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都有山 ,又稱面托油山 ,海拔1798公尺,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立有二等三角點No.1537及山字森林三角點,山頂南向有展望,可遠眺雪山山脈,登山路徑明顯,不乏登山路條,沿途林相優美,一路走來涼爽舒適。

民都有山 北峰,海拔1280公尺,有顆山字森林三角點,果園中無視野,自民都有山 登山口進入後不久,見方形水泥水塔叉路,取左進入便可見基石,可順便造訪。

行車路線:

竹東行駛122縣道往五峰,至122縣道約48K處左轉下行往清泉風景區(直行往觀霧),行約160公尺見右側清泉石碑再取左下(直行往清泉風景區),過民都有大橋後行駛產業道路往上,依「愛上喜翁」民宿指標前進,行約7K至愛上喜翁叉路取直行(左往愛上喜翁)中巴在此下車,小車則可再行駛約一百多公尺,至鐵皮屋轉彎處空地停車。(產業道路部分路段狹窄,會車不易,必須小心注意)

 本班共45          實到38        交通中巴二部

0700春季班開課了一份冷了的心怠惰荒廢許久的筋骨要再次溫熱是頗煞費心力的唯一之計就是一直保持溫度在所以安排了許多夏之旅司馬庫斯鎮西堡神木區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花東金針花季所以並沒有真正的暫別

0850於五峰風景區左轉進入民都有部落8K的路程蜿蜒而上每每似乎到了路的盡頭卻又是峰迴路轉直至五指山映入眼簾鵝公髻山鳥嘴山大窩山比林山一脈稜線再眼前陳鋪展開表示登山口近了

0915愛上喜屋雲端上的家民宿叉路二部中巴在此停車整裝

0925轉彎處之直前方有一鐵皮屋,取左岔水泥路有鐵柵門深鎖,大家在此團拍有歡喜再相聚認識妳真好的喜悅

0936穿過鐵柵門邊緣續上行,因梅姬颱風剛過掃落滿地的杉木竟有踩在地毯上的舒適遇「愛上喜翁民宿」岔路口,取右岔續上行

00940經「基利心」民宿,抵路底係「民都有山 北峰登山口」,民宿老闆不在此次行程路況已先行打電話向老闆確認欲言謝卻作罷

0942入果園,即遇水塔岔,直行往民都有山 ,不取;取左岔,行約20公尺,即抵達果園內之【民都有山 北峰】又稱面托油山北峰,山字森林三角點,海拔1280公尺,但腹地小;大夥依序小團照後,即退回水塔岔路。0947

0954過水塔岔,取左岔,即進入柳杉林區,路徑循山腰路開闢,寬敞平緩好走

1007遇小溪澗,也是水管路盡頭,有一不銹鋼水塔,一小段的拉繩陡坡在此耗費些許時間待全員上升後續行。

1020過了小溪澗後,眼前即呈現連綿不絕,高聳入雲,排列整齊的人造柳杉林,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的美景當前令人心生快樂

陡上接上另一段平緩的腰繞路

1047經第二平台,大夥就地休息分享水果情誼總是在分享中蔓延開展中。

1055休畢起登,即陡坡上行,沿路有幽美柳杉林及涼風陪伴,有妳你一起走一點也不覺得累

1124上了平台鞍部,爬升第二段陡坡約200公尺,即見一顆粗大「中空樹」,再次休息拍照後續行。

1155續陡上,林相漸轉為雜木林,終抵「三岔路」右岔下清泉山,不取;取左上往民都有山 。在稜上出現箭竹步道,表示離山頂已不遠了,這是中級山的特色。

1202不久即抵【民都有山 】又稱面托油山 ,二等三角點No.1537,旁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號,海拔1798公尺;展望佳,惜雲霧稍濃,否則可遠望大霸尖山 ;取照後,於下方大空地休息午餐。

山頂東南側有片涼蔭空地,空地旁有明顯山徑可往高橋山

1320餐畢團體拍照後原路下山

1335回到中空樹鞍部空地,連續陡下坡在此休息等全員到齊

1402平台休息處新成員報到自我介紹歡迎妳們加入我們這一班

1520返回登山口,上車前往五峰風景區。

1600「清泉風景特定區」以溫泉著名,是前往大霸尖山的景點之一,風景區內層層山巒秋楓片片,上坪溪的溪水流經,擁有天然的大自然景色,還有桃山步道、清泉步道與瀑布,不僅可以賞景,還可享受森林芬多精的洗禮。

張學良(190163日─20011014),字漢卿,號毅庵,奉天(今遼寧)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國民政府軍陸軍一級上將。

從第一次直奉戰爭(1922)中一戰成名,開始展現其將才及實力。年輕的張學良,英挺威武,人稱「少帥」。

張學良在中國歷史上,褒貶不一。策動「西安事變」之後,他變成了國民黨的千古罪人,但是共產黨對他卻是讚譽有加,也因此事件讓共產黨有了喘息的機會,而日漸壯大「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張學良的後半生。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回到南京,蔣介石下令將他逮捕,開始其長達54年的幽禁歲月。

隨著國民政府軍的撤退,輾轉來到台灣,被軟禁於新竹井上(在台灣的幽禁地之一),開始了長達13年如同隱居般的孤獨歲月。註:清泉,舊稱「井上」

1635上車回程

第二堂課10/16陽明山擎天崗出風櫃口下聖人瀑布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

國道1號→重慶北路(台北)交流道下→重慶北路→中正路→仰德大道→陽金公路→101甲縣道19K(百拉卡公路)→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簡介

大屯山系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西邊,山脈走向自北向南、西南延伸。著名山頭包括大屯主峰、西峰、南峰、中正山、面天山、向天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山及烘爐山等、其間有百拉卡公路及登山路分別橫越山脈北稜及東南稜,東麓則隔著火山堰塞湖-竹子湖,與七星山系遙遙相望。錐形的大屯山約在50萬年前形成,四週坡度頗大,因河流的切割產生許多溪谷。主峰標高1,092公尺,為二等三角點,該三角點位置非屬開放區域,因此一般遊客皆以大屯助航站前的大縱走木樁作為登頂標的。大屯主峰可飽覽群山環繞的台北都會區景觀,東邊眺望七星山、往南鳥瞰大屯南峰、西峰、淡水河口,是「大屯夕照」、「大屯雲海」最佳觀景點,也是夏天賞蝶、秋天賞芒、晴天晚上賞夜景的好地方。

