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苗栗縣社區大學竹南假日班:盡攬三峽、鶯歌、大溪老街之旅

冷冷地 天氣   灰灰的  天空

冷清的三峽老街   金牛角孤獨的低調

漫步於不斷的紅磚拱廊  油然升起一股念舊情懷

清水祖師爺廟裡的讚嘆  匠師精工雕琢華麗氣派

熱熱的 氛圍   熱熱的  交融

漸漸梳醒中的鶯歌陶瓷老街

穿梭於特色小店的尋尋覓覓

有如獲寶物的驚喜   雨中漫步憑添許多情 

微醺的  不捨   盡興的   再續

白霧瀰漫昔日碼頭港邊   緬懷過往…….

熙來人往的大溪老街  極盡能事的購物樂

依戀中……學期終了    期待中  春季再見

今日行程原為【志繼山走東眼山】無奈下了2星期的雨只能更改特色之旅三峽、鶯歌、大溪老街之旅感謝本班成員 風雨無阻 熱烈出席41 有您們真好 您們好棒

三峽清水祖師廟

草創於乾隆三十二年(1766年),民國三十六年祖師廟因年久斑駁失修而推舉李梅樹教授為重建工程的美術設計及工程指導,融合了不同流派的匠師與當代藝術家作品的風格,因而贏得「民間藝術殿堂」、「東方藝術殿堂」的美譽。三峽祖師廟是三峽人的驕傲,結構純以我國傳統式古法建造,建築彫刻之美聞名遐邇,實為一座代表傳統文化的藝術館,廟宇中的石柱、石壁的每一細部雕工,都極盡雕琢之能事,華麗氣派、舉世罕見。

位於三峽街區中心的三峽祖師廟是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又稱為祖師公、烏面祖師、落鼻祖師等,相傳是因為祂的神蹟和法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為相當普遍的民間信仰。三峽祖師廟原名長福巖,是享譽全台的廟宇,創建於清乾隆34(西元1769),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奉祀的是清水祖師,與萬華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北市三大寺廟。

三峽清水祖師廟自清朝中葉以後,便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三峽祖師廟曾歷經三次重建,道光十七年因大地震塌毀重建,光緒二十一年,則因是抗日義勇軍的大本營,而遭日軍焚燬,四年後第二次重建。到了民國三十六年,祖師廟因年久斑駁失修而進行第三次重建時,由本地畫家李梅樹教授擔任美術設計及工程指導,在決心蓋一座世界最好的廟宇的期許下,集結了當時臺灣各地有名匠師精工雕琢,包括有黃龜理、李松林、施天福等國寶級的大師,開始以傳統施工方式整建廟宇。不同於一般廟宇以彩繪為主,祖師廟卻以雕刻為裝飾的重點,所用的建材主要是臺灣原生的觀音石.樟木.檜木等,更顯生動活潑,由石柱、壁飾、木雕、石雕等方面,處處可見精雕細琢的功夫。

佔地約500坪的祖師廟,佈滿精細繁複的木雕、銅塑、石雕,令人目不暇給,且每一木刻都引經據典,件件皆栩栩如生。

三峽祖師廟精緻繁複的石雕、木雕和銅塑是祖師廟最大特色,此外,廟內多達百餘根的柱子,也為全台廟宇之冠。這些樑柱使用的石材均為本地產的觀音石,與傳統廟柱造形多不相同,有龍柱、花鳥柱及刻上對聯之圓柱,顯得豐富而多樣。

祖師廟內所有的藝術雕刻工程,不論石柱或浮雕,都是由當時的三峽鎮長、也是著名畫家李梅樹領導規劃,這些作品迄今超過35年,依舊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氣息,令人讚嘆。

新北市三峽老街長約二百公尺,其建築從民國初年留存至今,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充滿古意的建築,總是令人油然升起一股念舊情懷。早期這裡的第一條街「三角湧街」,是因應移民入墾者的聚落逐漸由溪邊移至山上所形成,是當時最主要的商業街道,之後逐漸向外擴展產生了現在的三峽老街,晚清時期的三角湧以製茶、染布、樟腦為主要產業,善用河道水利之便,將貨品向國內外銷售,在當時曾盛極一時。

