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鳴鳳古道,又名「鳴鳳山古道」,位於苗栗獅潭鄉與頭屋鄉交界的鳴鳳山,早期為賽夏族人狩獵的山徑,光緒年間,黃南球率領粵籍族人進入獅潭拓墾,賽夏族人被迫遷徙至偏遠的山區,從此獅潭發展為一個以漢人為主的聚落。鳴鳳古道成為獅潭鄉居民通往頭屋鄉買賣農產品及日用品的道路。現存的鳴鳳古道由獅潭鄉義民廟至頭屋鄉鳴鳳村的「雲洞宮」,全長約三公里。

鳴鳳山昔日為「漢番」接壤之地,漢人進入此區拓墾時,沿山設隘,以防止原住民的反擊,因此在這片山區裡形成多條隘勇路。昔日的古道,已逐漸荒廢,後來在鄉民重新整理及維護下,分別命名為「南隘勇古道」、「八達嶺古道」、「錫隘古道」、「綠色古道」、「延平古道」等,今已成為健行踏青的古道路線。

鳴鳳山古道全長約3公里,起點在【台3:115.3K】處的獅潭鄉義民廟,終點在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位於苗22號鄉道最高點),最高點在關公亭。

錫隘古道;全長約3.5公里,起點在獅潭鄉【苗26】鄉道上,離錫隘隧道口約1km處,終點在硬漢嶺。

八達嶺古道:全長約3公里,起點在硬漢嶺,終點在臨雲台,途經坐嬲崠、綠色古道起點、烏龍崠。

南隘勇古道:又稱南長城古道或龍骨古道,全長約3公里,起點在臨雲台,終點在鳴鳳古道的關公亭,途經綠色古道終點、樟樹坪。

綠色古道:全長約2公里,起點在八達嶺古道坐嬲崠附近的叉路口,終點在南隘勇古道樟樹坪附近的叉路口。

延平古道:全長約3公里,起點在鳴鳳古道的「情人谷」,終點在綠色古道途中叉路口。

三湖山,位於苗栗縣頭屋鄉,離臨雲台很近,海拔540公尺,山頂有土地調查點圖根點基石,已斷頭,三角點不在山頂,林中無視野。

[交通資訊]

鳴鳳古道有兩個入口:

獅潭鄉義民廟:約位於台三線114K。可由國道一號頭份交流道接縣道124至珊珠湖再轉台3線南下即可抵達;或由國道一號苗栗公館交流道接台6線再轉台3線北上。

頭屋鄉雲洞宮:約從台三線113K附近,轉苗22鄉道至鳴鳳山遊樂區的雲洞宮。

日期2012.08.05   星期日    天氣山中有陣雨

0742 從獅潭的義民廟,循著指標,通過「新鳳橋」,前往古道登山口。

0750 過新鳳橋,溪對岸有一福德祠,紅磚廟身,廟旁的金亭則是由樸拙的石塊堆砌而成,續行產業馬路上行,經過農家

0755登山口有「鳴鳳古道」的勒石及登山地圖解說牌。

0805 古道沿著小溪岸前進,附近有農家及柑園,約前行十幾分鐘,忽見有山友迎面而來想問蘇拉颱風過後之路況人間處處有驚喜原來是苗栗恭立兄2人互道寒暄近況後分道揚鑣

0815 過木橋,進入森林裡,古道進入菁華段,出現古樸的舊石階,沿溪岸緩緩而上,又經過兩座木橋之後,抵達「情人谷」。溪岸巨石錯落,風災後枝幹橫陳僅有淺澗溪水有隻狗狗在水中泡涼哩此處乃一叉路直行陡上為續行鳴鳳古道抵雲洞宮,今取左改行延平古道。

0820鳴鳳古道是主要運輸道路,路況最佳,但沿途多已鋪上石階路;南隘勇、八達嶺古道則走於稜線上,林相較單調;延平古道介於兩者之間,走於山腰,行經原始的森林,林相豐富,溪水涓流淙淙,植物茂密,而又以傳統的泥土路為主,走來令人愉悅。

0842 廢棄的古厝,地圖上標示為「黃厝」,又令人想起開發獅潭的黃南球。黃南球發跡於苗栗三灣,後來組墾號「廣泰成墾號」向南拓墾,進入獅潭、大湖、卓蘭,可說是開發苗栗山區極為重要的人物。「廣泰成墾號」的規模僅次於北埔的金廣福墾號,亦是當年著名的墾號。黃南球亦曾率領隘勇北上參與清法戰爭,與官兵協同作戰,抵禦法軍的入侵。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將黃南球列入《貨殖列傳》,是清代拓墾晚期白手起家致富的資本家。今天的獅潭義民廟內祀奉著黃南球的牌位,廟旁並立有黃南球的塑像,以紀念他開拓獅潭的功績。

0855 叉路。此時已下起非常大的雨,大家把雨衣穿上,看清路標:右往鳴鳳雲洞宮2.0K綠色古道,左下往獅潭1.87K,取直行往八達嶺古道。此段為拉繩陡坡而上,這條古道本是為軍事目的而開闢的,所以不像一般古道那麼平緩好走。

