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口至高台山及台地寬林為杉木林,島田山稜線路為杜鵑瘦稜密林,東穗岔至石麻達山為雜木林與箭竹林,島田山稜線路沿途有多處觀景台,全程均在樹林中行進,總落差約H900m是條大眾化中級山。

高台山登山口車子可扺達,而屯野生台山路況雖然產業道路新舖完成,考驗司機技術,要不然要踢產業道路約1小時。

此路線有多種走法,分別如下:

1.高台山-島田山-石麻達山-錦屏山-屯野生台山,車子接駁。

2.東穗山-島田山-高台山,車子接駁。

3.東穗山-石麻達山-屯野生台山,車子接駁。

高台山:H1510m、三等三角點及森林三角點、No.6286,腹地很大,基石在樹林中無展望,有岔路可下小錦屏溫泉。

小島田山H1670m,無基石,山頭在杜鵑密林瘦稜上無展望,有岔路可下往黑森林峰與那羅。

中島田山H1800m、無基石,山頭在杜鵑密林瘦稜上無展望。

大島田山H1824m,無基石,山頭在杜鵑密林瘦稜上無展望。

石麻達山H1942m、三等三角點、No.6238,腹地狹窄,基石在樹林中無展望,

屯野生台山(H1607M3-6290),又名秀巒山。

368.8K處,左轉接120縣道21.9K〜往內灣〜右轉過尖石二號橋,接竹60鄉道〜左轉過錦屏大橋〜6K,右轉,過杮山大橋〜產道續行至盡頭。

0500竹南博愛公園出發。

0640上抵第一登山口停車場(H1055m),本空地約可停6輛小車

0650整理整裝團拍後起登。

0657陡上杉木林上抵登岔休息5分鐘,右下往第二登山口,取左上

0710 陡上坡路段,途中指示牌續往高台山約50分鐘,至獵岔右有獵徑取直行。

這段路全程陡坡是今日最累的爬坡,但走在杉木林內非常舒服。

類似酷斯拉的枯木,大自然的傑作。

0800上抵高台山,【高台山(H1510M3-6286,山字森林三角點】

可右下小錦屏溫泉約100分鐘,休息約5分鐘後合照離開,取左續行島田山、石麻達山。

出發後仍然走在怡人舒服的杉木林內,陽光照樹林,處處聞啼鳥。

0834瘦稜 路左,樹縫間可展望大混山的稜脈。

0844 1595峰,山頭有一塊平坦空地,周圍長滿低矮芒萁。展望好,前面一層是大混-李棟的稜脈,後面是內鳥嘴山,都一清二楚。0850

0900 左叉口(左上往島田山;直行沿島田山的山腰路,通往東穗山分叉口和石麻達山),取左上坡。

0902上到稜線,分叉口有指示牌(左往那羅部落黑森林峰120-140分,右往島田山約10),取右。

0919小島田山01(H1670M,無基點),有指示牌(續行前往東穗山、石麻達山、秀巒山)

0925續往中島山,如地毯般鬆軟的杜鵑林陡坡。

0944經被盜伐的檜木與倒木區,杜鵑密林與陡峭杜鵑瘦稜,右側拉繩樹根岩石上抵中島田山。

0954中島田山02(H1805M,無基點),山頭樹幹上釘有標高指示牌

1023瘦稜上有許多巨木,生長在懸崖邊,更顯得這座山的險峻,沿途右可俯瞰錦屏山尾稜。

1030 島田山03(H1824M,無基點),這座山頭是這附近的最高點,在一巨木上,釘有標高指示牌。在此午餐,感謝武賢準備的豐盛麵食與美酒。

大家開心地拍照,極盡騷首弄姿百媚生,都是最美的風景。

1140 出發一路緩下杜鵑密林。

1149到此趨於平緩,南稜岔,右回高台山,可接上0900的山腰路,由右方來會合,取左。

1150東穗岔,左往東穗山約130分,直行往石麻達山約90分鐘。

1237過一小段芒草區,續行寶哥發現走錯,馬上回頭。原來是叉口(左下經三岔路15分,下田埔登山口150分;直行往石麻達山;後往東穗山約200分,高台山約180),取直續行。

1252經大倒木與樹根屏風。

1306 上到主稜分叉口,有加油牌(右往石麻達山3分,左往屯野生台山),取右。

1310石麻達山(H1941M3-6238),左有箭竹林小徑指標可往錦屏山100分。

1318一路陡下,仍循稜直行。開始陡降

1328遇分叉口(右線經山腰陡坡,左線經獵寮、香菇寮,再會合),取右線。

1342左線來會合,路左一分叉口(往高台山、東穗山各約4小時)

13511357寬敞的隘勇路,路左有一海豚石,維妙維俏。

1405夫妻樹。

1430左叉口(左下往田埔登山口;直往屯野生台山,約20),取直。

1441路兩旁都有駁坎,路面上有類似駁坎的石頭。

1448 屯野生台山(H1607M3-6290)

1452往田埔登山口,大水塔下山,穿越竹林。

1511看到田埔部落了。

1520菜園水塔登山口,這裡的展望非常好,右邊是芝生毛台山-虎禮山的稜脈,左邊是東穗山,遠處是李棟山。產業道路是新鋪的,打電話給小陳,告知髮夾彎中巴無法開上來,要我們步行下去。

1550另一個水塔登山口〈1430叉路,不登屯野生台山〉上車回程。

1800頭份永昇小吃晚餐。

今日高台山〜島田山〜石麻達山〜屯野生台山,共走23K費時9小時。

高台山登山口車子可扺達,而屯野生台山路況雖然產業道路新舖完成,考驗司機技術,要不然要踢產業道路3.6K約1小時。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鵝公髻山1579M,小百岳排名#031,山頂有顆編號6239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位於新竹五峰鄉與苗栗南庄鄉的交界,因山的外貌似公鵝頭上的肉冠而命之。居住於這片山區的大多是賽夏族人。不僅是賽夏族南北族群的分界,同時也是泰雅族人 及客家人的生活領域、知名的健行地點。 山頂雖然沒有展望,但是步道沿途卻相當全程上下約4小時,落差約700公尺,登鵝公髻山,登山口有三處

1.由南庄鄉或五峰鄉進入,南庄(東河)的路線海拔落差較大,屬於健腳級的行程。

2.一般山友多從五峰鄉進入,有三個登山口可供選擇,路程最遠也是先到的大隘社第一登山口海拔約在860公尺,再過去是第二登山口海拔880公尺,是一般山友常走的路線。,第三登山口就是「山上人家」休閒農場海拔1220公尺(從這裡起登,海拔落差最小,最省體力。但農場屬私人園地,入園須付可折抵消費的入園費200元。

0630頭份3線北埔37線約10.5K取左接37五指山門前取右接37-1線約3.6K南庄叉路取左街竹67線約3.9K抵大隘第一登山口

0725今日行程取大隘社第一登山口起登,路口停車場有賽夏族人販賣冷飲、山地疏菜及簡易熱食,並提供衛生設備,山上無水,可在此取水,停車場為收費停車場。車停4.5K空地整裝免去收費

0730往回走至3.9K第一登山口。

0736大隘社一號登山口起登,長長的水泥產業道路有點陡

0738上行50公尺右側叉路,往左為續行水泥農路,右側有木棧階梯,左右皆可取右木枕階梯道緩急上,一路都在樹林內行走

經過二處休息區但是觀景台都已損壞可看見頭份竹南地區

0755接回水泥產業道路,白蘭30014高桿,右側有座觀景台可瞰五指山英姿。雖然有點曬這行程也就祇有產業道路有展望。

0803水泥道路盡頭為土石路林道,沿途仍然可見五指山英姿

0811穿越約100公尺茅草區的平緩路段。

0815鵝公髻山東北峰叉路,左下可往二號登山口及山上人家登山口,先取右行

0821鵝公髻山東北峰,海拔1182公尺,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有顆森林三角點,基石位於崖邊,樹林間無展望。