攀登山岳

大屯山,大屯山標高1092公尺,二等三角點內補006號,登山界稱天字第一號小百岳

大屯山南峰,大屯山南峰標高957公尺(無基石)。

大屯山西峰,大屯山西峰標高982公尺,有北市488四方型不鏽鋼測量

面天山,面天山標高977公尺,三等三角點1100

向天山,向天山標高949公尺(無基石)

0730頭份出發,士林官邸接玉真。

0934抵達鞍部登山口整裝,研究登山路線圖距離大屯山頂1.6公里

0945開始啟登此路段約30度上坡,兩旁都是比人還高的芒草,此路段算是今日路程辛苦的一段。

0957長陡坡芒草徑。回首看小油坑景觀。

1003抵達0.6公里處有一涼亭,可腑視金山區風景。

1019大屯山制高點為一軍營,據登山人說三角點在軍營內,大屯山標高1092公尺,二等三角點內補006號,登山界稱天字第一號小百岳,旁邊即有公路,開車亦可抵達大屯山頂。

1023接軍營大門口取左往大屯山0.3K

沿途視野佳,清楚可見面天山反射板。

1028抵達瞭望平台,很多山友在此看群峰及山下景觀,並可看到下方左側大屯山南峰、下方右側大屯山西峰、面天山、大漢溪、基隆河會流、北投焚化爐、大台北區…等。

1032經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展望台旁有一大縱走木樁標示大屯山1076M

1040沿展望台旁登山步道下行往大屯坪0.6K,近日因有颱風陽明山地區下大雨,下坡道路相當溼滑難走,稍有不慎就會滑倒,坡度大的路段都有繩子可以攀緣。小心行走陡下坡

1054大屯坪叉路。直行二子坪1.3K取左大屯山南峰0.6K。※「坪」者,指的是山裡的台地,以「坪」命名者(如二子坪,面天坪,大屯坪等), 大多地勢平坦,步道易行。

1108抵達大屯山南峰,大屯山南峰標高957公尺(無基石)。拍照後繼續向大屯山西峰前進,幾乎全部是陡峭的上坡,攀繩而上相當吃力。

1127大屯山西峰大屯坪叉路。取左大屯西峰02K,經過林內拉繩區後無盡的芒草陡坡。

1141抵達大屯山西峰,大屯山西峰標高982公尺,有北市488四方型不鏽鋼測量點,在此休息午餐暢飲一番搾。

1200下坡路段,泥土路面溼滑,上坡則必須靠攀繩慢慢下行,道路兩旁有茂密樹木,氣 候涼爽。

大屯山群峰係指:由百拉卡鞍部登山口→大屯主峰→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面天坪→清天宮登山口 全長約5.4公里,平均坡度15-18度,走完全程約需4小時20分鐘。

1223抵達面天坪涼亭,涼亭內有許多山友在此休息午餐,此處為丁字路分叉點,向

左下行通往清天宮,取右往面天山方向。

1231抵達面天山登山口叉路,距離山頂0.6公里,沿途樹木茂盛陰涼,道路為石頭台階,

 近山頂有一段芒草林。

1256抵達面天山山頂,面天山標高977公尺,三等三角點1100號,山頂平台有兩片 航空用電波反射板,一座觀景台,可以瞭望山下美景。

1301休息後再出發往像天山0.4K,下坡路樹木高大,再接芒草徑緩坡上

1317經過向天山,向天山標高949公尺(無基石),下坡叉路右下,行走數分鐘後,向右上方前進。

1334叉路取左往興福寮登山口1.9K

1337取右抵達向天池,向天池為一直徑230公尺漏斗形火山口遺跡,沒有水,四周有小徑可繞湖一周。後續行往興福寮登山口

1343後續行往興福寮登山口下坡全是石階道路,石階道路相當溼滑,走起來並不輕鬆。

1419下到興福寮登山口。

1424取右約5分鐘路程走到福興廟,玉真同事阿全前來接應。還開車帶我去看各登山出口,非常感謝阿全的古道熱腸,倍感溫馨。

1432上車左下沿著北新路向淡水方向前進,抵淡水坪頂集應廟

 1443抵另一個登山口清天宮。(大屯群峰概指由氣象鞍部起登大屯山〜大屯山南峰〜大屯山西峰〜向天坪〜清天宮,全程5.8K需時4.5H

1520返回陽明山氣象鞍部登山口取車,與阿全互道再見後上車回程南下。

1755返回苗栗阿蓮妹家晚餐,感謝阿蓮妹好手藝,大飽口福!同是江夏堂,我們都是一家人。

 

1.       大巴只能行駛至台219K小油坑停車場巴拉卡人車分道目前封閉中所以須走約1.7K至鞍部登山口

 2.       興福寮登山口須走北新路30抵淡水集應廟大巴接駁處

 3.       清天宮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端,北投區大屯里,也是「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西段的終點可搭小6公車下抵北投復興路換乘大巴.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今日勘查路線原預計由民都有山連走清泉山,由先生當接駁車,殊未料帶先生先看出口清泉山登山口,發現清石道路毀損嚴重,還要回喜翁民都有山登山口8K,如此耗費許多時間,再慮危恐午後有雨,遂決定由清泉山起登,先生再開車至喜翁民都有山會合接駁,陰錯陽差卻發現如此走法落差上升940M,然山徑乾爽潔淨、竹林清暢,實是暢快至極,心得意滿。

交通

民都有山登山口

國道3號下竹林交流道往芎林,接68號快速道路進入竹東市區,左轉南清道路(122線約23K)走至約47.5K處【0K】,左轉往喜翁、民都有部落方向,過民都有大橋,循「愛上喜翁」指標;約7.3K叉路,左往愛上喜翁民宿,取直行至基利心民宿鐵柵門前,此處即民都有山北峰登山口

清泉山登山口

122線走至約47.5K處左轉清泉風景區,過清泉大橋【0K】,過橋沿清石道路往霞喀羅方向,約2.1k清泉山新登山口(清泉高幹#45)、約2.7 K清泉山傳統登山口(清泉高幹#53)

攀登山岳:

