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屹立於新竹縣北埔、竹東、五峰三鄉鎮間,主峰海拔1065公尺指峰凌宵,立峰遠眺南可眺玉山主峰,北望大屯、觀音,山巒參差桃竹苗地區風景盡收眼底,早晨立觀日出氣象萬千,晨鐘暮鼓山靈毓秀,每至午後風起雲湧,須臾間雲霧隴罩,立身山中仿如置身雲端偏偏飛起,傾刻間雲霧散去,霞光萬丈遠山漁火,炊煙裊裊相互輝映如履仙境,成為了著名的佛山勝地。於民國168月排名第七位,獲選為臺灣十二名勝景。

早晨立觀日出氣象萬千,晨鐘暮鼓山靈毓秀,每至午後風起雲湧,須臾間雲霧隴罩,立身山中仿如置身雲端偏偏飛起,傾刻間雲霧散去,霞光萬丈遠山漁火,炊煙裊裊相互輝映如履仙境,成為了著名的佛山勝地。

五指山灶君堂清光緒年間,地理師鍾清泉居士與開山主持楊木生居士,看中此地為鐘靈吉穴,遂搭建泥屋五間,奉祀灶君爺 ! 而後神威顯赫,香煙鼎盛,故稱之主祀九天司命真君即灶君爺,左旁從祀倉頡聖帝、太陽星君,右旁從祀神農大帝、太陰星君,左側從祀地母娘娘與金母娘娘,右側從祀陰陽司公。民國8年,鍾居士再度指點,於堂後腹地,搭建盤古廟一座,供奉開天闢地盤古爺。

民國59年五峰寺成立,供奉自印度來臺之釋迦牟尼佛及諸方菩薩。民國63年於灶君堂左側興建玉皇宮,主祀南天文衡帝君,左旁從祀孚佑帝君,右旁從祀司命真君,左側從祀太上道德天尊,右側從祀孔子至聖先師,諸神合祀。從此五指山建設抵定,成為今之規模。

日期2012.04.12  星期四    天氣多雲時晴

人員羅仕逢老師   黃國樑上校   張榮福警官   羅智輝    黃秀李

於正午時分來到南庄遊客中心前

0730於興華高中前集合 木棉花開啟年少歲月的民歌記憶

苗栗縣境之三層疊翠

沿台3線往珊珠湖騎行

進入北埔鄉由北埔郵局前接竹37線往北埔冷泉

已屬罕見之洗衣坑

叉路往五峰 上坪  北埔冷泉

北埔冷泉位於北埔鄉外坪村,距北埔市街七公里,竹三七號縣道往五指山途中,從北埔至冷泉沿途屬丘陵地形,山巒起伏,饒富變化, 每屆秋末冬初,河床兩岸,遍開芙蓉花,絢爛奪目;溯溪而上,雋刻在岩壁上的「冷泉」二宇驀然映入眼簾,此地便是名聞遐邇的冷泉所在。

老當益壯的羅老師們......

冷泉乃稀世珍寶,全台灣只有二處(另一處在宜蘭蘇澳),北埔冷泉屬碳酸泉,冷泉屬於特殊碳酸與硫磺共生泉,冷泉水由地底滲出時就帶著鹹味與重礦物質,而這些豐富的礦物質都具有多種健康的功效,但泉水因為含豐富礦物質與硫磺,且冷泉水經太陽曝曬後逐漸轉為黃褐色,並逐漸沉澱於水池底部,因此獅頭山管理中心每週都會進行兩次的刷洗與放水工程,在刷洗後補滿水位時就會將刷洗後的雜垢溢流出來,此時冷泉的水質就會變得清澈乾淨。

綠油油的植被 生機盎然

連續彎路陡坡 稍有不慎即中箭落馬

爬坡暫時歇緩 抵登山口 好戲在後頭  連續1.5K髮夾彎陡坡

財神爺廟前 張榮福:叫我第一名

上校拜訪老友 在此泡茶歇息

五指山灶君堂清光緒年間,地理師鍾清泉居士與開山主持楊木生居士,看中此地為鐘靈吉穴,遂搭建泥屋五間,奉祀灶君爺 ! 而後神威顯赫,香煙鼎盛,故稱之主祀九天司命真君即灶君爺,左旁從祀倉頡聖帝、太陽星君,右旁從祀神農大帝、太陰星君,左側從祀地母娘娘與金母娘娘,右側從祀陰陽司公。民國8年,鍾居士再度指點,於堂後腹地,搭建盤古廟一座,供奉開天闢地盤古爺。

民國59年五峰寺成立,供奉自印度來臺之釋迦牟尼佛及諸方菩薩。民國63年於灶君堂左側興建玉皇宮,主祀南天文衡帝君,左旁從祀孚佑帝君,右旁從祀司命真君,左側從祀太上道德天尊,右側從祀孔子至聖先師,諸神合祀。從此五指山建設抵定,成為今之規模。

離開灶王爺廟  往南庄續行

綠蔭大道  在此等候羅老師及小折

美麗山景在眼前延伸 空氣清新 令人神清氣爽 無疲倦感  百分百的幸福

續行南庄東河 非常棒的單車路線 值得您再三騎乘

進入南庄老街 月內登山  單車 已不知經過幾回 幾近麻木

於南庄市場用餐完畢 回程

 接台3線 榮福兄與羅老師取道永和山水庫回竹南  我續行台3線往三灣方向

斗煥坪軍營前叉路  往頭份

興華高中的木棉花落英   於下午245分返家

經典畢業歌曲 

 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

沈沈的夜徘徊在木棉道,輕輕的風吹過了樹梢。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那是去年夏天的高潮;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那是夢裡難忘的波濤。

... 愛情就像木棉道,季節過去就謝了;

愛情就像那木棉道,蟬聲綿綿斷不了。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01年苗栗社大春季【古道趴趴走】教學講義(101.04.08-2

課程:高天高山走向天湖山O型走                   講師:黃秀李

交通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往三灣方向接台3線行駛→往南庄方向接124甲縣道→經南庄大橋→左轉往東河村方向行駛→苗21縣約5.5K處右轉往「向天湖」即可抵達。

向天湖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是一群山翠嶺圍繞的山間盆地,海拔七三八公尺,東南隔光天高山稜脈與鹿場為鄰,西南邊接連蓬萊村,西北面山下是南江村、東河村。光天高山為加裡山脈此段的一條支稜,東側受大東河的切割侵蝕,峭崖壁立;西側則山坡平緩,稜脈較寬廣。向天湖位於西側山腹中,盆地內梯田廣布,周圍杉林、雜木、桂竹林立,綠意盎然,又因地勢較高,每逢冬春之際,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有如人間仙境。

向天湖盆地底部,相傳幾百年前,原是一處湖泊,湖中魚類繁生,昔人因見該湖仰向天空,而取名「向天湖」,亦稱「仰天湖」。後因大東河支流向源頭侵蝕,切穿湖岸,湖水流失,留下土壤肥沃的湖底,移居此地的原住民,將其闢成耕地。近年政府將溪谷築堤儲水,向天湖又回復舊觀。

本省原住民分九族,賽夏族約三千餘人,分布於新竹縣五峰鄉者是「大隘群」,散居在頭前溪上游山區;居住於苗栗縣境者為「東河群」,以南庄鄉東河村最多,南江、蓬萊及獅潭的百壽、永興也有零星分布。居住於向天湖的原住民為賽夏族,約在一百多年前,由大東河移入,台灣光復之初,一度達六十餘戶,近年因交通不便及社會型態改變的衝擊,居民外移多,目前有二十餘戶人口約兩百餘人,是賽夏族中的最大部落。

賽夏族原住民往昔受人多勢眾的泰雅族壓力,又有漢人向山區拓墾,不但活動空間縮小,且其固有文化,也消失得極為迅速,目前兩年一度的矮靈祭,可說是最原始、完整、純樸的民俗祭典,也是賽夏文化保持最完整的僅存碩果。