0828返回第一第二登山口叉路取右往鵝公髻山主峰。山高氣爽,又有怡人的柳杉森林,心情是愉悅的。

0833第一個休息平台,寬廣可供大隊人員休息,有標示往鵝公髻山60分。

0848第二個景觀休息平台不大,但是視野極佳,可俯瞰竹北頭前溪、新豐、竹南海邊風車、頭份地區。

0905「路中石」,是一塊擋在山徑中間的巨石,地圖上以此稱呼。

開始一路緩陡上的登山小道,由這裡到鵝公髻山頂都是柳杉木林、樹,小徑有木梯、樹根為腳踏,慢慢的走吸著清涼的空氣,開始享受森林浴。

0924路旁出現耐寒的箭竹矮叢, 這表示距離山頂已不遠了。

0930抵鵝公髻山,林木遮擋無展望,有顆編號6239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上下兩塊空地可供大量人馬休息,續往前為通<山上人家>及鳥嘴山的登山路,右邊為往南庒的路,又陡又險較少人行走。休息中聽到人聲,一對夫妻由山上人家上山,告知夫妻手持小百岳本子,作為爬山的標的。

續行左可往山上人家、右可往南庄東河登山口

0950原路下山才知陡峭

1046回二號登山口叉路取右第二登山口雖然較陡峭但是走在杉木林內,沿途林相愈原始而有幽意。

1103這條路線較短,山徑也相對較陡,僅15分鐘,就接上水泥路。登山口約可停4部車

1111路左鐵皮屋。

1114再沿著水泥道路下行,約10分鐘,即抵達下方的產業道路約竹675.2K

1125接著取左行,步行約10分鐘,即抵達停車處4.5K,完成一了鵝公髻山的小O形路線。

今日路線

大隘第一登山口鵝公髻山東北峰〜路中石〜鵝公髻山第二登山口O型走,全程8.8K,上升700M,團隊走含午餐、休息約需時6小時。此路線安排於社打古道班10/7課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著雨的夜晚 是否雨停了 半夜朦朧月圓

                                       偷窺我們的睡姿 疲累在鼻息間得到慰藉

                                         晨起清醒的我 迫不及待想與妳見面

                                         披著晨紗的妳 喜歡著含蓄溫柔婉約

                                         陽光穿透的艷麗 允許熱情外放的妳

                                         或溫馴平靜無波 或悸動而臨波盪漾

                                               一個風吹草動 激起最美的妳

                                               翻山越嶺而來 只為一親芳澤

                                               請為我的追逐 為我翩翩起舞

0530夜晚的水漾森林,以大地為床、天地帷幕,因為一夜好眠,養精蓄銳後,迫不及待想一起揭開水漾森林的面紗。

0600泥濘中簡易廚房享用早餐、餐後整理裝備。

0630離開營地,涉水而過,探訪佳人在水一方。

面對這一片寧靜,覺得自己是冒失的闖入者,輕輕細語間唯恐驚擾修世中的妳。

我終將離去,如果曾經在妳平靜無波的心境裡,掀起一絲微波蕩漾,請原諒我的無心插柳,離去後,恢復寧靜於大地山水裡。

在水漾森林的懷抱裡,大家開心地跳躍、深情凝眸、俏皮歡笑、英姿煥發、猩猩做樣,萬般嘻弄為歡都無妨,坐擁山林、與自然為伍,就是要無拘無束,歡喜就好。

0750與佳人共此黃昏煙雨一夜相擁共眠,晨起與妳共雲霧飄渺,芳草萋萋沙洲地、煙波江上使人愁,愁妳的美終須一別。因為曾經擁有,更添許多不捨。

0800邁開腳步,原路回程。頻頻回首中妳的身影漸漸離去勇敢地回到來時地

0904上至林道昨天午後的一陣雨樹林間濕潤空氣清新浸洗在芬多精滿溢中,神清氣爽

0912路左指示牌標示左上眠月神木3.5小時,取直行。亞杉林道管制禁行處(H2110m,早期溪阿縱走由此直行經眠月神木 上阿里山,目前因崩塌進行管制。而新溪阿縱走則另開路繞道水漾 森林而行)

0925回到鹿屈山三岔路,取林道往杉林溪仁亭登山口。

0934亞杉坪林道前陡降坡先是繩索,後有鐵鍊陡下杉林溪林道。

0945亞杉坪岔路口,右往亞杉坪林道,可到以前溪阿縱走之石猴站,取左往杉林溪。

0950走在平緩寬廣的林道五年級生阿溪縱走青春的回憶,因為921地震山荒地移,早已經荒廢多時,回憶一如被掩埋在荒煙蔓草中。

1050經過左側活水源後到鐵皮工寮,看似老舊不堪使用 (小高工寮)在此午餐每趟行程揹著大大地背包好像蝸牛背著重重地殻帶著鍋盆煮麵食,到休息午餐地點,總是有默契的來玉兄、阿有馬上接手烹煮,真的好感謝你們。餐後子育、彬謹忙收拾洗鍋盆,一切都在順勢而為中完成。

1125出發穿越長長的芒草區假以時日如無人整理將難通行

時疾走如風,時高繞時下切溪谷,時停頓等候,享受著每一刻的美好。

1255林道崩壞處下切後再接回林道。

1316岩壁瀑布有水源但場地窄小無法容納大隊伍

1333石壁區,似乎踢不完的林道。

1342鹿屈山登山口,仍然選擇捷徑山路,離開林道。

1430仁亭登山口,取左往出口開始飄細雨。

1435回到牡丹花園區候車亭購票搭遊園車回停車場換裝

1445下起雨來了等候最後的立民杜總志成校長一起回停車場

1530上車回程謝謝彬謹贊助冰鎮的啤酒沙士一路暢飲一路歡唱快樂無窮

1700竹山交流道旁台雞店晚餐活動近尾聲彼此更熟悉一頓晚餐欲罷不能欲走還留令人流連不已

1950返回頭份謝謝大家期待再相會

前進是為了與你……在途中與你相遇。

很美的稜線、很棒的山徑,令人回味無窮,說再見別而不散。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水漾森林位於南投杉林溪與嘉義豐山交界,其是 921地震土石阻斷石鼓磐溪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使得原本生長的柳杉群長期泡水而死亡。水漾森林緣於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上游左岸大片坍滑,積水過長時間日積月累,堰塞湖於焉形成,湖水在右岸自尋出路、沖刷出一個岩盤出水口,自此湖面穩定,湖中最深處達16公尺,長約1公里、最寬約200公尺,從此杉木林就盪漾在水中,此後數年間杉木林也枯了、白了,因緣際會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枯木林,晨昏之間、夕靄暮嵐至是風姿卓約水漾森林位在溪阿縱走的路線上

鹿屈山前峰(2213m,山字水泥柱)

鹿屈山(2288m, 3-4201)

060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出發

0905杉林溪遊樂區大門收費站,(入園門票,全票250/人,100/)

