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國道1號下重慶北路交流道往士林北投方向(重慶北路四段),右轉經百齡橋後左轉承德路再右轉石牌路一段,穿過捷運軌道後左轉東華街二段續行第二個紅綠燈右轉30公尺及抵達陽明大學,往「實驗動物中心」停車場停車後旁邊即為登山口。

軍艦岩為台北市北投區烏尖連峰西南股唭哩岸山段,靠近石牌、天母的小山丘,台北市政府圖根點481號,為國立陽明大學校地,山下有台北榮民總醫院、警政署保一總隊,是台北市20條親子登山步道之軍艦岩親山步道之主要景點。

軍艦岩為約2,400萬年前前沈積的岩層,為白色岩石,其形狀似軍艦而得名;位於陽明大學及石牌榮民總醫院的後山,是大屯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

唭哩岸山山頂(H164m),聯勤測量隊 三等三角點 8201、四等衛星點

軍艦岩石壁頂點(H188m),有中研院的「地殼變動點」鋼標,目前是「二等衛星點 N529」。

丹鳳山117m/北市三角點13號(小百岳006號) ,鐵塔是丹鳳山的主要地標山頂平台(H140m)

今天開學日,全員到齊共44位,大家有好久不見的喜悅,寒暄笑語步斷。

0850我們由陽明大學的校門口進入,經過軍艦岩 親山步道指示牌後,左轉往學校的運動場方向前進,爬了很多的木棧道,操場旁的高地就是唭哩岸山,沿運動場邊緣可上山

935至唭哩岸山山頂(H164m),有聯勤銅標三等三角點,視野極佳,可眺望軍艦岩、紗帽山、大屯山、關渡平原及觀音山,於此休息拍照。

自頂下向右眺望可欣賞士林到北投的稜線、地景風光,向左俯瞰則可欣賞威靈頓山莊安靜祥和的現代化社區,景致開闊展望佳,此地也是觀賞軍艦岩 最好的角度,軍艦岩 是由一座巨大岩塊所形成的單面山,一面是垂直峭壁,是全國垂降的最佳訓練岩場,最前端高大的岩體,形如艦首,這也是此岩命名『軍艦岩 』的主因。

0950從唭哩岸山緩慢向下走可接到『軍艦岩 』的步道,步道都是在石壁上鑿出踏腳階,有些風化的碎砂會讓人腳滑,要小心走才行。

1010接上軍艦岩石階步道(H145m),右可至陽明大學校園,取左往上,途中經過八卦涼亭不久就抵達軍艦岩 的艦首,很多人在此擺出各種姿態拍照,藍天、白雲配上土黃色的岩壁,真的是很難得的畫面。

軍艦岩為約2,400萬年前前沈積的岩層,為白色岩石,其形狀似軍艦而得名;位於陽明大學及石牌榮民總醫院的後山,是大屯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

1035由軍艦岩左側沿稜往磺溪山(1km),途中有多處叉路,均沿稜直走

10:42遇涼亭叉路(H205m),續直走,途中又有多處叉路,均沿稜直走,

10:56遇叉路,左可至照明寺(情人廟),續直走,

10:58遇叉路,左可至丹鳳山,取右上岩石區,

10:59260峰岩石山頂平台(H260m),有「260公尺峰南側分叉路」木樁。

11:06遇叉路,取右,途中有多處叉路,沿稜直走寬路

11:18至轉播站(H205m,崇仰七路95),由右側前進

丹鳳山有北市府所立基點,因昔日在山腰的岩壁上刻有『丹鳳』兩字而得名。

11:19遇叉路,左往丹鳳山,先取右至熱海岩壁(H210m),新北投就在正下方;大家開始試膽量拍照立足於岩壁邊緣實令人心驚膽跳裹足不前。1130

1132回到叉路直走往丹鳳山,途中大小岔路均可通

11:31遇叉路(H180 m),左泥土路可至照明寺,取右走水泥路往丹鳳山

11:33遇叉路取右轉入小徑,通過小段芒萁路,約一分鐘,鑽進林中,驀然出現兩、三塊矗立的巨岩,弘法大師紀念碑就位於巨岩區的入口處。

弘法大師就是知名的空海和尚,他曾於西元九世紀初前往當時中國的唐朝取經,後來發明片假名文字, 對於日本宗教及文化具有深遠影響。空海和尚圓寂後,日本天皇為表彰其貢獻,尊其為「弘法大師」。

百年前的日本人,在這巨岩嶙峋的林間,用石塊堆砌駁坎,整理出上下兩層的平臺,在巨岩壁面鑿出神龕, 以祀奉弘法大師及不動明王。駁坎經歷歲月風霜,依舊堅固。上下平臺之間的石階完好如昔。 石階旁兩塊刻著「奉獻」的石柱,一佇立,一傾倒。

1145原路回主叉路取右

1150至丹鳳山山頂平台(H140m),抵達丹鳳岩。這裡豎立了警告牌,提醒遊客勿靠近丹鳳岩。警告牌旁有一個三角點基石。 從草叢穿過,隨即就看見丹鳳岩就位於懸崖邊,已被水泥及鋼索固定住,以防止巨岩崩落

 

丹鳳山視野寬廣,俯瞰關渡平原、北投地區,觀音山居高臨下俯臥看人間。

 至於「丹鳳」之名,有傳聞說是陳濟棠將軍某個姨太太的名字。這項傳聞是否屬實?1210

丹鳳山,因丹鳳岩而得名。日據時代,這座山曾遍植松樹,被稱為「松葉山」,又因紀念弘法大師,所以又稱「大師山」。

1215經過陸軍一級上將陳濟棠將軍的墓園,不過墓已遷移,原有的墓園設施都已荒廢。

1220至北投區奇岩路32號,左右觀察後取左,經詢問居民後於奇岩路44號民宅旁下石階,於奇岩路48號民宅前右轉紅磚步道入公館路852弄,

1230抵福安宮午餐公館路大興路

1330上車前往北投圖書館前下車,自由活動可遊景點,北投溫泉博物館、地熱谷。

1500上車回程。

1645返回李科永圖書館。

下一堂課:4/10苗栗大湖鄉【馬拉邦山】期待上課、期待再相聚!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鹿林山自然公園,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處的塔塔加地區,剛好位於玉山群峰的山麓,此自然公園內有鹿林前山、鹿林山、麟趾山、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東埔大草原、大鐵杉與塔塔加遊客中心等景點,鹿林山與麟趾山為阿里山山脈的支稜,此處視野極佳,可眺望阿里山山脈及玉山山脈的群峰。鹿林山山頂展望佳,麟趾山遠眺塔塔加遊客中心,玉山山脈雄踞東方,如巨龍盤伏,冬雪後遠望如玉龍在天,氣勢無比。

塔塔加遊客中心:地區位於玉山國家公園西北部的入口,是攀玉山群峰必經之地,海拔高度達2600公尺以上,且位於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及神木溪之上游地區,本區交通可由南投縣水里鄉沿新中橫公路水里玉山段(74公里)或從嘉義玉山段經阿里山到達 (97公里);附近主要高山有東埔山、玉山前山、麟趾山、鹿林山、鹿林前山等(這些小山有塔塔群峰美稱)

攀登山岳:

麟趾山:海拔2854公尺,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山頂無基石,但有「麟趾山」巨石標示,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近望塔塔加鞍部至排雲山莊的上山步道。整條稜線上的鹿林山與麟趾山是展望最佳之處,可遠眺整個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甚至中央山脈南段山岳,且沿途花草種類繁多,可一路欣賞玉山杜鵑、紅毛杜鵑、金毛杜鵑、台灣龍膽、玉山龍膽、台灣百合、高山白珠樹等美麗高山花草的身影,好不愜意。