清泉山:H1080m、山字森林三角點,腹地不大,基石位於民都有山西側尾稜上。

民都有山:又稱面拖油山,H1798m、二等三角點、No.1537及山字森林三角點,腹地不大有展望,稜線可續往高橋山。

民都有山北峰H1280m、山字森林三角點,腹地狹窄基石位於果園內。

0540頭份麥當勞接瑞秋。

 0705經過張學良故居前取右霞喀羅古道方向行駛12.6K

07152.1K登山口,登山口處仰看山徑陡峭、亂石陳佈,瑞秋直呼這能走嗎?整裝時一原住民前來巡視香菇寮,告知前面有另一登山口,大部分登山朋友都走那條路線,好走也比較安全,遂上車前往2.7K傳統登山口,發現清石道路路況非常差,路面高低損壞嚴重,實是擔心愛車受損

0730(清泉高幹#53)2.7K登山口如果未做功課還真找不到登山口因為雜草叢生覆蓋路徑不易察覺

0735開始啟登進入竹林H860M,非常陡峭。瑞秋許久未曾爬山,筋骨怠惰難伸。

0800稜岔路 H1090M,左下往清石道路1.5K清泉山新登山口;山徑陡峭且較危險,取右沿稜往清泉山。

0807清泉山:又稱面托油山西、民都有山西峰,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標高1020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

0812取直續行往民都有山150分。

0820路右獵寮一。

0831經過獵寮二。

0903竹林區陡坡,雖有零星路條但起雲霧時還是要找路徑,遂加強補上新路條 。

0919接”林道”H1457M,此林道早期為運材所建,路平寬緩,支線多;林道二側遍植孟宗竹,環境清幽令人歡喜。

0928輪胎岔路,左上林道支線;取前沿林道續行,經過『疊石駁坎』,下有『活水儲水池』

0930叉路。直行往松鷹產業道路,取左往民都有山。

0932叉路H1495M,前支線倒竹遍佈;取左上越嶺接林道支線往民都有山。

1002一路陡上至林道指標岔路 H1623M,回往清泉山約90分;右往【松鷹道路、『桃山村民石320-3號』民宅】取左沿林道往民都有山約45~50分。

1010『民都有山登山口』H1677M,依指標取左上往民都有山約30分,清泉山約100分。

1020忽聞人語響,右下有香菇寮,與之交談,認真的原住民青年最帥。1025

1028大杉樹,拍照後續往民都有山。

1035指標叉路 H1771M,回往松鷹道路約40分;左往【民都有山北峰、基利心民宿約100分】;取右上往民都有山約5分。

1040民都有山基點【又稱面托油山 H1798M 二等三角點No.1537號】、旁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遇2位山友,在此休息吃簡餐,聯絡當接駁車的老爹不果。

1110原路回。下方大空地處,可供大隊人員午餐,續行可往【霞喀羅、西高橋山】

1115回到清泉山、民都有山北峰叉路,遇老爹已經來到,陪老爹再次登頂民都有山。

1120▲民都有山(1797M)。照相後,休息。1130

1135回抵指標岔路,取右往【民都有山北峰、基利心民宿約100分】沿途遍植杉木,路況佳,霧中更添幾分幽然景緻。

1143杉木林中遇玉真英業達同事,開心拍照。

1154至中空樹休息平台(H1639m)再次休息拍照,指標往民都有山約40分;取前沿徑往民都有北峰。

1210大木頭休息區。

1233拉繩陡下,不鏽鋼儲水桶H1377M,由此轉腰膮水管路,路緩境佳。

1252『竹縣消防局救難牌08號』H1299M取左。

1257指標叉路,前出民宿;先取右沿水泥大水塔側往『民都有山北峰』約1

1258民都有山北峰基點【H1288M 森林三角點】基石位於果園內。

1300原路回至叉路,沿水泥產道往民宿。

1311民宿【雲端上的家】取民宿道路續下。電話:0910395776

1315民宿鐵柵門H1249M,柵門側人可通行,中巴可行至於此,有『愛上喜翁』民宿招牌。

1330上車出民都有部落、清泉。

1345下至「清泉大橋」橋頭停車場,下車往清泉吊橋,順訪三毛、張學良故居。

1420上車回程。

1550返回頭份。※此一行程將安排於【社大竹南週日古道班】秋季課程。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太古道:

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通往瑞里村,全長五公里。民國十六年,瑞里、瑞豐、太和、豐山等地的村民,為了方便子女上、下學及運送山區農產品,所開闢的瑞里至太和之間的交通步道,即為現今的瑞太古道。西元一九二七年加強整修,民國八十八年由嘉義林管處以鐵道舊枕木及石塊鋪設,重新整修後,不但恢復昔日舊觀,安全性更佳。

瑞太古道步行腳程約二小時餘,途中經過優美的竹林與人造杉林林,景緻清幽動人。走在古道上,遙想昔日山區經營的辛勞,令人為先民的精神肅然起敬。

瑞里屬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舊名「幼葉林」,這裡是昔日平地人開發阿里山區的第一站,以此為據點,前人又陸續深入阿里山山脈更深處的太和、奮起湖、石桌等山村從事開墾。海拔高度約一千公尺的瑞里,因位於「雲霧帶」邊緣,所以經常出現雲霧縹緲與雲海的景緻。

在豐富水氣的滋潤下,這裡不但有茂密的山林,也有充足的水源,阿里山溪的支流雲潭溪與柯子林溪即在此會流,溪谷美景原是當地一絕,加上地理斷層也產生了許多斷崖、絕壁與瀑布,讓瑞里呈現豐富多彩的旅遊天地。

                                                          

                                                 愛玉亭人去也        忘憂林笑開懷         回音谷同做樂

 

                                                              英雄坡來較勁                 回頭嶺再回首

海鼠山迎晨曦          雲彩幻化         氣象萬千           使人朝氣蓬

瑞太古道西口,步道口位於嘉16681.6K處,標高1060公尺;步道口有路線圖、牌樓與「英雄坡」大石標示等。

一開始就是一段「好漢坡」,緩慢前行;沿途蒼翠竹林,清涼舒適。

叉路,左有小徑出遊客中心,仍循步道直行。

此茶園區較為開闊,可眺望瑞峰地區、草嶺崩壁等;續行石壁山、嘉南雲峰山稜矗立前方。

林間展望點可俯瞰瑞里地區及遠方四天王山稜線

1.5K處為奮瑞古道、瑞太古道叉路,取右往瑞太古道。

抹油坑,步道上下線叉路口,左為下線建於1731年,右為上線建於1870年;右有英雄坡,有五百餘階的陡坡,採右去左回O型路線

回頭嶺,有一觀景亭;十字叉路口,直行茶園山徑往觀景台,右為古道上線(此線回抹油坑、出瑞太古道西口),左出太和,取右。

每次回頭,看到大家一縱列緊緊跟隨,便覺得心安,那是我再次舉步前進信號。

回到抹油坑叉路

1130返回登山口,因近中午時分,遂問大家是否要續走也薑花步道?大家續航力太強了,無一遺漏絕不放棄。

野薑花步道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瑞里166縣道盡頭處(81.7K),步道沿溪而築,兩旁遍佈著野薑花,平坦好走,老少咸宜, 顧名思義,野薑花溪兩旁盡是野薑花,每逢花開時節,有如一隻隻白色蝴蝶飛舞在溪谷,散發誘人的馨香。

