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國道三號下竹林交流道往竹東/橫山鄉內灣/循120縣道往內灣尖石方向行駛/120縣道過29km處右轉過尖石二號橋(右方橋下為尖石地標)/竹60線道0k--3k處左轉過錦屏大橋(橋下有代表尖石鄉的尖石景觀)/5k青蛙石步道/7k過那羅/7.8k左側八五山登山口/20.5k左下李棟山/20.9k宇老派出所/22.5k左下北橫/25.5k田埔/30.7K軍艦岩(秀巒國小)
芝生毛台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西南方,海拔1789公尺,山頂有顆編號6281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登山步道上可欣賞古戰場遺跡,日治初期,步道上建有砲台、壕溝、射擊台等設施,可監控泰崗、新光、養老等部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芝生毛台山來回約7 K,落差約1000M,全程大多是緩陡上的步道,步程約5~7小時,是一條有點小難的路線;還好,步道屬原始林蔭,無日晒,步跡明顯。秋天前來更可在登山口觀賞層層疊疊交織的楓紅,從步道上的路條,就可看出親近這座山的山友相當多。此行程可看度集中於軍艦岩附近。 按:大正二年(1913),日人以近三千人的優勢警力向基那吉方面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山岳討伐行動,之後為了控制該地區的原住民而設立了三座砲台。
軍艦岩:位於秀巒部落前三百公尺處(竹60線30.7K),佇立在大漢溪中,是一座在白石溪谷中的巨大岩石,三角尖形的岩石有如大型軍艦的船頭,搭配船身下湍急的溪水,彷彿是一艘大型的軍艦正緩緩的駛入碼頭,因而得名。
「芝生毛台山」位於新竹尖石鄉,昔日與屯野生台山、烏來山為三個重要炮台鎮地,為監控泰岡、新光、養老等部落。直至今日山上仍保有相當完整的駁崁石牆、射擊孔、壕溝等遺跡。
總里程/移動時間/總行程時間:9.17公里/4小時15分
0540離開司馬庫斯達宴露營區。
0630 鄰近軍艦岩吊橋與控溪吊橋停車場,停車費用100元,在車上用早餐、整裝。
0650由此進入軍艦岩(約竹60線30.7K)。
0651 續行右岔小路往軍艦岩吊橋
軍艦岩吊橋起登,在橋上欣賞彩虹般漸層溪谷與巨大岩石,因三角尖型狀似一艘軍艦,而命名為「軍艦岩」。
軍艦岩吊橋出發,橋上是觀賞軍艦岩的最佳賞景點,也可俯瞰整個溪谷的秀麗景色。
0652由吊橋上欣賞軍艦岩
0655 通過軍艦岩吊橋後,第一涼亭後接上石階步道,初時穿過一小段的竹林隧道,之後就是一路緩陡上的石枕木步道(屯野生步道)。
過吊橋後即進入登山步道,雖然有部份落石崩塌,但路況算是還不錯,沿路都有階梯
0703 漫步在清晨無人的竹林隧道,途中幾處倒木需下腰前行或攀跨而過。
0724屯野生砲台第二休息涼亭
0730步道1.3K石階步道終點,轉為原始林土質步道,還是緩陡上。
0801來到隘勇分駐所遺址
0819 杉木造林,讓人沈醉在充滿芬多精的森林浴中。
0827 指標往西峰砲台,經過巨大的松樹,取右邊遺址缺口,即到達1036 芝生毛台山西峰,海拔1492M。
屯野生砲台石牆,還可以看到洞口,應該就是架砲管的砲孔吧
0832屯野生砲台遺址,<A11>新竹縣消防局安全警示牌及<H1495M>高度指示牌。砲台腹地不小,壕溝長達百公尺,各射擊台都有壕溝相連接,可監控泰岡溪上游各流域原住民的串連活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屯野生砲台遺址及日據時期壕溝
過砲台遺址後不久來到一處範圍蠻大的駁崁,此處應該也是駐在所遺址沿駁崁處直行也可,或是由右方繞一圈也行,最後相接到同一條路上
0841 岔路續行往玉峰大橋(不經芝生毛台山),取右往芝生毛台山,陡上稜線。
這片寬廣寧靜的樹林,夏季的炎熱慢慢螁去。
上稜線,可能海拔漸漸攀升,風吹來更涼爽了
0915看到日治時期的砲台石牆遺跡,芝生毛台山就到了。
芝生毛台山 H1789m 三等三角點 NO.6281
0918 芝生毛台山三等三角點,海拔1789M,腹地寬大無展望。除了基點外,山頂有一大空地,續行可往虎禮山,往左可下玉峰大橋和馬里科灣。
休息吃水果﹔山頂有一條路可通往虎禮山,看資料單趟上須2.5小時,因為10年前由石磊守村農場攀登過,所以這次就不前往,採原路回程。0930
0951回到稜線區,依舊好涼快、飛馳下山~~
1002回到往玉峰及軍艦岩叉路
1006回到屯野生砲台遺址
1051回到第二涼亭
1112回軍艦岩吊橋前可右下白石溪就近賞軍艦岩。
1115海拔降低,悶熱的氣溫就如影隨行,過了吊橋,就即將結束今天的行程了
1120沿著道路回到停車處,結束今天的行程,端午四天連假,車行千里路,南北奔波,累了、乏了,早點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