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鐵寮古道,位於桃園縣大溪鎮三層與慈湖地區,為昔日復興鄉的泰雅族原住民出入大溪的唯一交通孔道,其後因公路交通發達而沒落,因入口附近早期有家打鐵店而得名。1999年,大溪鎮公所鳩工整修並增設休閒座椅、指標等設施,為一輕鬆舒適之健行步道,由三層可通慈湖、百吉林蔭步道或上登白石山。

白石山,海拔625公尺,位於桃園縣大溪鎮打鐵寮古道附近之郊山,山頂無三角點,視野極佳,山頂有一大片岩壁,並無白石,而是石壁側面苔痕成白色而得名,此石壁面積相當廣大,欲上登此山可由石壁腳或石壁稜線而上。

白石湖,海拔405公尺,又稱白石埤,此地又稱白石坪,是一個狹長形埤池,百吉隧道南口的車道可通抵達此地(2.5km)

交通:

於北二高下大溪交流道後左轉,再左轉【台3】往大溪老街,途中左轉武嶺橋,過大溪牌樓後往三峽方向,至【台3:36K】右轉中華路,再左轉復興路接【台7】往慈湖、復興方向; 【台76.1K】慈湖停車場。

行程計畫:

0830兩蔣銅像文化園區,0840福德祠登山口0900草嶺山〜0930廢崗哨叉路口09450950取右往東興石橋、白石山〜1010叉路,直行往木橋,右行過溪往東興橋(打鐵寮古道),取直行往木橋〜1020右行過木橋往白石山〜1100白石山叉路取左〜1130白石山午餐12301300白石湖叉路〜1315叉路取左保線路〜1325叉路,前方有鐵塔,取左下〜1340白石湖〜1430百吉隧道上車〜1440慈湖15001700頭份。

0700頭份李科永圖書館準時出發

0820抵慈湖停車場公廁旁,大家上洗手間、整裝。

0827由停車場過白色拱橋進入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全體拍照。

雕像紀念公園2000229舉行園區首座銅像(高雄縣政府捐贈)典禮迄今,目前已有119多座,包括故總統蔣介石、蔣經國的塑像,其中以蔣介石最多,不管是全身、半身、還是坐著、站著,還有蔣公騎馬的塑像,高度從3公尺至50公分的半身塑像都有,雕像全世界獨一無二,針對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紀念園區。

園內的「慈康橋」與慈湖名景「慈湖橋」相呼應,開放的空間與親水的設計,使的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雕塑公園顯得平易近人。

0832穿越公園接柏油路至草嶺山 登山口(旁有土地公)

0848叉路,右往白石山 ,左側鐵架下方即為 基石→草嶺山 ,三等三角點No.1010

0855續行緩坡山徑。

0905叉路,左下可往三層社區,續直行陡上再陡下

0916廢崗哨叉路,左往打鐵寮古道 三層社區,在此休息分享水果。

崗哨前釘有長條枕木椅提供過往旅客及登山客休息,崗哨廢棄已不見衛兵,百年前應無此崗哨而是台灣戒嚴時期蔣介石為了管制人們靠近慈湖而設。

0930自崗哨旁取直續行,循鞍部稜線向上

0938叉路,左往電塔、石厝坑山,取右續行轉為陡下,右方樹林間可看後慈湖一景。過岔路,古道開始往下走,山徑繞行於山腰, 蜿蜒而陡下, 這段山路宛若龍盤於山腰,被稱做「龍過脈」。這裡通過後慈湖附近,在山腰處,可穿過林葉之間,瞥見後慈湖的湖面一景。

0945山壁崩塌處,下至溪谷,溪流緩緩流向後慈湖沿溪邊而行。

0956路旁又出現一建橋芳名紀念石碑,這是東興橋的紀念碑。

1000叉路,直行續往木橋,取右側過溪往東興橋通過踏石跨溪。

1008走在古老的石階步道上,純樸舊石時代久遠。打鐵寮古道位於大溪三層附近,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聯絡道路。