0915遊園車站前停車場下車整裝分配公糧

0930搭遊園車前往仁亭登山口2.6K40/

0940仁亭登山口團拍出發是為了遇見美好

0945仁亭右側有林道,後面為綁滿登山路條之稜線登山口,兩者至鹿屈山登山口為殊途同歸,一緩一陡之差異而已。由登山口出發,一路陡上

1004第一次接林道休息等全員

1012第二次接林道木梯陡上有損毀小心

1022鹿屈山登山口,取右上,直行為回程要取之杉林溪林道(此林道為昔日溪阿縱走路線)。此去山路僅一條,無岔路,且登山路條頗多。

連續爬坡無平地,情緒高昂,談笑風生間,漸行漸高視野寬。

1054休息區喝水等全員接上隊伍慢慢走為的是走的更穩走得更遠

再次出發,因為走在一起,每個人的背影都是前進的動力,回眸間看的見彼此的身影,便覺得安心。

1125穿越箭竹林後抵鹿屈山前峰,山頂平緩開闊,山字三角點在右側平頂。

鹿屈山前峰H2169m,山字基石,為一防火稜線,視野奇佳:日月潭、水社大山、西巒大山一一呈現眼前。此處是飽覽群山的絕佳地點,只是此時雲霧飄渺卻如仙境在此午餐今日餐食為米粉湯

強者不是你腳程有多麼快,尚有餘力去關注他人,及時伸手一個拉拔,助人自己也從中得到快樂。子育說:我要來學習如何為大家煮麵食,這就是進步。

鹿屈山前峰H2169m,山字基石,為一防火稜線,視野奇佳:日月潭、水社大山、西巒大山一一呈現眼前。

1230續行往水漾森林,上稜線後為一防火寬稜,林相優美、開闊平坦好走。

沿途均為檜木盜採遺跡。枯木林立,走來寫意此時細雨輕飛更添深幽寧靜之美心存感恩一生中擁有健康身體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一起經歷如此美景

謝謝阿如支援,懂得奉獻,從中得到最多的是自己,因為成長使人喜。

1250上陡坡,後拉繩陡下小崩壁在此耗費許多時間通過。

每一趟行程的精彩記得當時的山嵐雲霧山光、好風好水,還有當時一起走的人,人生精彩在於不同的人,成就更多不同的樂趣與曾經共同一起經歷。

1315陡下接廢棄林道取左,後取右爬坡。

1330接鹿屈山防火巷,雨勢漸大隊伍停下穿雨衣

如此美景藏於深山壑林裡,我心甘情願,歷經千辛萬苦來看你,因為你在,所以我前進。

1335續行前段平緩起伏不大,後段較陡,直上防火巷終點。

好喜歡這樣的情景畫面,享受前進的喜悅,因為目標近了!

1355鹿屈山岔路,有標示往右前往鹿屈山。卸下重裝,鑽進箭竹林,路跡明顯易走

1400鹿屈山,四周被雜樹掩蔽,無展望。直行可往獅子頭山大雨中匆匆拍照。下大雨中,無法群聚大家起團拍,實為狼狽不堪,明知有午後陣雨,難料的是這場雨來的急來的大。

1405回到鹿屈山岔路,取右往水漾森林,進入箭竹林並下行。

1420拉繩陡下路右下有彈藥庫水泥房。

1425穿過護管所,留有昔日古灶,未及久留即從其側門出爬坡上行。

1450接林道,左往杉林溪,取右往水漾森林。下大雨中隊伍行進速度緩慢前面的人等候許久在雨中遂決定兵分二路由阿如帶領20位先行前往水漾森林,此時卻傳來立民跌倒腳踝扭傷,由杜總、志成陪他慢行,我帶領後面隊伍的人繼續往水漾森林。1500

1520路左指示牌標示左上眠月神木3.5小時,取直行。亞杉林道管制禁行處(H2110m,早期溪阿縱走由此直行經眠月神木 上阿里山,目前因崩塌進行管制。而新溪阿縱走則另開路繞道水漾 森林而行)

1550通行箭竹林後開始陡下坡連續三段陡下岩壁讓整個隊伍在大雨滂沱中更顯緩慢

1630緩和稜線,下大雨讓樹根更濕滑,舉步維艱,幾乎是走水路。

1640看到指標加油水漾森林快到了!」

1645三岔路口,水漾森林進水口(又稱上源谷營地或哲明谷營地)H1818m,左上眠月神木及阿里山涉水抵達營地又是另一個苦難營地進水成水床了,真的感謝大家的體諒,我也萬般不願意阿

營帳分配好換去濕淋衣服等候晚餐空檔撐傘玩水雨中作樂一番

1800晚餐也是極為克難地在帆布帳內用餐地板泥濘不堪難忘回憶又添一筆

1900餐後聚集營帳內小酌吃香腸沒有星星的夜晚自己畫個流星夢

雨並沒有停這樣的夜晚坐困營帳自尋開心相仳鄰的帳內可聽聞大家各自開心的說著聊著笑著這樣的夜也是很美

一生中會經歷的事很多,或許快樂、或許悲傷、或許順暢、或許困厄,無法掌握的見機行事,排除困難,而且正面看待,當是磨練,從中學習更從容去面對問題,進而讓問題迎刃而解,永遠沒有哀嘆,好可惜、如果可以,所有的當下都是最好的歷練,讓你、妳知道沒有永遠是隨心所欲的,能習得隨遇而安,所有的嚐試都是值得的,謝謝有你們一起經歷今天的風和日麗、今天午後的驟雨、營帳內的把酒小酌,沒有星星的夜晚,還有妳、你再一起。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惠蓀林場, 原名「能高林場」,是中興大學 農學院所屬四大林場,也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原始森林浴步道林,景觀與原生植物種類兼具教育與賞景功能。民國56年為紀念當時校長湯惠蓀在視察林場業務時不幸殉職,因而更名為「惠蓀林場 」並於林場內豎立湯公碑、湯公亭作為紀念,林場幅地廣闊,步道規劃完善,環境清幽,值得一遊。林場內有多條森林步道(松風山、青蛙石、山嵐小徑、湯公碑)

小出山,海拔1709公尺,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旁,山頂有三等三角點#6404基石、山字森林三角點基石及山字水泥柱,山頂平坦但林間無視野。此山雖須爬升約900公尺,但坡度平緩,山徑舒適。森林浴步道長1.3K(落差205m),湯公碑步道長1.2K(落差265m),小出山登山步道有一段陡坡(落差390m)。一般登臨小出山 ,最單純的路線是由惠蓀林場 遊客中心販賣部起登,總上升高度落差約900公尺,有些山友從惠蓀林場 收費站外的迎翠橋起登,可省去門票費用,但落差再加350公尺,另外也可從埔里關刀山 縱走過來。

交通資訊:

【國道3】,於霧峰系統交流道接【國道6】,最後於【國道6:37K】下國姓交流道,左轉【台14】省道,左轉【133】往國姓方向,右轉【台21】,至梅子林左轉北原路,再左轉【投80】往惠蓀林場。

 

領隊:黃秀李   嚮導:高振益   羅莉貞   參加人員:88

0530頭份出發南下。

0830 惠蓀林場收費站,位於投80縣道8.1K處,門票每人150元、每車50元,可抵住宿費。H493m


0845 惠蓀林場渡假中心販賣部旁停車場,上廁所、整裝。H776m

星期一〜五認真的上班,等著放假,因為知道當被現實所圍困忙得不可開交時,可以放輕鬆去接觸山林是多麼奢侈又想享受的事。

0900整裝後團拍,由販賣部正前方「湯公碑」指示牌浩浩蕩蕩循枕木階梯往上行出發。H792m

0906之字坡上到興大實驗林道,左轉接上林道續往上行。H824m

0909森林浴步道入口,森林浴步道長1.3K(湯公碑2800M),左轉循步道而上,每200公尺立一根里程柱。觀光級之寬大森林浴步道,沿途皆為筆直的杉木林。H839m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爬山,熱愛踩踏著泥土前進,鳥叫蟬鳴相伴、花草為妳加油,是何等幸福。