(註一)根據原住民的神話傳說,古時候,賽夏族和身材矮小的矮人族,隔大東河而居,矮人雖矮小,卻臂力驚人,且長於巫術,亦擅長農耕技術,常教導賽夏族耕種,每當稻粟成熟時,必請矮人前來點檢穀物結實狀態,並共行祭祀,以卜豐收。只是矮人性好女色,常調戲賽夏婦女,或用巫術迷誘。族人受其辱,而心生報復,然正面衝突不利,乃以偷襲方式,在一次祭典時段的休息中,襲擊成功,殺了矮人,未死的矮人則逃向東方,此後賽夏人雖復了仇,但稻粟不再豐收,族人為慰藉矮靈,乃舉行矮靈祭,因復仇大計為朱姓頭目主謀,所以由朱姓族人主祭,時間在稻熟後的農曆十月中旬,並向東迎祭。祭祀分六天三部分,即迎靈、娛靈、送靈。娛靈又包括延靈、娛靈、謝靈三小段,各佔一晚,目前供外界參觀者,僅此部份。

抄自苗栗縣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補充教材

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行程安排

0800李科永圖書館0900214.0K處集結車輛0930向天湖光天高山登山口1030越嶺線1045光天高山1100往向天湖山1140向天湖山1200鞍部叉路午餐1300往向天湖部落陡下→1330叉路取左往向天湖部落→1430登山口→環湖一周→1500上車回程

【聯合報╱賴育民/大林慈濟醫家醫科主治醫師

春暖花開,正是賞花踏青的好季節。不論是普通的行山,還是戶外探險,避免登山賞花敗興而歸,有些基本裝備不可少。

 雨具:春天天氣說變就變,出外旅遊,尤其是前往阿里山等中、高海拔的山上時,應準備雨衣或雨傘等雨具,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氣候,避免淋濕著涼,在高山上甚至面臨失溫凍死的危險。

備用衣物:最好對山上氣候特點有所了解,登山前確認天氣預報,禦寒衣物的準備,最好能選擇保暖防風材質的戶外服裝,備用衣物最少二件,以純棉、質輕透氣性佳為主。

 鞋子:如果全程平坦易行,可以一般休閒鞋,否則就要用登山鞋。鞋子最重要是合腳,並配合登山路線。如果到高山、岩石地形或原始步道,輕便的鞋子無法提供足夠的平穩度,也無法支撐較重的背包,此時要穿高筒硬底的登山鞋,可保護膝、髖關節和脊椎,避免腳踝扭傷。

登山器材:盡量使用雙肩背包,照相機掛在脖子上或使用腰包,照明用品應選擇頭戴式頭燈。雙手空出來,可使用登山杖或握樹枝,以保持平衡,也可省力,尤其減輕腿部負擔。

長時間行走石階,對膝關節衝擊大,登山杖有緩衝效果。在碎石、河谷地段,使用登山杖可提高安全性,減少滑倒、扭傷。手杖還可以在雜草叢生的地段,幫助登山者打草驚蛇。

防蟲害:萬物逢春,蚊蟲也是,一邊走隨時都有蚊子在耳朵旁嗡嗡叫,特別春雨過後,草叢陰濕處,蚊子大軍更來勢洶洶,這時可選擇塗抹含有「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液或香茅油、樟腦油,驅逐惱人的蚊蟲,避免可能藉蚊蟲傳染的登革熱或日本腦炎等傳染病。

備用藥物:除必備外傷簡易藥物,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最好登山前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並準備足夠藥品,並多備兩天分,以免遇突發狀況無藥可用。

防曬:登山運動長時間曝露在陽光下,加上高海拔、雲層薄,紫外線指數高,防曬特別重要,最好穿著長袖或防曬衣服、戴帽子、太陽眼鏡、塗抹防曬乳液。

意外處裡:登山時若發生扭傷等意外,先休息、冰敷、利用護膝、護踝加壓。若途中發生骨折,可利用二隻樹枝做固定,再用皮帶或繩子綁好,減少關節扭動或骨折挫動。嚴重時,下山要盡快就醫。

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

0730大家準時於竹南李科永圖書館集合

本班共41 請假8  缺席2今日共出席31分乘7部車 因應油價上漲每車多補助油資100

抵向天湖部落光天高山登山口車停民宅前路旁

往光天高山登山口出發,由大水塔處進入步道

今日陰天 水氣寶滿  含氧量充足 令人愉悅

第一小溪谷

第二水管石壁

第三石壁斜坡 拉繩上行

抵光天高山  全員到齊  大家很棒喔

回到越嶺點  續往向天湖山前進

美麗的杉木林  迷霧森林

向天湖山午餐 今日享用雪芬姐準備的日本壽司

所有新、舊同學一一自我介紹  看大家多開心

我們這一班笑開懷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桃園登山隊60餘人抵達 山頂無法容納  我們回程下山

回程往向天湖部落

大石壁區 午後霧雨濛濛

下午2點回到登山口  真的下起雨了 原計畫環湖一週 遂取消 上車回家

路過南庄老街  遊客如幟  品嘗桂花釀湯圓

430分回到李科永圖書館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12.04.05鵝公髻山之東河線

鵝公髻山,海拔1579公尺,位於新竹五峰鄉與苗栗南庄鄉的交界,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39基石,名列為台灣小百岳No.031。因由五指山望之,其山形像極了「鵝」頭頂上的肉冠,故名為「鵝公髻山」,又因其山頂附近凸起如堆穀,又稱為「堆穀山」蜈蚣髻山、牛公棋山。因山的外貌似公鵝頭上的肉冠,因而得名。居住於這片山區的賽夏族人,則稱這座山為「那義哮」(ngangihaw),是指高山的意思,由苗栗南庄望之,其山形雄偉異常,幾乎遮掩半壁天空,遙遙立於五指山南側;而鵝公髻山的原意,亦即為高山之意,其為南北賽夏族所崇拜的聖山。

登鵝公髻山登山口,可選擇

1.  南庄或五峰進入,南庄(東河)的路線海拔落差較大,屬於健腳級的行程。

一般山友多從五峰鄉進入,有三個登山口可供選擇,其中

2.是「山上人家」休閒農場。農場位於海拔1200公尺的山上,從這裡起登,海拔落差最小,最省體力。而農場為私人園地,入園須付100元,但可折抵消費。

3.另外兩個登山口,位於鵝公髻山的東北側山腰的大隘社,海拔約在860公尺(第一登山口)至880公尺(第二登山口)之間,是一般山友常走的路線。

※今日自南庄東河線進入,由五峰大隘線出,是非常完美路線安排,唯須有接駁車。

交通三灣→苗124道南庄→台三線→南庄橋→東河→百媚橋→鹿場→東河橋→錢媽媽民宿停車→金鵝橋→鵝公髻山登山口。

日期2012.04.05   星期四    天氣陰天 

行程記錄

0720 215K處,左有指標(鵝公髻山登山口、錢媽媽民宿)左轉進入。

0725 抵金鵝橋,車尚可迴轉,遂於此停車(H500M

0730 整裝妥沿產業道路前進,經過右媒礦水泥建築,左有一石頭公,眾人拜拜保我們登山安全。

0733 鐵牌登山口(H555M)取右山徑,山徑被雜草、腎蕨類所披覆,強行穿越而行。(松雄大哥送行至此,他負責開我車至大隘第一登山口,如此安排我們不必原路回陡下,10012月他剛走過此路線,深知回程陡下坡之苦)

0740 401救援樁。

0800 402救援樁。(H845M

0830 小鞍部休息,樹林間可見一山頭,是西南峰?

0900 404救號樁(H900M)地下留有大量寶特瓶與垃圾,真的不可思議。

0902 拉繩陡上,後路徑被枯枝倒樹所蓋,小心尋路。

0920 叉路取右。(在此打電話給松雄大哥,他已經到大隘第一登山口並起登10分)

0930 續行陡坡。

0935 亂石區,松雄大哥說:經過3個大岩壁就登頂了,實情是本路線我已走過2趟,但年代久遠,也無留下紀錄不可查,印象模糊!