鹿林山:海拔2881公尺,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頂無基石,但有「鹿林山」巨石標示,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

鹿林前山:海拔2862公尺,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山頂有三等#4153三角點基石,山頂有氣象局的自動雨量計、基地台、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

今日形程

0600起床→0630早餐(800/桌)→0700搭乘接駁車(200/人)前往玉山登山口→0730取右往麟趾→0830麟趾山08450900鹿林山大草原→1015鹿林山10301100鹿林前山天文台1101130鹿林山莊搭接駁車→1200返東埔山莊午餐整裝→1250塔塔加遊客中心→140021線經水里
回程→
1910竹南新龍餐廳晚餐→2020結束完美行程。

麟趾山:海拔2854公尺,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山頂無基石,但有「麟趾山」巨石標示,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近望塔塔加鞍部至排雲山莊的上山步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仙境」每個人領略各有不同,不過,縱有千般異,卻有一樣同,就是無不與人千變萬化幻化無常的感覺,無論當時心境如何,人對了心為之隨境轉,一時變得開心過來。

碧樹瓏璁掩映間的青山,就給不知是雲是霧的水氣掩蓋。

鹿林山:海拔2881公尺,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頂無基石,但有「鹿林山」巨石標示,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

鹿林前山:海拔2862公尺,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山頂有三等#4153三角點基石,山頂有氣象局的自動雨量計、基地台、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視野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

人物特寫因為大家開心演出花絮太多唯恐有所遺漏故活動篇幅以拼圖方式展示妳們是行程裡最美的風景之一。感謝有大家,在翻看每一張相片的當下,心是暖暖的、嘴角是微揚的,玉曲說得很好,可以快樂很久!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塔塔加Tataka)為鄒族語之音譯,意為寬闊、平坦的草原,海拔2610公尺,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也是嘉義-玉山段台18線與水里-玉山段台21線公路之交界點。

 交通國道3號→下(3)名間交流道→集集(16)→水里(21)→信義(21線終點145k),沿途均有玉山國家公園指標。

國道3號→下(18線終點109.5k)中埔交流道→往阿里山方向行駛,過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後續行即可到達。

攀登山岳:

東埔山:標高2782公尺,東埔山上有二顆三等三角點,第一顆為三等三角點,編號:5019。另一顆為聯勤補三等三角點,編號:內補358、新中橫十三號。東埔山擁有不錯的步道,全長800公尺,幾乎有大半的時間在爬梯道,不過中途有幾處休息處及觀景台。

實際行程:

3/120630李科永圖書館(早餐紫米飯糰)→2015南投休息區發現輪胎消氣等待修補0945→中埔交流道下→台21發現已經超過車輛管制時間轉往台18線進入→1400上東埔停車場18109.5K用午餐→144021144.2K東埔山登山口16001610142K夫妻樹16501710東埔山莊宿(300/床)→1830晚餐(2000/桌)自備加菜火鍋(夜宿高山、有您相隨、仰望星空、您最閃亮)

0600李科永圖書館準時出發感謝大家非常配合讓大家用早餐或是補眠

 0810 南投休息區成員機靈發現遊覽車輪胎消氣中等候補胎中

 0945 經過漫長時間1.5小時等候車子終於修補妥,也因此延遲我們由台18線進入頂石棹賞櫻花時間,改由台21線進入也因已經錯過大巴通行管制時間,還是選擇較遙遠的阿里山公路進入,或許錯過了加料行程,要慶幸著車子及時發現異常,沒有造成行車安全問題。

 1400 抵達上東埔停車場(台18108K)用午餐便當。

1450 抵台21144.2K東埔山登山口。天氣乾爽陰涼,大家有好心情拍照!

1500 21144.2K東埔山登山口。往東埔山0.8K,全程一路陡上3個小山頭,細毛杜鵑夾徑相迎雖未開花新綠令人振奮,歷經冬日眾芳搖落綠成樹,唯它占盡風情向小徑。

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1550東埔山:標高2782公尺,東埔山上有二顆三等三角點,第一顆為三等三角點,編號:5019。另一顆為聯勤補三等三角點,編號:內補358、新中橫十三號。東埔山擁有不錯的步道,全長800公尺,幾乎有大半的時間在爬梯道,不過中途有幾處休息處及觀景台。

1600 原路折返。

1640 返回登山口。天空竟然陽光初透開心歡呼之餘前往142K處探訪夫妻樹

1645 21142K夫妻樹。1720

塔塔加夫妻神木,亦稱夫妻樹,是台灣著名神木之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台21142公里處,鄰近塔塔加、東埔山,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是通往玉山登山口必經之地。

夫妻樹由兩棵成對紅檜枯木形成的神木景觀,位置恰好位在公路彎道上,因此夫妻樹格外醒目。枯木的形成是在1963年,因森林大火造成死亡,又於1996年遭到雷擊,與阿里山神木昔景相似,如今夫妻樹是玉山國家公園熱門景點之一。

夫妻樹夫樹(前),妻樹(後)。佇立於綠意盎然草地上的夫妻樹

高聳的樹幹,身形宛如夫妻般的互相相偎、互相扶持

在它們的背後流傳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相傳在早期布農族村中一對愛侶,受到雙方家長阻撓,於是雙雙跳崖殉情,捍衛愛情,數年後,在他們跳崖處長出兩棵紅檜,村民為了紀念他們,稱其為夫妻樹。

夫妻樹是兩棵成對紅檜枯木,枯木的形成是在1963年,因森林大火造成死亡,又於1996年遭到雷擊雖然夫妻樹迄今依然相互扶持挺立,但根據調查,其傾斜情況日益嚴重,有可能在近年內倒下,玉管處已決定將採阿里山神木模式,以自然放倒的策略,讓夫妻樹落葉歸根、回歸塵土。

東埔山莊:海拔高度2500公尺,居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及神木溪之上游;且位於新中橫景觀公路與楠梓仙溪林道交會點,是玉山國家公園西北部的入口。

東埔山莊附近之高山有東埔山、鹿林山、麟趾山……等名山美景,合稱之為『塔塔加群峰』,東埔山莊同時也是攀登玉山的重要休憩點,欲登玉山者,通常會於東埔山莊過夜,隔日再由山莊出發前往塔塔加鞍部,然後前往玉山群峰。

東埔山莊住宿設備  

住宿一日,每人收費300/住宿均為上、下通舖床位

東埔山莊設有32人房2間;26人房1間;10人通舖1間;司機住房 61間,合計最多可容納106

東埔山莊無提供膳食服務,但有提供廚房,遊客可自備簡易炊具與食材

訂房專線:(049)270-2213   接駁車專線:0928-358307

1740 東埔山莊分配房間床位睡通鋪讓大家有新體驗新感受

1830 用餐時間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登山人彼此容易融入很快感受到大家的愉悅歡樂之情

2100 未免驚擾要入眠的人一行人杜總來玉鑑哥光明……..微醺之際散步到上東埔停車場始料未及的是大家正嗨之際仰望天空竟然發現滿天星星高掛每個人都要說出此時心情一點點酒意微醺讓大家盡情演說欲罷不能久久不歇真的好開心哪人生能有幾回可以群聚近3000M的高山共此時搖搖蕩蕩唱軍歌而來又搖搖擺擺嘻笑回山莊摸黑的感覺似乎看見最真的自己有一群好友相隨相伴居深山卻更讓自己清晰

2200 甫入睡前,聽聞醉醺的嘟噥聲有鬼…..讓床上所有的人忍俊不已。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活動:巨足登山協會            參加人員:82位(大巴二部)

