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位於和平鄉海拔2,000公尺至2,996公尺之間,約3,963公頃範圍的大雪山森林,屬於東勢林區管理處所轄,早年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伐木林場。森林植生豐富,分佈有暖、溫、寒三種森林帶,所以區內蘊藏豐的紅檜、扁柏、鐵杉等原始林,是台灣天然林精華地帶。由於位於雲霧盛行帶,氣象千變萬化在氣象學上屬於「雲霧盛行帶」,霧起時缥緲夢幻,林間成了迷霧森林,非常浪漫,過一會雲霧又會散去,反反覆覆來來去去,變幻莫測,恰似在仙境。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另有「啞口觀景台」,可由此觀看氣象萬千的大雪山日出、雲海天然美景。還有池水呈碧綠色、終年不涸的「天池」,和已經有1400多年樹齡的「雪山神木」,在群林中睥睨群英、氣概非凡,是大雪山重點風景區。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的後段,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走向西南的鞍馬山、船型山及稍來山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
早年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林場。森林植生豐富,分暖、溫、寒三種森林帶,各有獨特的生態林相。
冬季的大雪山常可看見壯麗的雲海,到了傍晚時分,夕陽映在雲海上,兩種美麗結合產生出美不勝收的晚霞!
大雪山是國際知名的賞鳥勝地,園區內共紀錄過至少記錄過32科107種鳥類,其中包含了黑長尾雉、藍腹鵬、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等台灣特有種,幾乎涵括台灣所有的留鳥種類,造訪大雪山時記得找找嬌客們的倩影喔~
【稍來小雪山步道】是一條美麗又親切的景觀步道,當東北季風陣陣南下,台灣中高海拔地區的山林,染上一層層秋色,這步道是從雪山山脈迤邐而來的稜脈,由小雪山、鞍馬山、稍來山跟鳶嘴山的稜線連結,以大約海拔2000公尺的高度蜿蜒而上,不斷變換美景的中高海拔山林,盡收眼底。
入口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35K收費站入口後方200公尺處﹝35.2K﹞,即有國家級步道「稍來-小雪山」的指標可供指引民眾,終點於大雪山200林道50K小雪山山莊,全長約10K。遊客亦可從大雪山林道41K鞍馬山工作站後方或43K大雪山遊客管理中心,兩處支線連結到達該步道進行登山活動。
大雪山230林道乃通往雪山西稜之路線,需申請甲種入山證方能進入。
由小雪山遊客中心前往天池0.4K,途經瑞雪亭。
天池位於小雪山南稜,海拔高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池旁的瑞雪亭可觀賞雲海,冬季亦可賞雪戲雪。
離開200林道50K處之小雪山遊客中心,途中望去鞍馬山軍事雷達站白雪皚皚。
大雪山200林道48K處瞭望台觀景步道來回1K。
【鞍馬山支線步道】起點在大雪山200林道43.2K處,終點在稍來-小雪山步道7.7K處,在步道0.6K處與木馬古道入口相接,全長2公里,一路Z字型上坡,隨著海拔高度攀升林相隨之變化不同。
【木馬古道】入口位於鞍馬山支線步道0.6K處,在木馬道上至放一座木馬,路面由此開始。其最早在日治時期即存在,林管處就將原有的木馬道路基整修成3公里長度。舊時的木馬道寬約2-3尺,每隔2尺許橫鋪一就地取材之小徑枕木,望之如軌道而無鐵軌。木馬者狀如雪橇,木材放置並以麻繩牢繫於木馬架上,起運時人立於木馬前方,肩搭背帶用力拖拉於木馬道之軌道前進,為利木馬滑行,拖行同時須時時加油,以減少磨擦,通常以廉價的桐仔油、菜仔油置於竹筒內,用時以雞鴨翎毛塗於枕木上。
進入木馬道才轉過2個小彎,就有令人驚訝連連的楓況,楓紅地毯在古道一路蔓延,不忍佇足,快門聲此起彼落,為今日最美的楓紅路段。沿途是一片天然原始的針闊葉森林,不時有巨木矗立步道旁,步行其間享受森林浴,沿線多座木橋是用現地之倒伏檜木建構而成,行走其間即可聞到濃郁的芬多精,可稱為最高級木馬道,終點在另一座木馬作結束。
大雪山遊客中心前>森林浴步道起點->左岔(A)往小神木-經過第一賓館前>遇到鞍馬山莊來的岔路(B)右轉->在往小神木與往大雪山林道的岔路口(C)選擇左下續往小神木->下行約400公尺後來到小神木~繼續前行網船型山苗圃~涼亭觸網200林道41K出口1.2K。(由大雪山遊客中心啟登至41K出口全程2K,需時70分)
今日行程:二高→接國道四號往東方向下交流道→往東勢方向→至東勢大橋→往谷關方向→(台8)2K往東坑街直走(大雪山林道)→27K鳶嘴山 登山口→35K收費站(稍小雪山 步道) →41K船型山、小神木步道(出口15.K雪山派出所) →大雪山 賓館→48K瞭望台→49.5K雪山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