0940 406救援樁(H1210M)。至此觀察發現,為什麼巨足對素華要求特多與小感冒(大霸尖山的豐功事蹟),因為她愛玩且邊走邊拍,實是無可厚非,唯每每停頓就得下裝備,擦口紅、戴墨鏡(一定要把我拍得如林青霞般)我只能與她保持一定距離,讓她無從偷懶得跟上。

0950 寬稜美麗山徑,濃蔭遮日、涼風徐徐、鳥兒啁啾清脆…..愛死了這片天地。

0955 第一大岩壁(H1290M)沿右往上繞行。

1008 攀越大石嶙峋區,植披茂盛,走入方知路徑在哪。

1021 空心倒木。

1025 拉繩危險巨石區,垂降時對腿短的我與素華而言,常需胸貼大石,慢慢挪移方能脫困,素華直呼:太刺激過癮了,我喜歡!其大辣辣個性可見一斑。

1035 峭壁拉繩區H1490M(第三大岩壁)經過後路徑有些不明,細心找路因為路徑被枯枝倒木所淹覆,登山路條少且老舊,可想而知此路線少有人履及。

找路之時,上方已傳來松雄大哥呼喊聲,表示目標近了﹗

1050 進入箭竹林區,仰上望已見到松雄大哥,加油﹗

1055 鵝公髻山基點前鞍部,此東河線2.6K爬升1000公尺,其陡峭、刺激、攀岩,喜歡挑戰中級山的山友不容錯過。鵝公髻山,海拔1579公尺,位於新竹五峰鄉與苗栗南庄鄉的交界,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39基石,名列為台灣小百岳No.031

非假日山頂只有我們4人,我們在此午餐、喝咖啡、泡茶,松雄大哥忙著鋤草,他說:苗栗縣加里山西稜線步道,幸有善心人士用力整頓,身為登山人該為這片山林盡一份力量,別讓荒蕪埋沒了。

1150 拍完照後,由基點後方朝大隘社出口。

1210 經過被盜採的樟木。

1220經過平台休息景觀處(H 1269M)

1226經過平台休息處有桌椅可供休息(H 1184M)地處大片杉木林中,氛圍謐靜、午後輕霧幽雅太棒了一定要深森呼吸休息拍照。

1230岔路口右下切為鵝公髻山第二登山口(H 1145M),取直行往第一登山口。

1246 接泥土路

1253接水泥路岔路口左上東北峰,取直行往第一登山口。

1300抵水龍頭涼亭轉路旁山徑續行(H 1027M)

1310回到鵝公髻山第一登山口停車場(H 874M)

1415 返回頭份。(當洗好澡時發現竟然下雨了…….今日行程是否太完美了謝謝松雄大哥大恩大義,義務接駁自願走大隘線,要不然此時我們還掛在東河線的陡坡中呢)途中大家安排了落落長的行程計畫,好吧﹗即使是台灣好行也行。

今日自東河線上攀費時3小時25分,休息60分,下山至大隘75分,共5小時45分;對素華而言,此腳程已屬進步神速,與昔日相比是大相逕庭的,不可同日而語了,加油喔﹗白姑大山、屏風山……越來越近。

鵝公髻山,海拔1579公尺,位於新竹五峰鄉與苗栗南庄鄉的交界,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39基石,名列為台灣小百岳No.031

 抵金鵝橋,車尚可迴轉,遂於此停車(H500M

整裝妥沿產業道路前進,經過右媒礦水泥建築,左有一石頭公,眾人拜拜保我們登山安全。

鐵牌登山口(H555M)取右山徑,山徑被雜草、腎蕨類所披覆,強行穿越而行。

 404救號樁(H900M)地下留有大量寶特瓶與垃圾,真的不可思議。

拉繩陡上,後路徑被枯枝倒樹所蓋,小心尋路。

叉路取右405救援樁。續行陡坡

 406救援樁(H1210M

亂石區,松雄大哥說:經過3個大岩壁就登頂了

寬稜美麗山徑,濃蔭遮日、涼風徐徐、鳥兒啁啾清脆

第一大岩壁(H1290M)沿右往上繞行。

攀越大石嶙峋區,植披茂盛,走入方知路徑在哪。

空心倒木。

拉繩危險巨石區,垂降時對腿短的我與素華而言,常需胸貼大石,慢慢挪移方能脫困,素華直呼:太刺激過癮了

峭壁拉繩區H1490M(第三大岩壁)

最後岩壁   攀不完的岩壁區

進入箭竹林區

鵝公髻山基點前鞍部,此東河線2.6K爬升1000公尺,其陡峭、刺激、攀岩,喜歡挑戰中級山的山友不容錯過。

右路徑:東河線   左路徑:鳥嘴山線  山上人家

拍完照後,由基點後方朝大隘社出口。

平台休息景觀處(H 1269M)  午後濃霧掩至

平台休息處有桌椅可供休息(H 1184M)地處大片杉木林中

岔路口右下切為鵝公髻山第二登山口(H 1145M),取直行往第一登山口

接泥土路

接水泥路取直行往第一登山口

抵水龍頭涼亭轉路旁山徑續行(H 1027M)

回到鵝公髻山第一登山口停車場(H 874M)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梅子青青時節  惜春更選嫩芽綠  莫待枝葉繁更拙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青山煙外曉雲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雲樹繞山郭 雙姝半日閒 千騎擁春色 

我欲知春去處  喚去歸來同住

莫說春去春來  留不住……… 春且住……..

大湳高冷蔬菜區,,從蓬萊村1314鄰的指標小路進入(苗12437K處),雖然公路蜿蜒,不過抵達海拔1000公尺的大湳高冷蔬菜區時,層巒疊翠的山景,常會讓人忘卻路程的陡峭。此區種有甜椒、蕃茄、甘藍、蘿蔔等蔬菜,由於位處山區,加上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蔬菜甜味夠且清脆可口。種植區的上方有處瞭望亭,視野開闊,360度皆有美麗景色可欣賞,可以見到神仙縱走的綿延山景,山上杉木成林,層層疊疊,綠意盎然,天氣好的時候,甚而可看到遠處的苗栗與後龍溪。

三灣的五穀廟建於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是山坡地上僅有的一間建築物,廟宇周圍滿是翠綠的相思樹,更顯出五穀廟的幽靜。五穀廟的三百坪廟地是由信士陳氏所捐獻,主祀的五穀大帝則是由竹南五穀宮分靈而來。五穀廟原為一座較為簡陋的小廟,在民國二十四年關山大地震之後,由民眾募捐建造現今兩層樓高的廟宇,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為五穀大帝誕辰是地方的一大盛事。「三灣五穀廟」主祀神明是神農大帝,一樓為崇仙宮,主祀呂洞賓,相傳光緒年間,仙公曾經顯靈,當地人於是建廟敬拜。 

千山春景重  渺萬里層雲

0810在此早餐

隻影掠過 不在重踏

南庄老街是栗苗縣南庄鄉的著名景點,這裡的建築源起於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南庄受到重創,而重建時由日本人規劃設計,因而此地的房舍建築多為兩層樓木造日式風格,直至目前為止這樣的建築仍可在南庄街道上見到。

 旅客來到南庄老街可以參觀老街、桂花巷、南庄老郵局、乃木坂、水汴頭洗衫坑、永昌宮、老楓樹、上崁子等景點。桂花巷看似破舊實為古色古香,這個狹小的巷道有著各式各樣美味的小吃和特產,是來到南庄老街必遊的景點。水汴頭以前是當地人的洗衫坑也是算是水圳所建的公有洗衣場。

南庄老街必嚐的美食桂花釀、豬籠粄、狗薑粽、桂花冰鎮湯圓、桂花梅、擂茶、滷豆干、各種客家菜。桂花釀使用桂化釀製加上冰糖與蜂蜜一起熬煮而成據說能潤肺養生滋味甜潤。狗薑粽使用月桃葉包粽,而月桃葉客語稱為狗薑故稱為狗薑粽。

洗衫坑 商家準備食材欲開張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白雲深處輕山下  茅庵草舍無冬夏

沿蓬萊溪北起永安吊橋,經長潭間河岸,南至大湳橋沿岸闢建護魚步道、堤溪、棧橋等,全長約2.4公里。

河溪風貌原始,淺灘、湍流等自然河溪型態幽美,因此造就了野生動、植物生存繁衍的最佳地點。

大湳林道入口 加油

 居高臨下婉筵的苗124

3/28來此賞櫻 今日過門不入

大湳林道終點高冷蔬菜區 海拔1000公尺

回程下坡 非常陡 月底有聖稜線行程 絲毫不得輕忽 牽著車下山 享受腳踏實地的感覺

回抵苗12437K 往南庄方向

獅頭山

 神仙縱走稜線

接台3線往頭份回家的路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份後花園

在頭份鎮東北隅老崎紅土丘陵台地上,深隱著一片尚未過度開發的淨土「頭份後花園」,在這遺世獨立的樂土中,有茶園成壟、有楓香林蔭、有松濤低吟、有相思夾道。

頭份後花園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上將朝「本土、知性、生態、永續、產業」五大目標發展,以開創老崎農村新風貌之優質休憩環境。在產業方面,椪風茶、文旦柚、高接梨及客家米食質優味美,深值您闔府造訪邀遊。

