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花古道建造於清朝同治13 年(1874 年),是聯絡蘇澳與花蓮之間最早的一條官道;日人19 世紀於蘇花海岸之間先後開鑿了北段的大南澳路、南段的沿岸理番道路及東海徒步道,即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但早已荒廢舊跡難尋。經過調查後整建「蘇花古道-- 大南澳越嶺段」。古道呈南北縱向,地勢北高南低,因此由北往南走,多為下坡路,路程較輕鬆,若由南往北走,則海拔落差幾達七百公尺,來回行走約5 小時,路程頗具挑戰性。

蘇花古道距今一百三十餘年,當年就已陷於荒廢,又歷經百年歲月滄桑,舊跡早已煙滅難尋。近年來, 政府委託學者調查,勉強找出其中的三段舊路,規劃整建為國家步道,既可以見證蘇花道路的開拓史, 又可提供民眾做為登山休閒的用途。「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即是其中的一段。

另外兩段蘇花古道分別為:

一.蘇花古道和中段:約位蘇花公路162K附近。由已廢校的和平國小和中分校旁的道路進入。

二.蘇花古道石硿仔段:登山口約位於崇德隧道南口,終點至匯德隧道北口,長約4公里。

登山口:大南澳越嶺段全長約4公里,北端入口位於烏石鼻戰備道路約3.2K處,南口位於大南澳朝陽社區的天后宮。

清水段崖美麗的海岸線。

沿著海岸線而行的蘇花公路。

1100探訪完天祥:文山綠水合流步道,離開太魯閣,走台9線往蘇澳前進,於南澳(9130.8Km)左轉南澳路(56鄉道)再接朝陽路往朝陽漁港,約行1.4Km抵達大南澳天后宮下車。

1305抵達大南澳天后宮,在廟前煮午餐麵食。

朝陽國家步道位於南澳漁港南側的龜山,行政區域不屬於南澳鄉,而是蘇澳鎮朝陽里。步道全長約2.2公里,步道有三個出入口,一位於南澳漁港安檢所旁,另外兩個入口,一在朝陽社區,一在建國路底。

1416先帶領先生前往朝陽步道登山口,我99年已經走過,今日不走,重溫舊夢再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古道。

1425古道入口就位於大南澳天后宮的右側後方,從廟旁小路走進去,約幾十公尺即可看見蘇花古道登山口的標誌。

1427蘇花古道 大南澳越嶺段南側登山口,步道4.087K,每200公尺設一根里程樁。初入古道,山路即盤升陡上,最初是以圓木鋪設的土階木梯,隨後變為泥徑及以石階路。 走於雜樹林間,一路爬坡。

1444指標叉路,回往南側登山口557m,右往北側登山口3530m,左路應是保線路,取右續行

第一處休息平台,約在步道3.35K

一路上爬的石階路。

1456步道3K處,右側有座碉堡,此處有顆水準點九九五一號,及一根「道」字水泥樁,道路旁還有水泥護欄,林間佇立著一座殘破的反照鏡, 是一般道路轉彎處常設置的交通設施。 這看似不起眼的廢棄道路,屬於舊蘇花公路。公路原本經由烏石鼻,迂迴繞過南澳嶺。

昔日防衛蘇花公路的軍事碉堡。已廢棄。

昔日防衛蘇花公路的軍事碉堡。已廢棄。

1500穿越舊蘇花公路,續行陡上。

1503南澳嶺西南峰,海拔305公尺,約在步道2.9K處,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基石在路旁

1525圖根點標示處。

步道2.5K2.1K處,相對較為平緩

1537步道2K處,第二處休息平台

1613南澳嶺,海拔702公尺,第三處休息平台,在步道1.2K處,無基石無展望,這裡即是南澳嶺的主峰所在。 南澳嶺,又稱「大南澳嶺」,海拔702公尺,無基石,是古道最高處。

1623指標叉路,回往南側登山口3359m,右往北側登山口728m,左路應是保線路,取右續行]

1627觀景台,約在步道0.6K處,展望絕佳,但今日霧雨濛濛,對面山頂為軍營,此處可俯瞰東澳灣及烏石鼻。

↑俯瞰烏石鼻   ↓俯瞰東澳灣

1640步道往上,即將到達北側登山口

步道終點

蘇花古道 大南澳越嶺段北側入口意象為步道0K起點

1642接上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北側登山口(烏石鼻戰備道路約3.2K處)。取左下行。

1730烏石鼻 戰備道0K,取左再行約5K的舊路往新奧隧道口。和莉真開心的算計著晚上要到礁溪泡溫泉,吃海鮮喝小酒,明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再探【聖母步道登三角崙山】喔耶耶!

轉彎處可以看到台9線蘇花公路,卻訥悶著為什麼沒有車輛?

17569124.1K新澳隧道口北端旁的蘇花舊道口,鐵門鎖住車子無法進入。

先生走完朝陽步道後,到此出口接我們,才知蘇澳道東澳段因雨落石造成道路崩塌,整條蘇花公路沒有任何一部車,此時如擎天霹靂般的夢醒,礁溪美食之旅真正泡湯了。

1810到蘇澳警察局問路況,告知持續下雨工務段無法搶修道路,需二天後才能通,當下決定再回天祥住宿。

1950三宿天主堂教會山莊。奔波一路,遊山看海累了、疲倦了、乏了 早早入睡,為免逃難車潮,0530經中橫、台14甲合歡山回家。

5/31一大早取道中橫公路往合歡山回程,在洛韶段清楚可見曾經走過的【奇萊東稜線】滿是感動與依戀不捨,今日再見,我依然戀你如昔。

回家的路是順暢的,心情是愉悅的,三日路線探勘成果滿行囊每個路線都是計畫中想要去的地方,因為去走、去看而完成,不同的路線、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感受而更添生動,台灣山林之美,是我奮前不懈.…...前進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