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峰旗瀑布位於為宜蘭縣礁溪鄉,是蘭陽八景之一,瀑布後面有五座尖峰並列,就好像是國劇裡武將軍背後的五支三角旗一般,故而得名「五峰旗」。山頂上終年雲霧繚繞,山泉水也不斷自山上直衝而下,形成三疊瀑布,由上而下全長有100公尺,在青山翠谷中淙淙的飛瀑,令人心曠神怡。最下層的第三層瀑布下方有個小水潭可以戲水,若順著步道往上走約15分鐘可抵達第二層瀑布,瀑布旁設有「五峰亭」能將瀑布美景盡收眼底,若要到第三層瀑布則需再走30~40分鐘左右,而登山步道途中有一條岔路可以到達聖母亭及聖母山莊朝聖。在下層瀑布是風景區的入口處,這裡目前有規劃兒童戲水區及活動烤肉區

1405 上車至五峰路(H40m),這是跑馬古道南段入口,旁有[跑馬古道6.7K]里程牌及解說牌,右五峰路【宜 2】可往五峰旗瀑布,往林美石磐步道。

1430 抵五峰旗風景區。取直行往聖母山莊,天氣悶熱,下方水壩淺水區,已見大批人潮在此戲水。

1440 由攔沙壩中便道取左,後沿著溪床平行前進。

1455 進入林間步道;不久即可見又有一土地公廟,大家拜拜保登山平安。

1500 叉路,右有路條不知通往哪裡?取左有指標往石盤步道,步道植物生態盎然,氣氛寧靜怡人,走來輕鬆愉快。

1520 通過石壁區後叉路,右方步道猜想應是接1508處之叉路,取直行。

1525 有一羅東林務局之巡邏箱。

1528 抵林美石磐步道入口。有攤販區,素華買水果大家享用 。

林美石磐步道:位於礁溪高爾夫球場旁。從礁溪走台九線,右轉宜6鄉道,沿途跟著「林美石磐步道」的標誌走,過礁溪高爾夫球場、佛光大學叉路後,路右側有一碎石路岔路,由這條碎石路進去約三百公尺,就可抵達林美石磐步道的入口。

「林美石磐步道」的名稱是由「林美」、「石磐」所組成的。「林美」是指當地村名(礁溪鄉林美村),當地早期的地名為「林尾」,後來才改為「林美」。這與台北的「景尾」改名「景美」,有異曲同工之處。「石磐」則是指「石磐瀑布」。

林美石磐步道長約1.7公里,呈O型環狀,右去左回,去程及回程各約八百多公尺。步道沿著溪谷,所以沿途有溪水、瀑布,而礁溪多雨潮濕,所以溪谷植物生態盎然豐富。步道平緩,全程好走,僅有一小段十幾公尺的陡階梯而已。

1535 進入步道區內,林美石磐步道沿著「得子口溪」的溪谷而建,這條溪由於河川侵蝕而形成大小的瀑布景觀,其中最高瀑布為石磐瀑布。石磐瀑布的上方有一塊堅硬的四稜砂岩,大石如盤,所以瀑布取名為「石磐」。這條步道因此命名為「林美石磐步道」。

1540 右側出現一個木馬及一小段木馬道。「木馬」是早期的伐林工人在缺乏道路、卡車及機器動力載運木材的情況下,所使用的一種簡易運送木材的工具。

1545 步道至0.3公里處,開始進入亞熱帶溪谷,這時可聽到右側不遠處的得子口溪溪谷傳來淙淙水聲,幽蔭的森林景觀,步道兩旁的植物更豐茂。

1550 步道已貼近山壁,出現一小段架於斜壁的棧道,棧道下方有溪流小瀑及深潭。瀑布之上,水流平緩,溪水潺湲。

1600 觀景台,可凌空俯瞰峽谷的溪瀑潭水。

1605 通過木橋,越過得子口溪,對岸的地表有一大塊的四稜砂岩,是所謂「石磐」名稱的由來。此處大約位於步道0.85公里處,剛好是林美石磐步道的中點,步道在此迴轉,沿著溪谷的另一邊下山。

1615 漸遠離溪谷,步道位於山腰,緩緩下坡,全程都是細碎石子路,踏踩舒軟。植物茂盛,林蔭怡人

回到登山口。

取前往觀景台。

1620 觀景台。前方出現一座埤塘,湖水呈深濁黃色,為「草湳湖」。草湳湖又稱「下埤湖」,是昔日附近農田灌溉的水源。這些舊農地,如今已變為高爾夫球場的一部份。

1630 林美石磐步道口前取右下,往聖母山莊原路回。

1650 返回五峰旗風景區停車場。(此腳程僅供參考,因我們是以馬不停蹄之速度行進,自覺有些喘一天連走二步道如果早些出發,或許會更從容一些)

2005 雪隧大塞車,返回頭份晚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530217 的頭像
    lee530217

    蒲公英的部落格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