0920森林浴步道1.3K終點,上到興大實驗林道,右行林道約15公尺,離林道左上湯公碑步道(湯公碑步道長1.2K)。林浴步道每200公尺設有里程木樁,0.2K0.8K平緩好走H1047m

0954湯公碑步道採Z字型緩上。走在山林裡,不是為了登頂,而是在那行進途中尋找另一種不一樣的感受,證明可以挑戰自己讓自己很好的活著。

1032連續上坡,氣喘吁吁不已,離湯公碑步道長0.2K寬廣處休息。1038

有時候,爬山過程中真正能夠感動人的,不見得是壯闊的美景,而是一個人,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這是讓我每次出發時期待的事。

1040湯公碑,湯公碑步道1.2K處,碑文「湯故校長惠蓀逝世紀念碑,五十六年十月」。為紀念中興大學校長湯惠蓀先生,於551120日視察林場育林工作,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於此而立。H1315m

在此問有多少人要折返,殊料不及似乎沒有人要退,信心滿滿出發。

1045出發往小出山。

1049駁崁區。

1105續行山徑較差,遇幾處叉路,左下往興大實驗林道,不取續行。H1422m

1118拉繩區繼續陡上,此段陡坡約走15分鐘。

1122右側崩塌,途中唯一展望點,俯視北港溪。H1532m

1125過乾溪溝,路轉為平緩山徑,寧靜氛圍、乾爽潔淨的步道直呼好棒。

1140陸續出現各種奇形怪狀巨木。H1646m

有些風景,你不去親身經歷,你永遠體會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啟程,你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美麗,雖然或許艱辛。

1203走過杜鵑林。看到此巨木已經到達小出山 了,因為三角點就在樹的後方。

 1205小出山山頂(H1710m),海拔1709公尺,山頂有三等三角點#6404號基石、山字森林三角點及山字水泥柱;山頂平坦,於林間無視野,右下可往廢林道、迎翠橋,直走可往林道登山口、關刀山、守關山;於此休息午餐。

 小出山 ,三等三角點No.6404、森林三角點、山字水泥柱及十字磐石

感謝本班大廚:文賢哥、勳哥每一趟行程總是盼望著,那一鍋拿手好麵食。

當我們不開心時,最好投入人群中,一起走在山林裡,接觸最單純的氛圍。突然某個時刻,會發現,自己又學會快樂了。

爬山最大的好處,不是能見到多少人,見過多美的風景,而是走著走著,或一個交談間、在一個際遇下,在人群中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

爬山,適合一群人,尤其是臭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感謝本班助教振益、班代郁文、副班代阿貴,支援嚮導莉貞穿插在長長人龍中,互相支援,讓整個隊伍行暢如流。

戶外活動,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於親子關係、於人際和諧、身心調適。

登頂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拿來分享的,在過程中忘記時間、忘記地點、忘記身份、忘記年齡、甚至忘記性別的人。在彼此開心的笑著團拍的那一瞬間,我們是…..最快樂的人。

1310休息午餐完畢,原路折返。

1415返回湯公碑。

1500湯公碑步道入口取左接林道。林道緩好走,深幽寧靜。

1520觀景台休息,聯絡落後的莉貞、振益其他山友狀況,估計時間差了約40分,請他們直接返回遊客中心販賣部,請司機前來接應。

1530我們則繼續往山嵐小徑出發,二葉松林內隻字緩坡下,步道清涼有緻,走來愉悅舒服。

1554休息區,大家開心耍猴樣。

1604接涉水步道區,炎炎夏日,好多人在此戲水。取右往柑仔店。

1606紅樓區,古色古香仿古的建築,讓人發思淡淡幽情。

1615蕉道。

1620抵大型停車場換裝。

1630另一批同學由車子接駁返抵會合,上車回程。

1930公館客家特色小館用晚餐。

不同的行程,你、妳總會不斷的遇見一些人,也會不停的和一些人說再見。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回到陌生,從臭味相投到分道揚鑣。無論是否會再次見面,讓我們學會珍惜相聚的時光吧!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塔曼山,又稱多曼山,海拔2130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63,位於新北市烏來鄉與桃園縣復興鄉交界處,為新北市第一高峰。山徑因落葉及盤結的樹根而柔軟如毯,沿途原始蓊鬱的原始林相及穿插的巨大神木,不斷吸引山行旅人的眼光及讚嘆!

拉拉山,又名達觀山,海拔20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65,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與新北市烏來鄉和交界處,拉拉山在泰雅族語裡,是「美麗」的意思,範圍涵蓋北橫巴陵附近山區,林相當豐富,並擁有全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檜森林,有人說這裡是「北臺灣氧氣最多的地方」,並成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 加以規範與保護。

交通

大溪交流道下-->省道七號--> 慈湖-->復興--->巴陵-->下巴陵-->台七線47公里處轉桃116往拉拉山風景區-->收費站(遊客服務中心)-->上巴陵-->先到派出所辦入山証-->然後續往前走約20公尺即須右轉同心路,有路標往恩愛農場,右轉後馬上有左上右下路口,取左上,此後即沿著恩愛農場、瑞士農莊路邊,一直到瑞士農莊叉路即有塔曼山指標往右

 

0530 頭份交流道。

0714746K巴陵橋。

0742 先到桃1167K處的巴陵派出所辦理入山證。所長告知2015年蘇迪勒颱風後步道已無法通行要小心為上

0748上車續往前走約20公尺即須右轉同心路

0752 提供關鍵叉路,恩愛農場的跟隨到此為止,右叉路有塔曼山指標。

0800直駛到底即為大水塔登山口(從派出所到此還得再開上約5公里)。卻發現車滿為患幾乎無迴轉之處好不容易車調頭好因無停車位原預計先生同我們一起走到塔曼山後原路下山再開車到拉拉山生態教室接我們只能放棄直接前往拉拉山神木區

0810 進入步道後便開始陡上了。這路線全長2950公尺,每百公尺有標示。約上爬450公尺

0812 標示100公尺處。中級山常有的樹根路,盤根錯節延伸往上。

0824 路上有幾處小段的枕木階。



0818 路上也多看得見中級山常有的神木,沿路甚多。

0838 迎頭趕上他隊山友也陸續出現巨木雖已成枯幹倒木,因形狀迴異、或張牙舞爪、或如動物怪型皆有之,大家忙拍照,我和莉貞談笑風生間一路超前。

他隊領隊問我們如此健腳是否要走玫瑰西魔,告知要走拉拉山,卻勸說我們自從2015年蘇迪勒颱風造成巴福越嶺古道封閉,往拉拉山路徑已久無人跡,而且為森林保護區,需申請入園方可進入,謝謝告知!


