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2012.07.08     星期日     天氣晴朗     參加人員21

活動苗栗縣巨足登山協會   領隊葉清水   嚮導黃秀李

『大混山』往『李棟山』的這條道路,在日本統治時期亦是條『隘勇線』,李棟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桃園縣復興鄉分界的山稜,海拔約1914公尺,一等三角點,據傳滿清政府派李棟將軍至台灣安撫山胞時,在山頭建立一座古堡,光緒33年,日軍來台更在此大興土木,架立大砲陣地,用來鎮壓當地抗日泰雅族同胞,歷經多次交戰,抗日族人死傷無數,現今只剩下殘壁破瓦,供人無限憑弔。

攀登山岳

大混山(H1541M3-6270)

李棟山 (H1913M,一等三角點,另有一顆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碑)

行程安排

0600竹南→0640芎林交流道接彭康鳳→0740登山口07450750右切山徑→0825叉路取左→0905大混山0910→0945駁坎→101016101025叉路→1050上瘦稜箭竹林→1105叉路又下宇老,取直→1110內鳥嘴山叉路→1130李棟山午餐12501330李棟古堡→1440上車→1710竹南晚餐

「李棟山」海拔1914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基石,山頭可瞰制附近宇老、馬美諸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由於李棟山地理與戰略位置相當好,因此自清朝以來就有軍隊在此駐紮。到了日據時代時,由於日軍常受到大漢溪上游的泰雅族人襲擊,為了全面控制山區,便於李棟山頂闢建碉堡,部署大砲,以控制附近沿岸的部落。在這一片高山峻嶺上,不知有多少泰雅族勇士長眠於此,雖然現在李棟山早已不再具有戰略的優勢,但是李棟山古堡遺留的斑剝痕跡,卻也記錄著當時輝煌的戰史,從古堡可眺望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等壯麗山容。

「李棟山古堡」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桃園縣復興鄉分界的山稜,這座古堡是尖石鄉泰雅原住民抗日遺留下的戰場古蹟,山頂的古堡原是清朝李棟將軍來台撫蕃而建。日本治台後,日軍重建古堡為大砲陣地,以鎮壓抗日的泰雅族人,經過多次戰役,山胞死傷慘重,古堡在歷經戰火摧殘下,已燒燬大半,如今僅餘古堡的斷垣殘壁及斑斑彈痕,在荒城歲月中訴說滄桑往事。前往「李棟山」可由竹東入山經尖石,至宇老後見派出所前有三叉路,取左邊產業道路續行即達李棟山莊,穿過山莊後面山徑往上約一個半小時可達山頂古堡,一路山風沁涼、草青花香、山光怡人,可惜古堡遺跡,目前僅餘城門及四周城牆。

朱萬鶴,李棟山山莊莊主。

朱伯伯,今年87歲,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便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台灣,參加大大小小各種開闢工程任務,橫貫公路、北港堤壩 ...

當時服役的單位,叫做岸勤營,好奇怪,聽都沒聽過,所有的重機械都是由美援而來,美籍工程顧問則駐台指導,在開闢橫貫公路時,朱伯伯看到很美的景觀,希望能在那樣的環境生活,直到退役後,來到新竹縣竹東鎮,終身俸是大陸開放後才享受到的,在這個惠饋老兵的政策實施之前,朱伯伯也只好找工作,混口飯吃,最後受雇於竹東某客家老闆,開發伐木工業,負責炸藥、鑿洞、 開路……。

民國69年,中秋節的第二天。

朱伯伯,含老闆共4人,開路伐木至李棟山,宇老至李棟山共6公里,李棟山至三光共7公里,老闆的伐木生意收了不做,朱伯伯打算到梨山找塊地過生活,老闆建議他留在李棟山,之前為了伐木之便,在李棟山前後開路,在開墾李棟山的時候,往三光的路上,看到一塊地,景色也相當美麗,旁邊還有小溪,心想那塊地,正是他理想中的天堂,就算不去梨山,這兒也不差,而且,他可以靠水力自己發電,可是,當他四處打聽之下,才知道那是過去日本派出所的舊址,地也是公家的,他也要不到,只好放棄,他又另外找了一塊地,也就是現在李棟山山莊現址,當時,只有一間鐵皮工寮,他花了四萬塊,向那工寮的原住民主人買了下來,從此,住在這不到四坪的工寮,沒有借助任何的機械,僅僅靠一雙手,從青年到現在老年,用了大半輩子的歲月,建築他夢想中的天堂,當我問到朱伯伯建造李棟山莊最因難的地方在哪裡時,他苦笑的回答說:太多了……只有"可憐"兩個字可以形容,有時個把月看不到一個人,也沒飯吃,當然,更沒有錢,為了購買搭蓋山莊的材料,他賣掉了從大陸過來時就帶在身邊心愛的單眼相機,只要是可以賣到好價錢的東西,全都變賣現金,買木板、買鐵皮...等等,一些材料和手工具,而沒有飯吃的時候,也曾經走到宇老派出所,向以前的主管,要飯吃...

現在,朱伯伯看到鐵皮,心中的感觸最深,有一段時間,為了買鐵皮走到山下再搭計程車運上山,花了他不少辛苦積蓄的血汗錢,等到山莊稍有規模,也開始有了些收入,他還是得走到山下,買米.…一個人扛十斤走上山,目前健康狀況還算良好的朱伯伯,仍然一點一點地靠雙手,把山莊的每個角落,依照他心中計畫多年的藍圖,一步一步地實現那從年輕時就陪著他的夢,朱伯伯不冀望什麼,只希望來到山莊的朋友們,不要破壞環境,能把製造的垃圾帶回家,如果有人肆意破壞,亂丟垃圾,朱伯伯說:他可是會很不客氣罵人的喔。目前李伯伯話說年紀已大人生簡單生活即可,山莊已封莊。

引自 http://www.codeman.com.tw/angel/talk-r9.htm

「青蛙石」位於錦屏村與那羅間之溪谷內,狀似青蛙,甚為雄偉,起腳下係深不見底之峽谷,並有一處高約40公尺之瀑布,瀑水傾斜而下,甚為壯觀。可從天然谷下到此河谷,是一優美的遊憩地點。

「青蛙石」朝向山頭蹲著,有兩個突出的眼睛。根據地方父老的說法,從前泰雅族社會,青蛙和蚊子是宿敵。有一次,一隻大青蛙追食一群蚊子,只剩下最後一隻蚊子逃到溪谷,飛上山頭,青蛙受到岩石的阻隔無法追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蚊子揚長而去。經過數百年的歲月變化,青蛙就成了岩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530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