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龜山島,又稱龜山嶼,最早的名字叫煙斗嶼;國際海圖名稱為五獅嶼[1],頭城人常稱為龜島或龜嶼。台灣外海、太平洋中的島嶼,位於蘭陽平原東面的太平洋上一座火山島。因外型似浮龜而得名。東西寬3.1公里,南北長1.6公里,面積2.84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公里,直線距離台灣本島的梗枋漁港約9.1公里,距離烏石港約10公里。[2]行政區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原為龜山里,後因遷村而併入大溪里。

1977年以前,龜山島向來都有人居住,後來國民政府為軍事需要,將居民強制遷居至頭城大溪,1977年之後,直到現今都沒人定居島上,現在該島由海巡署頭城大隊(岸巡一二大隊)官兵管理。

2000年開始,由於政府提倡觀光,對於解除軍事管制的龜山島,進行了航海登島的生態旅遊體驗,並以抽籤方式管制登島人數。一般遊客團體申請進入龜山島,須於預定登島日前三日至二十天日,以網路方式向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出申請(申請時間為每日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325走出芒草步道後至涼亭(H510m),於此休息遠眺桃源谷草原最高點的單面山,人聲鼎沸多人潮。此涼亭為桃源谷上方的涼亭,下方亦有一涼亭。由此可清楚俯視整個桃源谷的大草原,和前方的單面山及後方的灣坑頭山。

1330離開涼亭後石階步道消失,進入桃源谷草原,風景優美。近處人語響,遠處蘆花飄,回頭望更遠的是芒花一波又一波,如烽火燎原般的在翻騰。

1342至桃源谷草原叉路口(H490m),左可往蕭家莊登山口(內寮線),為5K終點處,這裡就是桃源谷。當地人稱「牛埔」,意思就是放牛的地方。有指標牌往下貢寮11.9K,此為蕭家莊登山口,可由貢寮循內寮產道直接進入。取直走草原斜坡。在此綿延3公里的大草原裡,你、我都是追逐問津的人。

1355至草原矮樹邊緣時遇叉路口,直走泥土山徑可接石階步道(桃源谷步道草嶺線),我們取右沿草原斜坡往高處爬。每走一段步道,可以看到「請小心牛隻」的牛擋石和圍籬,雖然當天並沒有看到牛隻走到步道上,卻不時發現腳邊有一沱沱的牛糞,足足一個腳掌大。慶瘋、寶通哥、弘昇、阿貴等人竟玩起無傷大雅的不雅動作,頗為經典;何必事事認真,歡喜就好。

1415抵達桃源谷草原最高點(H545m),旁有台灣省政府雙溪水源界碑水泥樁,視野極佳,桃源谷之最高點,又稱福德山,山頂渾圓全是草地,顯目的「單面山」,這裡是桃源谷的最佳觀景點,已見到不少的人在此嬉戲遊樂,頂上亦有一顆雙溪水源基石。來玉一行人童心未泯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烏雲忽定灰墨色,秋水長天向昏黑,起身拍照後匆匆離去,取左往桃源谷步道草嶺線前進。

過此往草嶺古道啞口,步道標示為4.5K

14:25抵石觀音寺叉路,右下石觀音寺1K,左方道路已開到這裡,雖然可大大滿足遊客的需求,但無形中也對於草原的景觀破壞,帶來不少的負面衝擊。進入石階步道,這是桃源谷步道草嶺線的起點[0K],離草嶺古道啞口4.5km

1500至觀景台叉路口(H535m),一片芒海飛揚,煞是美麗。旁有「前往埡口3.2km,後往桃源谷1.3km,右往觀景平台0.1km」,續行石階步道往埡口前行。千重山在天際無限綿延展開,行人萬紫千紅身影點綴其中,讓人真有:緣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幽懷情衷。

