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德水庫原名後龍水庫,位於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後龍溪支流老田寮溪上,主壩為土壩,壩高35.5公尺,有效蓄水量為1470萬立方公尺。

從民國41年成立明德水庫設計勘測隊開始,民國556月開工到民國595月完工,均由台灣省水利局辦理;目前由苗栗水利會管理,主要供應苗栗地區農業、工業用水,及部分民生用水。

『明德水庫』座落於頭屋鄉明德溪中游。明德溪原名老田寮溪,是後龍溪的重要支流之一,源出於獅潭鄉和興附近山區,沿獅潭縱谷北流,至永興折向西行,切穿八角崠山脈,經明德、象山,在頭屋西北角龍頸潭納入後龍溪。

明德,舊稱老田寮,又名老籐寮,昔日該地山區盛產黃籐,墾民進入抽籐,建小寮以居,遂以明其地。明德地區的大規模拓墾,始於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廣東鎮平人黃生亮、林庚西、謝捷三、湯燕義等人,組織拓墾集團,進入老田寮、茄苳坑實行墾殖。後來黃生亮之孫,由龍潭採取茶苗,在老田寮山坡地栽植,而成為今日聞名全省之明德茶〈昔稱老田寮茶〉的創植人。

   臺灣光復後,政府更改不雅地名,經地方人士張東水〈前任苗栗縣長張秋華尊翁〉建議以地方上之明德宮廟為地名,老田寮因而更名為『明德』。水庫落成後,亦由『後龍水庫』改稱為『明德水庫』。分內潭和外潭,其中間有一小島,佔地 3 公頃,叫日新島,島的兩岸各有一座吊橋,銜接環繞水庫的北岸公路和南案公路。是一多元性的風景區,公共設施完備,適宜垂釣、烤肉、露營、踏青等,是社會大眾休閒遊樂的最佳選擇。

登山常識:迷路急救

1.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台電所屬的電線桿或變電箱上,都標有兩排9  11碼由英文、數字所組成的「電力座標」,民眾一旦登山受困或迷路,只要向救難單位報出電力座標,救難人員! N可依此尋人,宛如「另類的GPS」,英文與數字都代表方位 (如圖示K5857BA75! D7003ED1358D7003EE90)登山迷路時,在偏遠山區沒有地址,身上也沒帶衛星定位裝置,受困地點不明,入夜後山區溫度又會陡降,此時請冷靜查看附近有無電線桿或變電箱,報案時讀出藍底白字的  9碼或  11碼電力座標(如圖示 K5857BA75D7003ED1358D7003EE90) ,在原地待援。消防署目前全力推廣電力座標概念,全國各消防局勤務中心均已訓練種子值勤員,能立即透過電力座標比對出正確位置,所以民眾危急時,只要找到電力座標,報出兩排英文、數字編號給救難單位,在原地待援即可。

2.保持冷靜 剛發覺迷路時,通常距離原路線不會太遠辨明方向後,退回最後可辨認的地方,等待救援。並做好記號,可寫字條、折樹枝、排石頭、等待救援,或大聲叫、吹哨子、起火燒狼煙(要注意安全不可把山燒了)

3. 當迷途時最忌諱往下切,人的慣性高百分比迷途後都是往下切,最後陷入險地而讓搜救人員找不到失之人。因為下切時常會遇到斷崖峭壁,下去時很容易,當想要再上來時就已經疲力歇,沒有力氣回程而困死山區。

4. 郊山怕毒蛇之因應之道;遠避繞行、虎頭蜂攻擊之因應之道;遇上時採快跑閃躲,巡邏蜂不可拍打驅離。

※(避開時要特別注意蜂巢方向,可由牠飛行方向判定,大致虎頭蜂牠攻擊範圍為150M之間的跨距)。

5. 記得小背包不要離開我: 1.小背包 2.雨衣 3.行動水 4.行動糧5.頭燈(備用電池) 6.御寒衣 7.打火機等(裝備注意防水)

爬山的三大益處:爬山既是人對自然的親近,也是對自我的挑戰。當你腳踩頂峰“一覽眾山小”時,就會享受到回歸自然的喜悅,平添征服自然的豪氣,而這種感覺對於深受“現代文明病”困擾的都市人無疑是最好的“保健品”。當您漫步在青松翠柏間,更是開闊胸懷、愉悅身心的極佳方式。