野薑花溪步道位於瑞峰與瑞里之交界附近,步道兩邊連接瑞峰的新興寮與瑞里的綠色隧道,可從瑞峰或瑞里進入。步道全長僅950公尺,只須1個小時,就能帶走屬於自己的野薑花回憶。

整條野薑花步道是沿溪而築,小橋流水便是這裡的特色了。

從梅山到瑞太遊客中心這一段162甲線,公路蜿蜒,途中看到的 群山雲海,觀光茶園美景天成,風光盡收眼底。

歷練了歲月流逝,失去曾經美好的純真年代,擁有了成熟後努力的一番作為;然野薑花的回憶,一葉一葉一定在每一個50年代人的記憶裡站著。

野薑花步道到達公廁涼亭休息點僅960公尺,續走石厝再抵達進學步道,再由進學步道抵達石坑溪步道,長度670公尺,進學步道入口各種有一棵咖啡樹。

從野薑花步道接進學步道,爬了約20分鐘的階梯上到了茶園,順著車道往16236.5K的竹坑溪步道

竹坑溪步道是百年前漢人將收成的農作挑到梅山,買賣生活必需品的一條古道,如今古道蛻換歷史陳衣,成為觀光生態步道。飛瀑流螢是步道內最大的特色,處處自然天成,景色迷人,初到此景會被其特殊的龍宮瀑布所吸引,步道建築在懸崖峭壁中,有如走入太魯閣峽谷 的感覺。沿著2,200公尺長的竹坑溪步道 穿過蜿蜒的竹坑溪谷,走過風情韻味迥異的12座吊橋、石階及木棧道,可細細品味竹坑溪與原始森林獨到的魅力。整座山區地形落差很大,水文繁盛,有壯觀的龍宮瀑布、生毛樹瀑布、雷音瀑布群…等,每一座吊橋造型及長度不同,值得親身體驗五官都領受的感動。全長3.3公里,單程約2小時。

入口處下方130公尺處有廁所涼亭,順著指示牌可抵龍宮瀑布及雷音瀑布群。

步道是一路往下走,落差350公尺,下到龍宮瀑布約1小時,回程可要多20分鐘喔!

瑞里是以天然的地形地貌為主要景點,包括千年蝙蝠洞、燕子崖、竹林、情人谷、碧玉潭、情人橋、雙溪瀑布、神秘谷、雲潭瀑布、石壁雄風、竹坑溪瀑布群、七步迴音谷等,而其中又以千年蝙蝠洞、燕子崖、龍宮瀑布最受遊客讚賞。

二坪仔的吊橋於88風災損毀後已無修復,遊客若從二坪仔過來要注意山區的降雨,若溪水過大時請勿強行通過

竹坑溪步道可分多條路線,縱走路線須有人開車到16230K停車場(可停約10台小車),否則只有在往回走。路線由東入口36.5K往下走抵溪入口29.5K,如果由29.5K起登則一路陡坡上到36.5K出口。

瑞里風景區整片山林疊次鱗比,綠意盎然,登山者絡繹不絕,可是一處集登山、休閒度假、觀星賞雲海之聖地。

 此趟行程,盡攬瑞里山林幽情、茶園陳舖有序之美,溪谷飛瀑遠看近賞皆相宜,令人寵辱皆忘!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淡風輕泰興巖

                                                                        深谷自幽雲潭瀑布

曲徑小橋通心湖

天然奇景燕子崖

大地隆起蝙蝠洞

無盡天梯青年嶺

太興岩步道全長約650公尺,海拔850公尺。步道起點位於166縣道旁,位於寬廣的茶園之間,步道全程於原始樹林及茶園間穿梭。步道中段經山巒稜線,其中生態豐富,也許可以巧遇台灣特有種藍腹鷴等鳥類;其它如台灣杜鵑,每年四、五月盛開,花簇似錦。步道終點位於莊嚴寧靜的「泰興巖」旁,為太興村民的信仰中心,廟後的百年梅樹及孟宗竹林,則頗具古意幽情。

0600頭份出發,幾番浮沉迂迴,終於抵166線道67K為嘉154(太興)與166線交會處(平交道處)前行未幾即為太興岩步道。

[嘉義.梅山]太興岩步道(嘉義縣梅山鄉166縣道67.7K處)

 166公路到泰興岩間,闢有一條長約800公尺的太興岩步道。在阿里山諸多步道中,位處海拔850公尺高處的太興岩步道,路線雖不長,景觀卻是極具特色。這裡有座木構觀景台,由台上可隔著粗坑溪谷觀覽瑞里、太興、太平群山麗景。

過了圓形休憩涼亭,即進入森林秘境,並可遠眺山巒美景,還有與鳥兒相遇的驚喜,穿梭原始樹林,享受負離子。

泰興岩為該村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村辦公處、村民活動中心及泰興岩觀音佛祖廟皆集中於此;全村高度自海拔400公尺至1500公尺。泰興嚴主祀觀世音普薩,至今已有180餘年歷史

回程沿著以木棧步道闢建在寬闊的綠色茶園步道開始往上走,通過茶園順勢而上,在此可欣賞太興茶園風光。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嘉義縣梅山鄉166縣道71.5K處)

【圓潭生態園區】內的健康步道,全程往返只需40分鐘左右,可緩可急,老少皆宜,是一集生態、休閒、與健康的綠色步道。漫步於園區內,聆聽水聲迴盪,觀賞流域多樣的生物,呼吸沁涼、清新的芬多精與負離子……圓潭溪為濁水溪的主要支流,所流經的地層屬砂頁岩互層,因為岩石節理發達,所以有多階層的瀑布及壺穴、高聳的峭壁,狹窄的溪谷、急抖的坡度等特徵,是觀察中海拔溪谷地景的最佳場所;而區內的三座瀑布:「圓潭」、「向山」、「心湖」等3座瀑布,更是不可錯過的絕佳景點!

