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車路線:中山高(國道一號 霧峰系統交流道 國道六號 埔里(國道六號終點) 台十四線 霧社 台十四甲線 清境農場→昆陽→武嶺→梨山→福壽山農場(今日行駛252K

合歡山原為泰雅族原住民之獵場,民國45年中橫公路霧社至大禹嶺支線闢建,由於地形地勢獨特,加上交通可及性高,成為全台最著名之賞雪地點,除雪季外,合歡山高山景緻及其冷溫帶氣候,亦為賞景、避暑的勝地,再加上亦為合歡群峰及奇萊群峰門戶,更是登山活動的最佳地點。在此優厚的遊憩發展潛力之下,合歡山早於民國52年由林務局創辦森林遊樂區,是台灣第一座森林遊樂區。

合歡山介於南投縣與花蓮縣的交界處,串連七座山脈(合歡主峰、合歡東峰、北合歡山、西合歡山、石門山、合歡尖山、石門北峰)組成合歡山群峰,其中前五座更名列台灣百岳之中。據說日據時期,日軍在此群聚慶祝「太魯閣征戰役」勝利,便稱此為「合歡」;或說是五條溪流的源頭(立霧溪、濁水溪、北港溪、合歡溪、畢祿溪),原叫「五港泉」而台語發音恰似日語的「合歡」就此得名。

合歡山剛好在中央山脈主脊的北段轉折處,屬南湖山系,由於幾乎沒有大山阻擋視線,又處於中央山脈的中段位置,天氣晴朗時,南可遠眺玉山山脈,北可遠觀雪山山脈,東則有中央山脈其他群山排成一列長陣,十分壯觀。

合歡山在日據時代以前,屬於泰雅族東賽德克亞族的生活範圍,當時在南投山區的賽德克亞族,因人口增加,生存競爭日益劇烈,因此在濁水溪上游的一支部落,便翻越奇萊群峰,向東進入當時未開發的花蓮,沿立霧溪流域聚居了一、二百年之久,直到20世紀初,才因日軍的攻伐而向山下遷徙。

合歡山四季景致分明,具豐富多樣的生態景觀,春季有各種稀有植物、夏季的花卉與多種鳥類、秋季賞楓、冬天則因積雪最厚、最完整素有「雪鄉」之稱,是國人的賞雪勝地。只要開車便可到達的合歡山,無需沉重的行囊,堪稱是與人最親近的大山。

迴繞著彎曲   漸漸爬升的山路   不知走過幾回數   路仍然崎嶇    越來越高   峰巒疊翠依舊    別來無恙

山的路依傍著山  通往合歡主峰的路    如小蛇盤旋    對你依然戀戀不忘

由此路程標示可清楚了解中橫公路與其支線的距離更確切分明二天要走的路如此清楚

合歡山地質大部份是由堅硬或經過輕度變質的第三紀巨厚泥質沉積岩組成,此地質亞區的岩層曾被稱為中央山脈的硬頁岩和板岩帶或硬頁岩和板岩系。近年來更發現有罕見的冰河地形,成為許多學者、專家觀察台灣地理的最佳位置。

眺望中央尖山浮雲一別,流逝數年,很多山友總是問我為何在【中央尖山】完成百岳?其實自初攀大霸尖山後,每一行程並不刻意安排,慶幸在各條件許可下登頂成功,從不預留山頭,不到最後、不見真章。而今揭曉就是三尖之首【中央尖山】氣宇昂軒、不同凡響,跳出尋常,載入個人史冊。意外的驚喜是與台中愛山協會之肇璟,在此同時完登百岳,我與有榮焉!

合歡遊客中心為一分界點,以東為花蓮秀林鄉,以西則為南投仁愛鄉。

松雪樓為攀登奇萊主北峰、奇萊東稜、奇萊連峰之登山口。由此看奇萊北峰不失其十俊之名。

天寬地廣中霸氣於山巔一方,雄壯威武的奇萊連峰,與你初次相遇的敬畏,在親臨時縱走東稜線你豪情以待,成就此這般午夜夢迴時的愛戀。

在此台8112K處,右去續行台8線往天祥,今取左宜蘭支線往梨山、福壽山農場。過合歡隧道口即為畢祿山的登山口。

882K處抵梨山,由頭份至此共計230K,由合歡隧道往梨山途中,雪劍縱走路線稜脈相隨不離不棄,佳陽山大崩壁尤其醒眼,不禁憶起往日【花海繽紛雪山路、淒風苦雨劍山行】三訪親臨油婆蘭營地方竟其功,滿心感念同行夥伴,但願大家別來無恙。

