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然景觀優美的東河村,吊橋是一大特色,有東河、中加拉彎、石壁及石門等吊橋,緊密連接部落間的情誼。

中加拉灣步道起點在東河國小前方的東河吊橋,建於民國63年,長166.7公尺 ,寬1公尺,高7.5公尺 ,698月改善油漆及整修,民國80年代再加以整修,是中港溪流域最長的一座吊橋,當年為改善   東河國小通往向天湖部落而建。

東河吊橋的彼岸為下加拉灣部落,海拔300公尺 ,現存東河村18 172號風富吉,173號風進祿及風添福三戶人家。原以紅磚、鐵皮 屋頂建構,目前部份改建鋼筋混凝土。一般而言賽夏族的居家周遭都會遍植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營造出有如花園一般的優雅環境。屋後建有水池,利用天然的山泉水養殖草魚,野溪中還有苦花、山蝦的 芳蹤,山坡上桂竹、山黃麻、油桐、青剛櫟林立,園地中栽種樹豆,水泥路兩旁遍植聖誕紅,鮮紅怒放。

離開風家,沿產業道路上行300公尺,是個900的大彎道,也是個

觀景點。惜今下雨天,山嵐漫天,無法一窺得秀麗風景,爬升至此與新闢建公路會合,原中加拉灣步道荒廢失修,只留憑弔。

「向天湖」,賽夏族語則稱「拉若莫萬」(La Ree Mu Wan),相傳幾百年前這裡是一處天然湖泊,後來湖水因河川侵蝕而流失大半,形成盆地。

向天湖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亦稱「仰天湖」,海拔七三八公尺,因地勢較高,每逢冬春之際,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有如人間仙境,盆地內梯田廣布,周圍杉林、雜木、桂竹林立, 綠意盎然 。東南隔光天高山稜脈與鹿場為鄰,西南邊接連蓬萊村, 西北面山下是南江村、東河村。其盆地底部,相傳百年前,是一處湖泊,湖中魚類繁生,以前人見該湖仰向天空,而取名「向天湖」。

向天湖位在南庄鄉東河村,屬賽夏族部落,當地每2年一小祭、10年一大祭的矮靈祭(巴斯達隘),極富深遠的歷史意義及原始神秘的氣息,是該族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祭典。矮靈祭於每隔一年的農曆1015日前後舉行,共43夜,其中「娛靈」為本祭,須排在粟秋收後正值旱稻收獲時之月望。主要儀式分為告靈、迎靈、會靈、娛靈、送靈等部分,其中以迎靈儀式最為神聖及神祕,不容許他族參加。

傳說賽夏族的祖先發源於大霸尖山,洪水時期南下到達阿里山附近,沿著海邊到達後來的居住地,目前賽夏族的分布位置,北賽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縣五峰鄉;南賽夏族以苗栗縣南庄鄉的東河村、南江村、蓬萊村為主,賽夏族的政治領袖是由主要的氏族族長擔任,依父系繼嗣法則繼承而來。

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及賽德克族等14大族群。

父系社會有:鄒族 ,賽夏族、布農族 ,泰雅族  

貴族社會有:魯凱族 , 排灣族

母系社會有:阿美族 , 卑南族

茲將原住民特色註解:資訊來源原著民委員會

1.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是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分佈於花蓮北部之奇萊山平原,南至台東及屏東之恆春半島等狹長之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

2.泰雅族:分佈在台灣中北部山區,包括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祭儀活動為祖靈祭。歌舞動態活動以口簧琴與口簧琴舞為其特色。

3. 排灣族:分佈區域於北起大武山、南達恆春、西到枋寮、東到台東太麻里的中央山脈兩側。傳統的陶壼雕塑及樑柱木雕,以百步蛇紋及人頭紋象徵貴族的崇高地位。

4. 布農族:分佈廣及高雄縣那瑪夏鄉、台東縣海端鄉,而以南投縣境為主。其八部合唱聲勢最為壯闊。「打耳祭」為部落男子成長階段最重要的生命社儀。

5. 卑南族:分佈於台東縱谷南部,是母系社會,地位和財產都由女性繼承。各部落間因起源傳說的不同,可分為:由「竹子而生」起源的卑南群和由「石頭而生」起源的知本群。「猴祭」及「大獵祭」合稱為「年祭」

6.魯凱族:分佈於高雄縣茂林鄉、屏東縣霧台鄉及台東東興村等地,傳統社會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部分,繼承方式以長男為主。豐年祭,是其最重視的祭典

7.鄒族:分佈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為主,部分亦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那瑪夏鄉二鄉,部落的祭儀以「戰祭」為最重要。