圓潭瀑布是入園最先到達的瀑布,高度不高,水量也不算豐沛,但自有其秀逸之氣。(圓潭瀑布,瀑布位於服務中心二樓餐廳旁)

初見圓潭瀑布,秀麗娟細如養在深閨的秀女,逕相拍照。

心湖瀑布,這是園區內最高的瀑布。可上木棧道至頂端小平台欣賞瀑布的秀氣,也可以在心湖橋上觀覽瀑布的空靈。

漫步在林間小徑上,可見先民遺留的樟腦灶、筍灶及紙灶。

心湖瀑布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前面有一個小小的心形的湖,湖上小橋即心湖橋。

向山瀑布是全區最大瀑布,雖沒有氣勢磅礡卻也不俗,但只能在距離100公尺外遠觀,無法近翫。

我無心的輕輕走過,沒有任何遐想,卻無心插柳投映在你的湖心。

經過向山瀑布,續行至植物園區,自公廁旁步道循階梯而上沒有炙熱的太陽只有流瀑水聲鳥語啁啾悅耳,有好心情。

餐後沿指標往雲潭瀑布

雲潭瀑布位於台灣嘉義縣梅山鄉,有瑞里第一景之稱的雲潭瀑布高約 200公尺,潭水自石縫飛瀉而下,有如白絲帶懸空而下,瀑布共分三層,屬濁水溪流域瀑布群之列,上層瀑布落差35公尺,從一超高大石壁上落下,底下有一碧綠色瀑潭就是雲潭。

青年嶺步道入口於72.1K,出口於78.8K(瑞里國小旁)步道長約2.5公里,途經情人橋、燕子崖與千年蝙蝠洞,景色宜人。

燕子崖岩壁寬度約40公尺,壁上經風蝕而行成橫條紋,密佈著整齊細孔。春夏時節,毛腳燕嘴上唌著泥土,在瀑布底下來回「抄水」,沾濕泥土並在岩壁上築巢,身姿曼妙。雨季行走崖下山徑,水勢自崖下瀉下,宛若走在水濂洞中。

蝙蝠洞的岩壁為燕子崖上部地層的廷伸,綿延200多公尺。岩性為層狀砂頁岩,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最大的洞口寬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故稱為「蝙蝠洞」。可惜蝙蝠早已失去蹤影了。

過了千年蝙蝠洞通往好漢坡,一路拾級而上,對體力是一大考驗。汗水暢快淋漓盡緻雖虐心卻也大呼過癮

走完1800多階的天梯爬升350M強顏歡笑苦盡甘來?只有親身體會,不可言傳,妳最棒

每一個回首,就可以看到所有走在一起的人,有一種從容叫做放心。

終點靠站是極盡疲憊後的歸宿,夜訪寂靜大地,螢火蟲來帶路,夜行動物已打烊,開夜間派對去,曾經誤信鬼魅磷火,原來是螢光袖珍菇。

雖然夜霧攏蓋,捨不得錯失星星點光的星空,因為虔誠,因為念力,滿天星星妳從未遺漏我,在妳款款深情注視下,我輕快的漫步著、輕盈踩踏著竹竿舞,揮舞著五年級生簡單的快樂。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坡池原名「大陂」,又稱「大埤」,位於池上東側,緊鄰海岸山脈錦園河階崖邊,是因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水源則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末端的伏流。池水向北側低地流出,成為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池上」這一地名即源自大坡池,早年池上便當裡的魚蝦,也是來自大坡池。

根據文獻記載,日據時期大坡池的面積曾廣達55公頃,湖內魚、蝦豐富,遍生荷花、菱角;光復後,還曾以「池上垂綸」名列臺東十景之一。可惜後來因「大坡大排水溝」水利設施完成,加上天然淤塞與其他人為因素,使得大坡池池面日益縮減。

大坡池為一內陸淡水草澤地,由於天然環境良好,因此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水生植物與鳥類、蛙類及淡水魚蝦等物種繁多。在臺東縣政府的規劃與整治下,目前大坡池水域面積約有20公頃,週邊護岸及濕地也有20公頃左右,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是進行植物觀察、賞鳥、垂釣、健行、騎自行車等休閒活動的理想場所。

賞完赤柯山金針花馬不停蹄往台東池上因為想趁天色未暗之際是否能逢與晚霞孤雁齊飛之落日餘暉

對大坡池記憶深深是101年,單車環島時在此休息午餐,享用池上便當,走過的路就像是在…..腦裡的記憶體,佔據了一些容量,在舊地重逢時再次開啟檔案般。

移舟泊江上           日暮客倚船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此情此景此時   何事最相宜?     管吃管睡管玩

每次旅行總是有驚喜,發現某人風情萬種真是好看、誰唱作俱佳又好逗笑、某一段無厘頭的對話、原來人是可以有很多面的,而這些成就了旅程的樂趣。

我們數健腳的一群,快速環湖一圈,來到池另一邊呈現的是一片蓮花池,雖然蓮花已遲暮,但山巒綿延旖麗,山風雲影游移,仍是風光明媚,清景無限好。

因為開車時間將近,未免延遲時間,大夥跑步飛奔,倒也有空山不見人,但聞馬蹄聲響的時空變化幽想。

 

伯朗大道位於中華民國臺東縣池上鄉,正式的名稱為錦新三號道路;因拍攝了伯朗咖啡廣告而廣受歡迎。因金城武代言的長榮航空廣告來此取景,再度被注目,但因大量旅客湧進,造成當地農田作物受損,農民苦不堪言。

 伯朗大道有一棵因長榮航空廣告而知名的茄苳樹,此樹被稱為「金城武樹」。金城武樹曾於2014723日因麥德姆颱風的襲擊而倒下,目前此樹已原地種回。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的一大片稻田,這條柏油路因為風光景致優美,使遊客流連忘返,也因成為伯朗咖啡廣告拍攝地,而被稱為「伯朗大道」。

 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常到此取景,也是騎乘單車享受田野風光的好地方,沒有電線桿更是它一大特色,秋天黃金色稻穗波浪也有別於春夏的綠意盎然,成為遊客心目中美好的農村鄉野風光。

一望無盡的鄉間小道消失在層層疊疊的山脈,沒有電線竿阻礙視線,只有一片稻海綿延不絕、隨風搖曳,這迷人的景色成為了知名咖啡的取景地點,故這條鄉間小路,被稱為「伯朗大道」。