本班辛苦的2位攝影組員,專責拍攝與張貼與班員分享,本部落格社大活動相片,我常常下載自她們,謝謝靜華與惠珠老師

三峽老街依山傍水,為台灣北部最長老街之一,其騎樓連續拱圈,三拱排樓面富含巴洛克式風格,為台灣少數完整且具歷史價值之傳統街區。

三峽老街建築從民國初年留存至今。房子上的刻字這些字或代表姓氏、姓名、行號或店名;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和現在的商店掛招牌的方式不一樣。不同造型的山牆樓面突出的部份,通常中間部份較高,兩側較矮,傳統稱為「山牆」或「牌樓」。山牆上的圖形裝飾尚有寓意,如花瓶象徵「平安」的意思,八卦是為了避邪。

建築材料的不同老街屋的正面以紅磚為主要材料,水泥粉光則是近年整建所用的材料,房子內的牆壁則是以土埆堆砌而成。多采的裝飾紋路在房頂的突出部份,以及二樓的窗台下方有各種的紋樣,有動物紋、中式紋樣、外國紋樣,看起來更美麗。

民國93年由政府補助三億元,全面整修老街建築、街道,為保存原始風貌, 特別採用三明治工法,以保存老街建築風格。

 0850~1010三峽老街之旅在細雨未歇中結束

1030尖山埔路〈陶瓷老街〉: 鶯歌最早陶瓷市集地。鶯歌三號公園入口至鶯歌國小,全長250公尺,就是一般大眾所謂的鶯歌老街

走進長長的隧道窯,彷彿走過歲月軌跡。

25公尺的長隧道並未經過特別修飾,走在裡頭清楚可見歲月痕跡。

「鶯歌陶瓷老街」裡各商家的門柱是以紅磚柱妝點、綠色植物交錯其間,並結合當地產業的特色如陶瓷座椅、陶製垃圾桶等等。老街裡還有琳瑯滿目的陶瓷藝品,例如:日用及生活陶瓷、藝術陶瓷精品、茶具、爐鍋具、餐具、花瓶、飾品等等,總會讓喜愛陶瓷藝術的遊客愛不釋手。

「新北市鶯歌陶瓷老街」位於新北市鶯歌區,鶯歌這一個陶瓷小鎮擁有200多年歷史,處處都是歷經無數歲月的痕跡,但它可是名聞全國的陶瓷重鎮,素有「台灣陶都」之稱,在這條老街中有200家的陶瓷商店,要說它是一處陶瓷展售觀光區,一點也不為過!

重慶街走到底轉往尖山埔路,就是一般大眾所謂的鶯歌老街

1050~1200鶯歌老街之旅在細雨未歇中結束後車

心蘭活魚餐廳        電話:(03)471-3992 (03)471-3866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佳安村十一分716-3

國道龍潭交流道下往石門水庫→中正路經陸軍總部→經客家文化館→桃園女子監獄正前方小路直行約200公尺即達

看到本班成員水乳交融 是我最大的安慰 謝謝您們給我學習機會 愛您們喔 我會好好經營我們這一班 您們是最棒的 以您們為傲

1500跨走過大溪橋   即來到大溪老街

大溪老街是位於台灣桃園縣大溪鎮上的歷史景點,主要是指大溪鎮上的和平路與中山路,而在和平路老街上以永發號、松茂茶棧、Kenko等歷史屋宇較具代表性。

大溪地區舊名「大姑陷」,後來因覺得不吉而將名稱改為「大姑崁」,在因為艋舺頂下郊之爭而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家遷徙至此的板橋林家開發下,原本的農業聚落轉型成為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而繁榮的商業市街。後來因當地人士李騰芳於同治四年(1865年)中舉,遂將地名改為「大科崁」以資慶祝,不久又改為「大嵙崁」[1]。而由於大嵙崁溪並未像臺灣其他內河航運發生淤積,因此成為臺灣北部的船運終點站。

進入日治時期後,在大正八年(1919年)實施市街改正,聚集了眾多店家的今和平路一帶成了主要重點。而在這波改建當中,向日本人學習過泥匠技藝的陳旺來、陳三川兄弟將常用於廟宇的剪黏與交趾燒應用在牌樓厝的立面上,引來其他人爭相仿效,而使得大溪老街的街屋立面充滿了繁複的裝飾。而在改建時,居民們為了使街道能與碼頭有所聯繫,故建了一條小徑讓碼頭苦力們運貨,這條小徑即今之「月眉通路」,亦是當地景點之一

請所有班員確記12/15早上8點整於龍鳳魚港之彩虹橋集合  做古道認養  為地方盡一份淺薄心力  別忘記我們有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