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五指連峰為傳統大尖山、二尖山、祝壽山、鞍馬山、太平山等五座山岳連走,從華山起步,屬於雲林縣名山,沿途綠蔭滿山,清爽宜人,步道歷經整修,早成休閒健行極佳路線。華山素有盛名,太平名聞遐邇,兩地連走,跨越祝壽山、二尖山、大尖山,全程半數路程在稜線上,風景壯秀。
此行程由頭149線28.6K處10之5步道口啟登,陡上大尖山後,連走二尖山,馬鞍山,梨子腳山及太平山,再沿主稜西側山腰,串接不同產道回華山老街,完成一O型路線。如團辦可由太平山沿太平古道下邸三元宮(大巴可在此接駁),完成五連峰縱走含休息約6小時。(此次探路為上次走完五連峰後,由龜仔頭回華山,漏掉縱走行程下太平老街的一段路程)
攀登山岳:
1.大尖山,H1305M,一等基點,小百岳第56,又稱雲嘉大尖山,本次行程最高峰。
2.二尖山,H1279M,無基點,僅有地理點,山頂是一家餐廳及茶園。
3.馬鞍山,H1265M,無基點,僅有地理點,包覆在竹林中無展望,往前約80M有一水泥小圖根(不知是否新設)。
4.梨子腳山,H1176M,三等三角點228號,小百岳第57,又名祝壽山。
5.太平山,H1079M,無基點,僅有地理點,山頂是中華電信基地台。
太平三元宮:位於太平村大坪聚落,供奉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堯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為主神,並供奉觀音佛祖與玄天上帝的三界公廟。三元宮奉祀三官大帝,原始於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小河溪,由先民於清末渡台帶香爐乙座,來到大坪村庄俸祀。民國15年大坪村人口略具規模,乃在太平派出所旁邊(今活動中心之位置)興建木造小廟宇,擇名為三元宮,以金身奉祀,保祐全村居民。民國68年11月遷建到現在位置。由於三元宮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無形中亦給太平村帶來商機,帶動繁榮。三元宮建築氣勢宏偉,目前堪稱全鄉規模最大的廟宇。
開車:由梅山沿162甲縣道行駛至太平村約15.3公里。
從梅山前往,走完36道彎,要進入太平村之前,於公路之右側,可看到「望風台」,它位處崇山峻嶺間,形勢險要異常。由梅山至此12.5公里,沿途檳榔樹、龍眼樹夾雜生長,道路因山勢而峰迴路轉,總共36道彎,彎彎驚險。
若從三元宮進入,碧湖位於三元宮之上約四公里處,為梅山鄉龍眼村。從三元宮向上順指標二次右轉可達,視野廣闊,休閒設施良善,有茶園景觀、雲海裊繞,可環視大尖山、二尖山、鞍馬山、祝壽山、太平山,群山環繞,高度約1,300公尺。野居於此,良辰美景,隨手可得。因屬開車探路,沒有下車拍照,車行至龍興宮觀景平台處。
由三元宮上行約0.6K蘭花園處取右,續行產業道路0.3K上抵稜線為太平山,旁為中華電信基地台。
返回三元宮後,前往太平國小對面竹林茶坊,進入孝子路。有條石階步道,隱於孟宗竹林中,即孝子路,在此上行可達太平國小,由此往右,可通往相逢瀑布等地,往右則往三元宮、梅花路及祝壽山。
孝子路在孟宗竹專業區內,沿著山坡而舖設石階步道繞一圈可走回原點。步道旁種滿修挺的黃綠色孟宗竹,十分雅致動人,在曲折的山徑,風動影搖,意境幽深。
梅花路位於三元宮後方,由三元宮續行,經環翠亭,行約500公尺後,路分三途,右往龍眼村,中間石階路可達祝壽山,左徑即梅花路,全長約800公尺
跨過162甲線到抵靜思亭,休息吃水果後沿步道上升至茶園。
前方稜線極為大籠頂。
↓俯瞰太平老街,上方稜線為太平山、祝壽山稜線。
↓此角度可見五連峰之大尖山(後方)二尖山、馬鞍山、梨子角山、太平山。
↓大籠頂山,基石因地震被震落,不可見。
↓三叉路,左往奉天岩、獨立山(2015.04.05已走過步取,取右往太紅路300M。
接產業道路,左往紅南坑登獨立山,取右往太平老街。
前往獨立山:1.台三省道至竹崎東轉嘉166號道五公里至松腳停車開始古道之旅,2.於松腳貞武廟牌左轉再開三公里至樟腦寮才下車。3.另也可走台三省道至梅山轉162甲縣道上太平,至太平飯店前右轉六公里,可直接至紅南坑。
返抵太平老街太平飯店前。
太平村內社區建設完善,街道平直整潔,處處花木扶疏、景色清新。 太平村社區活動中心
離開太平街嘉154線,車行約9K即可接上166縣道67K處(此嘉154線只能中巴通行)
青年嶺步道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在166縣道的78.8K處;一個是在166縣道72.2K處右轉入產業道路後,順路走大約200公尺。
情人橋景點與燕子崖、千年蝙蝠洞、青年嶺都位於同一條環狀步道上,情人橋為一條橫跨在情人谷上的吊橋,由此可眺望青山、溪谷美景,愜意萬分。
燕子崖岩壁寬度約40公尺,壁上經風蝕而行成橫條紋,密佈著整齊細孔。春夏時節,毛腳燕嘴上唌著泥土,在瀑布底下來回「抄水」,沾濕泥土並在岩壁上築巢,身姿曼妙。雨季行走崖下山徑,水勢自崖下瀉下,宛若走在水濂洞中。過了千年蝙蝠洞通往好漢坡,一路拾級而上,對體力是一大考驗。
青年嶺步道長約2.5公里,途經情人橋、燕子崖,景色宜人。
千年蝙蝠洞蝙蝠洞的岩壁為燕子崖上部地層的廷伸,綿延200多公尺。
岩性為層狀砂頁岩,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最大的洞口寬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故稱為「蝙蝠洞」。可惜蝙蝠早已失去蹤影了。
如果要前往燕子崖和蝙蝠洞的話,從166縣道78.8K的入口進入會比較近一點,但因為從這個入口下去是連續大約1800階的階梯,所以回程稱之為好漢坡。今天主要是走訪上回探奮瑞古道、瑞太古道獨漏掉的青年嶺步道,目標為燕子崖和蝙蝠洞之外,故今天走訪至1.2K處即折返。
因為是從太平走嘉154線行車約9K即接166縣道67K,所以選擇由166縣道72.2K處入口進入青年嶺步道。
166縣道53.6K至67.3K禁止甲、乙類巴士通行,但沿途全線皆可見大巴通行?
11/8苗栗社大古道班:雲嘉五連峰縱走(華山~太平)
12/20巨足登山協會:大籠頂山連走獨立山(太平竹林茶坊~大籠頂山~獨立山~太紅公路~太平)