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寮山位於基隆、汐止、平溪交界處,是基隆市第一高山,面迎東北季風,故山稜以芒草植被為主。姜子寮山有一個三等三角點(1047號),東西南北各有一個木造觀景台。姜子寮山既是基隆市第一高山,可說是360度皆有視野展望。
登姜子寮山,有幾條路線,一自基隆泰安瀑布起登,循稜線越姜子山,攻往姜子寮山,路線較遙遠;另外,亦可從汐止出發,走汐平公路,轉姜子寮產業道路,自蕭家、林家入口起登,或由福興宮附近起登。
姜子寮古道是昔日汐平古道的一段,古道由翻越姜子寮山南側的山稜鞍部,通往平溪老街。汐平公路開闢之後,這些古道都逐漸荒廢,姜子寮古道隱沒於山林,只存在於老中輩的記憶裡。直到幾年前,山友們的探勘找路,終於使這條古道重見天日。 姜子寮古道的入口位於汐止姜子寮福興宮附近的姜子寮溪攔砂壩旁。
姜子寮山,三等三角點1047號基石,海拔高度729公尺。
0638頭份出發->北二高北上汐止交流道下。
0759新台五路(台五線)往基隆,17.9K處右轉平溪(北31鄉道,汐平公路)0803北31鄉道約1.8K處左轉姜子寮路。
0810再行約1.7公里,福興宮旁停車,整裝。看到許多開車來的人,在福興宮前路旁的免費洗車廣場洗車。另有一支中華山岳協會的大隊山友陸續抵達。
0815姜子寮公園就在福興宮附近,十幾公尺遠而已。這裡有一座水泥橋跨越姜子寮溪,橋頭的右側即是姜子寮公園,而橋頭的左側有一條筆直的柏油路,通往上游方向。路口有姜子寮絕壁步道的導覽圖。欲起登之際見有一熟悉臉孔,冒然前去問候是否為蕭成溪大哥,回應是,遂自行報上名字,蕭兄大感意外問:妳怎麼會從苗栗來此登山?回答說來此探登山路線,欲走姜子寮古道登姜子寮山,熱情告知他們今天也是走此路線,是否要一起走?告知因時間因素要先行,此蕭兄為我97.12.03中央尖山完登百岳時,欲向中華山岳協會提出百岳認證,時任當屆的總幹事,所以熟悉彼此,當時因逢母喪,未能親自前往領取證書,故今日為初相見。歡喜相聚一番寒暄後告別先行。
0823從福興宮出發,走水泥橋,過姜子寮溪,左轉經過月雅泉農莊,沿著溪岸走往上游方向。
0827抵達攔砂壩之前,右側出現一條山徑,旁側的樹枝綁有登山條,即是姜子寮古道的入口。
0834山徑呈小S形迂迴陡上之後,逐漸趨緩,經過竹林拓墾地,路旁有籬圍,續行不久即抵達天峰谷渡假山莊。
0843沿莊內道路到達蒙古包營地,階梯步道往上走,出口右側是山莊大門,取左走,走草坡上端,進入姜子寮古道。
0850沿途踩著古樸的石階路,石塊長年被青苔黏附,染成一塊塊的綠階,拾級而上。
0853一段陡爬之後,山路坡度漸緩,來到一處拓墾地,右側石砌的駁坎,整理坡地為墾地,都已經荒廢。
0902抵達一處岔路,循右側山徑走出去,約5分鐘即可接汐平公路7.5K處,可步行約1.5公里的公路,繞回天峰谷渡假山莊。
0909下切過乾溪谷,經過一片荒廢的野薑花田,生態豐富古道於平緩。
0917這段古道地勢平坦,沿途隨處可見先民拓墾的遺跡,蔓生整片的野薑花、叢生分岔的竹林、古老蠻荒的駁坎,孤零昂立的姑婆芋,呈現寂寥孤寂的古道景況。
0918古道出森林,接橫向的土石產業道路,取右行,可通往汐平公路約里程8.2K處。取左行,續行古道。