沿途會經過了特色的「許家古厝」客家三合院、「怡明茶園」紅磚茶坊、鳥語花香的「松林小徑」老崎古道老崎坪頂大同寺…等,充滿了濃郁人文氣息氛圍。

交通

中山高 頭份交流道下 124 124縣道 轉入農會珊湖辦事處旁小路,沿途有指標可循,往前直行即可抵達

東興給水廠  續行石階步道觀景亭,旁邊有顆無名基石,此處可算是老崎休憩步道展望最佳之處,可眺望頭份、三灣一帶的谷地與山巒。

「老崎古道」早年是一條貫穿本區的原住民與漢人貿易孔道,鎮公所前年補助經費,社區居民合力開墾,重現古道風貌,以石板、枕木在林蔭間鋪設的階梯步道,沿途有松樹、木油桐、竹林

步道全長約4公里,分別於宣化堂、錦春農場、怡明茶園、日新茶園4處入口均設有停車場,遊客可選擇短程往返或○型環繞式健行。沿途松林石階步道、楓香紅土步道,枕木扶桑步道,相思紅土步道各展風情。

老崎伯公,小廟位於路右樹叢中,有點荒涼

「楓香林」位頭份後花園-老崎古道上,於坪頂南側之青楓林,是國防部訓練中心的野戰教練場,在教練場旁的楓林,筆直成列狀如楓香綠隧道,步行於綠色隧道間,清香自然的如沐春風,宛如洗了一場森林浴,體驗了自然的楓林芬多精SPA,兩側的草皮及茶園,置身其中忘卻塵世、悠遊林間、何羨仙境!

楓香林,這片楓香林相當壯觀,地屬軍事教練場楓香林旁另有小徑可接步道循稜下往斗煥坪

中點的慈母亭可以遠眺頭份鬧區,頂點的大坪頂草原可眺覽鵝公髻、加里群山。

「松林步道」位頭份後花園-老崎古道上,其美麗的景緻可以由「錦春農場」入口經大同寺入口、慈母亭至楓香林段,昔日為興隆、流東里山區居民前往斗煥坪市集,以農產易物必經之路,階梯沿山脊而上,猶如天梯。現今之石階步道為本地居民捐地捐資,合力興建完成,步道兩側赤松夾道,松鼠竄飛、鳥跡處處、涼風松濤,暢快愜意。

步道出口,接上大同寺通往楓香林的小產道,左下往斗煥坪,取右側大同寺大同寺

建於民國47年……建廟後,聖佛仙神顯赫,香火鼎盛,絡繹不絕,滿山蟬鳴,鳥語花香,聲聲入耳,神佛相隨,怡然自得,流連忘返,能得浮生半日遊,人間幾時有? 

怡明茶園東方美人茶獨到之處,在於其散發的特殊蜜香,因茶芽受「小綠葉蟬」吸食所產生,為突顯茶農們精心手工栽植好茶,且其完全以無農藥污染之珍貴,整體包裝採珍珠素白質感紙材,搭襯東方美人茶特有的“蟬”味, 以篆體變化,“蟬”字為圖騰,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以茶入禪,茶禪一味”呼應茶道之淡泊自然,呈現“茶禪印心”形而上脫俗簡約風格之視覺。

地址:苗栗縣頭份鎮流東里老崎鄰22-5

電話:037-601538

老崎步道之楓林吊橋登山口,紅色的吊橋跨越車道上空,不容易錯過。步道口有明顯石階與指標,並有『頭份後花園導覽圖』。

出發,上行石階步道小段至楓林吊橋頭,叉路,左過吊橋往楓香林,右路往老崎坪頂山

大卷尾(烏秋)

(台語童謠)

烏秋、烏秋嘎嘎啾,刺瓜肉溫豆油

豆油捧咧走,烏秋、烏秋、罵罵嘎

(客語童謠)

阿啾箭,尾拖拖,上背叔婆做生日

毋知愛分捱去也毋分捱去,害捱打扮兩三日

老崎坪頂山,180m,三等三角點七十九號。山頂有座觀景台,往西南方回走約10公尺即是基石所在。觀景台可遠眺竹南方向。

續行的步道原本可通水流東或繞回斗煥坪,但末段被大型開發地破壞,我們仍逕行進入

169.7高地休憩茶亭可遠望獅頭山、鵝公髻山、加里山,天氣清朗時雪霸國家公園之大、小霸尖山、聖稜線清晰可見。

步道最高點180.6高地設有一座觀景平台,可近觀老崎坪頂茶園風光,亦可遠眺竹南、新竹海岸,涼風徐徐,怡然忘憂。

許家古厝目前由家族八大房共同持有,因子孫陸續搬離,古厝荒廢,屋內外具有歷史價值的檜木神桌、香爐、舊農具都被小偷搬空,如今古厝成了雜物倉庫,年輕一代深感惋惜,對登錄歷史建築樂觀其成,不想讓祖先建蓋的優美古厝隨著歲月頹圮。頭份鎮興隆里是茶葉產地,許家祖先來台墾拓,在此種茶為業,古厝是18世許文發於西元1880年改建,為正身五開間雙槓橫泥磚式房屋,因家族人口增加,乃於兩側加長正身及加建兩槓橫屋,而成今日格局

苗栗縣日新茶園老闆許時穩是頭份鎮興隆里百年茶廠的第四代,許時穩說,日據時代茶業並未開放民營,曾祖父許阿發獲准經營「興隆茶業組合」,為興隆里茶農製茶,到民國60年前後才開放民營。

許時穩說,東方美人茶是一心二葉的好茶葉製成,他延續家業種茶製茶,也延續製作客家「酸柑茶」,雖難打開市場,但須傳承客家傳統智慧。

山神廟--供奉石頭公關公  

今日悠活漫步一趟O行走約4.0公里須時2小時

頭份鎮興隆里閒置軍事用地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竹市香山青青草原為原新竹師院遷校用地,占地64公頃 ,包含5個大草原、生態景觀湖泊、油桐小徑、楓香小徑、櫻花大道、草原大道等區塊,是全家踏青、野餐、拍照的好地方,青青草原步道將引導遊客入內觀賞草原風貌,包括已種植約3000株櫻花、3000株楓樹(青楓與楓香)、267株印度紫檀、300株艷紫荊、300株茄苳、500株黑板樹、60株欒樹、19株小葉懶仁,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新竹市民眾休憩好地方。目前公共建設初步完成的有7座涼亭、5處公廁、2.6公里 柏油路及2公里 碎石路,供遊客步行環遊賞景,有東西2個入口,均有規劃停車場。988月新竹觀光月,正式對外開放。

.草原大道西入口(元培街大坪頂)

新竹市往香山中華路四段台179.8K元培街紅綠燈,左轉過台鐵地下道沿元培街經香山高中,前行760M 全家超商右轉香村路,即可達停車場及草原大道西入口(全程2.7公里)

櫻花大道東入口(元培街大坪頂)

新竹市往香山中華路四段台179.8K元培街紅綠燈,左轉過台鐵地下道,沿元培街經香山高中,前行760M 全家超商右轉香村路,直行香村路1.3公里 ,右轉大湖路167巷即可達,櫻花大道東入口(全程3.1公里)

交通.草原大道西入口(元培街大坪頂)

新竹市往香山中華路四段台179.8K元培街紅綠燈,左轉過台鐵地下道沿元培街經香山高中,前行760M 全家超商右轉香村路,即可達停車場及草原大道西入口(全程2.7公里)