1011東興橋。已被苔蘚侵染的百年糯米橋,已與周遭綠林苔石景觀相融合, 是那圓弧型的橋墩及橋下溪流,把這座古橋從森林綠意裡突顯襯托出來。

古道、小橋、流水,這一幕彷彿回到百年前的悠悠歲月,環顧四周,光影竹搖、溪水潺潺,靜謐深幽,隱沒於古道林間,似乎畫過時光隧道回到屬於久遠年代打鐵寮的歲月繁華。

1017續行沿溪谷而走,溪水潺流不息,溪裡岩石有壺穴地形,溪岸處則竹林茂盛。

1023叉路,右往百吉隧道,取左續行往白石山木橋走一段寬大平緩土徑

大溪以前是樟腦集散地,目前更以木器聞名,手工神桌遍布大溪老街 ,步道上有大片的樟樹林,林蔭遮天、蒼鬱翠綠。

1039叉路,左往三層社區、慈湖停車場,續行往白石山。

1043寬大土徑結束,前有休息椅,大家在此休息吃水果

1050出發後取右彎陡上山徑為今日行程最陡的一段

1110白石埤叉路,直行往白石埤出產業道路可接台7左為白石山 腳腰繞路線(也可上白石山 ),取左續行

1120經白石山岩壁,往上一看盡是白石岩壁,被風化奇型怪狀,難得自然景觀。

1200至鞍部,此處距白石山尚有5分鐘,此鞍部清涼有風,是很好休息用餐之處,先在此休息用餐


1245啟程往白石山

1250登頂白石山,山頂是個相當巨大的斜岩,上面刻有「白石山」三個白字。正前方視野絕佳為北橫復興三尖等群峰山巒起伏有致斜岩驚而不險,攀上容易,站在上面也無危險,俯瞰大溪地區,金面山亦近在眼前

白石山海拔597公尺,稜脊上刻有「白石山 」三個大字,此條稜線是大溪鎮與復興鄉 的天然界線。稜線上展望良好,可眺望三峽、大漢溪、武嶺橋、大漢橋、崁津大橋及三民、長興等地。

1310啟程下山,沿途有非常多的岩稜,大多寬緩好走,沒有五寮尖皇帝殿之艱險,卻有極佳之展望,遠眺溪州山、頭寮大池


 
1320叉路,右往東興橋,左往白石湖,取左行往百吉隧道80

1328叉路,右有明顯路徑為往石龜坑山,續往下行叉路,旁有方形水池,直行不知去向,取右下路徑寬大,像是保線路

1345接柏油產道,前方即為白石埤(白石湖 )拍照後沿產業道路往百吉隧道

產道旁是一個長圓形的大碑,這是白石湖 或稱「乾埤」,白石湖 在打鐵寮古道 往三民中間處,在早期是是為灌溉水路所修築的埤塘。

1405石龜坑山登山口

1420右百吉林蔭步道入口,全程3K緩坡繞行可抵百吉隧道,約需時1小時不取,取左。

1430接台7線,取右回百吉隧道,穿越馬路往舊百吉隧道 (行人專用)

1440進入舊百吉隧道出隧道

1450前方即為總督府古道口,在此等我們的專車到來

1500上車回程經過慈湖陵寢

1650返回頭份李科永圖書館。

打鐵寮古道為何稱為「打鐵寮」?根據資料,一這條古道原名「更興古道」,「打鐵寮」相傳是由大溪鎮 曾鎮長所命名。 昔日這條古道入口附近曾有打鐵鋪,供給入山開採樟腦的腦丁所需 的鐵器。大溪曾是重要的樟腦產地。

 光緒十一年(1885年)台灣建省後,劉銘傳主政,以「防備、練兵、清賦、理番」為要務; 「理番」則是大力開發山地,設撫墾總局,由林維源任幫辦撫墾大臣,並設北路撫墾局於大嵙崁(大溪), 派軍隊駐防山區,以防「生番」威脅。光緒十七年(1891年),林維源與林朝棟曾派民團協助清軍鎮壓大嵙崁的泰雅族原住民, 史稱「大嵙崁戰役」。因此,當年的「打鐵寮」,既是打造用器之寮,也是打造兵器之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