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古道:仙山古道位於苗栗縣獅潭鄉的新店 村,標高967公尺,為神仙縱走山脈南段的終點。仙山古道已經被遺忘三十多年了,它以前是獅潭往返南庄開礦的礦工及往返商旅汗水滴過的小徑,也是住在古道附近的居民生活必須及上學的必經之路,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產業道路的開發,仙山古道已經漸漸荒廢了,自從南庄與獅潭的路開通之後,這條古道更是無人使用了。在塵封了四十多年後,經地方人士的整理下,仙山古道的美得以再次展現,但近年多風災再探訪,卻發現仙山古道又漸荒廢。
所謂「神仙縱走」是指「神桌山」與「仙山」之間的稜線縱走;「八仙古道」則是則南庄鄉蓬萊村「八卦力部落」與獅潭「仙山」之間的古道。南庄、獅潭一帶是原住民賽夏族的傳統居地,目前獅潭鄉以漢人為主,南庄的八卦力則仍保有賽夏族的部落特色。
仙山:海拔967公尺,又稱紅毛館,位於苗栗縣獅潭鄉,山頂原有三等三角點#4196基石,但已遺失,仙山的登山口位於【苗124:43K】處的靈洞宮旁,仙山名列台灣小百岳#035。
八仙古道:位於苗栗縣,為獅潭仙山與南庄八卦力之間的古道,出口在【苗124:41.7K】處,亦是仙山的第二登山口。
「仙山」位獅潭、南庄二鄉交界,海拔967公尺,因傳說山中有一山泉「仙水」可治百病而廣為人知。仙山山腰有兩處宮廟─「靈洞宮」及「協靈宮」,因居雲霧飄渺間,兼以香火鼎盛及設置仙山遊樂登山步道,成為遊客深入戶外了解生態的景點之一。
「靈洞宮」位於仙山山腰,分上、下二層,上層主祀玉皇大帝、下層供奉東嶽大帝與三教諸尊寶,為一宮殿式廟宇建築,金碧輝煌、雕樑畫棟,可謂地靈風水之勝景;「協靈宮」主祀九天玄女,亦為當地民眾信仰所在。
協靈宮:相傳在民國三十一年的時候有一戶蕭姓人家,全家染上了瘧疾,無藥可醫,忽然有一天神仙託夢,說仙山的山頂有仙水能治百病,於是蕭姓人家就上仙山求仙水來喝,沒想到蕭姓人家喝了仙水之後不藥而癒,於是仙水之名遠播全台。蕭姓人家為了感謝九天玄女的恩澤,蕭姓人家在仙山的山嶺上建了一座協靈宮,來供奉九天玄女,同時也設置了仙水亭。
實際行程安排:
0830李科永圖書館→0930獅潭鄉靈洞宮→1000苗124線141.7K八仙古道登山口→1010上稜線→1045鄉界→1130神仙縱走叉路稜線上午餐1230→1240登頂仙山1250往靈洞宮古道出口→1320望陽台→1345仙洞門→1355回靈洞宮停車場上方涼亭泡茶1440→獅潭老街吃仙草1520→1620回李科永圖書館
登山常識 台灣九度完登百岳王:周葉鎮
締造紀錄:八十七天完登百岳的首登是九月三日的干卓萬山,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六順山完登,扣除補給日等時間,實際的登山日數為七十六天,刷新兩年前周業鎮、李俊慶二人所創造的一百一十四天紀錄。周業鎮說,一般人走完台灣百岳約需二十四趟,他們將行程集中成九趟,把距離較近的山群或鄰近路線儘量排在一起,並選在颱風少的秋季,且每次休息、補給時間不超過三天,才能達成目標。
據岳界的估算,完登百岳每人平均花費約三、四十萬元,甚至有人耗費百萬元。
四大訣竅 爬百岳要講求效率
一是自我補給:「自我補給」的意思就是山上吃完預備糧,就地下到附近部落補給,優點是可以隨心所欲掌握爬山進度,但卻會很辛苦。
二是按部就班:而「按部就班」則是照時程操課,風雨無阻完成擬定的計畫。話雖如此,周業鎮強調,他們在山上並不會趕行程,這樣才能每天保持相同的體力攻山頭。
三是不趕行程:拚速度、八十七天完登的意義在哪?周業鎮認為,爬山定位是休閒活動時,就不趕時間、慢步體驗山林之美;但被視為是運動時,則不妨設定挑戰目標,於最短期間內完成,他把登百岳當做極限運動,挑戰自我與時間競賽,但不宜經常挑戰。
四是密集登山:至於「密集登山」是指十二趟行程間隔很短,最長不超過三天,多數是下山休息一天又再上山。
上課記錄摘要:
一. 山區找水技巧:
1.那些地方可能有水?