西入口為草原大道,有19公頃 青青草原

青青步道則沿草原外圍,碎石階梯起伏大,穿梭於樹林中,全程2公里

西入口為草原大道沿青青草原外環步道小碎石步道相思樹林→櫻花大道東入口1650M

叉路右景觀生態池800M不取,取直行櫻花大道東入口1540M

叉路右桐花林步道不取,取直行櫻花大道

上行鐵板棧道→第一草原

續往櫻花大道東入口800M(可俯瞰香山地區及元培大學)

第三草原

櫻花大道東入口

櫻花大道東入口(元培街大坪頂)

新竹市往香山中華路四段台179.8K元培街紅綠燈,左轉過台鐵地下道,沿元培街經香山高中,前行760M 全家超商右轉香村路,直行香村路1.3公里 ,右轉大湖路167巷即可達,櫻花大道東入口(全程3.1公里)

東入口則為櫻花大道,植3000株山櫻花,均為柏油路面,起伏不大,全程2.6公里

楓香小徑(橫向道)

第二草原

油桐步道(橫向道)

景觀生態池

西入口草原大道2K

此環狀步道接橫向道之楓林小徑及油桐步道共4.6公里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3.27光天高山向天湖山三角湖山大O型走

「向天湖」,賽夏族語則稱「拉若莫萬」(La Ree Mu Wan),相傳幾百年前這裡是一處天然湖泊,後來湖水因河川侵蝕而流失大半,形成盆地。

向天湖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亦稱「仰天湖」,海拔七三八公尺,因地勢較高,每逢冬春之際,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 有如人間仙境,盆地內梯田廣布,周圍杉林、雜木、桂竹林立, 綠意盎然 。東南隔光天高山稜脈與鹿場為鄰,西南邊接連蓬萊村, 西北面山下是南江村、東河村。其盆地底部,相傳百年前,是一處湖泊,湖中魚類繁生, 以前人見該湖仰向天空,而取名「向天湖」。

後因大東河支流向源頭侵蝕,湖水流失,但卻留下肥沃的土壤, 移居此地的原住民,藉此耕地。近年政府將溪谷築堤儲水, 向天湖又回復舊觀。同時也興建賽夏博物館,配合觀光需求,許多原住民也在此販售農產品,如當季水果、蜂蜜、小米酒、麻薯等等,都得到遊客的喜愛。

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三角湖山標高88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及民政廳所釘平山界石

 

日期101.03.27   星期二    天氣晴朗

0655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往三灣方向接台3線行駛→往南庄方向接124甲縣道→經南庄大橋→左轉往東河村方向行駛→右轉往「向天湖」即可抵達。

0755 光天高山登山口前民宅停車

0800 大水塔登山口起登

0805 叉路左去向天湖山取右往光天高山

0845抵越嶺點;前續行往1330峰、大南龜山、加里山,左往向天湖山;取右往光天高山。這條山路較接近溪谷,沿途有取水的水管,除了柳杉,也雜生其它的闊葉樹種,生態較為豐富。沿途經過幾處小溪澗有三處較陡峭小石壁須小心攀爬

0900 經過拉繩陡峭石壁,抵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展望佳,可俯瞰向天湖與鵝公髻山相望,往東南方向可望加里山。0905]

0915 回到越嶺點,右往山腰越嶺路去加里山;取前形往向天湖山,小緩坡。

0925 叉路,直行可往加里山;取左往向天湖山,續緩坡於杉木林中。

0935 向天湖山叉路,為一廣大杉木林腹地;左下向天湖部落,取右往向天湖山。

0940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周圍樹木無展望,山頂有一路徑可往加里山。0945

0948 回到0935叉路,取右陡下往向天湖部落。

1000 叉路。左下向天湖部落;取右上往三角湖山90分,往向天湖部落、瞭望台120分,右行於杉木林中,林相豐富為緩坡。

1010 轉稜右下陡坡,經過拉繩區續陡下。

1020 稜線鞍部;下方有一工寮,左有一明顯路徑不知通往?取右稜線往三角湖山。

1032 經過一小段芒草區,抵一觀景點;可回望走過得向天湖山雄霸一方。續行乾爽路徑,會發現全程行走於石壁上方稜線,可俯瞰右下方通往鹿場苗21線公路及大東河溪流景觀。

1045 稜線右下方大石壁路段後,抵1055峰,續行右方可見向天湖山連稜、石壁景觀,居高臨下隨伺在側如影相隨的美景令人回味再三,爸比卻稱驚心膽跳。

1105 經過杉林與砍伐區交界的左下叉路,續稜而行。

1115 右眺鵝公髻山連稜在前方,左側視野更優,可俯瞰向天湖美麗景緻,左後方的加里山、向天湖山,一高一低,卻都擁有昂然挺立的雄姿杉容。

1125 抵杉林復育區,左下有一明顯路徑及路條,應為下山路,取前行。

1130 三角湖山,標高88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及民政廳所釘平山界石,在此簡易午餐,天氣出奇的好,因走完全程大O型連稜,心情好的不得了。1200

1205 回到杉林復育區,取右下杉林與芒草齊生,非常陡﹗需抓著芒草慢慢下行。

1210 杉木林區。

1215 竹林區。

1215 杉木林後過溪谷上切。

1220 三角湖山登山口,取左行產業道路。

1225 取右往瞭望台。

1230 瞭望台。

1235 原路回到環湖路擊商店街,閒逛。

1310 取環湖路經過苦茶樹區,回到光天高山登山口。今日行程巧遇素華,正位5/12白姑大山而奮力苦練,素華:加油!成功在即。

1315 上車回程。

1430 返家。

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

光天高山登山口前民宅停車 大水塔登山口起登

叉路左去向天湖山取右往光天高山

抵越嶺點;前續行往1330峰、大南龜山、加里山,左往向天湖山;取右往光天高山

經過拉繩陡峭石壁,抵光天高山,高度1123公尺,無基點

展望佳,可俯瞰向天湖與鵝公髻山相望,往東南方向可望加里山

回到越嶺點,右往山腰越嶺路去加里山;取前形往向天湖山

 叉路,直行可往加里山;取左往向天湖山

向天湖山,標高1225公尺,森林三角點

叉路。左下向天湖部落;取右上往三角湖山90分,往向天湖部落、瞭望台120

稜線右下方大石壁路段後,抵1055

經過杉林與砍伐區交界的左下叉路,續稜而行

右眺鵝公髻山連稜在前方,左側視野更優,可俯瞰向天湖美麗景緻,左後方的加里山、向天湖山一高一低,卻都擁有昂然挺立的雄姿杉容

抵杉林復育區,左下有一明顯路徑及路條,應為下山路,取前行。

三角湖山,標高88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及民政廳所釘平山界石

回首走過的稜線一

回到杉林復育區,取右下杉林與芒草齊生,非常陡﹗需抓著芒草慢慢下行

杉木林後過溪谷上切。

三角湖山登山口,取左行產業道路

山下回首走過的稜線二

取右往瞭望台

原路回到環湖路及商店街

環湖回首走過的稜線三

今日行程巧遇素華,正位5/12白姑大山而奮力苦練,素華:加油!成功在即。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年苗栗社大春季古道趴趴走教學講義101.03.25-1

3/25:大坪林道走【加里山鐵軌古道】                   講師:黃秀李

交通:循著124縣道、台3線,經三灣至南庄老街。在南庄沿124縣道往南行,可抵達蓬萊、八卦力;走124縣道往南至36.6K「食園餐廳」左轉進入大坪林道線。

景點「月球石」學名為「壺穴石」,位於蓬萊村大坪林道邊,該地質經化學風化後形成個個不同之凹洞,延綿兩公里甚為壯觀,此地又稱石磯谷,具國家級地景之一。

行程計畫0800出發0930大坪林道起登1030上稜線抵20號樁1200小木屋4號樁午餐1330回程1530返回林道1700竹南

前言怎樣運動財部會受傷

1.       運動前記得做暖身操伸展肌肉

2.       運動量力而為不要逞強

3.       運動後不要馬上停下來以免心臟復負荷過大

4.       可川護膝保護關節

5.       穿厚襪子吸汗又可減緩動作的衝擊

6.       川適當的運動鞋例如足弓獲得適當支撐減少負擔

※共學過程中個人與學員互相遵守原則:

1.如欲請假,請通知講師或助理嚮導。並請準時抵達集合地點,尊重其他學員利益。

2.行進中請勿超越講師,為免迷途之虞。

3.行進中學員能互相提攜,給予新進人員鼓勵,勿逞一人之強,合融娛悅共處,達最大健身、休閒、旅遊生活「走進山岳、走向健康」的創始理念。

4.學員另選一日,做古道認領淨山活動,地點頭份後花園,可供下學期減免學費。

  老生常談一句:【活動】要活就要動﹗有氧運動並不侷限於登山,於操場競走或騎單車….都可達到運動效果,然團體生活卻能讓我們有機會學習人際關係之互動,分享食物、生活經驗、各種好康分享,也是生活快樂泉源﹗如果你肯靜心體會,就在你我的週遭,「自然」正周而復始地以盎然的生機,宣示著他源源不絕、生生不息的再生力量。我們幾乎可以透過一朵花的綻放、一枝草的竄長,一隻鳥兒的飛翔、一隻蝴蝶的舞動,來真切體會自然無時不在的生命力與美麗。—與我們這一班共勉之。

 

登山裝備簡介

一、簡單的登山糧食:

 複雜的登山糧食不但代表著時間的浪費,也代表著過多水源、燃料的消耗,更有背負過重的隱憂。

 二、充分掌握水源:

 缺水行程中的背水,也常是背負過重的主因。行前應充分掌握水源,另外還要培養找水的功力,適度計算用水量,並配合簡單的登山糧食,達到減少背水量的目的。

登山杖:相機的單腳架、雨布的支撐架、骨折夾板。

瑞士刀:小刀、開罐器、鋸子、剪刀、鉗子等。

頭巾:濾水網、防熱墊手、領巾。

擋風板:鍋墊、光源反射板。

登山厚襪:保暖手套。水壺或油壺保暖、保護外套。

鞋子

徒步就是用雙腳來走路,因此選擇一雙舒適安全的鞋子是一門學問,比較適用的是輕型與中型登山鞋。前者適用郊山健行鞋筒不用太高,鞋底宜柔軟富彈性,鞋面以皮質則較佳。中型登山鞋適用於步行時間較長,而攀登路線較崎嶇,為保護長途行走的足踝,因此鞋筒高過足踝。

背包

徒步用背包不但容量要大還要易於背負,並能保持兩手的行動方便,背包式樣繁多簡單

1.輕便型背包

2.囊袋型背包

輕便型背包通常是一日往返及短程攀登最適含。

囊袋型背包可說是典型的遠行背包,可容納多日行程所帶東西。為了長久背負舒適,背帶及腰帶的設計分散在肩部及背部全面。

水壺

水壺分有鋁合金及塑膠製品,容量則以一公升左右較適用。另有不銹鋼製保溫水壺,在寒冷的天氣裏很有實用價值。

食物

如果是當日往返那麼採用的食物則以簡便為原則,短程的健行時間及新攜帶的裝備是不適合做停留式的野炊。

餐具

大部份餐具可包含在套裝炊具裏,如鍋蓋可當盤子使用,較小號鍋蓋可當碗使用,一般來說一個徒步者必備一套碗、筷子、湯匙、刀子、開罐器。其中刀子以多用途摺合刀最方便。

帽子

野外活動戴帽子好處甚多,除了遮陽、防寒之外,一般性除了冬天的保暖毛線帽、日常網球帽、短帽緣帽也適用。

衣物

徒步旅行最困難的裝備莫過於在衣物的準備工作了,帶多帶少,又要考慮溫差、地形變化,但不管怎樣,原則還是以舒適輕便為宜。

排汗內衣褲,它可直接排除汗濕達到皮膚不積水,保持正常體溫的乾爽。

外衣褲也要以舒適為原則,切忌不能太窄。再者徒步旅行者所穿的外衣共同點是要有蓋子口袋,以便能容納隨身所帶的小東西,而不易遺失。

風衣

它主要是用以防風,但是風衣的重要性不為人重視,因此有人誤以為風衣來做雨衣用,事實上風衣僅在身體周圍貯存一團不流動的空氣以作絕緣而已,它重量輕、體積小容易攜帶。

羽毛衣

羽毛制品優點是體積小,保溫又好,對一般徒步旅行及登山者是不可缺的防寒衣物

短褲

開闊寬敞的途徑上健行時短褲是頗為理想的型式,尤其是夏天通風散熱良好。

長褲

因它遮蔽性較佳,可防日晒、蟲咬、及荊棘雜草等傷害,質料在濕冷地帶以毛織品最佳,羊毛、尼龍混紡的褲短褲子兼具保暖、經久耐穿的優點,棉質舒適但遇濕後變得又厚又濕,而且散溫很快。

襪子

襪子離不開鞋子,它是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長途健行而又要避免二腳的疲勞如起水泡等不良反應。基本上要保溫,彈性佳因此以毛織品最為恰當,它有長筒短筒二種型式,夏天貪圖涼快大多以短褲配以長筒襪;若穿長褲則配短襪即可,通常內層都以一雙棉織品其外才厚毛襪

手套

從事野外活動者手套也不可缺,穿行叢林雜草炊煮餐飲,可保護手部以免受傷,冬季時可以保暖,毛線手套最實用,皮質毛織手套也不錯,有人甚至用棉手套用髒就丟只是有點浪費而已。

領巾

通常在野外活動很少使用到領巾,但在徒步旅行時攜帶一條領巾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如當口罩可以避風沙,洗手擦臉,繫住散亂頭髮,營急救難還可當三角巾使用,它以圍繫頭部而保暖為主,其中又以棉質織品較實用。

毛巾它吸汗性佳

雨衣

雨衣可分為披風式、大衣式、二截式,披風式是時下最通用的前後二片覆蓋式,它的好處是可以覆遮背包在內,或作為緊急避難用的天幕,缺點是周密性不夠,褲子容易淋濕,風大時亦吹掀,叢林或攀登徒坡時,行動不便。大衣式因遮覆面積小,不適合徒步旅行使用。二截式因衣褲分開,所以行動方便,遮覆性良好但背包定要用防水罩才不致淋濕。

燈具

徒步旅行所使用的燈具以乾電池式的頭燈及手電筒最為理想

醫藥物品

每人都應備有自己醫藥品,除了簡單的外傷醫藥如碘酒,消炎粉、紗布、藥膏,最好帶些自己平常常用的內服藥如感冒、止痛、瀉肚、過敏性藥品以備急須時可用。

我們這一班

抵大坪林道停車場

停車場爆滿 喬車位

抵登山口起登

觀景台

22號樁流龍頭處休息 午餐

餐後續行鐵軌道

下切第一溪谷

下切第二溪谷,因修築木棧橋,小高繞。

獨木橋

迷霧森林

14號樁登山口

流龍頭處遇蔡大哥所帶領之【光天高山走加里山】隊伍

遇素珍(苗栗縣百岳女豪傑)西稜線走哈勘尼山鐵軌道出大坪林道大O

今日春季班週日班首堂課,全班成員43位(舊成員:29位、新成員15位、8位請假)新學期、新老師、新舊成員各半,故集結、講解、配車..時間稍有延遲。

0830 李科永圖書館出發。

0945 大坪林道登山口,停車場爆滿(一葉蘭花季,就是要瘋賞花)辛苦司機們費心停車。

1000 循登山步道緩坡而上。

1010 觀景台。

1110 22號樁流龍頭處休息,因有1位成員狀況不佳,與助理嚮導確認落後過長,決定先於此午餐等候再議。

1227 餐後沿鐵軌古道續行。

1302 下切第一溪谷,旁木棧橋修築中,路濕苔滑,小心通過。

1320 下切第二溪谷,因修築木棧橋,小高繞。

1330 石壁下切處,僅容一人慢慢通行,因大隊人員須耗多時,遂決定於此往回程。

1420 14號樁,左往加里山1.5H,在此團拍後取前行。

1430 流龍頭處遇蔡大哥所帶領之【光天高山走加里山】隊伍,互相寒暄、休息。

1440 往大坪林道下行。

1530 觀景台休息。

1540 遇素珍(苗栗縣百岳女豪傑)西稜線走哈勘尼山鐵軌道出大坪林道大O行,落落長名….其腳力可見一斑。

1555 返回停車場。

1700 竹南李科永圖書館。

今日有些倉促、有些墮慢,卻也溫馨有情,難能可貴的是肯為落後成員伸出援手,第一堂課面對新成員不佳狀況,希望大家多給予包容,稍有情緒性反應難免,卻不是人人與天俱來就是登山健腳,不是一蹴可及的請給予時日必能循序漸進。多給一些加油﹗

