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為清代琅嶠卑南道(今屏東縣恆春至臺東縣卑南)的其中一段,是台灣現存的古道之一。它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南北向,東臨太平洋,鄰近區域保存了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台灣政府因準備在這個地區闢建台26線公路,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目前部分路段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的管制。道路基,目前僅剩屏東縣旭海漁港經牡丹鼻、觀音鼻至台東縣界塔瓦溪約四公里海岸,因長期受軍事管制影響,成為台灣陸路交通較不發達的海岸地區之一。此段海岸保留部分古道殘基及較原始風貌,成為台灣沿岸地質地貌的代表,並且列為南台灣國家步道系統之一。
台26線還有兩小段尚未興建,分別是「佳樂水-出風鼻-南仁村」、「旭海-觀音鼻-
南田」。現在,「旭海-觀音鼻-南田」一段常被稱為「阿壹朗古道」其實這只是琅
嶠卑南古道的其中一小段,過去為恆春半島及後山台東之間的重要陸路交通。
1130抵阿朗壹古道旭海端大型停車場,與解說員預定地點,有公廁〈位左岸民宿旁)在此吃午餐便當,感謝世勳旅遊為我們準備了一鍋雞酒。
1155與三位解說員報到,團拍後開啟我們流浪漂泊的旅程。
1204出發,這裡是屏199甲道路終點。
1207阿朗壹古道入口。
1215完登證明碑石。
1220抵旭海漁港安檢所。
1230阿郎壹古道土石路,進入海岸線,遠方峽角圍出風鼻、貓鼻頭。
1236由解說員帶入保護區。
「阿朗壹古道」是一段美麗與哀愁並存的海岸。她的美麗,源自陣陣西太平洋拂過南田石的潮音,懸繞在每一位徒步走過的行者心中;她的哀愁,伴隨著緊鄰聚落產業發展的開發需求,一吋一吋沿著省道台26 線逼進而深刻。該地段現今仍保有原始自然地景及生態景觀,具有高自然度的侵蝕型海岸地形、輕度變質岩之沈積構造、海蝕崖與礫灘等特殊罕見自然地景,極具保存價值。
1254抵軍艦岩(外觀酷似軍艦)岬角,此處怪石嶙峋甚為壯觀,岩層摺疊的特別景觀,是天然的地科教室。
1323海浪打在南田石上,譜成了活潑有節奏的樂曲,大家徜徉在南田石上聽濤聲。
1344經一片黑細砂沙灘、南田石與漂流木。
1409這裡是103年來逐浪的地方,要趁浪退時快速通過,不然要濕身啦!因為下午時分浪潮較大,我們取岩壁通過,只有光明一人仍然踏浪而過。
這裡是自選行程,妳也可以選擇高繞,《逃浪》算浪來浪退的時間~一點都不能遲疑,遲疑了就會濕了腳!
通過礫石灘後是沙灘,路依然要走(休息中)。
1425巨大的頁岩。
走在山海之間的古道,想像古人沿著海岸線而行的路上,人們像我們如此擦身而過,望向天際的白雲藍天,平日的繁忙複雜心情變得平靜坦然自在,走在大大小小石子間,石子們堆疊整齊,錦然有序的排放著,巧奪天工的大自然力量,在我內心驚呼連連!雪白浪花推來退去之際,好想一把抓住那美好的純白,陽光與和風,讓冬日裡的心暖暖!
1430南田石海灘,續前行海灘上依舊是南田石與漂流木。我們排排坐在漂流木上拍照。
走在山海間的古道,看著藍天白雲、湛藍海洋、堆疊整齊大大小小的圓石子,皙白如棉絮般的海浪來回,聽著浪濤聲,享受著北部看不到的冬陽,聽著導覽先生細說著阿朗壹的歷史與生態,我完成了~見證歷史與自然的交疊!這裡是該保留!
1438開始進入高繞路段,這坡度也太陡了點。觀音鼻南口岬角高繞點,拉繩陡升坡,由此一路陡上。
喬木林濃蔭下,走在古道裡有一股懷古幽情,吾等一行人是通往桃花源秘境?抑是與遠古交會?百年歲月芢苒,那曾經鑿山破石的岩壁依然屹立,前仆後繼的今人….仍然在走。
1505進入唯一有遮蔽的雜木林,海拔約70公尺,休息。解說員在此團康帶動唱玩樂。1515
1523高繞段的終點(南田端),若是早上晴天會更藍!這麼棒的景觀耶……稜線高點海拔約120公尺。風大匆匆拍照,回望岬角處海灘及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聽拍打南田石的海濤聲,感受到大自然那股鎮攝逼人的壓力;陡升坡的驚險狀況,讓大家步步為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1536一段陡下厚抵觀景平台,來張我在阿朗壹古道的團拍!拉繩緩下坡,進入一片草原,月桃群生與雜草並生。
這塊岩石像隻烏龜。
1540自此最後一段下坡後,我們將來到台東,徜徉在南台灣的藍天碧海下,我們踏浪而來,暖暖冬陽溫煦,逐浪而歸!
達仁溪沖刷石頭入太平洋,形成南田石灘,海浪撞擊大小石頭,聲如洪鐘,傾聽石頭與海水一起滾動的音響,稱「南田聽海」,成為遊客逗留海邊的享受。
1608阿朗壹古道終點,右有民宅,前有廢牧場,海灘上的景象是南田石與漂流木。
1615解說牌處過乾涸之塔瓦溪出海口。
1619接阿郎壹古道土石路。
1625接上台26線88.6K處〈北端入口)。
1800抵達台東市區,今晚夜宿富野飯店。
夜裡10點酒酣耳熱的我們,意猶未盡,一行人乘著酒興夜逛台東市區,享受著東台灣的純樸與寧靜,那情境就是一個爽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