身為當地人,感受深刻,因此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多桑等作品,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1313來到大粗坑最著名的~天梯
1317 來到二層洋房古厝
1318車子可由瑞雙公路開車抵達此登山口。
1319在天梯時,就能聽到此起彼落的吠叫聲,本來還很擔心,到底要不要繼續前進,就看到路旁有著貼心告示
1320來到聚落遺址大德宮、口山國小分校遺址旁有廁所供使用。
1327來到小粗坑山腰路,由此可接到早上0938處。
13:36 回望遠處天梯
1337有應公廟。
1348來到大粗坑古道登山口,車子開上來只能到這裡,取左可往菜公崙瀑布,取右。
1402途經基隆河攔沙壩 (攔沙壩右轉即往金字碑古道)
往前30M抵金字碑古道入口,看其步道導覽圖,下回可連結貂山古道再探。
1410接著是平緩下坡柏油路
1413途經侯硐國小舊址
1417回到平地右轉往瑞芳方向,沿著九芎橋路回小粗坑登山口
1422回到小粗坑登山口取車。
今日路線:小粗坑登山口→小粗坑古道→粗坑山→小粗坑山→頌德公園→九份老街→欽賢國中→小金瓜露頭→大粗坑古道→小粗坑登山口。
※約9.7K,含休息、午餐、拍照共5.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