森林(水之母)、地圖上之水線(山谷)、山溝箭竹會合處、林道、山屋、獵寮、工寮、獸徑、火石山下營地往上找有水源、瑞穗林道25K處上溯有水、看石頭排列方向順勢而下(雪山下志佳陽之黑森林內)、山溝有青苔處、稜線上居高臨下找看天池、外帳集水、動物足跡排遺處附近、小關山北峰大草原處箭竹特別高區塊、原有水源處乾枯後就近挖掘洞會有水冒出。
2.取水時注意事項:
用酸梅可過濾污水、找水源路基不明,要帶路條或綁箭竹標示、要帶雨衣、小背包、團隊取水需留守一人,可用聲音引導隊友回營、切記取水要團進團出,為免個人落單迷失。
3.登山時的喝水建議:
水喝越多流汗後流失更多電解質,建議白天喝600CC、備用水600CC,抵營地後要多喝水。
尿液要呈透明(表示排除當日所累積之疲勞)如無則疲勞會累積在身。
遇有溪水,忌大口喝水,以小口溫之漸次喝下,未免胃禁鑾。看天池的水須煮沸過勿生飲。
保險套之妙用:當水袋、放無線電、手機、打火機、包紮傷。
不須背負太多水果、零嘴,情願多帶些水。
二. 山上獨處、迷路……..怎麼辦?
※依屢次之山難發生,建議請勿網路糾團成行,尋求各登山團體所辦活動。
我們這一班:竹南假日班【古道趴趴走】成員:43名 請假:7名
細說:觀光導覽解說牌
沿著公路上行,不久即抵達南庄鄉與獅潭鄉的交界
抵達八仙古道入口,接124縣道41.7K處。
古道的起始點,穿過桂竹林爬坡而上。
山徑循著稜線下行,沿途有大片的柳杉林,山徑多枯葉,踏踩時沙沙作響,景美境幽。
山徑轉趨平緩,沿途出現更多的柳杉林。走在林間,吹來陣陣清涼的山風,宛若仙風,清涼怡人。
峰迴路轉,時而沿岩壁迂迴,時而陡下山壁,時聞班員驚呼聲
抵達往「神桌山」的叉路,取右為「神仙縱走」;仙山在前方不遠處 在此午餐 唯一大型登山補給站 彼此分享食物 水果
仙山主峰為狹小突出的裸岩,登頂的視野突然奔放起來,前方綿延的山巒延伸往南庄、三灣,即是著名的「神仙縱走」,路程約八小時,是山界熱門的一條登山路線。
天涼好個秋 開心的我們
自台北遠道而來的成員:雪芬與麗蘭 雅君
夫妻檔:金火兄與淑芬
夫妻檔:忠明與昭惠
昔日長官:黃永鑫廠長
攣生姊妹花:友文 郁文
5年9班的同學:靜華與惠珠
迎面的岩石,有刻字「仙洞門」
午茶時間 零嘴盡出 班員自我調侃:山越爬越肥
我們的助教:占哥真是讚
獅潭老街吃仙草 遊客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