1、親近山峰,呼吸新鮮空氣。人們都⋯⋯希望自己活得快樂健康,希望自己能經常去爬山,登高遠眺。下決心去爬山,首先得征服自己,打消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只要跨出了第一步,你就會開始對爬山感興趣的。

2、鍛煉腳力,鍛煉心肺功能。俗話說:“人老腳先衰。”人的腳有勁,就能跑能跳能走,就不易衰老。就練腳勁來說,爬山的效果最好。研究發現,爬山對腳勁和心肺功能的鍛煉,要比長跑和游泳似乎更有效,更易行。

3、磨礪意志,開闊胸懷。爬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上去後,還要一步一步走下來,確實很辛苦。可是,當你爬到山頂,當你征服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時,你會感受到無比的興奮、快樂和滿足。爬山能讓你感受到歷經艱難達到巔峰後的獨特境界和樂趣。

癌細胞如何變回正常的細胞:

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皺皺縮縮的細胞,藉由

1.樂觀:例如和志同道合登山隊登山大家談天說地嘻嘻哈哈。

2.補氧:登山會喘氣且滿身流汗乃最佳的補氧及排毒運動,藉由灌氧,皺縮的細胞癌 可像氣球打氧一樣,膨脹回來,成為正常細胞。

3.偏素食:五榖雜糧加蔬菜可改成鹼性體質及排毒。

全班:44    實到:32    今母親節   謝謝班員踴躍出席

永春宮座落於明德水庫上游的一座小島上,創建於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民國四十九年曾經奉內政部審定為古蹟,由縣政府列管維護。

其建廟緣由相傳為道光年間,粵東墾民羅育光兄弟五人,由原鄉浮海來台,初至苗栗田寮庄,繼墾殖於仁隆,並在目前宮址所在的「石凸仔」奉祀觀音及關公,後因與人發生爭執,廟被火燒一空。

咸豐十年將地夷低一丈後重建,並定名為「海棠宮」,當時正值瘟疫流行,鄉民無處求醫,該宮的靈方,救人無數而香火日盛。光緒二十七年(一九0一)重修,更名「永春宮」。

眺望南岸: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雲飄渺

回眸永春宮:紅樓花艷樹高低    濃妝淡抹總相宜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蘭州停靠岸  何時再遠行﹗歸來?離去?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繽紛色彩有你有我;鄉野風光共相隨  行路無寂寞

『普光寺』創設於民國30年〈西元1941年〉,開山祖為智心尼師。智心俗名謝差妹,明德村人,相傳智心隨72歲祖母吃齋禮佛,因隨祖母師父雲遊經過此地,發現山中有清泉湧出異常甘甜,認係仙水可治百病,乃取水回家為父飲食。父親痼疾竟霍然而癒。因此遵從父命長大後至此建寺奉祀觀音菩薩,故於18歲即出家於獅頭山勸化堂修行;31歲時,返此自建茅房安奉佛祖,後來因有路人經過此間突然患腹痛之疾,即以香灰和泉水飲之立即痊癒,自是此靈泉仙水名傳遐邇。

今結緣適逢浴佛節  住持邀請欣入齋堂  心中有佛滿口馨香

在鄉公所及縣政府支助下,該寺在左右護龍山稜上,闢設登山步道,分別為北長城步道水寨下古道。山頂建有觀音亭及羅漢亭,供登頂之信士遊客休憩之用。

『普光寺』一樓正殿為大雄寶殿,供奉華嚴三聖─觀音、文殊、普賢;二樓正殿為大雄寶殿,供奉三寶佛─釋迦、阿彌陀佛、藥師佛;三樓為藏經閣。

濛濛殘雨人匆忙   花自飄零水自流

暮煙千嶂  漁人垂釣  魚蝦可願上勾?

無妨   無妨   擁得滿懷好山好水﹗ 

微雨從東來;煙波江上使人愁         空山新雨後;孤雲旅人獨去閒 

祝福天下親愛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愛妳喔﹗

(相片提供:謝謝靜華   惠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