領隊:徐茂瑞                         嚮導:翁福元、蕭淑慧、林凱豐

迷糊步道(米洋溪步道)位於阿里山鄉公所旁,就是米洋溪步道入口,全長1.2公里,一座美麗而優雅的米洋吊橋靜靜的在溪谷上伸著懶腰,而步道就在吊橋的另一端輕輕召喚,好像隨時有樹仙子、花精靈會跳舞出來呢。沿途更有不少李樹,脆脆酸酸的李子味,真是透心涼。與福山古道交會處不難發現象徵鄒族生命繁衍與愛情的生命豆,另外這裡也是賞鳥的絕佳步道,如藪鳥、白耳畫眉、山紅頭、五色鳥等。

西側出入口(1865.5K右下850公尺處路旁)在阿里山鄉公所附近旁,設有一涼亭

步道終點接福山古道的米洋吊橋旁涼亭,過橋續行到169縣道24.4K左右福山古道出口。

福山古道進入點位於台18-68.6K處,路口有一刻「福山古道」巨石,沿著馬路下行約450公尺即可見一涼亭,為福山步道OK(達那巴娃那古道),下行可接到福山聚落,沿馬路再續行1.3公里即到福山聚落與福山古道入口,設有停車場、涼亭、廁所,出口位於169縣道24.4K處左右。

福山古道在昔日是樂野、來吉、十字村等部落原住民前往達邦的要道,途經二條溪,目前米洋至福山一段,路況良好。目前步道全程約5公里,入口在樂野的福山部落,可從阿里山公路68公里附近上山方向右轉進入,出口在達邦公路24.4公里處(米洋小吃)。

0530竹南博愛公園0550頭份迷糊步道北側入口

0950(北側入口在台1866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涼亭、停車場及廁所)

1000迷糊步道北側路口出發,涼亭旁的櫻花開了,花團錦簇爭艷,大家貪婪的拍照取景

因人員眾多,依序出發,沿著步道下行竹林內,環境清幽雅致,因為我們大隊人員造訪,頓時顯得熱鬧繽紛。

1022休息平台(距樂米吊橋350m、距步道西側出口430m、距福山古道1280m)

1025涼亭時而溪谷水聲潺潺悅耳時而跨越木橋後轉個彎又是另番風景

1029三岔路口,右往樂米吊橋50m、出迷糊步道西側出口接阿里山鄉公所吊橋上看著山櫻花依傍著溪谷綻放框出一幅何似在人間的感動

1033迷糊步道西側出口 (1865.5K右下850公尺處路旁)在阿里山鄉公所附近旁,設有一涼亭,此時櫻花正盛開美不勝收眾人流連不去

1043越過樂米橋返回三叉路取左往福山古道前行。穿過木棧橋、溪谷、竹林深處。

1056三岔路口(距樂米吊橋790m、距步道西側出口870m、距步道北側出口1640m),路口涼亭,直行往福山古道,取左往茄苳巨木(170m),一路走在竹林下的陡上階梯路徑人來人往為一睹巨木風貌,而你是否看盡人生浮雲眾生相

1105茄苳巨木大家爭相與巨木拍照1110

1116回三岔路口涼亭,取左續行往福山古道

1134迷糊步道終點涼亭,接福山古道的米洋吊橋(距福山古道入口170m),左往福山聚落(距福山聚落入口1780m),先取右過米洋吊橋往福山古道另端入口

1140拍完照需折返回到入口續行福山古道,續行杉木林內,陽光透出美麗的光。

1204走在杉木林內,高大筆直的林木參天,是經過多久的深藏,造就今日。

1212 出杉木林接水泥路,岔路口右往福山古道出口、福山聚落(230m),取左上往閒雲居民宿群山環繞遺世在深山莉貞直呼在此渡假應該很完美吧

1219出閒雲居民宿入口,右下往福山聚落,取前行

1222 涼亭休息午餐,此也是一福山步道入口

1310上車前往頂石棹步道群。

迷糊步道全程路徑不是木製橋就是水泥製的假木棧,從北側入口進入一路下行至米洋吊橋,下坡路較傷膝蓋,福山古道路徑屬原始路徑,少人工化路徑,輕鬆舒服,若有接駁車,由福山古道進,迷糊步道出,若有體力不濟的可在中途走樂米吊橋出迷糊步道西側入口(阿里山鄉公所)由接駁車接駁回迷糊步道北側入口,少走一段約1公里長的上坡路段。

嘉義縣阿里山鄉石棹的「霧、茶、雲、櫻」之道

1335霧之道原為頂石棹步道由石棹走台18線往阿里山,64K左入往頂石棹旅遊服務站約0.4K霧之道步道全長約800公尺

1400茶之道的崇山峻嶺,修竹青翠,茶園綠意盎然

1430出茶之道接雲之道在此休息等候全員到齊

1445雲之道兩旁杉林夾道,古木參天雲之道途中休息平台,優美幽靜

1504雲之道步道入口由頂石棹旅遊服務站至此約0.7K續行車道

1513民宿前的櫻花林,櫻花滿山開放,奼紫焉紅美不勝收。1525

1532櫻之道為茶之道支線由頂石棹旅遊服務站後方進入短而美的小徑值此時碰到櫻花滿山開放奼紫焉紅美不勝收

獨缺霞之道(資訊站對面步道),因時間不夠留待下次再訪。

1600大車可由台1864.1K進入約行0.4K抵霧之道登山口空車在1K頂石棹服務站接人上車回程

1730中埔交流道旁餐廳用餐。1820

2100返回頭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那邦山,又名「馬拉邦山」,為泰雅族語Manapan譯音,是指山容壯麗的意思。

馬那邦山,海拔1406公尺,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和泰安鄉的交界,稜線東接細道邦山,東北接司馬限山,南接大克山,此山早期稱呼為「馬拉邦山」,為泰雅族語Manapan譯音,苗栗縣馬那邦山觀光產業協會正名為「馬那邦山」;山頂有一等三角點基石、馬那邦山標示牌及兩塊亂裂的紀念碑,不愧為一等三角點,視野極佳,可遠眺大霸尖山至雪山之間的聖稜線;該山名列台灣小百岳#037(2006年版小百岳#037),每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楓紅季節。

不僅如此,馬那邦山還可以遠眺雪山至大霸尖山之間著名的聖稜線;此外,馬那邦山也是昔日的古戰場,遺留不少歷史遺跡,可說是一座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豐富的名山。主稜連東北連司馬限山,南連大克山形成有名的馬克山稜,由細邦山連成延伸過來的東稜,形成馬拉邦山東測山稜險峻的溪谷,北側左有中興溪(又稱細道邦溪),右有出火溪,南側左有蘇魯溪,右有象鼻溪。

馬拉邦山H1406m、一等三角點,小百岳No.37,腹地很大可分為二層,下層有徐慶榮紀念碑廣場,樹蔭下有多張座椅可供休息,上層為觀景區無遮掩,天晴可遠眺聖稜線,霧雲天可觀雲海,旁有一排座椅提供休息賞景。

細道邦山H1064m,無基石腹地狹窄,樹林透空處可眺望馬拉邦山與珠湖地區,可能因山形像似棺材,所以又稱「棺材山」,真正細道邦山H1286m,位於馬拉邦山東北方約1.3公里處。

路線圖可分:

A、大湖東興天然湖線:大湖→南湖→淋漓坪→第二停車場→天然湖→〈登山口〉→櫸木林→大石壁→馬拉邦山頂

B、大湖東興上湖線:大湖→南湖→淋漓坪→第三停車場→錦雲山莊→竹園〈登山口〉→分岔口→古戰場→石門→馬拉邦山頂

C、太安東興珠湖線:大湖→中興村→珠湖農路→長橋獅子亭〈登山口〉→果園工寮→分岔口→古戰場→石門→馬拉邦山

今日行程綜合三線):