在住宿的大坡池會館九樓↑大坡池     ↓伯朗大道筆直的路似乎要延伸到世界盡頭

位在台東太麻里的多良車站現在已經沒有在使用,本來就只是個招呼站的它,因為旅客日益減少於2006年正式廢站,現今反而成為遊客的打卡景點,台東的多良車站,近年在部落格和新聞間,被公認為全台最美麗的車站。

但為何自1992年設站以來,至今才被大家看見它的美?101年單車環島時尚未聽聞,這位在南迴公路上,爬上個小山丘大約五分鐘路程,就可以到的廢棄車站。

雖然沒有海水正藍細雨微濛的天氣寧靜無人的海邊心裡因為有大家陪伴一起走感動如那席捲而來的浪花拍打著翻滾著

行程在鑑哥帶動唱之下,完美的結束三日花東行程。

完美的行程在於,歸來後令人再三回味,看著每張相片,那時的情景、歡樂再次躍然紙上,捨不得忘記腳踩水濂洞,冰冷的水滑過的腳底的錐心、金針花海裡巧盼倩兮、富源溪峽谷濤聲,頗有風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之瀟灑、伯朗大道晨騎腳踏車,筆直的路似乎要騎到世界的盡頭,龍吟瀑布、白楊瀑布像是黃河的水天上來……每次的旅程,即使是再訪舊地重遊也好,三訪識途老馬般,仍然孜孜不倦,因為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而有不同的感受,確定的是這一切讓自己歡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距花蓮市僅18公里,是花蓮地區早期即頗負盛名的一處風景區。鯉魚潭南北最長處約1.6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30公尺, 是花蓮縣內最大的內陸湖泊。當地人原稱之為「大陂」,阿美族人則稱之為「巴鬧」,後因東傍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

富源蝴蝶谷,是一座以樟樹林為主要樹種的森林遊樂區,區內有面積達70公頃的樟樹造林地,釋放出大量的芬多精、樟腦油精,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可說是最理想的森林浴場。

這兒環境原始自然,提供了蝴蝶棲息繁殖的優質環境,每年3月至8月是最佳的賞蝶季節,30餘種蝴蝶在林間翩然起舞。

除了樟樹林與蝴蝶,富源蝴蝶谷險峻的溪谷地形亦十分壯觀,溪中處處可見巨岩奇石,豐沛清澈的水流,在磊磊巨石之間洶湧奔騰;沿區內登山步道除可享受心靈上的森林洗滌,並設有涼亭、觀景台及活動設施,絕對是個遊憩休閒的好去處。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又稱蝴蝶谷,海拔高度約225~750公尺。原為登山健行的地方,是台灣最大的樟樹林遊樂區,以蝴蝶谷和瀑布景觀聞名。屬玉里林區管轄,中華民國(臺灣)的林務局為了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以ROT的方式讓民間經營。現在由富源蝴蝶谷溫泉渡假村負責管理,除了原有的登山步道外,富源蝴蝶谷溫泉渡假村將森林遊樂園、溫泉及渡假村結合一起。

出發時我們選擇環山步道,從這水梯上去,從蝴蝶谷會館後方走綠線環山步道 約20~30分鐘 一路上坡,可到達置高點這可俯瞰富源村,唯全程陡坡由杜總帶領,毫不歇息的往富源飛瀑、龍銀吊橋。

龍吟吊橋長75公尺 橋上微風吹來 真的很舒服,居高臨下湍流不息的富源溪,不免讓人心驚膽跳,快速通過

觀瀑停看龍吟瀑布,歇息喝咖啡。

沒有恰到好處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

青線的休閒生態步道算好走 沿著富源溪邊 到富源吊橋 全程約20分鐘。

環山步道、生態步道二路人員,在龍吟瀑布前觀景平台處會合拍照。

富源溪,又名麻子漏溪,舊稱馬蘭鉤溪,為台灣秀姑巒溪北側的支流,發源於倫太文山南麓及沙武巒山北麓,流經花蓮縣萬榮鄉與瑞穗鄉兩鄉鎮,至瑞穗鄉瑞美村東方匯入秀姑巒溪。富源溪上游設立有富源森林遊樂區,其中以蝴蝶谷與富源瀑布聞名。

赤科山位於海岸山脈中高度約海拔九百公尺的峰頂上,而赤柯山這個名字是因為在日據時代,整片山都種滿赤柯樹,赤柯樹是一種常綠闊葉大喬木,樹幹質地堅硬,當時被輸出至日本做成槍托而聞名一時。而現在則是種植了滿滿的金針花,金針花的別名又稱為「忘憂草」,來到這裡,看著滿山遍野的金黃色,吹著徐徐的和風,實是人生一大享受。

人一生中會有無數次的旅行,有些風景是看了成回憶,有些某個當下美景、心情,卻在心裏生根抽芽。

你花心又招蜂引蝶      但是我依然守候        痴心也是ㄧ種付出

風景有時候出期不意轉折間,留下令人感動的片刻。是繽紛燦爛的笑容,或是嬌嗔含羞,盡是風情萬種。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南週日古道班暑期課外行程              參加人員40

053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出發0855過蘇花公路133K里程指標後,抵達「葉家香」休息站,是一處位於公路旁的產品展售中心, 門前有廣闊的停車場,以供大型遊覽車及小轎車停放。莎韻之鐘就位於「葉家香」右側的「莎韻紀念公園」內。入口有一座類似鳥居的牌坊, 進入後隨即抵達莎韻之鐘所在的鐘亭。莎韻之鐘掛在鐘亭的中央高處,亭下有一塊大理石碑,正面寫著「莎韻之鐘」,背面有莎韻事蹟的簡介: 西元一九三八年秋,本鄉泰雅族發生一起可歌可泣的事蹟,利有亨社少女莎韻‧哈勇,為送老師出征, 遭遇暴風雨,不幸失足掉落南澳南溪殉難,當時台灣總督為表彰莎韻的事蹟,頒贈了一只鐘給利有亨社, 以資紀念,這只鐘就稱為「莎韻之鐘」

1030進入花蓮停靠新城車站休息取中餐便當

白楊步道口請於台八線中橫公路167.9k明隧道進入。「多隧道」與「多水」是白楊步道的兩大特色。

白楊步道是民國73(1984),台電為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因當時學界、媒界及營建署擔心一旦發電計畫完成,立霧溪水被引用發電,將可能導致河床乾涸現象,峽谷景觀大受影響,因此開發計畫終致擱置,也成就今日美麗的白楊景觀步道。

