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婆山奇突嶄絕
大湖鄉東緣,以馬那邦山脈與泰安鄉為鄰,由汶水溪南岸之鷂婆山,經細道邦山、馬那邦山、蘇魯山,至大克山,翠巒羅列,極為壯觀。
馬那邦山與八卦力山,本屬同一山脈,因被汶水溪切割成烏石壁峽谷。整座山脈呈大傾倒坡,東陡西斜,係台灣全島最標準的單斜構造地形。
鷂婆山,標高海拔901公尺,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1123號,為馬那邦山脈最北端的一座山峰,矗立在大湖鄉東北角。東稜與泰安鄉接壤;隔條汶水溪,與獅潭鄉八卦力山脈南端的烏石壁山遙呼相應,成為扼守住汶水溪內山的門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即設立在溪口的水尾坪。
山容受地層結構影響,西、南兩面坡緩稜寬,北面臨汶水溪及支流洗水溪部份,則陡崖直劈,自頂深垂兩百餘公尺,露岩巍峨,奇突嶄絕,如巨鷹展翅,氣勢懾人心魄,昔日,鄉民因而名之為「鷂婆山」,客家語「鷂婆」,意指老鷹。
在先民心目中,鷂婆山是有名的「惡山」,它與法雲寺的興建,有段鮮為人知的淵源。
清朝中葉,先民開發大湖地區,一再遭遇原住民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清光緒16年(1890),當時負責討伐安撫山胞的林朝棟,有一天和墾戶大員吳定連、劉緝光、黃南球等人,一起宴飲時,劉某認為大湖一直難以平定,原住民時順時亂,是鷂婆這座惡山,助紂為虐的結果,惟有設法「壓制」,地方才能詳和安定。經在座的士紳一再研究,決定在鷂婆山西面,隔大湖溪遙遙相望的山頭下,興建一座佛寺,藉釋迦大佛的無邊佛法,來點化惡山。
後來因日軍佔台,這件事暫時擺下,至光緒29年(1903),撫討工作告一段落,為了地方的「長治久安」計,建寺事再度提起,經多方奔走,於民國二年開工興建,次年冬,大雄寶殿落成,命名「法雲寺」,傳說寺成之後,每當寺裡晨鐘敲響,原住民便會開始頭痛,由於懾於神威,遂不敢再四出擾民,因此有「法雲建而大湖平」之謠諺產生。
不論是否確有其事,總之,禪寺落成,鷂婆山依舊傲然直峙,依舊氣勢逼人,但是,從此名山古剎互相輝映,平添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受到鷂婆山奇特風貌的牽引,登遊鷂婆山的岳友極多,登鷂婆山,均取道南面緩坡,沿途幽篁搖曳,桃李芬芳,風光迤邐飄逸,與鷂婆山北面的險惡山容,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明顯對比。
清光緒12年(1866)林朝棟帥棟軍進駐大湖,在老鷹嘴(及鷂婆山嘴)山頂、山腳,分別屯兵駐守,並沿橫坑與番子林(香林)間之西降稜線佈防,阻止原住民出草侵擾。現在山腳,仍留下屯兵營這個老地名。
今日行程原為「三角湖山走向天湖山」近日頻傳虎頭蜂襲擊登山客,因天氣高溫乾燥,唯恐三角湖山虎頭蜂出沒橫行,故更改登山行程為「鷂婆山越嶺道」
難為女人,今稍有不適不便,請助教占哥帶領前行,我壓後,今日由小南勢進入。
占哥為植物達人,由他沿途植物解說生態。
轉彎處,繽紛色彩點綴於滿眼翠綠中,人生樂逍遙。
蜿蜒小徑中,竹林清暢處,有清秀佳人。
大南勢位於大南村六到十鄰一帶。原本為泰雅族他吧賴(Tabalai)部落聚居地,自稱馬拉拉紐(Mararaniv),清文獻稱之為大南勢社。因其周圍地形遠眺狀如月圓,非常美麗,故稱他吧賴,即地形幽美之意;至於馬拉拉紐,其意欠詳。
