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最著名的「鳳崎晚霞」,是指木鄉坑子口西方丘陵,南臨新竹平原,為新豐鄉與竹北市交界之屏障,該山西端突出海濱,囚俄戰俘時,設立監視台於此,監親俄國﹝波羅的艦隊﹞之行動,每逢海盜橫行之際,亦在此虛設哨監視沿海,為台灣海峽海防之舊跡,過去從台灣出航往大陸之船隻必經此地始向西方轉進,成為航海針路之指標,登上山頂時,北可望觀音鄉燈台,南瞰新竹市香山鄉全景,山麓元始林蔭,空氣鮮潔,風景絕佳,在煙霞水色之間,織成一幅天然美麗的圖畫,在港內湖清幽宛似明鏡倒懸,秋天之夜色如像西湖夜景,其美麗非筆墨所能形容。
步道簡介:鳳崎落日觀景步道,位於新竹縣竹北市與新豐鄉交界,為連結「天德堂」至「蓮花寺」的健行觀景步道,步道主線單程約3公里,每100M立有里程標示,沿途鋪設花崗石、建造觀景涼亭、闢設運動休憩場,沿線視野遼闊,擁有豐富自然林相與生態資源,可眺望遠眺新竹至竹北一帶海岸線、落日餘輝更與台灣海峽相互輝映,「淡水廳誌」把它列為全淡八景之一,名為「鳳崎晚霞」。步道毗鄰軍用地,沿線有數處硐堡坑道舊址。
6/4是古道班春季最後一堂課,原行程為【新竹五峰鄉:鵝公髻山】因連續多日豪大雨,造成全台多處公路崩塌封閉,為防山路落石、山徑濕滑,故更改行程【新豐鄉:鳳崎落日步道】今日天氣舒適,未下雨,一路走來輕鬆愉快!
蓮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廟宇位於竹北鳳山山腳處,寺前有蓮花池與滴水觀音,還有廣大停車場供信徒遊客方便停車,其中在蓮花寺可見全淡八景之一,名為「鳳崎晚霞」的美麗景色,因為山的末端好似像鳳鼻,俗稱鳳鼻尾,每當夕陽西下之時,竹北海濱風景搭上夕陽紅霞殘紅之色,不失鳳崎晚霞之美名。
鳳崎落日步道位於新豐與竹北的交界,步道的兩端分別為天德堂及蓮花寺, 因此又稱「天德堂步道」或「蓮花寺步道」。 這條步道沿途林相豐富,可以眺覽台灣海峽的落日美景,因此稱為「鳳崎落日步道」。
鳳崎落日步道多石階,即使下雨安全度較高,拾階緩坡上升。
蓮花寺至鳳崎小舖,路長約1.3公里,雖然上下起伏,走來較辛苦,但這一段步道沿途較多油桐樹, 五月來訪時,是一條很棒的賞桐路線。
最美的相思樹林,也是全程唯一泥土山徑,樹根盤根錯節,煞是好看。
鳳崎小舖眺覽竹北平原及台灣海峽。
鳳崎,是「鳳山崎」的簡稱,昔日步道所經的山丘被稱為「鳳山」, 因此有「鳳山崎」的地名。 鳳崎落日美景,自古有名,清代淡水廳志將「鳳崎晚霞」列全淡八景之一,後來也被選入為新竹八景。
瞰竹北平原與正隆紙廠風車、遠望南寮香山;夕陽西下於竹蓮寺段更可欣賞新竹八景之鳳崎晚霞。
位於步道1.7公里處的鳳崎小舖,這是私人設置的休憩站, 販賣飲料,設有觀景亭,供遊客休憩及眺覽鳳崎晚霞。這裡是步道最佳展望點。 附近也有舊碉堡及軍事坑道。這些軍事設施最早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所闢建, 設置火砲,用來防禦竹北一帶海岸,以防止美軍登陸台灣。 戰後,國軍接收這些軍事設施,仍作為防禦海岸之用。
今天中港溪國樂團成員準備桂圓蛋糕,大家一起分享,並祝彬謹:生日快樂!