0852 在標示1300公尺過後有這叉路。左往同心路、比亞山60分鐘,拉拉山 生態教育館(神木區入口處)70分鐘;取右塔曼山 70分鐘。

0855 神木路。樹身上釘上鐵條,為防滑倒的。

0900 在宛如魔法森林內穿梭續行,陽光穿透樹蔭走來輕鬆愉快極了。



宛如枯木墳場般的森林或倒或立都有其不同的身形怪異有時是趣味橫生


0915 完美的樹洞為一天然避雨的好所在。

0916林務局雇請山青背負器材上山問是何用架設救難通訊基地真的辛苦了






0939 又出現枕木階後進入箭竹林內中級山即將登頂的生態。

0951 看到標示"三角點到了"。左邊亦可通往拉拉山神木區,前行塔曼山三角點、玫瑰西魔山。

三角點之前左有叉路可以往拉拉山神木區見工人在施工架設救難通訊站


0952 登頂新北第一高山塔曼山了自起登後,發現眾多山友造訪塔曼山,途中山友絡繹不絕,我和莉貞卻是第一批登頂,因為還要去拉拉山路程還遠,沒多做停留。



0958取左往拉拉山神木區,路徑尚清楚,只是草比人高。

連根拔起的樹牆,路徑已顯示久無人跡,他隊嚮導所言不差,真的因為進入拉拉山保護區,目前只開放學術團體申請,不開放一般登山健行,所以目前拉拉山達觀亭登山口登塔曼山是不通的,才會看到今天塔曼山驚人的人潮。


1036叉路。左拉拉山神木區、達觀亭;取右福巴越嶺古道、拉拉山。第一次休息喝水吃水果

1046出發往拉拉山指標提醒獵徑紛雜須小心

穿越過箭竹隧道後發現真的路徑早已埋沒於荒煙漫草中緊跟老舊稀少路條走

1120 最後路條遍尋路徑不著森林深處荒蕪寂靜資料時間顯示應該將接上巴福越嶺古道14.9K拉拉山雨量計處卻無離開樹林跡象小心行事安全為上原路往回走1130

1200回到神木區塔曼山叉路。取右往神木區、達觀亭下山,登山路徑幾乎都走在林蔭下,腳下踩的是鬆軟的落葉腐殖土,路徑清楚好走,沿途林相十分原始,可以看到姿態奇特的樹,一路上的「巨木」也不少。


1241達觀亭登山口,取左上達觀亭午餐,發現亭內看似久無人造訪,枯枝落葉滿地。


1300出發叉路〈押錯方向了,如果取右22號神木,約行30分即可接上14.9K拉拉山雨量計處,也是拉拉山登山口。〉取左往14號神木,此方向是神木區出口。







1314 21號巨木叉路,左上往13號巨木,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的巨木就在步道旁邊,途中經過20號與19號巨木。




1322 崩塌處,此即為封閉巴福越嶺古道之處。

1323木柵欄前叉路,福巴越嶺古道17K處,亦為巴福越嶺的起點。


1326 跨越柵欄處,此處為3號、4號巨木,皆是紅檜,遊客眾多,因屬禁行區,大家看我們從裡面走來,頗為好奇,噤聲通過,取左木棧道往5號神木區。可依序參觀直到22號巨木回到此處,但步道區只能通行到5號神木即封閉。

目前的拉拉山神木區,只開放一小區的步道,路途遙遠到此,真的有失其意義。

1335 2號巨木,紅檜。林務局於拉拉山有編號命名及解說的巨木共有24棵神木

循寬平的碎石步道往生態教育館。

1400拉拉山巨木群步道入口(H1550m),設有生態教育館,位於車道終點。在此休息。

1425上車回程,先到巴陵派出所告知已下山,每逢假日,北橫必塞是不變的魔咒。

1825返回頭份。〈去程2.5小時、回程4小時〉

北橫中級山林立,可滿足登山挑戰,唯路程遙遠,受舟車勞頓之苦,可搭配復興三尖支復興尖、那結山、夫婦山做二日遊,多了時間,少一份來去匆匆,更能享受山林之美。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瑞芳三小山,就是秀崎山、瑞芳山、龍潭山這三座小山頭,位於基隆河北岸,鄰近瑞芳市區,出入口都位在瑞芳後火車站一帶,雖是連走三山,但行程相當輕鬆,而視野聽說有著大山的氣勢,是遠眺深澳岬、基隆山、九份的極佳展望地點,

龍潭山海拔199m、瑞芳山 海拔187m、秀崎山海拔195m三座小山都位於瑞芳鎮瑞芳公園的後方,山雖然不高,但視野佳,既可觀山又可看海,沿途均有步道相通。風景優美的這條步道,是瑞芳居民最常登山健行的步道。

這三座小山有三個入口(一)、瑞芳公園的瑞福宮旁(102縣道11k處的坪里站)(二)瑞柑國小 操場圍牆旁(102縣道11.5k處的瑞柑國小 站進入明燈路18巷)(三)由瑞芳車站 經逢甲路、岳王路瑞濱路(北36)的指雲宮起登。

龍潭山、瑞芳山、秀崎山,這三座小山峰坐落於瑞芳柑坪里的瑞芳公園山嶺之上,呈一字排開,相距不遠,可以一次連走。

三座山雖然海拔都不高,但山頂可以眺覽基隆深澳岬角一帶的海岸岬角風光,山與海交映,海與天一色,景色優美怡人。今日行程由瑞芳公園起登

0710瑞芳公園距離瑞芳市區約一公里,入口位於102線公路(明燈路)里程約11K處。從瑞芳市區方向過來, 抵達柑坪社區,在瑞柑陸橋之前左轉,過鐵路平交道,路口有一間瑞福宮。循著車道上行約500公尺,即抵達瑞芳公園停車場。

從停車場出發,沿著車道往上步行約一百公尺,遇左岔路小車道,轉入左岔路,右去瑞柑國小左續往上行約三、四百公尺,抵鞍部十字路口。

 路口立有「秀崎山登山步道導覽圖」,步道全長約一公里,龍潭山位於鞍部東側,瑞芳山、秀崎山在鞍部西側,站在鞍部就可以望見這三座小山峰的突出身影。

十字鞍部也清楚可見遠方的五分山氣象站的白色圓球很醒目

0718抵四岔路,最右方步道有階梯步道通往龍潭山 ,中間一條通往瑞濱公路,最左一條通往瑞芳山 、秀崎山, 先取右行,探訪龍潭山,筆直的石階步道直通山頂。

山腳下的公路,是台2丁瑞八公路,宛如游龍,鑽出瑞芳山區,游向瑞濱海岸。視線更遠處,深入海中的岬角就是深澳了。更遠的海上孤嶼是基隆嶼。

0725龍潭山,海拔199公尺,山頂建有一座六角水泥涼亭。 視野極有遼闊,東邊望去,基隆山雄峙於海岸,九份山城依偎於山嶺,遠處的茶壺山,突出的涼亭,輪廓清楚可見。

0736循原路下山,回到鞍部十字路口,續走往瑞芳山、秀崎山。石階步道一路往上

10分鐘抵瑞芳山 岔路,路口有一棵小樹,樹上綁有布條及指示標示,取右走泥土小徑,穿過樹林,陡坡設有木板土階,約4分鐘抵瑞芳山

0745瑞芳山,海拔187公尺,望山望海,美景當前,視野更勝龍潭山。不過山頂的腹地較狹小,前有陡峭崖坡,不像龍潭山有涼亭及護欄。

回到叉路續往秀崎山途中可以俯瞰山腳下的柑坪社區。有山、有海、有岬、有島,山海交錯形成的曲折玲瓏美景,令人賞心悅目。

0756原路返回至岔路口取右,沿水泥板步道續往秀崎山,約6-7分鐘遇岔路,直行往指雲宮、瑞濱公路,左往秀崎山。先取左行,上行約二分鐘,輕鬆登頂秀崎山。

0800秀崎山,海拔195公尺,山頂有一廢棄的碉堡,是昔日國軍的崗哨,用以防衛附近的海岸。如今寂寥荒廢於山頭。

視野極有遼闊,東邊望去,基隆山雄峙於海岸,九份山城依偎於山嶺,遠處的茶壺山,突出的涼亭,輪廓清楚可見。

0805回到叉路取左往指雲宮方向,約2分鐘抵一座六角凉亭,附近有許多運動器材及鞦韆,附近視野寬廣,可眺望瑞濱海岸及基隆嶼

0811循著石階路下行,約二、三分鐘,即抵達指雲宮。這裡是秀崎登山步道的西側登山口因為天氣炎熱在此飲水機補充水分

0824經過指雲宮,繼續陡下。下了這秀崎山廟門後往右走,約兩分鐘後看到鹿仔寮山登山口了。電線桿編號是"芳濱 高分 82"

