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匆匆歸去兮 復又傾盆而降臨
惜花更怕雨來打 花正盛華且留住
客留簷堂下 閒情最苦
離去雨簌凋 斜陽正在
新竹五指山,位於北埔、竹東、五峰三鄉鎮的交界,山峰連綿起伏,宛如五指,因而得名。民國90年,五指山風景區由觀光局劃入參山國家風景區(參山指八卦山、梨山、獅頭山)中。
自古以來,五指山即以山形險峙,氣勢雄壯而聞名,清代的《淡水廳志》將其列為全淡八景之一,號稱「指峰凌霄」,而又以「五指連雲」被列為「塹南八景」之一。
山頂的腹地寬闊,視野展望極佳,遠眺新竹平原方向,由左而右,由近而遠,峨眉、北埔、竹東、新竹、竹北,盡收眼底。
日據時期,五指山獲選為台灣十二名勝之一。五指山很受山友喜愛,被列為台灣小百岳,亦被入選為台灣百大名山。
新竹五指山坐落於新竹縣北埔鄉、竹東鎮和五峰鄉的交界處,由北埔的五指山公路遠觀之,其形似右手掌背的五指並列,因而得名,由左而右分別為拇指峰(H 980m )、食指峰(H 1041m )、中指峰( 1061m )、無名指峰(H 1047m )及小指峰(H 1021m ),市面的交通地圖及藍天隊的登山圖均以此順序標示,但近年新竹縣政府整理步道後,五指山步道的標示順序剛好相反(以左手掌背觀之), [以下資料仍以步道上之標示為準]。
五指山的主峰為中指峰,海拔1061公尺 ,山頂有二等三角點#1116基石及省政府頭前溪水源保護區基石,視野佳,五指山為臺灣十二名勝景之一,名列台灣小百岳#031,同時林宗聖前輩亦將之納入台灣百名山之一,五指山腳下寺廟林立,較具規模者有灶君堂、盤古廟、玉皇宮、觀音禪寺等寺廟,終年香煙鼎盛。
五指山地區主要有五指山登山步道(由竹林禪苑登山口經拇指峰、食指峰至中指峰)及五指山橫向步道(左方入口為玉皇宮商店區的入口處,右方出口為竹林禪苑上方叉路口,途中可通盤古廟、中指峰鞍部或拇指峰)。
拇指峰平台(H 1021m ),無基石,無視野,這裡有標示牌: 980M。
食指峰山頂(H 1047m ),無基石
五指山中指峰山頂(H 1061m ),旁有二等三角點#1116基石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水視野佳。可遠眺北埔、新竹和竹東。
無名指峰山頂(H 1041m ),林中無視野,續直走下急陡坡,左側為山崖峭壁,但安全無虞。
小指峰山頂(H985/980),無基石,平台有木條休息椅,視野不錯,直走可往上坪山及瑞峰上坪國小(路途遙遠難走)。
猴洞步道:從觀音禪寺出發,走石龜步道20分鐘後,可到猴洞步道,再走15分鐘連結橫向步道,橫向步道有大石壁和原始森林,景致宜人,可再連結登頂步道,登上海拔1061公尺的五指山山頂,登頂步道較有挑戰性,需評估體能。4條步道相連全長約5、6公里,來回約4小時。
行程計畫:
竹林禪苑→五指山登山步道→拇指峰→食指峰→中指峰2.5H午餐→無名指→小指峰→無名指峰→中指峰→稜線鞍部叉路口→五指山橫向步道口→玉皇宮
實際行程:(因雨登山路徑濕滑)
0920玄光琉璃塔、觀音禪寺→9:30金龜岩步道登山口→1010金龜岩→10:30猴洞步道鞍部→1100一線天岩壁→1120五指山橫向步道口→1200竹林禪苑午餐1300→1320仙洞步道→1410玉皇宮→1450上車回程→1610李科永圖書館
觀音禪寺位於新竹縣竹東鎮瑞峰里4鄰94號,創建於西元1910年,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地處台灣十二勝之一,五指山、中指山麓手掌中心。民前二年,甘乾真在此地初用茅棚搭建了觀音寺,後由陳煥霖予以改造成磚木瓦房。