※請共同遵守0730集合點名、交通路線解說、派車,0800整點出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角山、長坑山、雙峰山、員屯山下客家大院來回走】

日期:2012.03.18     星期日     天氣:晴朗

行程簡介:

三角山,海拔567公尺 ,又稱雙湖山、松樹江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三等三角點#157基石。
長坑山,海拔580公尺 ,又稱三角山北峰或草寮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
雙峰山,海拔538公尺 ,位於苗栗縣銅鑼鄉,山頂無基點,有東西二峰,從苗栗平原往南看,東西峰並峙,有雙峰凌霄之譽,名列苗栗八景之一。
雙峰山北峰,位於苗栗縣銅鑼鄉,海拔450M 公尺,礦物課基石第296號。
員屯山,海拔339公尺 ,位於苗栗縣銅鑼鄉,三等三角點#156基石。

行程記錄:

    三角山縱走員屯山,全程都在同一稜線上,為每年賞桐花熱門路線。
三角山登山口有兩處,一在火車站右轉過鐵路英雄地下道的雙湖登山口(燈籠福德祠旁);另一在130縣道的三義雙潭村天后宮往三義方向約30公尺 的小巷。此活動由三義鄉雙潭村天后宮起登,由客家大院出,全程縱走約8公里,適合團辦可由大巴兩邊接駁。

0710 頭份出發。

0740 中山高三義交流道下,右轉台13往北,過天橋後右轉接苗130線,通過高速公路下方前行即可見天后宮。

0755至三義雙潭村天后宮往三義方向約30公尺登山口的小巷進入。

0808 叉路取左進入鵝卵石步道。

0815 上瘦稜陡坡。

0830 叉路取左,右不知往?

0832 叉路。左下三義火車站,取右樂山亭。

0834 樂山亭。【三角山】基點在其上方,遇彰化大隊人員在此互相寒暄(新里程標示為1.0K0845

0855 叉路。樹幹上標示「前往長坑山、雙峰山、後往三義火車站」(1.5K處)取前。

0905 556峰。

0922 展望點。對面山稜為三通嶺縱走九華山大興善寺的稜脈(2.5K處鞍部可供休息)。

0936 【長坑山】(前行約80公尺為3.0K0940

0948 鵝卵碎石瘦稜,小心攀登(3.5K)。

1000 4K大鞍部後,通過危稜,前行約百公尺即抵雙峰山鐵塔。

1005 【雙峰山】有一高大鐵塔,應是通訊中繼站(里程數轉換成桐花步道2.97K)。

左下往慈惠堂,取右往員屯山續行。

1006 桐花步道2.78K

1029 展望點,左切下行。

1033 【雙峰山北峰】基點在路中央。

1040 觀景台,右側可見公館、大湖一帶。

1046 通過第二觀景台後100公尺抵叉路。左下雙峰路,取前往員屯山續行。

1050 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C32)(桐花步道1.485K)第三觀景臺。

1103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C38

1110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C50

1116 【員屯山】下方涼亭處為桐花步道0K起點。

1118 涼亭。

1125 叉路。左下雙峰路,取木棧道直稜續行。

1130 高壓電塔。前行石磚路往銅鑼工業區,取右下客家大院15分。

1145 陡下坡經過電塔、土地公廟抵客家大院,在此簡易午餐、拍照、瀏覽。

苗栗縣民有客家、閩南、泰雅、賽夏、巴宰、道卡斯等族群,其中客家佔65%,是名副其實的客家大縣,縣政府乃在桐花公園內設置客家大院,原意作為桐花公園的管理站,漸漸發展出傳統匠師與現代建築師共同構思的「客家大院」,使得這座三合院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建築美學。從97年底開始規劃,98年中開始施工,至994月完工,總共歷時約1年半。在美麗的傳統建築風貌消失的今日,苗栗縣政府虔誠將傳統客家三合院視為縣民心中的瑰寶,喚起的更是追索古典文化頂層精神價值之熱情。

客家大院位於銅鑼鄉有「雙峰筆架現文光」雅譽的「雙峰山」山脈山腰,約朝東北向,面向後龍溪與銅鑼公館平原。山下「客屬大橋」一端是72線快速道路,72線是「苗栗之心桐花山城環狀旅遊線」上的重要路段。

客家大院目前面積約300坪,規劃理念有「遵古、仿古、創新手法併用」、「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體驗與解說整合」、「硬體與軟體兼具」、「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目前完成中心三合院,未來再集縣民與專家智慧定位客家大院功能,例如客家藝術村或客家書院等。擴建構想至少包括山歌戶外扇形劇場、客家文化學習館、客家商店街、門樓、角樓、展覽室、住宿室、照牆、半月池、菜園…等,讓客家大院成為「活而原味的三合院」。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字體從右往左是「客而家焉」,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感到賓至如歸,感到有家的親切感、歸屬感。

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地址:銅鑼鄉銅鑼村龍泉15(037)985-783

1206 取原路回程。

1218 鐵塔取左。

1230 員屯山。

1251 鞍部叉路,右下雙峰路,取直行。

1305 雙峰山北峰。

1325 雙峰山,右下慈惠堂,取前行。

1355 長坑山。

1430 556峰(1.5K處)

1440 1.0K前行百公尺抵三角山。

1442 樂山亭,前行百公尺叉路,右下三義火車站,取左三義天后宮。

1450 接瘦稜陡下。

1502 鵝卵石步道,穿越竹林。

1515 抵民宅登山口,因屬個人探路行程無接駁車,來回走約16K需時7小時。

1520 天后宮,上車回程,測試天后宮至客家大院車程為11.5K需時30分。

此一活動為苗栗社大4/20活動行程,排除共乘接駁,改以大巴方式。

0740 中山高三義交流道下,右轉台13往北,過天橋後右轉接苗130線,通過高速公路下方前行即可見天后宮。

至三義雙潭村天后宮往三義方向約30公尺登山口的小巷進入

叉路取左進入鵝卵石步道。

上瘦稜陡坡。

叉路。左下三義火車站,取右樂山亭。

樂山亭。【三角山】基點在其上方,遇彰化大隊人員在此互相寒暄(新里程標示為1.0K0845

三角山,海拔567公尺 ,又稱雙湖山、松樹江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三等三角點#157基石。

叉路。樹幹上標示「前往長坑山、雙峰山、後往三義火車站」(1.5K處)取前。

【長坑山】(前行約80公尺為3.0K長坑山,海拔580公尺 ,又稱三角山北峰或草寮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

鵝卵碎石瘦稜,小心攀登(3.5K)。

雙峰山,海拔538公尺 ,位於苗栗縣銅鑼鄉,山頂無基點,有東西二峰,從苗栗平原往南看,東西峰並峙,有雙峰凌霄之譽,名列苗栗八景之一。

4K大鞍部後,通過危稜,前行約百公尺即抵雙峰山鐵塔。

 右下慈惠堂(桐花步道2.97K處 取前

俯瞰中山高速公路及72線快速道路

雙峰山北峰,位於苗栗縣銅鑼鄉,海拔450M 公尺,礦物課基石第296號。

觀景台,右側可見公館、大湖一帶。

通過第二觀景台後100公尺抵叉路。左下雙峰路,取前往員屯山續行。

員屯山,海拔339公尺 ,位於苗栗縣銅鑼鄉,三等三角點#156基石。

【員屯山】下方涼亭處為桐花步道0K起點。

叉路。左下雙峰路,取木棧道直稜續行。

高壓電塔。前行石磚路往銅鑼工業區,取右下客家大院15分。

陡下坡經過電塔、土地公廟抵客家大院

苗栗縣民有客家、閩南、泰雅、賽夏、巴宰、道卡斯等族群,其中客家佔65%,是名副其實的客家大縣,縣政府乃在桐花公園內設置客家大院,原意作為桐花公園的管理站,漸漸發展出傳統匠師與現代建築師共同構思的「客家大院」,使得這座三合院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建築美學。從97年底開始規劃,98年中開始施工,至994月完工,總共歷時約1年半。在美麗的傳統建築風貌消失的今日,苗栗縣政府虔誠將傳統客家三合院視為縣民心中的瑰寶,喚起的更是追索古典文化頂層精神價值之熱情。