8. 賽夏族:主要分佈於苗栗縣南庄、獅潭二鄉及新竹縣五峰鄉山區,清領時期紛改漢姓,逐以原圖騰譯為其姓氏之名,如「風」、「日」、「夏」等姓,祭儀活動以矮靈祭為其中最重要。

9. 雅美族(達悟族) 分佈於台東的蘭嶼島上,為台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傳統的地下屋冬暖夏涼極具,全年的祭典儀式以配合捕撈飛魚之活動為主,視飛魚為神聖物,歌舞方面婦女的頭髮舞在各原住民族群獨樹一格,而男士們的勇士舞則是另一種力與美的表現。

10. 邵族: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及水里鄉,頭目平時是部落祭儀的決策者與社會事務的仲裁者,職位通常由長子世襲,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

11. 噶瑪蘭族:過去居住於宜蘭,目前遷居到花蓮和台東,治療儀式由巫師擔任,先以酒請示之後,再祈求祖靈降臨治病,在治病過程巫師還需吟唱專屬的歌曲。

12. 太魯閣族:在距今大約三四百年前,從南投縣境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除了擅長的狩獵、編織以外,目前還保有傳統的製刀匠和巫術,每年也都會舉辦祖靈祭。

13. 撒奇萊雅族:主要分佈於花蓮奇萊平原,經濟產業以漁業及狩獵為主。屬於母系社會,採入贅婚,從妻居,情形與阿美族相同。「Miamaivaki長者賜飯」是長老們祝福未成年青少年們的一種儀式,是特有的傳統。

14. 賽德克族:擁有獨特的生命禮俗和傳統習俗,如文面、狩獵、編織、音樂、語言、歌謠與舞蹈。賽德克族視Sisin鳥為靈鳥,舉凡打獵、提親都聽Sisin鳥的鳴叫聲與行徑方向做決定。

東河村轄區包括番婆石、東河街、向天湖、三角湖、鵝公髻  山下、陸隘寮、鹿場、石壁等地。東河是賽夏、泰雅、客家族群共同生活的聚落,人口約有1300人。其中客家族群分布在橫屏 背、陸隘寮及瓦祿部落;村內永聖宮為客家族群信仰中心。鹿場及石壁為泰雅族人生息之地,石壁設有泰雅染織工坊。其餘則為  賽夏族分佈地區,向天湖設有矮靈祭場及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蓬來溪,石門山下,天似穹廬,壟罩四野﹗

雨傘下的世界:懷思幽遠,思古惜今,中加拉灣古道為昔日通往往向天湖步道之一,今因苗21支線開通,已不復存在。

專職司本班活動花絮攝影組靜華  惠珠   謝謝妳們辛苦了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我在雲心,你在我心~竹南週日古道趴趴走

東河村全境屬於中港溪支流東河源流區,峰巒綿亙,山高谷深,地貌绮麗多變,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沛,各河谷之中懸掛著許多壯麗的吊橋,呈現一片詩意盎然的田園景色。藏身在這美 麗景色後方的,還有許多山林之中的登山步道,例如,橫屏背山 步道、鵝公髻山步道、光天高山步道、石門古道、南天古道、哈  堪尼山步道、加里山步道、風美溪步道等。

本班計有:學員42+助教、老師  44  今日出勤:31名(加油﹗要全勤)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係獲原民會補助經費,由縣府編列預算興建。文物館面積共8900平方公尺,位於向天湖畔,一邊即為矮靈祭祭場,四週湖光山色環繞,景色秀麗。

文物館為三層樓式建築,其中一樓為典藏空間及湖畔餐廳,二樓為入口大廳及主題展示館,三樓則規劃為行政辦公室及展示區、部落教室,全館外牆以象徵賽夏民居型式的竹編包覆,入口並豎立賽夏族圖騰柱,民族意象頗為強烈。

開心的我們這一班:不分新、舊成員,齊聚喜迎新,歡迎你們﹗

慶鋒        院香

鴻志           西德

弘昇老師:未婚

歐蕾媽媽:嘉珊+玉雪(母女檔)

風趣爽朗:錦村+瑞珠

本班359班同學

春草澗濛上翠橋   煙波江上使人醉

雨中蓮花立   微濁更見新

山中朝雨疏洗罷  午後青青新柳色

南庄老街 民國二十四年關刀山大地震時,南庄受創嚴重,商店住家幾乎全毀。當時庄長重建房舍時委由日人規劃設計,因而將房舍建築成兩層樓木造日式建築,目前街道上仍保有原來的建築風貌,行走其中讓人有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也興起一股濃厚的懷舊風情。

照片提供林靜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