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鐵寮古道位於大溪三層附近,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聯絡道路。打鐵寮古道為何稱為「打鐵寮」?根據資料,這條古道原名「更興古道」,「打鐵寮」相傳是由大溪鎮 曾鎮長所命名。 昔日這條古道入口附近曾有打鐵鋪,供給入山開採樟腦的腦丁所需 的鐵器。而大溪曾是重要的樟腦產地。打鐵寮古道為昔日復興鄉的泰雅族原住民出入大溪的唯一交通孔道,古道材質皆地取材,遇山鑿石而成的卵石階梯,有古樸雅意而濃綠的林蔭,古道就沿著草嶺溪畔而行,沿途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是夏日炎炎爬山健行的經典路線,山水,林蔭,古橋,人文景觀豐富,悠然走在其間,總是十分逍遙自在

白石山素有小黃山之稱,其岩壁的海蝕地形景觀風化的很有色感,尤令人讚嘆,白石山山壁上的岩石,在白石山腳下觀看,一片銀白,故名。

桃園大溪草嶺山,海拔351公尺 ,三等三角點NO#1010

白石山,無基石,海拔628公尺

0630頭份出發

0740抵達慈湖停車場因時候尚早,鐵門未開無法進入,有早起的熱心人士,看我的裝扮,問是要爬山?熱心告知車子可直接開到土地公廟登山口,可停車。

0745穿越公園至同福宮,登山口就於此右側山徑而上。

0748剛開始緩坡而上,夾著幾段陡坡,發現雨過後蚊子頗多,雖有樹蔭遮陽,但走起來仍汗流浹背,甚覺暢快。

0803草嶺山 ,海拔347公尺,位於桃園大溪慈湖附近,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No.1010,樹林間無展望。

0804拍完照續行往白石山,此處起即沿著打鐵寮古道而行,剛開始平緩好走,後陡下。

0816叉路,左下可往三層社區,續直行陡上再陡下。

這座戒嚴時期所設置的崗哨。 當時全台灣的海岸高山橋樑隧道等重要據點,皆有警備兵力駐守,以防共軍襲擾。如今崗哨也成為古道上可以令人萌生歷史懷想的一個景點。

0829廢崗哨叉路,左往打鐵寮古道 三層社區,取直續行轉為陡上。

0836叉路,直行陡上至電塔、石厝坑山,右行至打鐵寮古道往白石山,取右行

在此山徑上隱隱約約可看到後慈湖。這段山路宛若龍盤於山腰,被稱做「龍過脈」。

0838經過崩壁坍方處右下至溪谷, 下至溪流處。

溪流緩緩流向後慈湖,溪畔往慈湖的小徑,被鐵欄柵圍住,寫著「軍事重地, 嚴禁闖入」。這裡已屬於慈湖靈寢的管制區,沿溪邊平緩好走。

0848經過白玉東南賑石碑,碑體風化嚴重,字跡難辨,此為寬廣處可做大隊人員休息,跨過石頭過溪。

0854叉路,直行往木橋,右行過溪往東興橋(打鐵寮古道),取直行往木橋。

0902穿過竹林至木橋叉路,左往電塔,右行過木橋往白石山,在此小休一下。

0911叉路,右往百吉隧道,取左續行走一段寬大平緩土徑。

0913寬大土徑結束,前有休息椅,取右彎。陡上山徑

0919先走一段平緩之路後經過二段陡坡,來到寬廣腹地亦可做大隊人員休息。

0933叉路,直行陡上循岩陵而上白石山,左行走白石山山腰而行,再上白石山,取右行,拉繩陡上。

0938白石埤叉路,直行往白石埤出產業道路百吉遂道,取左陡上。

沿途有非常多的岩稜,大多寬緩好走,沒有五寮尖皇帝殿之艱險,卻有極佳之展望,遠眺溪州山、頭寮大池

0958登頂白石山,有一群5人山友在此休息,山頂是個相當巨大的斜岩,斜岩驚而不險,攀上容易,站在上面也無危險,俯瞰大溪地區。

視野極佳眺望金面山 、十三分山亦近在眼前。

1004往山壁腰繞O形路出發,馬上拉繩陡下岩壁。

1007太妃椅叉路,取左往石壁。

經白石山岩壁,往上一看盡是白石岩壁,被風化奇型怪狀,蔚為難得自然景觀,實為讚嘆不已,有不虛此行之感。

1028 O形回到0938白石埤叉路,取右往白石埤,循稜而下後轉之字型緩下。

1042叉路,右上不知去向,續往下行叉路,旁有方形水池,直行不知去向,取右下路徑寬大,像是保線路。

1048叉路,前方有鐵塔,取左下。

1056接柏油產道,前方即為白石埤(白石湖 ),取右往百吉隧道,沿著產業道路走。

1108叉路,右側寬大土路可往東興橋,續直行。

1119叉路,直行往百吉隧道復興鄉端,取右往百吉林蔭步道,假日很多人在此健行。

1130左溪洲山登山口,續直行。

1141後慈湖門口,須經申請方可進入,旁有公廁,取左往百吉隧道。

1152抵達百吉隧道,取右沿台7線往慈湖。

1205取右進入慈湖園區。

1212登山口需經過慈湖紀念雕塑公園之拱橋。

1216回到登山口。完成今日快速行走4.5小時【打鐵寮古道走白石山出百吉林蔭步道O行路線】

1220上車回程。

1310返回頭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