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雪見地區位屬苗栗縣泰安鄉,範圍包括雪霸國家公園西北側的雪見遊憩區及鄰近部落。

雪見遊憩區海拔高度約在6002600公尺之間,雨量豐沛、雲霧飄渺。1927年,日本登山家沼井鐵太郎登上大霸尖山,遙望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稜線,感動之餘,在考察紀行中寫道:「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聖稜線的名稱便由此而來。聖稜線包括雪山主峰、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巴紗拉雲山、小霸尖山大霸尖山等十餘座山所構成的山稜,是雪霸國家公園內最美的景緻之一,更因為2006年播出的金鐘獎連續劇《聖稜的星光》而知名度大增。早期的泰雅族人稱此地為Buan Para,意思就是「等待狩獵山羌的地方」。園區內的北坑溪古道,是眺望聖稜線的絕佳路段。每年冬季可見雪山稜線的皚皚白雪,「雪見」因而得名。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歷經多次遷移後,現今分佈在大安溪兩側,分別是天狗、梅園、大安、永安、象鼻、士林、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分屬梅園、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泰安鄉沿著北坑山、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後山,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後山的三個村合稱為「南三村」,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

前往交通:

一、從苗栗、大湖地區進入 (建議從東勢、卓蘭地區進入)

由北部地區南下之車輛,可由國道1號高速公路下苗栗交流道接台72號快速道路,或經台6、台3線經汶水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進入大湖,再沿苗61線經中興檢查哨接司馬限林道經二本松進入雪見遊憩區,行程約35公里,車程約1.5小時。

替代路線(路面較窄):過中興檢查哨後,自司馬限林道4.8公里處叉路右轉(上坡),轉入產業道路約1.8公里後接回司馬限林道主線。

二、從東勢、卓蘭地區進入

由中南部出發之遊客,可利用台3線由台中的東勢區轉中47線或由苗栗的卓蘭鎮苗58線(或台3線卓蘭大橋卓蘭端口,轉往大峽谷方向之堤外便道)經白布帆大橋接回中47線,經達觀、桃山部落(雪山坑)進入泰安鄉,至永安、大安過梅象大橋進入梅園、天狗接司馬限林道經二本松進入雪見遊憩區,行程約45公里,車程約2小時。

里程數

一、 大湖6K中興派出所(入山證)15K 二本松解說站2.1K松林景觀台3.1K國家公園界碑(盡尾山登山口)3.5K雪見遊客中心暨管理站4K東洗水山登山口2.2K北坑山登山口

二、 東勢8K雙崎部落5K士林攔河堰 (士林部落)2.5K象鼻部落2K永安部落1K大安部落(入山證)1.5K梅園部落2K天狗部落3K二本松鞍部1.5K二本松解說站

※司馬限林道9.5K道路中斷,從大湖進入雪見遊憩區需繞行一段產業道路,此段產業道路陡升降坡且會車不易,為安全考量建議自卓蘭進入。

1300 探勘完象鼻古道、千倆山,因時間尚早,遂前往雪見遊憩區一遊,由象鼻部落前往約22.7K

自大湖進入(司馬限林道5K13K道路中斷短期內無法搶通,請改道至卓蘭進入。)

二本松解說站與丸田砲台遺址步道

昔日「二本松駐在所」的舊址,經重新規劃成為今日的「二本松解說站」。二本松解說站具豐富的人文史蹟、原住民文化,及俯瞰大安溪谷的壯麗景觀,是遊客認識部落及國家公園的最佳地點。

丸田砲台遺址步道位在二本松解說站的南向坡面。日治時期此處設有砲台以監控居住在大安溪畔的北勢群原住民部落,名為「丸田砲台」。 丸田砲台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北勢戰役中,在盡尾山南麓殉職的日人警補丸田清

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歷經多次遷移後,現今分佈在大安溪兩側,分別是天狗、梅園、大安、永安、象鼻、士林、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分屬梅園、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泰安鄉沿著北坑山、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後山,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後山的三個村合稱為「南三村」,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

南三村位於雪山山脈的山谷間,依傍著河床寬廣的大安溪。因為交通不便,而得以保留純樸自然的鄉村風貌及許多泰雅文化特色。值得旅人放慢腳步、用心體驗,才能深刻感受部落的純樸、寧謐和美麗,這是一個可以體會慢活真諦的地方。

