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鳳古道群為全省十大古道之一,標高200~500公尺。
深藏於苗栗內山的獅潭鄉,是由八角崠山脈,仙山、八卦力山所形成南北走向的縱谷地形,開發較晚,鳴鳳古道、錫隘古道,這兩條獅潭鄉重要古道均是穿越八角崠山脈的 越嶺山路,是早年聯絡頭屋鄉、公館鄉的道路。
錫隘古道原長十餘公里,當初是黃南球為驅趕原著民開闢,現古道西段大部份開發成道路,目前僅存東段,尤以「錫隘七十二段」最有名。「錫隘」地名起源有兩個:第一個是指早年開拓時期此處設有一個小營頭,錫勇站崗,備有武器,彈盡時用錫製彈藥攻擊原住民而得名。第二個是指「錫隘七十二段」,是先民利用石壁縫隙開鑿壘砌而成,客語稱指「契隘」,諧音「錫隘」。
古道因苗22線興建完成而沒落,直到民國85年10月才由熱心鄉民陸續整修闢通,讓塵封的古道重現。
錫隘古道原是早年獅潭通往苗栗市的步道,全長12公里,目前大部分的古道已經被開發為馬路,原始古道剩下約1公里左右,其中以「錫隘崎」最有代表性,兩側山壁雄偉壯觀,步道陡峭,有「上崎觸鼻孔,下崎觸髻鬃」之稱。
鳴鳳古道位於苗栗縣獅潭鄉及頭屋鄉交界處,早期為原住民打獵必經之山徑,其後成為運送與交換農產品的通路,苗栗縣政府將之整修後,現已成為熱門登山路線,全長約三公里,起點在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位於苗22號鄉道最高點),終點在獅潭鄉義民廟。
鳴鳳古道附近有多條古道及步道可連結,如延平古道、綠色步道、錫隘古道、八達嶺步道及南長城步道,可選擇多條步道連走而完成O形路線。
行程計畫:
0730李科永圖書館〜0840錫隘古道〜0900巨石區〜0930叉路取右往鳴鳳宮〜1000綠色古道〜1020八達嶺古道座嬲棟1030〜1100臨雲台〜1130關公亭〜1145鳴鳳遊憩區午餐〜1300鳴鳳古道〜1340情人谷〜延平古道〜1500上車回程。
0835鍚隘古道口,路口大石上刻有「鍚隘古道」下車整裝、團拍。
0840擺脫柏油路取右側兩旁遍植竹林的小徑,往上開始小爬坡。
0851硬漢嶺木橋前,大石上鐵牌寫著「歇腳吧」及「上崎觸鼻孔,下崎觸髻鬃」,形容此地之險峻陡峭,(髻鬃是台灣早期客家婦女的一種髮型,就是把頭髮全部紮起來,將尾端的部分捲成圓球,最後用髻鬃固定住)。
先民當年鋪設這條鍚隘古道亦復如是,往上的石階,鋪設排列得非常的整齊,利用岩壁鑿出的石階,更見用心,故可維百餘年不綴。雖不知「錫隘七十二段」之所指,但看陡峭溼滑的岩壁,一階階工整、已被走成平滑的台階衝天而上,就知當時施工及運行之困難,即使現在旁邊設有不銹鋼欄杆,但走來仍騖險。
0913上抵主稜休息,有往獅潭1.52km、鳴鳳山雲洞宮1.73km之指標,已斑駁生銹,旁有古道導覽圖及褐鷹鴞解說牌,另有一小徑往西南標高507m之獨立峰。0920
0925叉路。取右往八達嶺。
0928木製觀景台,圍欄已頹壞要小心,可看東北方神仙縱走的稜線(仙山─大嵩山─福南山─崩山─神桌山)聳立在藍天白雲下層巒疊翠。
0942抵坐嬲崠(此有一觀景台觀看仙山),乃客家話坐著休息的意思。
0945岔路,右往綠色古道,取左往龍骨古道(原稱八達嶺古道),以其稜線有如萬里長城中八達嶺之險阻,故稱之。