迨至民國四十一年,彭達貴、詹昭河、徐達通、張阿生、郭生定等位籌資重修,建大雄寶殿供奉西方三聖。
於民國七十年完成二樓三寶殿,供奉三寶佛。殿壁浮雕釋迦度五眾、太子幼時山中學藝、迦葉求度、太子得遇沙門、菩提道中伏群魔等應化事蹟圖,殿堂屋頂琉璃光彩、金碧輝煌。側廂有餐廳宿舍,供善信膳宿。
金龜岩步道(或稱石龜岩步道)由觀音寺旁起登。
早上竹南出發時,竊自暗喜終盼得無雨的日子,然自登山口欲起登時,又見滿山小飛俠。
金龜岩步道是民國100年(2011)年底才整修完成的一條步道,因位於五指山觀音禪寺的後山,所以又稱「觀音寺步道」,可以銜接猴洞步道,通往五指山的受北宮。
玄光琉璃塔
金龜岩步道長約640公尺,猴洞步道長約800多公尺,合計約1.5公里,步道不長,而風景優美,途中有金龜岩及一線天奇岩,成為五指山一條頗為熱門的步道。
繞過路旁的巨石後,步道即轉為上坡路,步道雖然僅長600多公尺,但相當陡峭,沿途鋪設石階及木板棧道,幾乎一路陡上,走來頗費體力。
抵達步道終點的休息鞍部。左邊有岔路,續行30公尺,有一塊龜狀的巨岩,被稱為「石龜岩」,因岩石覆滿金色苔蘚,所以又稱「金龜岩」。
猴洞步道長約800多公尺,每一百公尺設置一座石雕猴像作為里程指標,石猴表情各異,饒富趣味。
一線天長約三十公尺,壁面峭直,宛如神工鬼斧,一刀闢切而開。穿過一線天,接著步道又鑽過一處岩洞。
步道終點,遇左岔路,為五指山橫向的山腰步道,可通往竹林禪苑及五指山登山步道。續沿著步道下行,即接土路及產業道路,續行約七、八分鐘,抵達受北宮,接五指山產業道路;左往玉皇宮及灶君堂,續往五指山橫向登山步道。
抵登頂步道、橫向步道、竹林禪苑三叉路,右下切往竹林禪苑。
雖晴雨無定,午餐時間大家談笑晏如,分享著彼此的水果、點心,分享是一種快樂﹗
本班資深凍齡的美魔女。
︽錦村大哥:飯盆頭 ︾我們都是一家人
笑得多開懷呀﹗帥哥美女
解說:灶君堂歷史最悠久,創建於光緒年間,主祀灶君。灶君就是俗稱的灶王爺,道教信仰中掌管廚房的神祇。
灶君堂,日治時期至40年代一度也稱「雲光寺」,是台灣地區三座以灶神為主神之廟宇之一。每年農曆八月初三灶君爺誕辰日及11月初六日盤古爺法會大典日是年度盛典,是日來自全台各地的信徒蜂擁群集,人山人海,鄰近村民自行製作客家點心-米篩目、炒米粉、竹筍粥一擔擔挑上山,以支援廟方供給香客食用,場面十分盛大,五指山道上,善男信女,絡繹於途,為灶王爺慶生,甚多是來自全臺各地,年年如此。 本堂的創建年代,為1905(明治38年),創建人楊木生先生,原為北埔庄人士,其父入贅草山庄(現寶山)何屋,木生從父姓,少年從事補鍋行業因手藝高超生意興隆,四處奔波應接不暇。 楊木生婚後生活無虞,前往五指山山腰荒地與胞弟何乾鼎一同在今灶君堂一帶開墾,搭建簡便茅屋(打林寮),並於寮內奉祀自己的行業神「灶君爺」以祈求護佑墾荒平安,後來不斷有山下村民傳來,在夜間時常聽到打林寮一帶發出鑼鼓聲,和發出光芒四射,彷彿神仙在此作樂的傳聞。居住北埔的地理師鍾清泉居士某日至此五指山第四指山腹處,稱羡此地為鐘靈吉穴,建議木生兄弟搭建灶君廟於此,即以就地取材方式,取材於當地木料興建屋頂以茅草覆蓋,台灣第一座奉祀灶君爺的廟宇就此誕生,由於神威顯赫,盛名傳遍全台。
午餐後出發前往仙洞門步道,由助教為全班講解植物生態與種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