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炎山,由於地質以礫石為主,礫石層之間的土質鬆散,凝結力脆弱,受長年的風蝕雨侵,山壁逐漸崩落,形成尖銳的山峰、陡峭的山壁,以及佈滿卵石沙土的深谷。整座山石土裸露,草木稀疏,夕陽照映時,土石一片火紅,彷彿燃燒的火燄,因而被稱為「火炎山」。

火炎山登山口位於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附近「台13線」約55.3公里的高架橋下,入口並不明顯,僅橋墩上有漆著「登山口」三個大字,從橋墩旁的小徑進入,才看見「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標誌。火炎山,因地質特殊,民國75年(1986年)時被林務局列為自然保留地。由於地質脆弱,保留區內並未鋪設大眾化的步道,以傳統山徑為主,陡峭處設繩索,危崖處拉黃線,並不適合一般遊客,而是一條純登山的路線。

火炎山,海拔602公尺,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山頂腹地不大,展望平平而已。火炎山的菁華路段反不在主峰基石處,而是自南稜線通過的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步道大多沿著崩壁內側而行,步道北側是蓊鬱的森林,與南側的紅土惡地,真有天壤之別。步道有時一分為二,但最後都會接在一起,右側是比較安全的繞越路,左側則都是通往崩壁邊緣的路徑,沿途有許多展望點可欣賞火炎山特有的礫石惡地景觀,可說是精華所在,不過相對也比較有潛在的危險。火炎山依登山口之不同可分南稜線南鞍古道北稜線香茅古道線鄭成功廟線今日為參加與我不約而同在中央尖山完登百岳的好友黃肇璟在此完登火炎山第200次登頂選擇由南鞍古道1354K伯公坑廟進入登火炎山,後由南稜線接台1355.3K走回伯公坑登山口取車,完成O型走)

行程記錄:

0700 頭份出發。

0735 1354K進入伯公坑,經過民房後左側有一明顯登山路徑,此乃通往南稜線登山口,續行百公尺空曠處停車整裝。

0740 南鞍古道登山口,鵝卵石路。

0745 回首視野處可見中山高速公路。

0750 叉路,取左。

0753 泥土路徑陡升,有繩索輔助。

0800 叉路取左,右側路徑實為0750叉路殊途同歸。至此進入桐花步道,只是花期未屆,走在鵝卵石徑上,環境清幽令人愉悅。

0825 泥土路徑,遠方開始聽到人語響,想必是今日盛況可期。

0835 抵南鞍休息區,人聲鼎沸,看到許久不見的百岳好友肇璟,恭賀他樂此不疲勤登火炎山200次紀錄,恭逢其盛與有榮焉。0850

0900 登火炎山三角點,此山分歧多條路線均已踏訪過,再次展望回顧來時路,歸來方發現竟沒有拍照,或許今日心境是參與好友壯舉,多了一份休閒幽然。

0915 全體團拍之際,發現好多老友在此再相聚,士官長、蘇國雄大哥、吳維東夫妻,欣喜大家別來無恙,人生各自精采。

因為想再窺火炎山經典風景,遂由南稜線下山,路途較遙遠另晚上有參加大甲媽祖起駕活動,所以向我的好友們告別,先行離去,大家後會有期,相約明年肇璟完成300次火炎山時再見。

0925步道開始走向火炎山的南稜線,有時會是碎石小徑,有時會出現樹根,但都相當好走。

0945 右香茅古道叉路,續前行。可俯瞰苑裡、大甲鐵占山、大安溪流域風光。

1002上小山頭的急陡坡,有架繩確保,登山頭平台,展望不錯,眺望火炎山,遠眺關刀山。

1015步道大多沿著崩壁內側而行,步道北側是蓊鬱的森林,與南側的紅土惡地,真有天壤之別。步道有時一分為二,但最後都會接在一起,左側是比較安全的繞越路,右側則都是通往崩壁邊緣的路徑。

1030火炎山特有的紅色崩壁地形已開始出現在眼前。整片山坡因雨水經年沖刷,露出大片赤色礫石直洩至大安溪,粗獷蒼茫的極惡礫石地寸草不生,令人恍若來到另一個世界一般。立於崩壁邊,極目望去千刃萬箭的紅禾色山峰,如戟插天,險峻山容,令人望之生畏!除了驚嘆大眼前這鬼斧神工的曠世奇景之外,亦深深體認大自然恐怖的力量。深憂其崩壁上石礫滿佈,隨時可能因風雨或地震而崩塌。