「多隧道」,從入口到水簾洞,短短2.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個隧道,建議攜帶手電筒備用;「多水」,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整條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沿線景觀變化多端,可欣賞瀑布、吊橋、岩苔流、隧道、峽谷等。

白楊步道多隧道,每一次過了隧道口,總是有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

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

穿越黑暗的隧道,彷彿不識方向,只隨山風雲影,溪瀑飛澗處而去。謝謝立民反差的攝影,喜歡一切不明朗處的期待!增添旅行的驚喜。

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

步道沿途行經白楊橋後,白楊瀑布自遠處山壁的高處直洩而下,並彎流至下層瀑布,構築成壯麗的風景,從觀景台上可清晰仰望,從峻嶺間傾瀉而下的白練瀑布,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白楊瀑布位於三棧溪切入立霧溪的河口處,由於立霧溪溪水流量大,因此侵蝕度遠大於三棧溪,河床間形成明顯落差,而形成壯觀的白楊瀑布景觀。昔稱為「達歐拉斯瀑布」,泰雅族語為「斷崖瀑布」之意。

水濂洞隧道內僅沿著山壁邊有一條小徑,路徑溼滑且山壁岩石凹凸不平需留心碰撞或跌倒,遊客進入洞內一定要攜帶手電筒等照明設備。

「砂卡礑步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境內,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四點四公里長、一公尺寬的步道,早期被稱為「神秘谷步道」,後來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意為「臼齒」。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近年來砂卡礑步道已經成為一條前往花蓮旅遊的熱門景點。「砂卡礑步道」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而在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域中,所形成的峻秀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

步道就開鑿在大理石峭壁上,景觀奇特峻偉,全長四點五公里,往返約三小時,路況平坦舒適,適合一般 大眾及親子健行活動目前僅開放至1.5K五間屋

砂卡礑溪溪床上大大小小的奇岩怪石中,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溪裡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壘石,這是因為砂卡礑溪較短,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域中岩石崩落後尚未經過長距離的滾動,因此還沒能形成較小的卵石。

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岸行走,由於是沿用早年闢建電廠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

「砂卡礑溪」發源於二子山和曉星山之間,在太魯閣附近注入立霧溪,為立霧溪支流中坡度最緩者,為太魯閣族原住民的傳統領域。「砂卡礑步道」最初是為了開發立霧溪的水力發電計劃而開鑿的一條道路,步道的入口處即 砂卡礑溪匯入立霧溪的地方。

「砂卡礑步道」全程平緩易行,除了可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可以隨時停下腳步小憩賞景。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百獅橋頭,砂卡礑隧道設有人行步道及照明燈,安全性高

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179公里處。太魯閣沿著中橫公路西行,穿過溪畔隧道後約500公尺即可到達。中間隔著一條立霧溪和中橫公路相對,兩岸的大理石峭壁上分布著許許多多形狀不 同的洞穴,燕子就利用這些天然形成的洞穴中築巢而居,一到了春夏之交常常有燕子成群穿梭, 造成「百燕鳴谷」的奇特景觀,因此稱為燕子口,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此處也是錐鹿古道的出口

全長二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

行走在步道上,看此鬼斧神工之作,不禁讓人想起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思古幽情。

七星潭的黃昏,遠山海景相呼應,潮來潮往幾多愁?山仍然癡心守候!靜坐海邊,欣賞你的美也是一種幸福!

晚上的歡樂時光來自……為八月壽星鑑哥、明敏、莉貞的把酒言歡。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油羅山 ,海拔1764公尺,位於新竹五峰鄉羅山林道北線,起登即為陡坡直上,路跡明顯,山頂有顆二等三角點No.1555和一顆森林三角點。沿途林相優美,時而薄霧、時而艷陽,徐徐清風走來格外涼爽舒適。其有兩個登山口都在羅山林道北線上,相距2.6K,登這座山可以來個O形,7/25探路時由第一登山口→油羅山→第二登山口下山,然後走林道2.6K回到第一登山口完成O形走,登山口到基點落差達600公尺,須一路連續陡上,小有挑戰。

今因為團體參加人數多76,登山路徑狹窄為免塞車故兵分二路A路線由總幹事阿國前徐會長帶領由第一登山口起登B路線則由我彥澄帶領由第二登山口起登,二路人員於三角點會合午餐,餐後全部由第一登山口下山,因羅山林道為管制甲、乙類車禁止進入,所以踢3.5K到南北線叉路上車。

行車路線:

竹東市區轉122縣道往五峰,於122縣道34.4k左轉過五峰大橋接竹63鄉道,於3.7k花園派出所辦入山證,出派出所10公尺T型叉路右轉,過10K明隧道後於10.7k大轉彎叉路,有明顯指示牌,右往竹林忠興部落及羅山派出所,取左往羅山林道,約行1.2k抵林務局羅山分站,取左彎走羅山林道北線,過一小段土石路後,大都為水泥路,平緩好開,各崩塌處皆已清理,小轎車可直達油羅山 第一登山口,登山口繫滿路條,前行50公尺有一磚造小屋,空地寬廣可迴車、停車。

行程記錄

領隊:黃秀李    嚮導:林治國   李彥澄   徐茂瑞   參加人員:76

0600竹南

0805花園派出所辦入山證0815

0830第一登山口全程2.5K因較遠所以路線較緩約半數人員下車走此路線

0840第二登山口,全程2K,全程陡坡於杉木林內或竹林內。下車整裝

早上視野極佳,羅山林道優美杉木林如波浪般,蓊鬱深邃在眼前開展,五指山在不同方向觀之有不同風情,此時是秀麗含蓄的。

0850開始起登於杉木林內,筆直高大杉木林內的我們,奮力向上攀登,長長的隊伍五彩繽紛,人聲、鳥語聲相雜,處處聞歡樂聲。

0920大家似乎有備而來,步履緊跟不放,只聽自己的喘息聲不歇,每每對大家聲聲慢,傾聽大自然悅耳的聲音,友伴可交談寒暄,如此急行軍似的,莫不對大家刮目相看,真是太強了!