1335丸田砲台步道口,位於司馬限林道15.2K。循寬大的步道進入。熊熊寶貝:歡迎光臨﹗

1340步道叉路,右下往二本松丸田砲台,直上往觀景台,取右。

1343步道叉路,左上木梯往觀景台,續前行。此步道一路往下竹林,中途還有一段陡下。

1347丸田砲台322M,步道為杉木林舒適宜人

1352二本松山,1305m,又稱天狗山、丸田砲台山,森林三角點。另有大正137月樟林地界第25號石柱。無標示,無展望。續行步道往丸田砲台遺址100M

1353丸田砲台遺址,杉木林間的空地,已經沒有遺跡,只設有解說牌。明治44(1911)日本人為了鎮壓原住民而興建,丸田之名是為了紀念殉職日警。

1405二本松解說站原為日治時期的駐在所,視野廣闊,可以俯瞰大安溪河谷。往內行走900公尺可以抵達丸田砲台遺址,當年居高臨下架設的砲台,是為管理鄰近部落的泰雅族人,而「丸田」則是紀念北勢戰役中殉職的日本警捕丸田清而命名。解說站內設有「丸田砲台文史紀念館」,陳列日治時期雪見地區的史料。

 

「南三村」,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

梅園村位於泰安鄉東部,大安溪及其支流北坑溪、南坑溪、馬達拉溪等流過,形成河谷地形。泰雅族人稱此地為Maluwan,也就是「水池」之意,以前是打獵必經之處。由於此地又盛產梅子,有許多梅樹,因此在日治時期又改稱梅園。

梅園村包括梅園和天狗兩個部落。梅園部落附近有大片的果園,美味的甜柿是最出名的水果。除此之外,李子和桂竹筍也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天狗部落的舊稱叫做Bayana,意思是高而平坦、適合居住的地方。因為地形有點像一條狗蹲伏的樣子,所以在日治時期改名為天狗

象鼻村

象鼻村包括三個部落:大安、永安及象鼻,村子的名稱來自象鼻部落,因為當初來此地的日本人看到千倆山向東南延伸的山脊,筆直嵌入大安溪的河谷中,很像大象的鼻子,便取名為象鼻。象鼻部落的舊稱叫做Me-pu-wan,因為當時有許多野生的番石榴。

大安部落的舊名為Nuhuruma,意思就是以竹子為界線。當地原有一處桂竹園,保護下游部落免於洪水侵犯。事實上,這裡也是種植最多桂竹的地方,人口居南三村八部落之冠。永安部落位居象鼻村的中間位置,是麻必浩溪匯流入大安溪的地方。部落的舊稱就叫作Mapihaw,是為了紀念一位英明的頭目,以他的名字作社名

士林村的名字同樣來自日治時期,當時日本人為了管理北勢群,在此地設置警察駐在所本部,並在司令山設置砲台。由於此地是日本人管理北勢群泰雅人的中心,所以叫做「司令」,後來取其諧音為「士林」。

士林村包括士林、蘇魯和中間三個部落。士林部落舊稱叫「馬拉邦」;日治時期因此地設置司令駐在所,光復後以「司令」的近音更名為士林。suru是泰雅語「背後」的意思,因為當地居民原本住在大克山的背面,是大約三百年前沿著大安溪谷陸續遷徙而來,是大約三百年前沿著大安溪谷陸續遷徙而來,在此定居的族人便以蘇魯這個名稱緬懷祖先的故居。而中間部落則因為剛好位於士林村三個部落中間,因而得名

1420離開丸田砲台遺址,車續行往雪見。

1435雪霸國家公園界碑:盡尾山登山口,位於司馬限林道20.25K的觀景台對面。

1455雪見遊憩區:位於司馬限林道23.7K

林間步道—循環步道(全程920公尺

林間步道為兩條主要木棧步道(循環步道)及一獨立人車分道木棧道所組成,全長約920公尺,其中包含一開放式的林間教室。主要提供遊客在有限的空間中,體驗雪見地區中海拔闊葉林帶的森林景觀,適合一般遊客健行

東洗水山—單程步道800公尺(全程1.6公里)

東洗水山標高2,248公尺,為雪見地區之最高山。登山口位於司馬限林道27.5公里處,附近為柳杉造林地及部份混植香杉造林。步道單程800公尺,距離不算遠,但全線幾近垂直陡升,甚具挑戰性。約需1.5小時可來回登山口。

北坑山—環形步道,全長2公里

北坑山標高2,163公尺,登山口位於司馬限林道29.9公里處。本步道為環形步道,全程約2公里,約需2小時可回到登山口。步道起伏不大,適合一般遊客前往

注意事項司馬限林道過雪見遊客中心之後段道路(23.7k之後至北坑山登山口約30k處),因路況不佳與地質不穩定,遇稍大雨勢即有坍塌危險,沿線多處路基亦有塌陷受損;另該路段道路狹窄,會車困難。為顧及遊客安全暨提升生態旅遊品質,該路段將以人行步道區為主,僅開放救難及公務車輛行駛。在自行車方面,因本區天候及路況不穩定,為考量自行車者之安全,請注意自身車況,並著安全裝備方可進入。若天候不佳或有坍塌路況,雪見站將視當日狀況管制自行車出入

1525離開雪見遊憩區,於13.7K三叉路右續行司馬限林道往雪見,左往大湖,因道路坍塌禁止進入,替代道路在此約12.7K處,右側高麗菜園進入。

1700 經中興派出所~大湖市區~3~72快速道路~返回頭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