0920走一小段土石路後,遇右岔路,是古道正路。進入芒草路續行古道。沿著寬闊的土石路而行。
0923小溪溝,岩石處有小瀑水流。
0931遇三岔路。右岔路是姜子寮古道正路,由此而上,進入古道的末段,山路陡上爬升至汐止、平溪交界處,越嶺接汐平古道,通往平溪老街。在汐止、平溪交界處,有山徑可以循著稜線爬往姜子寮山。(※至於左邊的姜子寮山,我回程走姜子寮山的枕木步道下來有看到叉路(1206照片),應該就是與這左邊路相通的。即表示,如果對姜子寮古道與姜子寮山沒有特別想走,走往左邊接姜子寮枕木步道繞回福興宮是比較輕鬆愉快的小O行程。)
0932取右上,經過孟宗竹林後,一路之字坡往上走。林間上方偶爾傳來的車輛聲音。汐平公路就在上方處,讓人覺得古道雖然深幽隱世,卻不致於過於荒僻。路況還算良好,一路都有登山條指引。
0953峰迴路轉,時平緩時陡坡一稜過一稜。
1011右側有整面斑駁綠苔的古老石牆,見證昔日古道存在。
1012抵達姜子寮山、石硿子稜線叉路,前行石硿大崙、石底古厝、平溪方向;左上就是姜子寮山了。取左上姜子寮山芒草路,進入芒草路即發現路徑寬敞,很明顯剛剛修剪過的青草味仍存,走來輕爽怡人。
1016芒草山路登頂姜子山前看姜子寮山頂。
1036歷經芒草山路登頂姜子山前回頭看來時路,亦清楚可見101大樓尖塔。
山頂視野遼闊 平溪群峰綿延而去,峰峰相連風景綺麗。
1036走過兩座芒草山頭後,才登上姜子寮山。姜子寮山,729m,三等三角點一○四七號,基隆市最高峰。視野佳、天氣好、山友眾多,待整隊人員下山後,我與先生在此糜爛煮麵午餐、喝咖啡、吃水果。
往嶺腳、中窯尖等處的路,遠方可看得到瑞芳的五分山雷達站。
午餐過後原欲等候蕭兄一行人,但時間已久尚未見大隊山友遂先行下山。
1142離開姜子寮山,走傳統枕木步道,一路下坡。姜子寮山步道全長1.68公里,鋪設2400階枕木土階,民國九十三年(2004)完工之後,成為一條大眾化的登山路線
1206約半途的左側發現藍天隊新開闢的姜子寮古道往姜子寮山、石硿子鞍部的指標,不入續行。(0931經過之三叉路)
1207右叉路往拔西猴山。
1209經過往旗尾崙路口,取左進入。
1243旗尾崙又稱大旗尾山、姜子山,389m土調圖根點。
1253三叉路,看到官方指標了。左前泰安瀑布;前行無標示,但應該是往學人社區;後方標為姜子寮山、往山腰路、泰安路20分。取左往福興宮回程路。
1255往福興宮標示為3000公尺?而姜子寮山指標1000公尺也絕對是錯的亂標。沿著寬廣的土石路下坡。
1304叉路取右往福興宮。
1306 經過民宅。
1312望著左前方早上起登的登山口心情更感愉快。
1315到福興宮叉路了。右為福興宮;前方便是早上起登的方向,左往姜子寮絕壁。
1316福興宮停車場,完成圓滿的O型。
※今日行程由姜子寮溪攔砂壩起登→姜子寮古道→姜子寮山、越嶺平溪、石硿子鞍部叉路→姜子寮山→旗尾崙山→旗尾崙、福興宮、泰安瀑布叉路口取左下,一路下坡回到福興宮。全程8.7k,步程4小時、午餐1小時(全程5小時)。今日因有事故無造訪姜子寮絕壁,本活動將安排於社大古道班秋季課程,深秋之際賞芒花,並於1304叉路取道前往姜子寮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