1042過了相思樹林的平緩坡之後,步道又彎到稜線旁,來到第二個展望點,從此下望,險惡的火炎山崩壁呈現出鋸齒狀。類似這種頭嵙山地質,在台灣西部的林口台地、湖口台地、火炎山、...等都可以發現,但又以火炎山最為出名。

1050 展望處,可看到山下的大安溪及台中地區景觀,國道一號及台13線恆越在寬廣的大安溪,連接著台中與苗栗兩縣,橋上車輛穿流不息。身處步道旁相思樹夾道,寬敞幽靜,觀賞火炎山惡地形之展望極佳。

1105 依明顯路徑取左緩下,右上應該只是上到稜線邊緣去欣賞火炎山惡地形,不過由於沿途隨處都可望見,可省略。稍後在鞍部附近還有一叉路,殊途同歸,由於稜線邊較容易發生崩塌,為了安全與生態保護,應該選擇左側的繞行路線。很快兩線即會合。

1110小山頭非常特別,可以同時展望國道三號、國道一號、台灣高速鐵路、縱貫鐵路山線、縱貫鐵路海線、省道一號及省道十三號等中部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1120林務局通告牌,已清楚聽聞高速公路的車流聲。

1130抵台1355.3 K登山口處 ,沿高架橋取左行約300公尺,取左接經過民宅,接林蔭小徑此段路程約20分可回伯公坑。

1155 返回南鞍古道登山口取車。(半天完成了火炎山東南側O型縱走)

1200 回程。

今日記有苑里山柑登山隊士官長登山隊光田醫院三叉河登山隊………等多單位登山團體參與,肇璟的好人緣可見一般。

1354K伯公坑廟進入南鞍古道登山口

0800 叉路取左,右側路徑實為0750叉路殊途同歸。至此進入桐花步道,只是花期未屆,走在鵝卵石徑上,環境清幽令人愉悅。

 由火炎山三角點看往北稜線的峭壁

老友在此再相聚,士官長、蘇國雄大哥、吳維東夫妻,欣喜大家別來無恙,人生各自精采。

0945 右香茅古道叉路,續前行。可俯瞰苑裡、大甲鐵占山、大安溪流域風光。

1002上小山頭的急陡坡,有架繩確保,登山頭平台,展望不錯,眺望火炎山,遠眺關刀山。

整片山坡因雨水經年沖刷,露出大片赤色礫石直洩至大安溪,粗獷蒼茫的極惡礫石地寸草不生,令人恍若來到另一個世界一般。立於崩壁邊,極目望去千刃萬箭的紅禾色山峰,如戟插天,險峻山容,令人望之生畏!

除了驚嘆大眼前這鬼斧神工的曠世奇景之外,亦深深體認大自然恐怖的力量。深憂其崩壁上石礫滿佈,隨時可能因風雨或地震而崩塌。

類似這種頭嵙山地質,在台灣西部的林口台地、湖口台地、火炎山、...等都可以發現,但又以火炎山最為出名。

火炎山的主稜線也被步道切割成兩個部分,一邊是地質險惡的火炎山地質保留區,一邊則是翠綠的樹林,有著強烈的對比

火炎山地質保留區的第一個展望點,壯觀的大崩壁就呈現在眼前,其大量崩解的土石,常滑落到下方的大安溪河谷站在懸崖邊,看著由山上傾瀉而下的碎石,就像是河流般,摧毀著前方的一切。

展望處,可看到山下的大安溪及台中地區景觀,國道一號及台13線恆越在寬廣的大安溪,連接著台中與苗栗兩縣,橋上車輛穿流不息。

1110小山頭非常特別,可以同時展望國道三號、國道一號、台灣高速鐵路、縱貫鐵路山線、縱貫鐵路海線、省道一號及省道十三號等中部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1130抵台1355.3 K登山口處 ,沿高架橋取左行約300公尺,取左接經過民宅,接林蔭小徑此段路程約20分可回伯公坑。

經過民宅上切再直行走土路可接台1354K

1155 返回南鞍古道登山口取車。(半天完成了火炎山東南側O型縱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