福壽山行車路線 :台中→埔里(台14線)→霧社(台14甲線)→清靜農場→武嶺→大禹嶺→梨山→福壽山農場(車程大約4小時)

福壽山農場位於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高2100公尺至2614公尺間,群山環抱,視野遼闊。福壽山農場佔地八百餘公頃,雲霧變化萬千,加上擁有獨特的田園景觀,由本場制高點遠瞰農場全景美不勝收,更有「台灣小瑞士」之稱。

福壽山農場位於台灣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高1800公尺至2614公尺,場部設於中橫公路之中心區梨山後山(閂岡山(主場部)、松嶺(福壽山莊蔣公行館)、平岩山(天池、達觀亭)、華崗(高海拔度假村、合歡溪步道)一帶)。為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清境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日治時期該地稱為松嶺、更猛山(Saramao,沙拉茅山),為通往霧社各部落的交通要道(今力行產業道路)。

福壽山農場設立之目的,即是想在中高海拔地區,從事溫帶性農牧事業,順便開發梨山一帶的山地資源。福壽山農場與中橫的開闢有直接的關係,但農場卻在195761日成立,最初名稱為「梨山榮民農場」,早於中橫開通的時間,若就當時開路的進度來看,預計1957年底才會到達梨山。

為何農場的設立會早於中橫的開通時間,當時退輔會主任蔣經國指示,先召行榮民於農場內種植蔬菜,以供應開路人員所需,順便開發福壽山農場之土地[2]。此時農場隸屬於臺灣省公路局梨山工務段所轄,直至1959615日才歸退輔會管理,安置退除役官兵從事生產、輔導就業。

由此可知,福壽山農場之成立與中橫有密切關係,而其目的以安置榮民為主,開發山地與溫帶性農牧事業為輔。

正午時分的鴛鴦池,依然炙熱,夏日風情雖滿眼翠綠,卻也不敵毒辣驕陽涂害。

天池達觀亭位於農場最高處、海拔2580公尺,是蔣中正避暑辦公之處,據說懂得風水的蔣中正來到天池,看到四周是大山,又有高山自然湧泉而生的一方池塘,認為這是塊風水的蓮花地,因此選了此處建了達觀亭。天池的好風水可是遠近馳名,據說以順時針方向繞著天池行走,可以吐掉穢氣、治療疾病、延年益壽,也有人說繞行三圈後許願非常靈驗,因此常有信徒來此繞行天池,形成奇特的景觀。

天池位於福壽山最高處,標高2580公尺,可遠眺雪山西峰。下午時分,整個雪山西峰雲霧縹緲,景緻優美、宛如仙境。

先造訪天池,池水無波,如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在也激盪不起任何波動。

午後暑氣正焰,相偕步入森林浴步道,單趟4K,順登更猛山,環狀一周漫步在林間約1.5小時。

午後四點抵達營區先畫位,紮營妥後尋求一日奔波後的寧靜,漫行營區看顏色繽紛,一應俱全的露營設施裝備,令人訝異熱中此道之人還真不少,逢暑假間小朋友更是如跳脫籠裡的小白兔般,活碰亂跳不亦樂乎﹗

經過一夜喧嘩,寧靜尚未甦醒的營地,因今日尚有武稜農場行程,天還未金亮,起床整理營帳後離去。

天池亦是本觀夕照的著名景點之一,以天池往露營區的方向觀賞夕照最為美麗,除可遠眺場區田園風貌外,更是雲彩匯聚最為精彩的景點。另天池停車場旁因擁有遼闊的視野,亦是觀夕照與雲彩的絕佳位置。

最遠處稜脈為小雪山、中雪山、大雪山;前著為合歡北峰、畢祿山、閂山,一脈綿延山巒,如此近在眼前,心思回到那一段在山裡的歲月,如此雋永難忘,慶幸著這美麗的山巒,我曾經走過。

在一次回眸清晨的天池,晨昏風情大不相同,少了熱鬧人群,獨處後的天池,一如白髮齒搖而老態龍鍾遲暮之人,不忍卒睹其淒涼。

池旁的達觀亭是當年蔣公靜思、商討國家大事之處。達觀亭為一棟十字形格局之二層樓房。一樓部份,有玄關、侍衛傳達房、中庭、書房、暫憩房供蔣公修心、思考國事處所,中庭只有簡單擺設,裝潢簡樸明亮,書房已改為場史館

告別福壽山農場,繼續行程,念念不忘雪霸情,當午夜夢迴時,你挑動了平復許久的思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