大湖→中興村→珠湖農路→長橋獅子亭〈登山口〉→果園工寮→分岔口→古戰場→石門→馬拉邦山→分岔口→天然湖〈登山口〉→大石壁→櫸木林→步道約1.2K處取右往錦雲山莊地圖無此徑)→接果園踢產業道路約1.5K抵叉路(左去南湖停車場,取右往上湖登山口1.7K)→錦雲山莊→上湖竹園〈登山口〉→1.0K分岔口取左回珠湖登山口。

0840 由大湖市區循「雪見遊憩區」的指示牌,走苗61縣道往中興方向。苗618.8K道路中興橋岔路口,左轉往雪霸設區與雪見遊憩區,取右轉往珠湖農路,路口有往馬那邦山的指示牌,H457m

0910 珠湖道路上可眺望細道邦山,及回望南勢山展望細道邦山拍照,因樣子奇特,狀如棺材,當地人稱作棺材山,H546m

091515農路約3.9K處,抵獅子亭停車場,有公廁H800M

09204K指標牌,為珠湖登山口取右上。

0923走水泥石板路,經果園工寮,沿途有不少的咬人貓聚集,小心通過。

循著步道緩緩上升群山環繞極盡視野享受一旁的細道邦山隨伺在側

0940中興線步道旁有果園及咬人貓,上至越嶺十字岔旁有楓樹及農舍,路口「馬那邦山登山步道導覽圖」,直行聯絡步道接上湖登山口,右往細道邦山(此路不通),左往馬拉邦山約1.55Km。先取右往細道邦山

0943往細道邦山的路,也是昔日的隘勇線,抵達一保安林基石,果園到此為此,原本以為這裡就是細道邦山,往前一看還有一座高峰,於是就往續行。路徑清楚〜芒草徑〜竹林陡下〜緩稜好走〜竹林陡上。

1014細道邦山:H1064m,無基石腹地狹窄,樹林透空處可眺望馬拉邦山與珠湖地區,可能因山形像似棺材,所以又稱「棺材山」,真正細道邦山H1286m,位於馬拉邦山東北方約1.3公里處。此山頭在上河的地圖上標示為「奶姑崠」,H1065mGPS1072m

1016原路回,由林間可眺望馬拉邦山雄伺在另一方。

1046回到越嶺點取左往馬拉邦山約1.55Km

1047枕木步道入口有指標往古戰場0.7K

途中回首看走過的細道邦山。

1105三叉路口;右下上湖登山口0.6km;後往珠湖登山口1.15Km;直行馬那邦山1km,古戰場0.25K循稜直上。

1112至「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H1225m)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被迫割讓台灣。日軍從台灣北部登陸,展開接管任務,從北到南沿路遭到各地義軍反抗。馬那邦山先後發生兩次泰雅族人抗日事件,雖然遭受鎮壓而失敗,但驍勇善戰的泰雅族人令日軍傷亡慘重,事平之後,日軍在此地設立「弔魂碑」,以悼念戰歿的士兵。原碑已消失,民國73年(1984年)民間團體重修,豎立「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紀念碑旁的崖台上可遠眺附近細道邦山峭拔險峻的大山壁。1115

1117經「草坪營區」(H1250m),這是軍營遺址,昔日日軍於崖邊設立營舍、配置火砲,監視泰雅族的活動。過軍營遺址,稜線步道途中有優雅的櫸木林,樹樹蒼翠,這裡也出現大量台灣紅榨槭的蹤跡。清幽綠林之間,卻也落葉繽紛枯黃陳舖在步道上。

1130經「石門天然隘口」(H1285m),僅容一人穿過,著名的「石門」隘口。但見一座巨大石岩橫阻於陵線上。巨岩因地殼變動,斷裂為二,兩岩之間的隙縫,僅容單人通過,因此形成天然的隘口。泰雅族人以此隘口為屏障,頑強抵抗日軍;日軍建立隘勇線後,亦派兵駐防,在石門附近建立草坪營區。

1133指標往馬拉邦山0.48K木棧道階梯陡上。經兩段陡階後接木棧道叉路口(H1390m),右陡下可往天然湖登山口(2.26km),取左沿陡木棧道上行往馬那邦山;此路段為「好漢坡」,又稱「慶榮坡」,約有一百七十幾個階梯。

1150經休憩處至馬那邦山山頂(H1405m),平台有一等三角點基石、馬那邦山標示牌及兩塊亂裂的紀念碑,不愧為一等三角點,視野極佳,於此遠眺大霸尖山至雪山的聖稜線,若續直走可往大克山。

山頂有塊巨石,一塊蒼涼古樸的斷碑,傾倚著岩石,為昭和6年(1931年)所豎立的紀念碑,以紀念明治35年(1902年)馬那邦山戰役。石碑斷裂成三截,僅存兩塊上下相疊,蒼勁的草書,刻寫著「(馬)那邦山戰諸地」,最上層的一塊已遺失,只剩「那邦山戰諸地」等字。馬那邦山兩次戰役,一在1895年,一在1902年。

馬那邦山,海拔1406公尺,擁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在此簡易吃水果餐。

今天天氣清朗,能見度極佳,但解說牌上所列的各座高山,山頂頂端已被雲霧遮去,無法觀其全貌。左觀:加里山、鹿場大山、中瞰:聖稜線、右覽:鳶嘴山、捎來山、鞍馬山、小雪山、大克山,附近名山盡收眼底。

1209循原路折回,至三叉路右下上湖登山口,取左下,往天然湖登山口2.26K

1234往天然湖登山口1.25K。小木橋前(約1.2K處)取右進入林間小徑。

1250接果園續行產業道路。

1320三叉路直行往東興停車場;右行往錦雲山莊300M,上湖登山口1.7K。取右

1330錦雲山莊停車場約可停7部車。休息吃水果。

1335續行李子園往上湖登山口,沿途的李花初綻花朵,白色花海令人流連不前。

1355上湖登山口。直行連絡道路可抵細道邦山越嶺鞍部,取左約20M即抵往馬拉邦山登山口,一路陡上。

1420三叉路(早上1105處)後往上湖登山口0.6km;直行往珠湖登山口1.15Km;左行馬那邦山1km,古戰場0.25K。取往珠湖。

1440十字越嶺鞍部早上0940)。左下上湖登山口0.3km;直行往珠湖登山口0.5km;左往細道邦山;右上稜馬那邦山1.65km

↑馬拉邦山     ↓細道邦山

1455回到獅子亭停車場。驅車前往銅鑼鄉挑鹽古道、天空之橋。

此路線安排於苗栗社區大學春季班課程,馬拉邦山雖已經走過無數次,今日再探仍希望能安排不同走法,以饗同學。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望鄉是布農部落,特別的地理位置,讓部落可以開門見玉山;傳說日本人為了管理高山原住民,要求當地的布農族從故鄉中央山脈遷出,當時的老頭目Paian特別囑咐族人,千萬不能離開聖山「玉山」的視線,於是族人遷移到這裡。稱為「望鄉」,也因為對布農族來說,抬起頭來可以看到永遠的故鄉玉山。

望美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北有羅娜山、新鄉山,東隔陳有蘭溪與開高山、望鄉山、郡大山相對。海拔高度1427公尺,圖根補點,另一面刻有「內補3-363號」,山頂西向展望良好,沿途步道好走,堪稱一流。

獵人古道從入口(約900M)中間經過望美山(1427M)、暸望台(1519M)一直沿伸到瓊山(1846M)止,全長約七公里;