客家大院位於銅鑼鄉有「雙峰筆架現文光」雅譽的「雙峰山」山脈山腰,約朝東北向,面向後龍溪與銅鑼公館平原。山下「客屬大橋」一端是72線快速道路,72線是「苗栗之心桐花山城環狀旅遊線」上的重要路段。

客家大院目前面積約300坪,規劃理念有「遵古、仿古、創新手法併用」、「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體驗與解說整合」、「硬體與軟體兼具」、「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目前完成中心三合院,未來再集縣民與專家智慧定位客家大院功能,例如客家藝術村或客家書院等。擴建構想至少包括山歌戶外扇形劇場、客家文化學習館、客家商店街、門樓、角樓、展覽室、住宿室、照牆、半月池、菜園…等,讓客家大院成為「活而原味的三合院」。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字體從右往左是「客而家焉」,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感到賓至如歸,感到有家的親切感、歸屬感。

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地址:銅鑼鄉銅鑼村龍泉15(037)985-783

原路回程。

鐵塔取左。

員屯山。

鞍部叉路,右下雙峰路,取直行。

 雙峰山北峰  山區濃霧瀰漫 有霧雨

雙峰山,右下慈惠堂,取前行

陡下危稜

長坑山

 1.0K前行百公尺抵三角山

樂山亭,前行百公尺叉路,右下三義火車站,取左三義天后宮

接瘦稜陡下

鵝卵石步道,穿越竹林

抵民宅登山口  來回走約16K需時7小時

天后宮,上車回程,測試天后宮至客家大院車程為11.5K需時30分。

此一活動為苗栗社大4/20活動行程,排除共乘接駁,改以大巴方式。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雨綿綿暫緩之【廬山六寶:武令山、母安山】

武令山

武令山,主峰海拔1940公尺,由清境農場遠望氣勢雄偉,基點峰海拔1795公尺 ,三等三角點,有編號:5960及聯勤內補311基石各一座,兩基石相距約10公尺 ,盧山六寶排名第五。

武令山座落於霧社碧湖東方,稜脈褶曲森林茂密,加以新舊山徑交錯,路況複雜,需做足行前資料為安。

武令山入口處位於台1484.6k右下,經德魯灣橋後左轉,登山口在松林農場內(野百合溫泉會館旁),小型車輛可開到農場門口,路旁可停小型車輛2輛,進入農場由左側建築物前進,剛過建築物直走或右轉均有路徑可到武令山,建議以右側步道較為好走。

兩條步道約40分鐘後會合(由農場直走會多約10分鐘),再約15分鐘有一小溪,為登武令山的最後水源,由最後水源再上到武令山基點峰約1小時40分鐘,武令山從松林農場到達基點峰約2小時50分鐘,下山因地形陡峭難走,此行因近日多雨更顯濕滑所耗時間並不少於上山!

交通資訊:武令山入口處位於台1484.6k右下,經德魯灣橋後左轉,登山口在松林農場內(野百合溫泉會館旁),小型車輛可開到農場門口,路旁可停小型車輛2輛。

母安山基點峰標高︰1475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59號。母安山是盧山六寶中最昜登頂的,視野相當不錯。

母安山入口處在台1492.4K左上往尚鼎茶廠走,沿途可展望盧山部落跟盧山溫泉,從台1492.4K上山約15分鐘即可登頂,是盧山六寶中最昜登頂的一座山。

 盧山六寶︰

1.尾上山,標高2681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39號。

2.麻平暮山,又稱馬海濮富士山,標高2617公尺,二等三角點,編號1458號。

3.再生山,又稱安達山,標高2339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58號。

4.武浪洋山,標高2117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40號。

5.武令山,標高1759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60號。

6.母安山,基點峰標高1475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59

行程記錄

日期:2012.03.14 星期二   天氣:中部多雲  降雨機率:0%

人員:陳元占  黃肇璟  黃秀李  王興富  交通:4人共乘

0700 頭份出發,有雨。

0725 苗栗交流道接興富兄。

0840 國道6號埔里交流道與肇璟會合,偶見陽光露臉。

0920 抵登山口整裝。

0930 往松林農場登山口進入,取左往水泥建築物前進,經過後直行或右轉皆有路徑取右。

0940 見路條取左水管處下切第一溪谷,近日有雨濕滑,小涉水越過後隨即右上切進入雜樹林步道,路徑濕潤有細蠅盈繞,實為不勝其擾。

1009 三叉路,左、右路徑不知通往何處,取直行下坡。

1020 抵第二溪谷,拉繩處為一險坡面,因雨濕滑一一小心下行,溪谷水源充沛,為最後水源地。

1028 溪谷後山徑即為一路陡升。

1038 平台處稍休息。

1047 昔日遺址,有駁坎、抑是早期原住民屯墾區。

1118 登上瘦稜後有一寬廣樹林區,環境清幽、路徑旁有一似昔日砲陣地遺址。

1140 拉繩陡上。

1145 抵平台處,左有一明顯路徑,肇璟小走一段;回來後查資料始知是通往最高峰,取右1分鐘即抵基點峰。

1146 登頂「武令山」基點峰,標高1759M,山頂有兩顆基點;東邊為編號5960的三角點,西邊20公尺處為聯勤測量隊所利內補311三等基石。

山頂平坦寬敞,林木蔽日,只有西邊稍有展望,今日白霧茫茫。在此午餐休息約12點正午時分,雲霧稍散可見漂浮於雲海中之守城大山。

1227 循原路下山。

1245 抵寬闊樹林區。

1307 平台鞍部續陡下坡。

1333 下抵溪谷,在此休息、拍照打混。

1350 拉繩陡上,切回腰繞平緩路。

1428 過第一溪谷上切農地果園。

1435 返回登山口。

1450 上車離開春陽部落,續行台14線經過87.5K處,遇叉路取左(右為投870K起點,可下至廬山溫泉區)

1512 於台1492.2K處左轉產業道路,由此上行經過尚鼎茶廠。

1525 茶廠上方左路旁,水泥階梯處有紅色△記號,即為母安山登山口。

1530 路左側見一地震測儀處,鑽行芒草進入即抵「母安山」基點峰。地窄無視野之芒草林中。

1540 上車回程。

1610 肇璟於埔里交流道下車,互道不知何時再生山再見。

1755 興富父兄於苗栗交流道下車。

1815 頭份交流道下車,謝謝占哥今日辛苦開車。

1850 匆匆返家梳洗後趕往苗栗社大「數位風景攝影之基礎理論與拍攝訣竅(初階)」課程。

一行4人:陳元占  王興富  黃秀李  黃肇璟

1484.8K進入春陽部落 通過德魯灣橋

春林農場登山口

取左往水泥建築物前進,經過厚直行或右轉皆有路徑取右。

下切第一溪谷,近日有雨濕滑,小涉水月過後隨即右上切進入雜樹林步道

 三叉路,左、右路徑不知通往何處,取直行下坡

處處可見年長之九芎木

抵第二溪谷,拉繩處為一險坡面,因雨濕滑一一小心下行

登山口再溪對岸

溪谷後山徑即為一路陡升

一路陡升  居高臨下 涓涓小瀑布

平台鞍部 續行緩坡

昔日遺址 駁坎

清幽稜線

寬闊樹林區  疑似舊日砲陣地

登頂前拉繩陡坡

 

因雨取消多次之武令山 終成行

聯勤內補311基石   盧山六寶排名第五

俯瞰春陽部落

武令山  基點峰海拔1795公尺 ,三等三角點,有編號:5960

循原路下山  抵寬闊樹林區

蘋果樹

八角蓮

下抵溪谷,在此休息、拍照打混

拉繩陡上,切回腰繞平緩路

下方白色處為登山口:春林農場

茶廠上方左路旁,水泥階梯處有紅色△記號,即為母安山登山口

路左側見一地震測儀處,鑽行芒草進入即抵「母安山」基點峰

基點峰標高1475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59號 

是盧山六寶中最昜登頂的一座山。

地窄無視野之芒草林中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