0908 「烏龍崠」,是因為早期鳴鳳村民涂運土先生曾在這附近種植烏龍茶,因而得名。

0915 臨雲亭。八達嶺古道的命名,亦取自於萬里長城的「八達嶺」,如今解說牌上又立一小解說牌,正名為「龍骨古道」,另有人在牌上塗鴉為「龍美古道」(批註:龍形很美)。一個解說牌卻出現三個古道名稱,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0920取左往南長城步道,山路循稜緩下,較為冷門,但還算很好走。(此地路線所標示有誤:直行往雲洞宮0.7K,左行南長城步道;實則是直行南長城古道雲洞宮,左行是往三湖山出石觀音)

0925 三湖山,540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已斷頭。無展望,而且比臨雲臺還矮,只是稜線上的小突起。續行仍有稜線山路,但較少人走。續前行

0933 休息平台,續前行。

0940 右側出現昔日蓄水池,占哥說:應是舊時有人居住。

0950 見下方產業道路,循幾近半殘破欲朽之木階梯而下,接產業道路,大家瞬間傻眼?此地何處?

0955有一涼亭與標示牌為石觀音;經判別方向取右下產業道路,居高臨下可見雲洞宮在下方,沿稜線平行而走。

1002 民宅叉路取右。

1010 民宅叉路取右,風災後路有小坍方、與斷裂。

1013接上稜線為南隘勇古道。右錫隘古道、左南長城古道雲洞宮、後方石觀音;取左往雲洞宮。緩行後一路陡下。

1020 南長城古道入口。

1022 關公亭旁豎立一塊石碑寫著「古道口」,這裡有鳴鳳古道的解說牌。由關公亭循石階往下走,即可抵達「雲洞宮」及鳴鳳國小。我們往休息遊憩區走,找尋隊伍休息午餐區。

1035 回關公亭古道口,右南長城古道,取左往鳴鳳古道。

1053古道途中的涼亭。 砂岩石階相當齊整,頗有古意,路段小有坍方處小心即可。

1110 情人谷。這美麗的名字背後,卻有嚴肅的歷史背景。這裡曾是當年賽夏族人放置獵首頭顱的地方。賽夏族人面對漢人優勢的拓墾武力,不得不被迫遠離家園。如今此地但見綠樹流水,已不見昔日硝煙彈雨的氣氛。在此簡餐、泡茶。

1155 往獅潭出口方向續行。

1225 獅潭義民廟 。

1305 返回頭份。此一活動安排於苗栗社大秋季【古道趴趴走】

從獅潭的義民廟,循著指標,通過「新鳳橋」,前往古道登山口。

登山口有「鳴鳳古道」的勒石及登山地圖解說牌。

「情人谷」此處乃一叉路直行陡上為續行鳴鳳古道抵雲洞宮,今取左改行延平古道。

延平古道,走於山腰,行經原始的森林,林相豐富,溪水涓流淙淙,植物茂密,而又以傳統的泥土路為主,走來令人愉悅。

廢棄的古厝,地圖上標示為「黃厝」,又令人想起開發獅潭的黃南球。黃南球發跡於苗栗三灣,後來組墾號「廣泰成墾號」向南拓墾,進入獅潭、大湖、卓蘭,可說是開發苗栗山區極為重要的人物。

叉路。右往鳴鳳雲洞宮2.0K綠色古道,左下往獅潭1.87K,取直行往八達嶺古道。

「烏龍崠」,是因為早期鳴鳳村民涂運土先生曾在這附近種植烏龍茶,因而得名。

 臨雲亭。八達嶺古道的命名,亦取自於萬里長城的「八達嶺」,如今解說牌上又立一小解說牌,正名為「龍骨古道」,另有人在牌上塗鴉為「龍美古道」(批註:龍形很美)。一個解說牌卻出現三個古道名稱,著實令人眼花撩亂。

三湖山,540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已斷頭。無展望,而且比臨雲臺還矮,只是稜線上的小突起。續行仍有稜線山路,但較少人走。續前行

樟樹坪休息平台,續前行。

右側出現昔日蓄水池,占哥說:應是舊時有人居住。

見下方產業道路,循幾近半殘破欲朽之木階梯而下,接產業道路,大家瞬間傻眼?此地何處?

有一涼亭與標示牌為石觀音;經判別方向取右下產業道路

 民宅叉路取右。

民宅叉路取右,風災後路有小坍方、與斷裂。

接上稜線為南隘勇古道。右錫隘古道、左南長城古道雲洞宮、後方石觀音

南隘勇古道:又稱南長城古道或龍骨古道,終點在鳴鳳古道的關公亭

關公亭旁豎立一塊石碑寫著「古道口」,這裡有鳴鳳古道的解說牌。

由關公亭循石階往下走,即可抵達「雲洞宮」及鳴鳳國小。

鳴鳳山古道終點在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最高點在關公亭。由此往下獅潭出口

情人谷。此地但見綠樹流水,已不見昔日硝煙彈雨的氣氛。在此簡餐、泡茶

返抵獅潭鄉義民廟登山口可見仙山氣象觀測站

此一活動安排於苗栗社大秋季竹南班【古道趴趴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