這一次因為是社團大隊108人的關係,就走到暸望台原路折返。中間有林道車行能到暸望台,所以也有人是車開到暸望台附近,再到望美山三角點和瓊山。

領隊林治國       嚮導翁福元黃秀李葉清水       參加人員108位(三部大巴)

交通路線走二高下名間交流道 →台16線水里 21(新中橫)→ 在台21101.5km

0925於臺21101.5公里和社派出所前下車右轉入望鄉部落在此耗費許多時間上洗手間而前行隊伍沒有停留整合是整個隊伍前後時間拉長達一小時之故0945

0948經望鄉部落牌樓岔路口進入

1000沿著部落裡的大路走,依著指標找到望鄉的活動中心,再往前走一小段,就會到古道的入口。部落路旁有初開的山櫻和菜園, 新綠嫣紅,加上從活動中心不時傳出的熱鬧聚會吆喝聲,望鄉的美,不止在風景,還在生氣蓬勃與慵懶。

1005獵人古道登山口,海拔高度約900公尺,取左石階上獵人古道。

獵人古道位於望鄉部落後上方一片原始林區,是阿里山山脈支嶺。 是布農族人傳統狩獵場,由於山腰型似「鼻子(布農語Manutusan(馬奴多斯))」,故全名稱為「馬奴多斯獵人古道」。

1015岔路左側超大水桶取左入再右轉 以前部落的男孩、女孩,在滿12歲後,就由部落長老、老獵人帶領,到山中進行獵人訓練和食物採集 因而才有獵人古道的名稱。 現在的古道經整修後變成了一條休閒步道。

1020石板屋涼亭,這裡可以遠眺部落、陳有蘭溪河谷、玉山,完全無遮掩的開闊視野,是路途上的第一個驚喜點。

石板涼亭,海拔高度約950公尺,可展望望鄉部落及陳有蘭溪、紅色拱橋;過涼亭後就是泥土步道

1030岔路取左上步道雖然只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度,但神奇的是,一路上總覺得林相風景不停的轉變,轉個彎一段坡道,風景馬上又不一樣風情。

1035梅花園;竟然就在這樣寧靜的山裡,只有登山友的小徑中,焉然在眼前展開,有驚喜更有一番幽靜

1048再往上走水泥路頂岔路(236842 2610835),海拔高度約1160公尺,取右上泥土階梯,在此可看到山丘上一大片竹林,走約5分鐘入竹林。

1055果園處,古道的標示很清楚,所以只要順著指示的方向轉彎上坡就可以接著下一段的山中行。視野絕佳北有羅娜山、新鄉山,東隔陳有蘭溪與開高山、望鄉山、郡大山相對。

1110入竹林。遠望有山、河谷,近看有樹,有槭紅、還有尚未盛開的梅樹。 步道的每一段不時出現非意料中的風景。

1120抵達茶園工寮烤肉區,有很廣敞的休息區抵達茶園工寮烤肉區,這裡很開闊,休息的好地方,相思樹幹訂有望高寮 (和社寮望台)指標,沿著指標方向續行。

1125再度進入一片竹林,約有2分鐘路程,又是柳杉、相思樹夾雜其間。感謝翁老師全程以對講機指引路標前進的方向

1135相思樹休息平台,海拔高度約1290公尺,續行約3分鐘,進入人工柳杉林;相思樹出現在海拔1300公尺,相當罕見,相思樹林總長度約250公尺。

1140又是一片竹林,續行約5分鐘,出竹林,再度走入雜木林爬坡

1150望美山,圖根補點,「內補3-363號」海拔高度1427公尺,僅西向有展望視野甚佳,但不是理想的休息處所,建議到望高寮(和社瞭望台)休息。

1155續行,一大片人工柳杉林

1210接林道前行30公尺後右切陡坡

1220望高寮樓層高度約10公尺,為三層木造建物,可容納約100人左右,視野展望甚佳,可展望集集大山、阿里山脈大塔山、信義鄉望鄉部落、白雪皚皚的玉山群峰.. 望高寮 日據時期稱和社瞭望台,目的是監控森林火災狀況。現已翻修為木造三層樓現代建築,具觀光價值。在此午餐

由左而右分別為玉山北峰、玉山主峰、南玉山。

1350在瞭望台前全體團拍後,原路折返!

1545望鄉部落活動中心前集合全體隊員。

1600玉山消防隊前上車回程。

1730水里玉山國家管理處對面的「野鴨谷餐廳」晚餐。

1820上車北返。

2010返回頭份。

感謝許多初認識的朋友,歡迎你們加入巨足登山協會,希望我們團隊的服務能讓你、妳如至親歸,期望帶領大家更能融入、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如有不盡完善之處,請多包涵與讓我們知道,每一趟行程你們是最麗的風景之一,最美、最好的行程在巨足,當「再見」代表能夠再次見面的時候,就是承諾,而.…….....非離別!期待再見在巨足。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龍山,位於恆春半島的楓港段,自成一列山脈,並有南里龍、北里龍相擁護衛『中級山裡的百岳』在南部登山界具有崇高地位,在屏鵝公路上,過楓港段後抬頭映入眼簾的奇異山頭即為此山。里龍山是牡丹鄉和獅子鄉的界山,標高1062公尺 ,屬屏東林務局國家森林步道,步道全長4.7K(南側登山口)爬升高度850公尺 ,登頂後可飽覽恆春半島之景色。

里龍山為中央山脈向南延伸至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山,也是南迴鐵路以南的第一高峰,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的視野,台灣小百岳之一,屏東地區熱門的的中級山。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天晴時可遠眺望小琉球,及牡丹水庫於群山之間,恆春半島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

交通:

1.國道3 林邊交流道   17(沿海公路) 1(屏鵝公路) 26線約3.8K處左轉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停車場(離台26線約2.4K)

2.南登山口為台266.6K處苦苓巷左轉續行1.4Km路底停車場。

1/1新年快樂,謝謝世勳安排招待大家前往小丑魚歡唱。

0600早起離開滿洲寮民宿前往小丑魚飯店用早餐。(車程20

謝謝世勳為我們安排豐盛美味、多樣化的早餐。0740

南臺灣冬天的早晨,沒有寒風冷冽,只有溫暖舒適、餐後慵懶的活動筋骨。

0820經台263.8K圓東庵牌樓左轉,沿圓東庵至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停車場(H230m),下車整裝。大巴只能到此整裝後尚須走2K的產業道路才能抵達登山口

0835續行水泥道,至奇緣石岔路口左往龍峰寺,取直行。

0845里龍山北登山口,旁設里龍山簡介,在此團拍後轉入碎石道。0855

0911沿途右可觀賞岩壁山稜,至結束平路取左開始進入石階路。

0927步道有安全網,通過左大石壁水道,及連續兩處有水的小溪溝,再小心通過右有崩塌地。

0940木橋後有步道1K木樁。

0950拉繩陡下坡石階梯,通過S形溪谷路段,左有小瀑布水源,再陡上。

0952步道1.5K後,山谷眺望西側里龍山下。

0955右下方有小瀑布,續通過水源溪谷。

1000溪谷平緩地小休後,開始陡上坡。

全隊最小的曾家兄妹:子謙、芷芸,朝氣活力十足

1020步道2K後續過休息站。

1025越嶺鞍岔右往下里龍山,取直緩下。

1035沿途有紅色鐵板及九芎樹林區,過步道2.5K木樁,抵達步道2.55K休息亭(H640m),旁有很多休憩桌椅及水源,還有奇特形狀的橫向大樹幹榕樹,在此放下中午午餐裝備小休後輕裝續往里龍山。1045