小南勢包括大南第一至五鄰一帶。原是泰雅族加里灣(Kaibowan)部落住地,彼自稱馬拉拉伊(Mararai),清人稱之為小南勢社。加里灣及馬拉拉伊的原意均不詳。
大湖街一帶的開拓,至光緒(1875)以後,番禍匪亂漸銷聲匿跡,發展為百於戶的村落。而且,入墾者與日遽增,小、大南勢方面,亦漸有漢人拓墾者進入,金和成墾號乃將之劃分給謝開琳家族開發管理。
到日治時期明治36年(1903),薩伊伏部落(Saevo)頭目優明希理(Ymoin-Sili),兼大湖總頭目,帶領泰雅族人大舉抗日失利,與小、大南勢二社避居海拔800公尺的南勢山中腹。改社名為馬希亞丹(Masiyatan),為前途似錦之意。其後,原有社地盡為漢人開發,仍稱大南勢及小南勢。
屋舍山中遠 群山翠巒遶 心地自然幽 人間桃花源
行進中……偶而交頭接耳熱絡言談,偶而駐足驚艷路邊的小花、小草、昆蟲,人生風景無限,別太匆匆﹗
馬拉邦山 細道邦山……山影美矣﹗
天空淡泊的藍 孤傲險凸鷂婆 不見深秋蕭瑟 開心的這一班
深秋落葉盡繁華 更待來春展風華 遠山掠影卻相迎 此山自有山中痴
開心的這一班 就是要開心
開飯了……雞肉麵線,祝惠珠老師:生日快樂 美麗永駐﹗
上山健腳力 下山靠體力 更見真章,好棒優秀的:惠珠老師 弘昇老師。
山中何所有?山在虛無縹緲間,浮光掠影多白雲 。
美麗的五朵花:靜華 郁文 春美 友文 雅君(韓德森:實至名歸﹗)
由此涼亭置高點,此去一路緩坡下山中。
回首鷂婆山,仁熾兄演很大,姿勢百分百。
前方怎麼來著?原來是…兒時記憶土芭樂,願君多采擷。
清安豆腐街由於當地水質甘甜,並延續古法純手工製作豆腐,使豆腐清香細滑聞名全國而有豆腐街之稱。民國89年,清安街中施作營建署城鄉新風貌計畫工程,改善雜亂街景,也營造出客家小山村風貌,又結合文建會「文化產業振興」計畫,推出豆腐主題產業「清安豆腐街」,除了將鄉公所、停車場等環境景觀重新打造外,更導入「豆腐主題街坊」的概念,創造了目前的清安豆腐街。
另外,清安村街道呈丫字形,兩旁豆腐店皆有各自的特色,頗有原住民風情。鷂婆山休閒步道位於豆腐老街入口前,客語「鷂婆」是老鷹的意思。來清安村一定要來看「洗水坑豆腐街」牌樓!但是由於此地停車不易,可以循苗62線,停在前方遊客中心停車場。
此刻是免費的最好吃,謝謝占哥的豆腐乾。彼此不分你 我的感情所在
真正的F4:仁熾 慶峰 鴻志 弘昇 (慶峰:無庸置疑﹗)
清安,舊名「洗水坑」,由於源於冬瓜山(洗水坑山)的洗水坑溪流經此地,溪水乾淨清澈,客家話稱「清水」為「洗水」,因而客家移民稱此地為「洗水坑」。
洗水坑是客家人進入泰安拓墾的一個重要的據點。洗水坑原為泰雅族人馬都安社的居住地,直到日本時代大正5年(1916)以後,才有客家移民進入拓墾,而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日本人征服此地的泰雅人後,將地名改為「清安」。
洗水坑老街位於汶水溪及洗水坑溪二溪交會處。這裡雖然是泰安鄉的鄉治所在,但只是一個小聚落。汶水溪汙濁,洗水坑溪清澈,當地居民以洗水坑溪清澈甘質的水源循古法釀製豆腐而聞名,因此洗水坑老街素有「豆腐街」的美名。
最幼齒的熟男代表(小明明:當之無愧﹗)
下一堂課:志繼山連走東眼山,請住意11/24李科永圖書館0630準時發車,課後聚餐地點屆時通知請假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