0945竹林路,仍然是陡勢泰然,想歇息卻無平緩立足之地。

1002林內深幽寧靜,要大家好好歇息,以此健腳急速行走,不消短時間即給大家玩完了,水果傳前遞後,置身山林間,談笑風生最快意。

1030來到熟悉的叉路,大驚失色,竟然覺得莫名其妙就登頂了,取左。

1032油羅山頂。海拔1764公尺,山頂有顆二等三角點No.1555和一顆森林三角點。在此午餐,馬上呼叫阿國A路線人員,回應還在低鞍處,需再爬坡陡升,告知慢慢來,我等先煮麵泡茶。

1100由總幹事帶隊A路線人員陸續抵達,大家在此午餐,因人員眾多,拍照處熱鬧得很。

1145全員團拍後,分批由第一登山口下山,途中聽到眾多聲音,真的是抖上抖下的路,但也過癮。

1210瘦稜處。

1335大石壁區。

1350已經看見羅杉林道,杉木林內寬廣處休息,等全員到齊。

1405接羅山林道往左出口走。

1435林務局羅山分站,此處亦為霞山登山口。1455

1520羅山林道上車處,等落後人員到齊。羅山林道管制甲、乙類車種禁止進入。

1545上車回程。

1740竹南新龍餐廳晚餐。

1840感謝今日參加人員,支持本會活動,未來山林的路要繼續走,希望有你、妳。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惠蓀林場, 原名「能高林場」,是中興大學 農學院所屬四大林場,也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原始森林浴步道林,景觀與原生植物種類兼具教育與賞景功能。民國56年為紀念當時校長湯惠蓀在視察林場業務時不幸殉職,因而更名為「惠蓀林場 」並於林場內豎立湯公碑、湯公亭作為紀念,林場幅地廣闊,步道規劃完善,環境清幽,值得一遊。林場內有多條森林步道(松風山、青蛙石、山嵐小徑、湯公碑)

小出山,海拔1709公尺,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旁,山頂有三等三角點#6404基石、山字森林三角點基石及山字水泥柱,山頂平坦但林間無視野。此山雖須爬升約900公尺,但坡度平緩,山徑舒適。森林浴步道長1.3K(落差205m),湯公碑步道長1.2K(落差265m),小出山登山步道有一段陡坡(落差390m)。一般登臨小出山 ,最單純的路線是由惠蓀林場 遊客中心販賣部起登,總上升高度落差約900公尺,有些山友從惠蓀林場 收費站外的迎翠橋起登,可省去門票費用,但落差再加350公尺,另外也可從埔里關刀山 縱走過來。

交通資訊:

【國道3】,於霧峰系統交流道接【國道6】,最後於【國道6:37K】下國姓交流道,左轉【台14】省道,左轉【133】往國姓方向,右轉【台21】,至梅子林左轉北原路,再左轉【投80】往惠蓀林場。

領隊:翁福元         嚮導:李勝發     參加人員:82人(大巴二部)

0600頭份出發南下。

0840 惠蓀林場收費站,位於投80縣道8.1K處,門票每人150元、每車50元,可抵住宿費。H493m

0845 惠蓀林場渡假中心販賣部旁停車場,上廁所、整裝。H776m

0850整裝後,由販賣部正前方「湯公碑」指示牌浩浩蕩蕩循枕木階梯往上行出發。H792m

0854之字坡上到興大實驗林道,左轉接上林道續往上行。H824m

0857森林浴步道入口,森林浴步道長1.3K(湯公碑2800M),左轉循步道而上,每200公尺立一根里程柱。觀光級之寬大森林浴步道,沿途皆為筆直的杉木林。H839m

0924森林浴步道1.3K終點,上到興大實驗林道,右行林道約15公尺,離林道左上湯公碑步道(湯公碑步道長1.2K)。

林浴步道每200公尺設有里程木樁,0.2K0.8K平緩好走H1047m

0954湯公碑步道採Z字型緩上。

1000湯公碑,湯公碑步道1.2K處,碑文「湯故校長惠蓀逝世紀念碑,五十六年十月」。為紀念中興大學校長湯惠蓀先生,於551120日視察林場育林工作,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於此而立。H1315m

1005告知領隊翁老師因為還要走其他步道,所以偕同富哥、素鈺兒子三人先行出發往小出山。

1026續行山徑較差,遇叉路,左下往興大實驗林道,不取續行。H1422m

1034拉繩區繼續陡上,此段陡坡約走15分鐘。

1038右側崩塌,途中唯一展望點,俯視北港溪。H1532m

1052路轉為平緩山徑,寧靜氛圍、乾爽潔淨的步道直呼好棒。

1102出現 巨木。H1646m

1108杜鵑林。

1113看到此巨木已經到達小出山 了,因為三角點就在樹的後方。

1114小出山山頂(H1710m),海拔1709公尺,山頂有三等三角點#6404號基石、山字森林三角點及山字水泥柱;山頂平坦,於林間無視野,右下可往廢林道、迎翠橋,直走可往林道登山口、關刀山、守關山;於此休息午餐。

山頂為叉路,右下往迎翠橋登山口(收費站),直行可往埔里關刀山 ,休息後原路折返。

小出山 ,三等三角點No.6404、森林三角點、山字水泥柱及十字磐石

1135原路下山,途中陸續看到翁老師、陳會長、徐會長往登頂之路。

1220返回湯公碑,已經不見同行夥伴。

1311返回渡假中心販賣部前,取左往山嵐小徑。

1320山嵐小徑入口2000M,步道綠意盎然。

1324叉路。左為林道往湯公碑4460M,取直上行山嵐小徑1720M

1335叉路。左上往基地台,取右涉水步道。

1342休息區。

1349山嵐小徑步道終點,接涉水步道,炎炎夏日親子戲水。取左下行。

1354跨過投80線道,抵松風山步道入口2500M。,每200公尺立一根里程柱,之字坡。H690m

1411之字緩坡上行至松風山步道0.9k有一涼亭觀景台,休息。1417

141850公尺又有一涼亭2,續行二葉松林步道。

1428步道最高點觀景台,卻尋不著三角點。(回來查資料三角點在前面涼亭下方樹林內)

▲松風山,標高H835m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前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殼形變觀測站。

1443下到松風山步道2.5K山林巷(80縣道)公路,取左往杜鵑嶺步道。

1448度假小木屋,杜鵑嶺步道入口就在其旁邊,長約1.25K,需時50分。

步道出口就在惠蓀林場渡假中心販賣部旁停車場,有一觀景台。

1530漫步在惠蓀林場露營區、柑仔店,歇歇馬不停蹄的腳步,喝瓶沙士清涼舒暢,細細覽閱園區導覽圖,對園區步道分佈圖一覽無遺,謝謝富哥帶領(全家剛剛在此三天二夜度假),免去費時按圖索驥,循序盡攬所有步道於一日行程。

1550上車回程。

1800台中晚餐。

2010返回頭份。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