1047亭岔右下往竹坑登山口,取左過溪後也有休息桌椅。

1052 開始緩上。山中下起霧雨細雨如絲無邊的伴隨前進步道越見泥濘果不虛傳的南部熱門中級山沿途絡繹不絕的山友磨肩擦踵錯身而過

1130 陸續陡上落差約400m高度,過步道3K3.5木樁。下山的山友告知山頂山友眾多,幾無立足之地,因細雨紛飛,不禁加快腳步陡上。

里龍山:H1062m、一等三角點,基石位於步道3.85K終點,山頂腹地不大,有座大岩石,視線展望極佳

1138拉繩陡上至步道3.85K終點。登頂之既白霧壟罩山頂,除了人聲鼎沸、幾無任何視野可觀,但是登頂的喜悅仍然充斥著大家喜形於色。

1150我與勳歌、來玉、國樑哥先行快速下山,只為大家煮中午熱食。

1230返回步道2.55K休息亭,預計休息午餐約1小時

1320人員尚未全部返回休息站已經下起傾盆大雨,大家紛紛走避涼亭內避雨,為數百餘人擠入如沙丁魚般,無處閃躲、午餐在極其慌亂中解決;部分人員因衣服濕透了,遂決定由彥成帶領直接往南竹坑登山口下山。

1410近半的人員在午餐後由我帶領往竹坑登山口下山會合。

下山的路為溪谷路,因為持續下雨更顯濕滑難行,對小朋友子謙、芷芸兄妹而言,是滯礙寸步難行,謝謝勳哥、勝有押隊協助妹妹,或抱、或牽、極其辛苦的,而前面哥哥由清滿、來玉協助平安下山。

1600全員到齊返抵南竹坑溪登山口,換去濕冷衣物,謝謝彥澄為大家冲泡熱咖啡,祛去寒意,溫熱大家的身體,

1620上車離開告別恆春半島二日遊。

1830東港海產餐廳晚餐,新鮮美味餐點,氣氛和諧,熱鬧溫馨的用餐氛圍,竟然讓大家沒有散席的意念,感謝大家給予的美好假期。

2000上車回程。

1/30010返回頭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仁湖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東北角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有中央水域、獨立南仁湖及宜蘭潭(或稱南仁古湖)三個終年不枯的湖泊,其中以『南仁湖』最為出名,匯聚了山上的雨水和山泉水,是一個天然淡水湖,更是南仁水域中最大的靜水生態系統。 南仁湖位於長樂村內,其有三個天然高山湖泊,四周林木蒼鬱,有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 一路上就可以觀察植物相的變化,是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進入本區必需事先申請,並聽取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簡報後方能進入,每日限定名額為400人。申請方式以網路線上申請,於42天前即可上網申請。由南仁山管理站為起點至南仁湖畔是管理單位所規劃的『環境教育步道』,單趟路程約為4.3公里 ,來回共約8.6公里 ,步行環繞約需三小時不等。

參加人員41   12/311830李科永圖書館出發(龍華燒臘飯)→1210滿洲寮民宿跨年晚會。

12/31 1830非常感謝大家在下班之餘準時上車出發。沿途大家開心歡樂有放鬆解放的隨性,欣賞影片、開懷歡唱、把酒言歡,謝謝莉貞為我們準備好多道具,讓歡樂氣氛更添熱鬧。

2355 進入滿洲鄉,頻跨年時刻將至,卻因軍事管制區收訊不佳,無法與電視同步倒數計時,但是大家仍然興致高昂倒數迎接2016年來臨,並互祝新年快樂!

0012 來到今晚的民宿家,因舟車勞頓之疲,大家先入房安置行李,後來到大廳共享夜晚,滾燙的雞酒下肚,溫暖大家的胃,少數夥伴精神特佳,大有不醉不罷休之態,深夜在南台灣的民宿,舒適的氣候倒也不催人睡……

2016.01.01新年快樂0700用完早餐搭車前往南仁湖管制站,我們預約0810視聽簡報。

0755 繳交身分證件後進入視聽室看簡報,為時20分鐘。

 0830 自管制站左側進入步道,平緩好走,天氣怡人。南仁湖生態保護區 墾丁國家公園所轄,位於屏東縣滿州鄉境內,南仁湖步行環繞約需3小時,由管理站至湖畔來回共約8.6公里。

南仁湖位於墾丁國家公園之中,舊名魚蘭濫,原本是水稻田,由於稻田東邊出水口被堵塞,水量累積逐日增多,形成寬廣湖泊。在這一片廣大水域之前有處小水潭,才是真正的「南仁古湖」

各型各色的爬蟲類、兩棲類、哺乳類生物也相當豐富,境內地形複雜,有丘陵、山谷、溪流、草原、湖泊等,加上落山風特殊氣候,林相紛呈,具備有暖溫帶、亞熱帶與熱帶雨林共存的特殊景觀,學界稱為「植物壓縮效應」,因此被列為生態保護區。

步道終點位於湖畔,可近看湖水靜謐迎人,湖畔草木青翠,南部的艷陽直教人無處閃躲。

大家童心未泯的盡情以大地為床,與藍天白雲爭舞,就是要開心!

煙波裡  一扁舟  人世恍如夢  老漁翁  伴沙鷗  嘆零丁萬重波 揚風帆 千里任漂流  海天真遼闊 問扁舟 何處歸  嘆什麼憂和愁 山中日月容易過  醉臥那清泉上 ...

龍鑾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更是台灣留鳥、候鳥的重要棲息地,龍鑾潭自然中心就是為此而設的。自然中心位於龍鑾潭的西岸,為避免驚擾到鳥兒,從停車場到自然中心有一段路。初見自然中心,站長還真驚艷於她別緻的建築風格,一種好輕穎的感覺,因為她彷彿如水鳥般的憩在那兒修整雙翅,得輕輕的接近才行。

佳樂水地屬滿州鄉,初名佳落水,係閩南語譯音而來,意即瀑布。民國64年 蔣總統經國先生蒞臨巡視,取安和樂利之意而命名「佳樂水」,並為無名之瀑布命名「山海瀑」,名山勝景經名人命名後,已為家 喻戶曉之風景區,遊客驟增。 由於瀕臨浩瀚的太平洋,砂岩和珊瑚礁久經強風和海浪的侵蝕,雕琢出各種不同形像的奇岩怪石,例如海蛙石、兔石、球石、方格石、蜂窩岩等,綿佈於二公里半的海岸,令人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佳樂水擁有特殊的地質地形,是恆春半島難得一見的岩石海岸,從入口到盡頭的山海瀑布,綿延共有二公里半,因太平洋海水沖蝕出海蛙石、兔石、球石、方格石、棋磐石等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因而有「海神樂園」之稱,入口處為珊瑚礁景觀,後半段則是砂岩海岸。

大海有時如浪濤洶湧    有時起起落落    有時風平浪靜   人生如大海變化瞬眼間

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白沙灣,是由海洋生物殼體所組成的貝殼沙灘,形成的一片長約500公尺,寬約40公尺的潔白沙灘而得名,沙粒均勻,晶瑩明亮,全年都適合游泳、潛水、帆船、騎水上摩托車等海上活動。陸上則可烤肉、露營、在自行車步道上享受騎車健行的樂趣,秋冬時節可看夕陽沈入海中,夜晚也是觀星的好去處。

最純真的笑容最聰明的人要開懷大笑要盡情玩樂、要對自己好一點。

善變的天空,浩瀚的海洋,不等人的落日,還有海面上風馳雷霆的水上摩托車劃出長長白浪還有欲走還留的我們捨不得這一切的美好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濤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酌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獨立山:1.台三省道至竹崎東轉嘉166號道五公里至松腳停車開始古道之旅,2.於松腳貞武廟牌左轉再開三公里至樟腦寮才下車。3.另也可走台三省道至梅山轉162甲縣道上太平,至太平飯店前右轉五公里,可直接至紅南坑。