1515經箭竹林後抵達灣坑頭山山頂(H616m),旁有二等三角點#1181基石,視野佳。灣坑頭山沿線都屬於單面山的地形,在面海的一側,大多形成峭壁,氣勢雄偉,在下方的大里海岸屬於岩岸,還有大里海蝕平台、大里漁港,站在高處,遠眺龜山島,高聳的峭壁、蔚藍的海岸、古樸的漁村,沿路走來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等大家到齊團拍後再續走向歸程,這是本班最佳的團結情。

1518 右有一新路徑:往大里火車站2000M,由指標可想像是急陡坡而下,為安全起見仍然走步道前行。

1525[2.5k]里程碑後至四方涼亭(H555m),旁有「四方亭、亭四方、四方亭上望四方」的解說牌。順著草嶺古道的左側望去,可看到澳底社區及福隆一帶的海岸,依稀可見貢寮紅色大橋在陽光與天際之間,襯托墨綠色的矢竹灌叢,群山峻嶺特別顯得有層次感。遍尋不著的牛隻此時冷不防地就出現在下方人行步道上,令人驚豔!

1535[3.0k]里程碑,至此往啞口行途中經過數座涼亭,以不勝數之。從灣坑頭山續往啞口,步道兩旁都是較墨綠色的矢竹灌叢,由於灌叢下層較陰濕,大部分的植物幼苖沒有陽光照射,無法順利成長,因而形成多層次的矢竹林,整遍山頭的台灣矢竹林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十分壯闊。

依山傍海的台北縣貢寮鄉,從102線公路轉接吉林產業道路,可抵達內寮的蕭家莊,這條再普通不過的鄉村小路,卻是通往桃源穀草原的四條路線之一。桃源谷以大片青青草原著稱,內寮則是以梯田美景見長。

台灣的梯田景觀,大多出現在多山的東部和北部淺山地區,深藏在貢寮山區的內寮梯田,一般遊客大多在登桃源穀草原或灣坑頭山時,從遠處朝貢寮山區眺望得見。這片層層錯落的梯田,周邊為山林和草坡圍繞,規模雖不能與大陸雲南一大片的梯田相比,卻展現出屬於台灣味道的小巧之美。

1550 啞口上方觀景台休息,等全員到齊。日暮漸近,歸途仍遠,又是一幅人圓情更深的我們這一班﹗有時候自己曾經想過,參加其他單位活動要安排全體合照何其難,可是我們這一班卻超愛拍照的,這種默契也是本班特色,謝謝大家配合﹗1600

1605抵達埡口平台(H335m),這是桃源谷步道草嶺線終點[4.5K],也是草嶺古道的鞍部,旁有土地公廟及「左往虎字碑0.1km及福隆車站6.9km,右往大里天公廟2.8km」指標;(草嶺的啞口,也就是所謂的鞍部,兩山交會所形成的凹地。)

取右往大里天公廟2.8km」指標,觀察方位後取右沿產業道路進入草嶺古道往大里,約5公尺遇叉路口,取右走石階步道下行(其實也可以走產業道路,但彎彎曲曲,較費時),途中多處與產業道路交錯。

↑大溪漁港看龜山島↓啞口往大里天公廟方向看龜山島;你發現不同之處了嗎?

1618 13:52經客棧遺址(H250m) 草嶺古道上之客棧遺址,為百年前之客棧遺址,因淡蘭古道路途遙遠,旅客到此時可能因天色已晚,只好在此休息過夜。

1625經觀景涼亭(H230m)。遠方的龜山島,已被無際風煙,化作虛無幻影。

1632經林務局的管護所休憩區(H180m),此處有公廁。護管所,原為羅東林區管理處管理林地之工作站,後因草嶺古道遊客日增,為遊客解說服務需要,改建為一樓供遊客休憩,二樓供護館所使用。

1635續行石階步道下山,後接產業道路下山。

1700 至大里天公廟,走出牌樓至濱海公路取左。昏黃的天色漫開,燈火漸亮,映照著我等欲歸去的渴望。

1720 全員到齊換裝妥,上車回程。徒奈雪隧大塞車不前,好整以暇索興歡唱無限。

2100返回李科永圖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