走進登山口隨即發現,路徑早已荒廢於野草叢生中,而且被鐵門擋住去路,試著往上找路徑,荒煙漫草中無明顯可通之路。

退回馬路續往前見洪文棟故居大門深鎖,續往前見有另一登山路徑,是碧峰岩。

回到指雲宮問廟方道深奧山的路徑,才告知已被洪文棟封路有2年了,曾有各大登山團體大隊人員到此無路可走,而向新北市陳情抗議,卻不得其果。

今日原計畫:瑞芳公園〜龍潭山〜瑞芳山〜秀崎山〜鹿仔寮山〜深奧山縱走,因不得其門而入,而告終。

續行102縣道來到九份基隆山登山口之停車場, 基隆山登山步道就循著山稜線,極為明顯,從停車場就可看見那一路陡上的石階路,還有山腰上的涼亭。

0950基隆山登山口位於102縣道15K、北34鄉道5K處。〈大巴接駁車於12.5K處)

基隆山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一座山嶽,行政區劃屬於新北市瑞芳區,標高588公尺。由於山勢高聳獨立,又加上位置緊鄰東海,基隆山在早期成為航海的重要指標,也是九份的地標之一。基隆山形貌多變,從海上正看山形似雞籠,故舊時稱為「雞籠山」,而側看又似一位橫臥的孕婦,故又有「大肚美人山」之美名,從瑞金公路看又似富士山,故又有「基隆富士山」之別稱。

爬基隆山,最好選對季節。基隆山位於東北角,海風吹襲,闊葉林難以生長,山頭以芒草為主,毫無遮蔭;夏天爬基隆山, 石階陡上,酷熱難耐,無樂趣可言;冬天時,若遇寒流,則北風野勁,呼號刺骨,山頂又時處於雲霧籠罩, 登頂未必能夠看到風景。因此,最佳登臨季節以春秋為宜

0958循著石階往上走約莫5分來到觀景台,要走的步道在眼前展開,滿眼青翠山巒,雖是艷陽罩頂,但高高的天空明亮澄藍,仍然是意志盎然。

1002三叉路,左支線1395M登頂,續行石階往山頂635M

越爬越高這時回望九份,九份金瓜石已在腳下,看著山城被群山環繞,該是深幽寧靜的

基隆山與金瓜石遙遙相對,這裡是唯一能夠俯瞰整個 金瓜石地區的位置。勸濟堂、時雨中學、瓜山國小的操場;而金水公路宛如細蛇盤繞山巒間

1015抵第一涼亭天氣炎熱海風徐徐吹來倒覺清涼無比

主線步道與支線步道的岔路口。由支線步道登頂長215公尺

1020抵達第二亭,舉目所見,風景愈美。古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句話極適合形容登基隆山的心境但別在冬季來此應該是高處不勝寒。

1028基隆山(台灣小百岳006...位於台灣東北部,行政區劃屬於台北縣瑞芳鎮,標高588 尺,屬於基隆火山群,為一座侵入式火山地形之山岳。

基隆山步道擁有絕佳視野,左望有海景,右望有山景;海是台灣最美的東北角海岬海岸, 由近而遠,深澳漁港的番仔澳、八斗子的望幽谷、基隆的和平島,更遠方,有點模糊的野柳岬角,還有最遠處的富貴角; 山則是金瓜石那玲瓏可愛的茶壺山,疊嶂雄峙的半平山(半屏山),還有更遠最高處的燦光寮山。

1040下山途中遠眺,南子吝山、 鼻頭角突出於海岸,海岸瑰偉綺麗。

1105返回登山口,步行約500公尺至老街商圈,人潮壅擠,頓失漫步品味懷舊山城的心,吃了臭豆腐、芋園後,便往深弄小巷躦去,離開商圈,仍然依舊是人潮多,便離開前往鼻頭角步道。

離開九份行駛北34鄉道接台2將車停於台284.5k路旁停車場後往人行天橋續行往鼻頭角步道

三貂角、富貴角鼻頭角合稱北部濱海三角,鼻頭角 地形為一岬角突出大海,形狀像鼻,故名為鼻頭角 ,以北屬東海,以南屬太平洋。鼻頭角 規劃了三條不同景觀的步道步道,一為頭角燈塔步道,二為鼻頭角 稜谷步道,三為鼻頭角 海濱步道,燈塔步道從鼻頭國小 至鼻頭角 燈塔,是鼻頭角 步道的主線,稜谷步道則翻越岬角上的山稜後,下到鼻頭角 漁港旁的新興宮,海濱步道則貼近海岸,欣賞海蝕地質景觀。

1230從人行天橋回拍台2線鼻頭角 漁港

沿著產業道路往鼻頭國小拍照後續行

回拍鼻頭國小

海濱步道旁的地質景觀區

從鼻頭角步道海天亭遠眺山頂的軍事設施

岔路--右往鼻頭角 燈塔步道---已因岩層龜裂而封閉

第二座涼亭上拍龍洞灣

稜谷步道宛如長城般的龍脊氣勢磅礡

回拍稜谷步道廢棄的崗哨

稜谷步道下方的軍營

第二座涼亭前的岔路---取左下

最前方的山就是早上走過的基隆山

稜谷步道另一處出入口就在鼻頭社區民宅旁

鼻頭社區的新興宮在此休息喝一碗石花凍

1400回到停車場,一趟約行90分鐘,開車回程。

今日行程安排於社大秋季班:

南子吝山+南雅奇石+鼻頭角步道。

瑞芳三小+基隆山順遊九份老街。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谷關曾是台灣中部橫貫公路的門戶,貨運及觀光商旅絡繹於途,也造就谷關的繁榮, 成為台灣知名的老字號觀光景點。

這一繁華卻曾經遭到嚴重打擊。民國八十八年(1999)的大地震重創谷關, 橫貫公路西段土崩石落,公路柔腸寸斷。政府花費鉅資,總算恢復交通, 卻又遇民國九十三年(2004)的「七二水災」,公路再度中斷。 事後政府評估公路即使勉強修復,亦難以維持,於是決定封閉公路,使國土得以休養,以保護環境。

前言:

昨日完登八仙山,原想就地利之便,走出飯店即可到捎來步道,改走谷關七雄老四:坡津加山,無奈所有的心力傾注於昨日八仙山,耗盡體能虛擲,今日只想輕鬆走,所以仍然照原計畫走老么「唐麻丹山」

0636谷關風景區入口的牌樓,橫跨於公路,是谷關的地標,橫樑寫著大大的字「東西橫貫公路」, 彷彿仍驕傲的訴說繁華往事。從前車流熙熙攘攘,在此停留,大多是谷關的過客; 如今到訪的遊客,都以谷關為歸宿。

夜宿牌樓旁的龍谷大飯店。這是谷關老字號的飯店,就在谷關最主要的商店街旁。 飯店房間剛好是面向大甲溪,拉開窗簾,大甲溪及附近山水便映入眼簾。 龍谷飯店旁的龍谷吊橋,橫越大甲溪,是昔日龍谷遊樂園的入口,如今吊橋已封閉。而捎來吊橋就在大甲溪不遠的上游處。

龍谷吊橋,通往昔日的龍谷天然樂園(已封閉)。

飯店前的馬路就是橫貫公路,這也是谷關唯一的大馬路,商店及飲食小吃店集中於街道兩側, 飯店則分散於附近的溪岸,以吊橋及巷道連接大馬路。

0642遊客中心(溫泉會館)