0959烏龍崠,標示牌寫著馬龍崠。
1007臨雲臺,有一片空地及長條椅子可供休息。路標往獅潭2.53Km,並標示龍骨古道,各種不同的古道名稱真令人莫衷一是。
1015取右走南隘勇古道往鳴鳳雲洞宮,南隘勇古道原是賽夏族人居住地,後被漢人趕至獅譚,漢人在此種茶,而賽夏族人常常出草至此,漢人就請隘勇(民兵),在稜線上築成一道如長城的防守線來抵抗原住民,原稱為南長城古道,現為紀念犧牲的隘勇,改名為「南隘勇古道」。
1018右岔路往綠色步道,延平古道,可接情人谷至義民廟。
1023「樟樹坪」,有導覽圖及樟樹解說牌,樟樹早期是重要天然經濟資源,台灣北部更是樟樹的故鄉,日據時代佔世界總產量70﹪。
1030岔路,指標指示往鍚隘古道獅潭2.83Km鳴鳳山雲洞宮0.3Km,取直走南隘勇古道。
1035南隘勇古道與鳴鳳古道交叉口。急轉右下為鳴鳳古道,前行上坡可抵關公亭,關公亭是鳴鳳古道最高點。
1038關公亭,有一大石頭寫著「古道口」三個大字,並有鳴鳳古道登山圖,標示鳴鳳古道群的相關地理位置。這裡是兩古道的最高點,右上方有一紅色觀景台涼亭(涼亭旁有路可下往販賣區),左下有扶手的水泥梯往雲洞宮,取直續行。
1055鳴鳳古道遊憩區,在此午餐。謝謝我們這一班的大廚文賢哥、鑑哥、阿有。
1220回程,取鳴鳳古道往義民廟。
1235經百年相思樹,踏上石階步道,古道部份頹圮石階已換上水泥塊,雖不及原石階的樸古,卻穩固依舊。兩旁低海拔的常綠闊葉林及優美典雅的成蔭樟樹,值得放慢腳步,緬懷先人造路之艱辛並深嗅早春空氣中淡淡的樹香。
1250木造涼亭。
1308情人谷,陡下石階路到此結束,古樹生機盎然,濃蔭蔽天,小橋流水,徑幽花香。
1315取右往延平古道。直行通過木橋後,再沿著小溪平緩而下,靜聽五色鳥林梢啼囀、潺潺流水輕唱,以及樹葉在風裡微微的顫抖。
1350黃宅古厝。
1420接回早上0945叉路,取往獅潭1.87K。
1450返回苗26-2登山口。 1500上車回程。
晚上在新龍餐廳席開四桌,感謝同學踴躍出席。席間歡樂無限,大家開心的話家常,古道班不同於登山協會活動,人員常異動不同,我們是凝聚有如一家人般的感情,熟悉的人、熟悉的步調、熟悉的氛圍,久了也就習慣大家再一起的默契。
感謝小貴子玩很大,愉悅了大家,慢慢地大家放鬆心情,逐桌一一敬酒,過程漫妙、有趣的對話,常有意想不到的笑果,惹來哄堂開懷大笑,人生半百何所圖?只求有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入山林享受大自然的恬淡、只圖簡單的快樂。
感謝大家熱烈支持本班,用最誠摯的心、保有樂觀豁達、用自己的原貌帶領您們走訪台灣的美,去認識很多地方,而這過程是我最享受的生活經驗,大家一起走,開心歡樂滿滿,收穫滿滿。
感謝助教振益、班代郁文,你們的協助分擔班務,讓我多了一份從容。
感謝以下贊助人員:
胡全勳4000元 鍾光明1700元 黃來玉1200元 黃玉鑑1200元
高振益1200元 林文賢1000元 杜明生1000元 李彥澄1000元
范英福1000元 及所有成員每一堂課豐富的食物分享,愛大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