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1/11星期六)南安瀑布→瓦拉米古道→池上大坡池→關山親水公園→騎單車樂活關山、玉里花田覽花海(看花東線列車通過花東花海之經典畫面,留下永恆)→玉里民宿
泛著銀色嶄新亮光的溪床,展開今日晨光序曲。
南安瀑布從玉里鎮接上台30號(原18號)公路往西走,大約10公里左右就來到了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再前行2公里,就可以看到約50公尺高的南安瀑布,垂掛在路旁的山壁上。
南安瀑布的上游發源於花蓮縣卓溪鄉的大裡仙山,由於這片山區林相保存良好,孕涵著豐沛的水源,加上山勢陡峭,才造就了從懸崖上直泄而下、氣勢驚人的南安瀑布。
瓦拉米古道是日治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沿路山泉濡漱,峰巒起伏,景色優美,適合全家大小來踏青。瓦拉米步道,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由南安至瓦拉米山屋,全長13.6km,繞著拉庫拉庫溪而行,由瓦拉米山屋可接八通關古道;瓦拉米步道可分成「步道口─山風瀑布」(前段)、「山風瀑布─佳心」(中段)及「佳心─瓦拉米山屋」(後段)等三段步道,前段最輕鬆,適合一般遊客或親子遊,中段適合山友的健行,後段需辦入山證,本行程走訪精華之前、中段。
我雙手合十,祈求天長地久,神采照亮寶島長春,守護住這最後一方淨土。
遠自千年前的古蹟,固然使人流連忘返,一股悠悠歲月情思油然而生。
大坡池原名「大陂」,又稱「大埤」,位於池上東側,緊鄰海岸山脈錦園河階崖邊,是因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水源則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末端的伏流。池水向北側低地流出,成為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池上」這一地名即源自大坡池。
大坡池為一內陸淡水草澤地,由於天然環境良好,因此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水生植物與鳥類、蛙類及淡水魚蝦等物種繁多。在台東縣政府的規劃與整治下,目前大坡池水域面積約有20公頃,週邊護岸及濕地也有20公頃左右,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是進行植物觀察、賞鳥、垂釣、健行、騎自行車等休閒活動的理想場所。(台9線322K東側轉入)
太陽公公灑下一地的冬陽,美麗在人為與自然之間的諧和,加上青青草地映水岸的波紋,讓我們雀躍與歡騰,如少女般的調皮與貪玩,誰說: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
關山親水公園位於東部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的縱谷位置間,地理環境位置清靜優雅,園內的卑南溪又是全省水質污染最低的河流,於此青山淨水之處設立臺灣第一座環保公園。若登上高大的觀景台,更可眺望關山鎮上的冬季油麻菜花田園風光。關山環鎮自行車道是全台首座自行車專用道,全長15.2公里,分為「親水段」及「親山段」兩部分。以環保親水公園為起點,首先開始的是「親水段」路線,沿著清淺的關山大排與紅石溪而行,沿途盡是寬廣的水稻田,隨著不同的季節景致各異;或見剛播種的嫩綠秧苗,或見隨風翻飛的稻浪,或見飽滿下垂的稻禾,或見黃澄澄的油菜花海,讓人充分體驗關山四季不同的農村風情。
離開紅石溪後,車道進入「親山段」,隨著地勢漸高,車道也開始出現緩緩上坡的坡道。在車道的最高點有一座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興建的「縱觀日月亭」,從這兒可以眺望一覽無遺的小鎮風光,只見阡陌縱橫的稻田與錯綜複雜的灌溉溝渠,交織成一片純樸優美的畫面。過了縱觀日月亭後,車道又逐漸下降到平地,不多久即回到起點。
金黃色的油麻菜花,隨著翻飛在田陌、山頭、河谷、聚落,翻飛在鄉間小徑、檳榔林大道、翻飛在你、我雀躍的心。
遠眺縱谷環繞一方,有人在遠方,路迴山轉覓無處,雲深戀他方,一切風情散盡。
爛漫搖曳、輕盈而且歡欣,給我天長地久的寧靜,安定的感覺。
人生處處是風景,每個今天都是遇見美好,可以是孩童天真無邪的笑容,也可以是鳥兒、蝴蝶翻飛的田野,或許是驅車於蜿蜒於深山小徑,一窺獨享冬日伏眠的靜謐,或許是騎著單車享受風兒在耳邊嘶磨的纏綿,是吧﹗多想想人間的美好,一吐怨氣。
什麼是抬面上?職務?權力?自以為是的人是可悲的,聰明的人,別讓他人知曉您下一步……….讓自己過得快樂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