0739郵局是捎來步道入口,全長1.3K。導覽資料有提及,「捎來」是昔日捎來溪附近泰雅族部落頭目的名字。

0753捎來步道所在的這座山,矗立於大甲溪畔,山壁直峭, 岩塊裸露,步道無法腰繞,只得直攻山頂,所以就多陡上的棧道或石階路了。拍完照大家意興闌珊,短短1.4K的休閒步道都提不起勁,說是保留體力走唐麻丹山,由此可見昨日八仙山操很大。

捎來吊橋。

上車前往裡冷部落「唐麻丹山」先經過松鶴部落,此紅色松鶴橋為唐麻丹山另一登山口。

唐麻丹 ,海拔1305公尺,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大甲溪南岸,與對岸東卯山 遙遙相望,稜線由山頂向西北延伸下至同心橋前,大甲溪在此成為一南向的曲流侵蝕而形成崩壁,垂直地層直達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No.6409,山頂展望極佳並立有解說牌,可三面環視山巒,東望八仙山 、馬崙山 ,西望白毛山 、阿冷山 ,北望東卯山 、屋我尾 山,該山名列谷關七雄的老么。

從登山口起登,約2.4公里即可登頂唐麻丹山。短短的2.4公里得要爬升700公尺,是有些難度的。因全程往返不到4小時,所以一般遊客會再順遊蝴蝶谷瀑布(蝴蝶谷瀑布來回3.2km),中間繞一個小O(全程約9.2K5-6小時)

全程除了芒草區的20多分鐘緩坡路段有日曬外,粗大的二葉松林及其他樹種提供了很好的遮蔭,再加上此山是谷關七雄中唯一擁有瀑布及輕鬆行程的優點,已漸成為一條熱門的登山路線。

唐麻丹 山步道0.9Km涼亭處,往蝴蝶谷瀑布 路段尚有坍方,目前暫時封閉中,因昨日登八仙山大家疲了乏了故今日選擇最輕鬆的走法唐麻丹山來回走  

行車路線:國道1號轉國道4號往豐原方向,至國道4號路底接台3線左轉往東勢,過東勢大橋後右轉台8線往谷關,至台826.1K右轉裡冷橋,過裡冷橋左轉往谷野會館方向,於同心橋旁谷野會館停車場下車。

台八線(中橫)26.6K處,右下接裡冷林道過裡冷橋,至谷野會館前的圓環停車場下車,過同心橋(小車可過同心橋停放於停車場),過橋左轉30公尺,取右續上。

084026.4k裡冷部落右轉下紅色的裡冷橋接裡冷溪林道,往谷野會館方向0.6K至谷野會館前的圓環停車場下車過同心橋.

0848左上方有登山木椿的石階即是登山口(684M),一開始就是石階步道上稜線的緩陡上路徑,管理單位把路徑整理得相當好,哩程木樁每隔0.5K就設有一座

0901短短2.3K路程要上升700M其陡峭可想而知沿途陡上的地方都設有繩索供攀爬.

09080.5k處有一小平台可休息,左下方為大甲溪,對面是東卯山,也可看到谷關大道院.及登山口裡冷部落

0923仰望似乎無盡頭的陡坡,一夜未睡,頭昏腦脹欲作噁。

09390.9k涼亭,休息10分,等大家到齊(此涼亭上唐麻丹山再下至蝴蝶瀑布三叉路口再回涼亭形成o型路線),涼亭左方往蝴蝶谷瀑布3.2k,先取右1.3K直上唐麻丹山。

10191.5k---1.7k進入芒草緩坡,見岩塊散落於步道上稍事休息.

完美的阿冷山縱走白毛山稜線。

10292K就是唐麻丹山快到了身體極為不適在此休息瑞琴替我刮痧身體輕盈許多奮力最後一段陡坡

10552.3K,唐麻丹山,H1305M,三等三角點,360度的展望,在此午餐

今日餐點:南瓜米粉、餛飩魚丸、蔬菜肉絲麵。

大家各自開心拍照、騷首弄姿於百媚生嬌、笑顏如花,或是妙趣橫生於兩眼對望間,最純真的相處,單純的快樂與共,感謝大家給的歡笑、快樂那麼多!

唐麻丹山海拔1,305M,三等三角點No.6409谷關七雄中排行老么,北鄰大甲溪,與對岸的東卯山相望

1215餐畢,團拍後原路下山。

1357返回登山口。


 1415全員換裝妥,上車回程。

天冷買枝仔冰〜東勢水果集散中心〜卓蘭永安喜餅。

1700公館棗莊用晚餐。1815

1845返回頭份。

二天行程結束,依慣例篩選相片、寫紀錄,進行間恍如當時情境重現,看著每一張相片中的你、妳,是活蹦亂跳、或疲憊不堪、或奮力向上登頂路、或小心翼翼踩踏下坡,那認真地背影是最美的風景,大家互相支持、包容、協助,是每一趟行程最大的動力,不敢懈怠的是….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感謝、感動、感恩!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仙山 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屬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管轄,是台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八仙山 屬於雪山山脈白姑山系,海拔約在7501100公尺,因海拔最高處約為8000日尺(2336公尺),原欲稱為「八千山」,後以「八仙山 」稱之;登上八仙山 國家森林遊樂區可眺望玉山、能高山 與奇萊山 等連綿不絕的山巒,總面積約為10多公頃,有十文溪、佳保溪兩條溪流貫穿園區,八仙山 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豐富的芬多精林場和名泉的所在

八仙山標高2,366M,舊小百岳#045,位於台中縣谷關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內,是谷關七雄中的老大,也是谷關中級山群的最高峰!

從八仙山登山口一直到最高點的涼亭雖只有短短的6公里,但落差將近有1,366M,其陡峭山路令來過的人難忘,沿途展望不佳,惟全程大多在二葉松林內,曬不到太陽,空氣好,再加上山徑整理的很好,完全不具危險性,適合健行或體能訓練。山頂無水源,應攜帶足夠水量!往返約6-8小時。

交通路線0500 頭份李科永圖書館三義交流道南橫公路卓蘭大橋抵台3號省道東勢大橋左轉東勢接中部橫貫公路和平白冷發電場(有冰棒及40年老肉包)白毛山登山口谷關大道院東卯山登山口)〜松鶴橋八仙山另一登山口麗陽山訓營區屋我尾山登山口)〜33公里處的篤銘橋,右轉入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往左即抵谷關)

0808 達八仙山收費口(團體票100元、全票平日100元、假日150元、志工及65歲以上老人優待票10元、大小車100)

0815 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第一停車場,建有遊客中心、洗手間、冷飲販賣機等設施在此整裝領取公水、分配公糧。

0820活動筋骨後,沿車道出發,左階梯步道緩上。

0828清風亭

0830第二停車場沿小木屋階梯上

0831叉路取左往靜海寺260M

0839靜海寺登山口(標高980M)區分上下兩條步道,上方往八仙山,下方為列屬台灣百步道之一的八仙山林道,取上方之林道開始之字型之上坡路段。

甫出發立即面對爬坡氣喘吁吁之際,唯一的安慰是夏天蟬叫聲,悅耳舒緩沉重的腳步。

0913<1>哩程椿休息。(35分走1k,就知道有多麼陡!)