經過一休閒觀日、體能訓練區,回程再訪。
沿途有廢棄的碉堡及封閉的軍事隧道。
抵達牛牯嶺,這裡設有涼亭及體能活動廣場。大家輪番上陣搖呼拉圈。
天德堂至鳳崎小舖的1.7公里,是鳳崎落日步道的菁華路段。
近天德寺出口時,路旁有一座觀景涼亭,可以眺覽竹北平原。
抵達天德堂登山口。 登山口旁的馬路邊陳列一輛了M48A3巴頓戰車,是昔日國軍戰車旅的主力坦克戰車,現已除役, 移置此處展示,供遊客觀賞。軍事遺跡,也是鳳崎落日步道的特色之一。
天德堂是台灣天德教最大的廟宇,天德堂左側約200公尺處,是鳳崎落日登山步道的入口,喜愛登山健行的朋友,都會將車輛停於天德堂前的大停車場,由天德堂作為登山健行的起點(終點是蓮花寺)。
佇立廟前廣場,視野極佳,可遠眺海邊,令人心曠神怡。
原路由天德堂往蓮花寺回程。
封閉的軍事坑道。
經過歲月的臉,更顯從容、淡然自若,最真的臉。
中港溪國樂團的成員,率性灑脫,熱情奔放。
鳳崎落日步道,全長約3公里,分為主線及副線,主線步道鋪有完善石板,寬敞好走, 是相當大眾化的步道,副線則維持原始山徑,大致與主線平行,然後會合。
蓮花寺座落新豐鄉坑子口西方的鳳山崎山上,創建於民國四十七年,傳說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由三個牧童捏土塑造神像後,當時國軍用大砲轟打此地,月餘後神像卻絲毫無毀損,信徒們互相奔走讚頌此神蹟,在民國五十八年築成廟型並且建設廣大停車場與遊樂設施,民國七十九年重建並建立後殿,整體建築宏偉莊嚴。
新竹縣新豐鄉紅毛溪出海口的南北兩岸,昰北台灣地區水筆仔及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紅樹林主要的觀察區位於池府王爺廟附近,紅毛港遊憩區內建有跨越南北兩岸色彩鮮豔的紅色拱橋、原木棧道曲折地深入紅樹林區,兩旁水筆仔與海茄苳交錯出現、觀察亭造型典雅共有三座且座落其間,藉此可深入觀察紅樹林生態及各類蟹、蝦、貝或魚類、海鳥等生物動態,是目前國內獨具有生態觀光條件的紅樹林保護區。
「歷史 紅毛港位於台灣新竹縣新豐鄉青埔溪、茄苳溪匯入新豐溪的溪口,因相傳於荷蘭人曾佔領該地之港口,而得其名。清治時期時為北部重要港口之一,後期因港口多年為土砂壅塞,海舶難於進口,遂成廢港。今日紅毛港南岸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因而規劃成遊憩區。此外,曾在紅毛港附近挖掘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遺址。
景點特色 紅毛港遊憩區內已闢建有人行步道、觀景樓及一座橫跨紅毛溪出海口的拱橋可深入觀賞紅樹林、各類蟹、蝦、魚、貝及海鳥,黃昏時分可登上觀景樓,欣賞落日美景。
餐後來到紅樹林遊憩區,連續多日豪雨,難得雨停放晴的假日,大家敞開鬱悶的心情,不可一世的開懷大笑。
開心、歡樂那麼多,不爬山的日子,偶而墮落頹廢一下,就是隨興走走,對的人在一起,做什麼都是美麗的。
在最後觀景台上,一群外籍的勞工在此歡聚,在異鄉能夠這樣聚在一起,說著一樣的語言,一解在他鄉的鄉愁,感染著他們的歡樂。
106年春季班課程在平安、和諧、歡樂中結束了,非常感謝同學們的配合,每一趟課程確切請假、路線行進速度配合、分享美食、互相協助,讓本班班務推展平順。更感謝同學支持,一起守護我們這一班,秋季班再度額滿,因為你、妳的陪伴,帶領大家一起探訪台灣、苗栗山林之美,是我樂此不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