開車:由梅山沿162甲縣道行駛至太平村約15.3公里。

獨立山國家步道前身為獨立山古道,是清朝時期出入獨立山的唯一道路,從嘉義縣竹崎鄉松腳經樟腦寮、獨立山區紅南坑到梅山太坪,是居民運送山下日常必需物品至山區的路徑;獨立山早期盛產紅楠木和樟木,但是交通相當不方便,山徑蜿蜒崎嶇,直到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為了有效的控管山區的原住民,便在這裡開設警備道路,以便採取阿里山的木材資源,興建了阿里山鐵路,取代原有古道的運送功能,使得古道逐漸沒落;在近年由於國人旅遊興盛,在當地單位的規劃下,終於將昔日的獨立山古道規劃成獨立山國家步道,納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中,讓國人體驗獨立山的山林之美。

獨立山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海拔高度840公尺,阿里山森林鐵道於此螺旋上山,因而聞名。小火車行駛至獨立山時,因山勢陡峭,迫使火車必需盤繞獨立山三圈,時而前進,時而後退,甚至出現火車撞壁的奇觀。獨立山是日據時代日人開發的登山步道,阿里山鐵路小火車路經此地。此區由多個山洞環繞而成,是健行的最佳去處。

行程計畫:(太平竹林茶坊~大籠頂山~獨立山~太紅公路~太平)

0630竹南〜0645頭份〜0710苗栗〜0740中港交流道〜0810南投休息站08200950太平老街〜1000啟登〜1035上稜線〜1100大籠頂11101120叉路〜1145奉天岩午餐12451255獨立山車站13001335獨立山〜1345接鐵道取往樟腦寮出站1355接鐵道〜1405樟腦寮吊橋(2號吊橋)是全線景致最優美處〜1415樟腦寮車站〜1615太平老街上車回程〜1830台中晚餐19202030頭份。

領隊:黃秀李   林治國   嚮導:林凱豐、翁福元、葉清水、徐茂瑞   參加人員:133   交通:大巴三部

910從梅山前往太平,走完36道彎,要進入太平村之前,於公路之右側,可看到「望風台」,它位處崇山峻嶺間,形勢險要異常。由梅山至此12.5公里,沿途檳榔樹、龍眼樹夾雜生長,道路因山勢而峰迴路轉,總共36道彎,彎彎驚險。

0940進入太平社區後,循太平山莊指標右轉岔道,即可看到太平山莊二層樓建築,此乃太平村第一家供宿山莊。可由此為起點,逐一遊覽各風景點。太平山莊旁,右側有一道路可通往獨立山,開車六公里即達。

0945抵太紅公路與162甲線的十字路口,取前行進太平社區,走太平老街抵位於太平國小對面的竹林茶坊。

0955太平村內社區建設完善,街道平直整潔,處處花木扶疏、景色清新。 太平村社區活動中心

1000竹林茶坊進入集結所有參加人員團拍133人之大陣仗氣勢浩大

1020孝子路在孟宗竹專業區內,沿著山坡而舖設石階步道繞一圈可走回原點。

1026步道旁種滿修挺的黃綠色孟宗竹,十分雅致動人,在曲折的山徑,風動影搖,意境幽深。

1031通過太平觀光吊橋,進入竹林階梯步道。

1040孝思亭,右下往大紅公路,左進竹林為大巃頂步道入口,不久進入茶園區。

1043上稜線進入茶園區,梯田羅佈的茶園,層次有序,讓人視覺隨之開展。右側雲嘉五連峰稜線清楚可見。

1050大隊人員隊伍綿長,繽紛色彩與茶園風景相輝映,眾芳爭艷,佔盡風情。

1058三岔路口,右下枕木階梯,往太紅公路。

1102稜線上俯瞰太平老街,寧靜的世外桃源。再次陡上石階步道。

1110不銹鋼大水塔小山頭。大巃頂﹝H1190M﹞,取左走水泥路

1112大巃頂休息棧(民宿)前十字路口,有指標取右往獨立山

渺千里山巒,清景無限好,人生何所求?宜看山觀雲。

經過大巃頂茶葉區,沿著稜線循階梯到梅山鄉與竹崎鄉交界的大巃頂山(H1190m,無基石),山頂北側為梅山鄉太平村的重要茶葉區。山頂展望極佳,視野好時,向東覽望阿里山系諸山、瑞里大崩壁,向西視線漫過大平山俯瞰雲嘉平原,南可眺金獅山、大坑山、四大天王山,北可鳥瞰太平村部落及太平山山脈。

志趣相投共遨遊,平生萬事,復有何憾!喜歡浪跡天涯因為.........山永遠在那裡。

1120穿越民宿區往獨立山,有指標至大巃頂步道1.5K處。

獨立山至大巃頂步道(紅南坑森林古道):步道起點為紅南坑的奉天岩(H874m)到大巃頂山頂的大巃頂休閒民宿附近,步道長約1500公尺左右。

 1120穿越民宿區往獨立山,有指標至大巃頂步道1.5K處。

 1123三岔路口,左下往石壁腳,取前行。

 1126三岔路口,右下300m到太紅公路,取直行。

1138取左檳榔林內,路旁有昔日運送農作物的單軌道。

1155 奉天岩、獨立山叉路,進入奉天岩午餐,人聲鼎沸。

1255 出發往獨立山。

1300紅楠坑販賣部,右下往漳腦寮,取左前走鐵軌往獨立山

1307離開鐵軌,穿越鐵軌道右下往獨立山車站。

獨立山車站距嘉義約27.4公里,海拔743公尺,在獨立山山腰,以阿里山森林鐵道螺旋上山而聞名。兩端均為隧道,一邊是九號山洞,一邊是十號山洞,車站房為磚造,站內右邊線路旁有「水鶴」一座,供蒸氣火車添水用(樟腦寮車站也有此設備)。

阿里山森林鐵路沿途最奇特的地方,除「Z」字形登山(阿里山火車碰壁)之外,就屬獨立山「螺旋形登山鐵道」了,火車離開樟腦站向獨立山推進,以不同高度出現四次,最後以「8」字形離開獨立山,繼續往梨園寮方向前進。

1311獨立山車站,令人發思古幽情的車站,集合所有人員團體合照,聲勢浩大。

1321取左離開鐵軌道,走健康步道往獨立山。後取前走階梯往獨立山。

1329獨立山拍照,隊伍在此兵分二路,健腳續行樟腦寮車站、逍遙遊組原路回太平老街。

 1335第一次接鐵道。最美的風景是你、是我,前進是因為有目標。

1346第二次接鐵道。走在鐵道旁,一步一步走呀,你、我多蕭灑。

1354第三次接鐵道。當風景都看透時,我們還可以共同回首來時路。

1400獨立山二號吊橋,最美最精華的風景,鐵路、遂道、吊橋平行而去。

1405接鐵道,火車工務段人員工作車眼前滑行而過。

樟腦寮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途中小站,早期曾是樟樹的重要輸出地,不難想像當時樟樹成群的盛況,但如今僅存一排老樟樹與鐵軌相伴。小火車由此出發後就開始螺旋環繞獨立山的路段,晴朗天候下由此處可觀賞火車穿梭於獨立山間,逐漸登高時隱時現。