0942<1.5>哩程椿。提供木椅休息,稍上為佳保台三叉路口(可前往佳保台山200公尺,H1,405M,來回25分鐘不取),取左續行

0952<1.7>哩程椿。第一座涼亭(已倒),此段在稜線上緩行,稍為鬆口氣。

1043<3>哩程椿。有木馬道看板及以前運送木材的木馬棧梯。

1100 <3.5>哩程椿。第二座涼亭,休息5分鐘後續上,漏空處是為懸崖路段,此處才有展望,可看到山下的十文溪、佳保溪。


1133 4K-4.5K是平緩的二葉松林(&高山杜鵑純林),走在鬆輭的山路上,很是舒服。

稍後一段杉木林平緩幽靜緊繃的筋骨適得其所

1214 <登山口5.3&八仙山主峰1.7K>哩程牌。開始全線最累人的上坡路線。木板、樹根、箭竹林交替的緩陡上路段

穿越箭竹林無盡的階梯陡坡讓人舉步維艱吃進苦頭謝謝瑞琴與我交換背包

已部分損壞的階梯木棧道,小心爬升。

5K處,由網路資料所知,讓很多人卻步撤退的路段,確是不容小覬。

1215流籠遺址,續行是全線唯一的200公尺下坡路段。

1218下切到魔法森林,整片的樹林舖滿了綠色厥類植被即將登頂的喜悅支撐著毅志力作最後爬升。

1220<5.5>哩程椿最後陡坡雖然精疲力盡仍然要做最後努力

 1239八仙山(H2,366M2-1547),亳無展望、沒有水源,有一涼亭,在此休息享用中餐。今天午餐菜單:南瓜麵疙瘩、貢丸水晶餃、羊肉羹麵、肉絲蔬菜麵。

1355欲拍全體照時天德一家三人登頂真的太棒了今日共27人登頂成功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在不同的年紀,不停去修正編寫自己的人生意義,對愛登山的人,或許完登谷關七雄是個目標,而登八仙山應該是自我挑戰、自我滿足的一座山。

攻頂,不是爬山為一目標;比登頂更重要的事.…..下山。

1455回第二座涼亭休息10分。1505

16101K處竟然下起滂沱大雨穿上雨衣續行最後的下山一段路才知是多麼陡似乎走不完的路

1650回靜海寺登山口。

1745最後一批人員下山辛苦天德莉貞來玉杜總了謝謝你們

1800夜宿谷關龍谷飯店

 今日行程,來回13.2K,爬升落差近1500M,費時含午餐全、休息共9小時,全員共32人,27人登頂成功。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羅湖位處南勢溪上游,是一四週為山巒所包圍的高山凹地沼澤湖泊,行政上隸屬於台北縣的烏來鄉,但由於登山者均由宜蘭大同鄉松羅村或玉蘭村溯溪攀爬而上,故列為宜蘭名勝。松羅湖身處雪山山脈叢山峻嶺之中,標高約1300公尺,平常湖面總有一層薄紗般的雲霧籠罩著,如同一位害羞的少女,如夢似幻,始終無法讓人看清全貌。由於氣氛清純、飄緲迷濛,景致之美有若仙境,因此許多人均稱之為「夢幻湖」、「十七歲之湖」。由於四周被山巒包圍,自成一個小盆地,四周山頭混生著雜木林及闊葉針樹林,林相豐富。由於常年低溫,使樹上掛滿了地衣,宛如綠色的披風,垂在松羅湖的肩上,使松羅湖更顯得寧靜而神秘。此地常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候鳥群常遷擇這裡避冬,這時松羅湖水量充沛,陽光照射湖面時,湖面倒映著七彩暈影,彷彿十七歲少女紅暈敷面,醉意迷人。

松羅湖位於雪山山脈北邊,是南勢頭溪的源頭,三面為高山峻嶺環繞,位置十分隱密,因位處高山山谷中,湖面經常蒙著薄霧,繚繞的雲霧如夢似幻,令人難以窺見湖的全貌,因此有「夢幻湖」、「十七歲之湖」的美稱,景觀獨特且迷人。登山口位於玉蘭茶園上方(670M),至行程最高點海拔1307M後,再下切至松羅湖(1240M)欣賞美景。

0547早安!茶香園民宿早餐。

0614離開茶香園民宿,由民宿旁台七線98.5K右轉上山一路循「本覺」指標上開→雅廬民宿→玉蘭茶園→大水塔登山口停車場。約行本覺路5.7K可抵大水塔登山口。

0638大水塔登山口,停滿車輛,想必昨夜的松羅湖畔紮營的山友眾多。

0642舊登山口已經封閉,自2016年起開始由新登山口進入,新登山口需再多步行產業道路約10分鐘才會抵達。

0648新的登山口,步道上每100公尺有一個黃色反光標。一開始石路向上。

0653進入原始路徑,緩坡,登山口的小黑當領隊,跟隨我們入山。

0700步道雖然轉為平緩,但路面泥濘,我因為沒穿雨鞋,忽左忽右、閃東閃西免得褲管上都沾滿了泥巴,還要小心地上溼滑的樹枝,雖然不陡但一點都不好走!

07381.8K平台休息區,休息。0742

0758來到2.4K有著水龍頭一大片空地,此地就是水龍頭營地,也是這個步道上的最後水源地。

此亦為第一營地、水龍頭休息區(水龍頭之水終年不止),右有路往南拳頭母山。0805

0817岩壁區,繼續陡上路難行。

0842碰到第一批下山的山友,開心道早安,發現竟然是碧珠,好開心!

0846鐵牌營地,喘口氣後繼續向前進,前方出現一個像是沼澤佈滿青苔。

離開水龍頭營地後路段越來越陡,不時要拉繩陡上,而且泥濘溼滑的路段,讓每一步都變得更艱難,中途還有一段陡峭的大石壁,一定要小心腳步,避免滑倒。

0926巨木區,續行進入亂石區。沿途看到好多的野牡丹花開了,在一片陽剛綠林裡,顯得特別柔美。

石壁區,路徑濕滑,小心奕奕通過!

途中陸續碰到好多熟識的朋友,有嘉峰、秀美、梅英、玉霞,感覺特別親切,居住苗栗,竟會在宜蘭深山裡相遇,真的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呀!

1007最後一段岩壁攀繩區陡上。

1031極盡艱辛,終於上到最高點「十字越嶺鞍部」,右往拳頭母山,左往巴博庫魯山,直下松羅湖。山友告知再往下走600公尺,就可以看到松蘿湖啦!

往下切的石頭路,山友告知昨天午後雷陣雨,他們走此水路到松羅湖畔。

1045松羅湖(H1224M),湖水滿潮,景色怡人,湖面波光粼粼,湖水輕漾著美麗的波紋,山巒映水面,兩相依的和諧畫面,令人陶醉不已,忙著拍照,忘了要煮午餐。

開心地拍照,雖然17歲已遠,仍然要保持一顆快樂、知足、無所求,在山林、水澗裡,遇見最純真的自己,自己知道在歲月中不迷失自己。

自戀不是病,是疼愛自己的方式,不在乎容貌變化,只問是否仍然愛自己。

松蘿湖海拔高度約 1300 公尺,位於南勢溪上游,宜蘭縣大同鄉松蘿村西北方,台北、宜蘭縣交界處,雪山山脈北段拳頭母山西南側。是個稀有的沼澤湖,平常總有一層薄霧籠罩讓人無法看清全貌,恰似含羞帶怯的少女,因而又被稱為----十七歲少女湖。

湖畔巧遇二位超馬選手,昨天他們已15小時完跑南湖大山、審馬陣山、南湖北山、南湖東峰,喜見山友從南湖群峰來,欲問我的百岳:中央尖山,是否別來無恙!

戀戀松羅湖,依依不捨終須別,待我下次在訪時,一定要換裝以不容風貌接迎我,讓我看見四季不同風情的妳,一言為定!

1215離開松羅湖,短短的一小段爬坡,再次揮汗。

12285十字鞍部(H1308M)

1358第一營地、水龍頭休息區。在此休息1410

1458返回登山口。

1510大水塔登山口停車場。

走過的路,看見的美麗,一定要帶你、妳去親身經歷,所有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