1429由車站旁指標往奉天岩。

1435獨立山吊橋。

1513接紅楠坑販賣部叉路,決定回程走太紅公路6K回太平社區。

1618 抵太紅公路與太平老街叉路,上車回程。

1700梅山交流道餐廳晚餐1800

太平海拔1060 公尺,是舊梅草公路的中心點,從梅山至太平,蜿蜒的山路節節上昇,直到太平路才轉平坦地形。太平村舊名為「大坪」,乃因村民聚居於廣大平坦的山區平地,故取名為「大坪」。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口山步道在早期交通不發達時,是造橋鄉造橋村與朝陽村、談文村等地重要連絡路徑,隨著台十三甲線、鐵路、苗十四線等道路開闢,人跡逐漸罕至,隱蔽於山林、荒林已數十年。

造橋鄉造橋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花一年時間,利用假日,自備工具披荊斬棘,將隱蔽已久的「口山步道」貫通,沿途林相豐富,野鳥、昆蟲種類也多,口山步道路線呈南北向,往東有造橋國中造橋火車站等三條支線,全長約五公里,稜線歷經多次山林火警,仍有一群密度頗高的苦苓樹林,每年三、四月間,藍色小花盛開,花景美麗動人。

遠在清雍正9(西元1731),頭份、造橋兩地交通受南港溪河床阻隔,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於是 大家捐款造橋,並將此橋命名為「登雲橋」,又稱「長橋」, 這是造橋地名的由來。

0800 造橋國中大門口福德祠前停車。春季班團體報名及課外行程報名

今天是本班賽鴿阿貴生日,前一日女兒育伶告知:老師,古道認領可以為我爸爸唱生日快樂歌嗎?當然了,隨著歡樂的慶生歌,大家好開心哪!

0825 沿著造橋國中旁的產業道路上行十幾公尺,即看見口山古道的登山口,有社區人士豎立的標誌。古道採用生態工法打造,全程都為為泥土路,路徑質樸,沿途以相思林為主,間雜油桐、相思等樹木,沿途鮮少雜草,路徑清爽,坡度又平緩,少起伏,走來輕鬆。

0855古道一分為二,兩條路殊途同歸,先走左線,沿著竹叢旁而行。

0900爬抵山稜的瞭望台,與右線會合。木造的瞭望台高兩層,而周遭的林木更高,無所展望,但環境頗為幽雅。

0912循著稜線寬大的土路續行,不久即抵達周生橋,一座新建的木拱橋。橋下有一步道待回程再探,續行平緩相思樹林,沿途有不少竹林,昔日造橋有製造木炭的產業,所以應有不少挑夫辛苦往來這條山路挑擔運送物產。

再上北走,一座白色瞭望台是古道最重要地標,木造兩層的白漆瞭望台,東、西、北邊視野良好,行駛在中山高速公路造橋收費站車流清晰可見,天氣好的時候,視野更是遼闊,北邊的竹南、中港溪,西邊的台灣海峽,東邊的加里山,都能映入眼簾。

0925抵達山嶺上的第二座瞭望台,瞭望台擁有360度的環繞視野,是古道視野最佳處。瞭望台正對著中山高速公路,造橋收費站就在下方,而遠處山巒層層,雲霧飄嬝。芒花搖曳沒有蕭瑟充斥著朗朗笑聲。

0930通過瞭望台續行,稜上土路的仍然寬闊平緩,附近林木疏稀、花影相伴。

0935抵達岔路,右往庄北伯公廟,直行通往造橋口山。先取右下,沿途有不少樟樹

0945抵達清明福德祠,俗稱「庄北伯公」。由此可沿著平仁路,走往造橋火車站及造橋國中的方向,但我們原路回稜線上,並不走公路。

1000抵叉路取左往百年驛站

1010抵造橋火車站。部分同學因有事先行離去,我們開心地造訪這古色古香的火日式火車站,花木扶疏、環境清幽、濃重日式建築群保持良好。

造橋火車站於民國前九年(西元1903)107日台中線竹南-高雄路線開通,造橋車站便開始營業,為當年是山線鐵路南下第一站,造橋鄉在民國民國五、六十年代,木炭窯業、瓦窯業鼎盛,曾居全省之冠,加上錦水發現了石油氣礦,當時的繁榮景象帶動了造橋車站的經濟高升,但在建築逐漸改用了鋼筋水泥,燃料也改為天然瓦斯氣,以及錦水礦場石油宣告枯竭,使得造橋車站的貨運下降,民國68年南北高速公路完成通車以後,也不再重視鐵路運輸,營運額年年下降,從以往的車水馬龍的繁榮盛況,到現在的寥寥無幾的乘客,讓人不勝唏噓,於是在民國87年山線竹南-豐原雙軌完成通車,同年的六月四日將造橋車站從三等站改為簡易站。

造橋車站與海線談文車站構造極為類似,也為日式木造建築,站房曾在民國24年關刀山大地震陣毀,於是用鋼筋水泥重建站房,在1936年重新啟用,採用平頂式水泥長方形格局,成為台灣首座平頂式水泥建築物,附有迴廊、廊柱。

假日最美好的休閒就是.….......與家人出外踏青繞山花

驛務棟是本區的第二棟住宅,是本地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之一,雖然不氣派,卻不失日本古樸平民風味,且因而帶動相關行業人士的移入居住,進而形成市街。役場(現稱鄉公所),派出所也由老庄地區遷移至火車站附近,因此這棟建築物若能善加利用規劃、整修、保存,將可作為地方文化形塑上的重要地標之一。

喜歡這畫面,大家並肩而坐,一起開心迎向陽光、歡笑,莫忘今朝你、我共歡聚。

即使是揮手告別而轉身離去............原來也可以如此從容優雅

謝謝壽星阿貴貴嫂準備Q彈的客家麻糬沾上花生糖粉就是久違的古早味

每一次每一次相聚,最期待的香醇咖啡,謝謝仁熾,總是不辭辛苦,為我們冲泡。

 站長宿舍:造橋火車站站長(舊稱驛長),原為日本人,住在第一官舍,後來為配合地方發展,將原有的網球場改建為驛長宿舍,第一官舍則給予助驛(今稱副站長)使用。時間為昭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八年,民國二十七年)八月,當時的驛長為山藤正朝。

 

這座建築物在當時,是全台灣數一數二的驛長宿舍,全棟均以台灣優質檜木為建材,造型編為新三號,室內寬敞,功能俱備,設有日式談話室,外加空心磚圍牆。屋後圍牆外還設有浴場,是沐浴的地方。左側與馬路相隔的則是庄役場(今稱鄉公所),當時這個宿舍可說是地方政治的中心,風光一時。

這畫面.........讓我想起故鄉鄉下深深庭院的感覺,兒時懷念歲月阿!

一杯去............越跳越高,跳得更好更高!樂此不疲!

古井與水塔:初期本地居民的飲水,係由近山泉處挑擔使用,及至人口漸多而掘井取水。位於本地區第一官舍右前方的就是本地區的第一口井。其起始年代不詳,推估應在第二官舍建成前後,時間約為大正5年〈西元1916年,民國5年〉前後,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副站長宿舍:現仍使用中,建於明治43年(公元1910年,民前2年)3月,是本地區的第一棟住宅,也是本地區第一座日本人宿舍。車站經營時是驛長濱崎策馬的宿舍,後來的鐵道部造橋驛要覽稱它為第一官舍。建造至今已超過九十年。曾於民國70年左右整修。目前這棟宿舍仍然由第26任站長謝長明的遺孀使用中,內裝仍維持原有的日式風格,外牆及屋頂因防水加蓋,仍無損其為造橋第一宅的地位。

火車來了又走,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感謝曾經同車的人,請記得當時的美好,即使要下車,我們一定要好好說再見!而還在車上的人,感謝你、妳一直都在,因為這樣.....讓我想要成為更好的人,珍惜擁有、珍惜現在。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